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在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一种高速巡逻艇引人注目,其优异的战技性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海军装备部某军事代表局探索军品采购准入制度,摈弃“姓军姓民”门户之见——
新闻导读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军品生产行列,成为我军装备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地处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海军驻沪某军事代表局,以主动作为的姿态积极探索军品采购新模式,引导民企进入军品生产领域,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式装备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被中组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成为全军唯一获此殊荣的军事代表局。
在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一种高速巡逻艇引人注目:在巡逻警戒、人员换乘、物资补给和应对多批次可疑目标时,小艇表现出来的优异战技性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该型装备诞生之初,曾经有过一番关于“姓军姓民”的争论。最近,记者来到海军驻沪某军事代表局,对小艇诞生背后的故事进行了一次调研。
摈弃“姓军姓民”门户之见
2009年,海军驻沪某军事代表局接到紧急任务:在半年内为护航官兵交付高速巡逻艇,并且随第六批护航编队出征。
临危受命,十万火急!高速巡逻艇的立项源于亚丁湾护航过程中的装备急需——过去军舰自带的小艇只需担负营救、捞雷、系离水鼓等简单任务,而在亚丁湾上应对多批次海上小目标时,航速慢、抗风浪性能不佳的短板暴露出来,甚至影响到官兵遂行前出任务。
消息一出,不少长期为海军建造战舰的船厂蜂拥而至。然而,护航高速巡逻艇必须具备攻击、防卫、情报收集等诸多功能,航程、航时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均要高于常规巡逻艇,难度之大、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亚丁湾护航不容闪失,巡逻艇生产必须打破常规,优中选优。”承担采购监造任务的某军代表室向上级作出庄严承诺。他们立即调研了国内多个专业厂家,最终,把目光聚焦在一家民营企业。
民企参军,胜算几何?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某企业一直为海军建造船艇,更具技术优势;有人建议,某企业是股份合资性质,产品性价比更高……
“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遛!”总代表王东艺打破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决定用实地测试的方法选出最合适的生产厂家。
长江试航,几个厂家生产的小艇集中起来,一艘一艘地在浪花中比试:从艇架结构、驾驶性能、抗风力等几十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比对筛选,最终敲定一家民营制船厂作为高速巡逻艇的生产厂家。
“摈弃‘姓军姓民’的门户之见需要勇气。如果不是亚丁湾护航,也许我们很难迈出这艰难一步。”王东艺向记者坦言。
质疑的目光在事实面前消失了:经过军代表和企业共同努力,新型巡逻艇采用多项国内首创工艺技术,抗风浪性能空前提高,强度和刚度也完全达到防卫性能指标。在连续6批亚丁湾护航过程中,新型巡逻艇在人员护送、追击可疑目标、编队巡逻等多样化任务中得到了护航官兵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又一件“如意兵器”。
拆除民企“参军”的屏障
初尝胜利的果实,总代表王东艺却高兴不起来。
当民营企业凭着一腔爱国热血为部队应急生产护航巡逻艇后,后续生产热情却并不如军代局想象的那样高涨。原因很简单,由于竞标考核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大,有限的船台如果生产军品,必将放弃几个高利润的民船游艇项目。
一边是军方打破“门户之见”的真诚热心,一方面是民企效益第一的不变理念。更让军方代表和广大民企老总头疼的是,军品作为特殊商品,有着特殊的准入制度和研制标准,行业准入制度是横亘在民企“参军”之初的第一道障碍。
“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初期,我主动向军代室领导介绍自己企业的特点,并想通过军代表了解类似军品的订货情况,甚至还提出过要看看设计图纸。”提起自己企业的“参军”历程,浙江某电机生产企业的总经理讲了一个令所有军代表都笑不起来的笑话。一个连保密认证都没获得的企业,根本无权查看重要部件的设计图纸,更别提进入军品生产领域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坚定不移。民营企业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技术传播速度较快的体制,有利于提高军品质量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这正是我们打破门户偏见的初衷。”某军代局政委韩国平告诉记者。
民营企业想“参军”必须获得“三证”,即保密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许可证。为了让更多优秀民企进入军品研制生产领域,某军事代表局在帮助民企与军方对接观念、获得准入资格和生产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动联系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的工业部门,加强军品市场信息服务渠道建设,将一定范围内军品类型和技术要求,定期在具有资质的民企范围内发布,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获取装备生产信息、参与招标竞标的能力。
如今,仅驻沪某军代局就吸收上百家民企参与到军品的生产任务中。一些军代室还采取引导具有资质的民企参加大型军民两用展览会,推动民企自主报名参加国外武器装备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民企掌握军品生产信息的能力,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军方需求。由多元化的民营企业生产的军工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海军大型装备之中。
效益共振,战场市场深度融合
军民融合之路不断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某舰即将出海训练,空调压缩机突然出现故障,可负责售后服务的某民企却迟迟未能解决。军代表立即启动质询机制,得知那家民企因为利润小已停产该部件。军代表及时将情况在行业内部通报,把这家外包企业列入了军品采购黑名单。
以前幻想“上车就有座”,现在才知道“上了车也要找座、甚至还会被赶下车”。聊起民企经营理念与军品生产特殊要求之间发生的观念冲突时,一位曾因拿不到足够军品任务,差点退出军品生产领域的民企老总打了一个形象比喻。
“军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监造出满足战场需求的产品,而有的民企出于利润的考虑,对军品研发投入准备不足、对售后服务存在推诿等现象,必须让他们认清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阵痛中改变观念。我们军代表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韩国平政委告诉记者。
“通过军民通用技术‘嫁接’转化,可以使民品生产得到跨越式发展;反之,再用民品利润‘反哺’军品,加强军品领域前沿技术研究,进而持续保持技术领先。这样,我们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某军代室总代表王东艺不厌其烦地向地方厂家领导灌输他的理念。
事实在不断印证着他的观点:那家生产护航巡逻艇的民企将自主研发的浅吃水技术和消波技术运用到民品生产领域,大大提高了民用快艇在大风浪、浅吃水和复杂河床上的通过性能。同时,高速巡逻艇参加护航的新闻视频成为产品最有效的广告,一批批买家纷至沓来,仅2011年他们就获得上千万元的利润。看着订单的增长,厂长向军代表们感叹:“当年投资研制高速巡逻艇,现在翻了倍地赚回来了!”
实现战场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厚实。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肆虐之时,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直接影响到军品的质量安全。各相关军代室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协调出台帮助这些民企共渡难关的金融税收政策,并在用工、能源等方面给予倾斜关照。这些民企知恩图报,积极回应:把技术力量最强的工人调整到军品生产线,想尽办法稳定一线制造管理队伍。某电机生产厂家停开了2条民品生产线,全力保障军品生产任务完成,受到军方领导的高度赞扬。
上一篇:“拥军,是一种精神滋养”
下一篇:苏州辅警集中开展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