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新疆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巴克连续40多年坚持记解放军爱民日记,2008年1月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先后3次受到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2009年10月2日,卡德尔·巴克看望驻军官兵。赵建泓摄
导言
“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支老歌为什么让人百听不厌?根源就在于,军民团结已经成为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与此相应,不同时期的双拥模范人物也已经成为表征一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在子弟兵心中,老百姓的利益大于天;在老百姓眼里,“军”字神圣不容亵渎。有人曾经形象地比喻,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实际上就是当好“三个员”——军政军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联络员”,解决军政军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处置军政军民关系的“调度员”。说到底,这“三个员”就四个字:军民团结。
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维护和巩固军民团结,双拥模范人物就是一个个让人感动的楷模,就是一根根竖立在人们心中的标杆。
2012年2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来自浙江德清县武康镇的王益民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同样是来自德清县武康镇的退休女工钱立玲,2008年1月4日也曾获此殊荣。更令人称奇的是,钱立玲和王益民还是关系很近的“一家人”。
一件事打动一个人——
14次远赴戈壁高原拥军忙
从今年7月16日开始,钱立玲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在去年底入伍到西藏服役的22名德清籍战士家中,拍摄反映战士亲属生活情景的DV录像,准备9月初再次进藏,代表家乡父老慰问在“世界屋脊”军营里的家乡兵。
这是钱立玲第14次远赴戈壁高原探望家乡兵。
年过半百的钱立玲,原在德清县国营照相馆工作。2000年底,德清县有68名新兵赴大西北服役。新兵入伍欢送大会上,一位老奶奶依依不舍地拉着孙子的手流泪了:“奶奶老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你回来?”小伙子一步三回头地踏上西去的列车。这件事深深地打动着钱立玲,也使她萌发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替这位老奶奶去部队看望她的孙子!
2001年3月,从企业内退后,从未出过远门的钱立玲,只身远赴甘肃酒泉某部探望慰问68名德清籍战士。慰问回来,钱立玲又把从军营拍摄来的战士学习、训练和生活画面,放给那位惦念孙子的老奶奶看,老奶奶欢喜得合不拢嘴……
过去10多年,钱立玲先后14次远赴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戈壁高原,探望慰问德清籍战士,自费拍摄制作260多盘DV光碟和4000多幅照片,行程达27万多公里……
一个人带动一家人——
10年携手同谱爱国拥军曲
王益民是钱立玲大姐钱文莉的大女婿。10年前,只有30岁出头的他,看到钱立玲远赴戈壁高原探望家乡兵,既羡慕又钦佩。
2002年8月,钱立玲在西北军营拍摄的《走进德清兵》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这让幼年丧父、家境贫困的战士林希东母亲又喜又急,喜的是终于有机会看见日夜思念的儿子,急的是家中连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得知此事,王益民马上买了一台21?彩电送到林希东家里。
从那时起,钱立玲每年到青藏高原、大西北慰问德清籍战士拍摄的录像片,成了王益民的“情报站”,只要得知哪户军属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在钱立玲带领下,全家人加入到拥军行列。2007年8月,在西藏阿里边防服役的士官李何得,母亲车祸昏迷,医药费花去17万多元,弟弟面临辍学。钱立玲和丈夫一起为他家送去1000元慰问金;64岁的大姐钱文莉主动搬到他家照顾昏迷母亲;61岁的二姐钱文华逢年过节将年货和慰问品送到他家;大姐钱文莉的二女婿顾腾云时常去帮忙干家务……
一家人感动一方热土——
12个草根奖项催生拥军潮
德清县人武部政委杨兆江介绍,在钱立玲周围活跃着一群忠实的拥军“追星族”。
这几年,全县民间设立的“草根奖”多达24个,其中涉及爱国拥军范畴的就有12个:钱立玲率先自费设立“立玲学子励志奖”,鼓励家乡青年学子报考军队院校,目前已有52人获此奖励;王益民出资设立“益民报国奖”,至今已举行五届为60多名战士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刘志国从部队退伍回家自办企业致富后,自费出资设立“志国拥军奖”,奖励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军人家属;朱妙英自设“妙英好军嫂奖”,激励军嫂支持丈夫在部队建功立业;朱建明设立“建明复员退伍军人创业奖”,表彰复员退伍回家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
12个草根奖项催生民间拥军潮。德清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民间设奖指导管理办法》,把爱国拥军事迹编辑制作成展板,放进“公民道德教育馆”展览,群众性爱国拥军活动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