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共建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双拥共建

当前位置: > 国防教育在苏州 > 双拥共建

广东省东莞市以先进军事文化推进双拥模范城建设纪实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3-06-21

先进军事文化不仅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元素,也是地方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喜地看到,东莞市大力倡导推动先进军事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全民拥军尚武的情怀,还有效起到了全民国防教育的现实功能。

  ——编 者

 

  广东省东莞市,拥有“世界工厂”美誉,是广东经济“四小虎”之一。这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民众富足的新型城市,也是一座军民融合、富民和强军相统一的城市,连续7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

  记者采访发现,这座“双拥模范城”的茁壮成长,除了经济上的显性支撑,更多的还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无形滋养。

  从古代军事文化中汲取“浩然之气”

  岭南夏日,骄阳似火。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袁崇焕纪念园”,迎来了由东莞驻军官兵和青年学生组成的“古代军事文化瞻仰团”。400多名团员细览袁崇焕“传记浮雕”,流连“袁督师祠”,在“袁崇焕故居”里悉心聆听袁崇焕率军英勇抗击清军,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英勇故事。当导游讲解到袁崇焕被“离间计”构陷,蒙冤下狱,最后“磔刑处死、弃尸于市”时,团员们个个悲愤交集、眼含泪花。活动结束时,青年官兵和学生聚集在“聚奎塔”前,齐声朗诵袁崇焕的爱国军旅诗词:“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采访中,东莞军分区政委刘卫芳告诉记者:“璀璨的古代军事文化,是滋养当代官兵和青年学生心灵的丰富宝藏。东莞是抗清名将袁崇焕的故乡,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地。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古代军事文化朝圣之旅’,就是要让青年一代从古代军事文化中汲取‘浩然之气’,让‘慷慨爱国、舍生赴死’的优秀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莞市委市政府和驻军各单位,对利用驻地优秀古代军事文化熏陶培育军地青年达成了共识。这些年来,他们成立“军地文化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大力保护和重建军事文化名胜古迹。驻军部队政治部门与市委市政府组织、宣传、教育、民政等单位联手,不仅积极打造当地优秀古代军事文化的有形载体,还充分利用政府信息网、国防教育网等媒体,广泛宣扬和传播“尚武”“崇德”“报国”等传统军事文化精髓。

  从革命军事文化中继承“红色血脉”

  今年初春,一场革命军事文化盛会在东莞市樟木头镇隆重开幕:21位曾经在东莞这片热土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共和国将军,他们的照片、历史文物、书画作品,连同生平事迹,一一进驻“新家”——东莞市樟木头镇“将军馆”。加上事先已有的48位共和国将军,这个全国首个乡镇级“将军馆”,正式拥有了69名共和国将军。

  开馆现场,5000多名部队官兵、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走进这栋3层楼的“将军馆”,驻足聆听发生在将军们身上的革命故事,接受革命传统和军事文化教育。他们面对锈迹斑斑的枪支,沉浸在血与火交织的苦难岁月的回忆中,不少官兵和学生的眼角挂上了滚烫泪滴……

  发起并筹建“将军馆”的樟木头镇党委书记李满堂,是位曾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谈起建设“将军馆”的初衷,他一脸虔诚:“东莞是片革命热土,威震敌胆的东江纵队曾在这片热土上流血战斗过。我们创建‘将军馆’,就是要不断挖掘和梳理革命军事文化教育青年一代,让‘红色血脉’代代传承!”目前,该馆已成为东莞市一个重要的国防教育平台。

  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如今已成为东莞市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将先进军事文化纳入全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推动军事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市战略有机融合。

  近年来,他们先后邀请金一南、徐焰、孟祥青、薛国安、李莉等军事专家,为军地各级干部上国防教育课达10余次。驻军则积极组织驻地院校学生军训、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主题实践等活动,充分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正能量。

  近年来,东莞市还诚邀雷达、雪漠、王松、王十月等知名作家评论家深入当地采访和体验生活,他们创作的《八月桂花香》《烽火照东江》《悲情昭日月》等多部军事题材佳作,被军地读者广为传阅,成为流淌在这座现代都市里的“红色血脉”。

  从当代军事文化中提炼“时代精神”

  去年“八一”建军节当晚,东莞市中心广场上,人山人海,一场隆重热烈的“双拥”晚会高潮迭起。

  晚会在大型歌舞《军民欢聚一家亲》中拉开帷幕。接下来,男女对唱《将军颂》,女声独唱《好女儿要嫁兵哥哥》《军人和妻》,深情款款。不仅如此,轮番登场的还有小品、相声、杂技、魔术、武术等表演,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场电视现场直播、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的高水准大型演出,竟然是由东莞市“双拥艺术团”独家承办的。更加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这支拥有3000多名团员,拥有交响乐团、铜管乐团、合唱队、舞蹈队、爵士乐队、民族乐队、客家山歌队、杂技魔术队、武术队、曲艺队、礼仪模特队等10多个艺术门类的准专业大型艺术团体,3年前,它的前身竟然是一支只有30多人的“军嫂合唱队”。演出结束时,“双拥艺术团”宣布该团首张原创军旅歌曲专辑《军歌嘹亮》正式发行,当晚,5000多张《军歌嘹亮》歌碟抢售一空。

  采访中,记者问起“双拥艺术团”何以在3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准专业文艺团体,身为军嫂的“双拥艺术团”团长聂艳眼中泪花闪闪:“革命军人仍然是当代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军嫂,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歌颂军人,弘扬当代军事文化,就是弘扬主旋律和时代精神,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

  扎根本土茁壮成长的“双拥艺术团”,不仅成为东莞市弘扬当代军事文化的一张“艺术名片”,也成为连接军地心灵的文化桥梁。东莞驻军某部到西北大漠打靶,“双拥艺术团”组织一支精干队伍跟随部队辗转千里,一路伴随演出。特别是在打靶成功的庆功会上,“双拥艺术团”的演员们在狂风黄沙里载歌载舞,尽管眼中口中飞进了沙子,但他们仍然坚持演出,让官兵们感慨不已,称赞他们是“钢铁双拥艺术团”。

  “双拥艺术团”成立以来,他们走军营、访社区、进农村,先后以“军旅”为题材演出300多场,观众达200多万人,成为弘扬当代军事文化、宣传国防教育的“文艺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