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新闻背景
隆冬时节,沈阳军区传出喜讯:他们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院军一号”玉米新品种,在抗病、脱水、产量、品质等指标上,均优于进口系列品种,已通过国家预备试验评审。记者冒雪探访沈阳军区10多个农副业基地,追踪他们与中国科学院携手进行良种繁育试验的经历,既看到了部队官兵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铜墙铁壁”的努力,更感受到了军区党委为了国家粮食安全不计利益、敢于担当的大局观和责任感。他们的探索也折射出新时期军队农副业生产发展转型的广阔前景。
当好国家种子安全试验田
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由于国内上万家种子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致使跨国公司大量涌入,对我国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带来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外资种业公司依托强大资本、科研与推广经营实力,加速向我国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种子市场进军,对我国部分品种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不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研究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我国种子市场最后可能被若干家大型跨国种业公司所主宰,将会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深谋远虑、心急如焚。
在东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沈阳军区农副业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大马力农业机械,实现了旱田80%高度机械化生产,水田60%全程机械化生产。如何依靠先进科技建设现代农副业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成为沈阳军区党委思考的课题。
共同的使命责任,使沈阳军区和中国科学院走到一起,携手担当起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探索新模式的重任。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说,沈阳军区农副业基地土地集中、集约化程度高、执行力强,采集数据及时、真实,具有良种试验和繁育的独特优势,是我国种子安全理想的战略试验示范基地。沈阳军区态度明确: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宁可不赚钱,也要当好国家种子安全试验田。
2009年,他们与中国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农业新技术试验推广示范基地,开展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及马铃薯等作物种子繁育推广技术攻关试验示范。
新型粮种亮相白山黑水
隆冬时节,走进沈阳军区老莱农副业基地,一幕幕情景让人耳目一新——
室外冰天雪地,但脱毒种苗繁育区却生机勃勃,只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官兵细心地在体式镜下剥离马铃薯茎尖,再插入装有营养液的试管里。不远处,几名战士利用先进仪器对试管内一批成熟种苗进行病毒检测后,快速植入用蛭石和营养液铺成的网室中。
“这是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合建的马铃薯分子育种技术工程实验室。”基地主任孔庆华告诉记者,基地所在讷河市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地之一,由于土地分产到户后无法集中建立种薯繁育基地,再加上种薯繁育体系衰退,导致产量和品质低。利用脱毒种薯进行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已成为马铃薯种植发展趋势。
该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取脱毒克隆技术繁育马铃薯原种,很快培育出了新一代黑色、紫色、高淀粉等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现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脱毒马铃薯亩产比原来提高了49.64%。”孔庆华说。
“像这样的军民融合良种繁育基地,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建立了10个。”沈阳军区联勤部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发挥生产优势与中国科学院进行种子繁育攻关,先后扩繁新品种40多个,引进作物新品种、新品系、新材料500多份,有些品种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新型粮种不断问世,有效破解了我国种子安全问题。讷河市300万亩耕地过去只能种植大豆,经济效益低。沈阳军区与中国科学院协力研究玉米新品种,破解了该积温带高产玉米种植难题,使讷河地区玉米亩产达700公斤。这一技术的推广,将使全国同一纬度积温带上的上千万亩耕地受益。
优质粮种走进千家万户
“用部队的种子,放心,好使!”讷河市丰产村农民张老汉唠起这两年的粮食收成,脸上乐开了花。他拈起几粒种子给记者看:“我多打粮、多赚钱靠的就是这个!”
“我们在搞好种子繁育的同时,注重做好推广运用下篇文章。”沈阳军区军需物资油料部部长陈兆明介绍说,军区所属农副业基地分布在不同地域,有旱田也有水田。3年来,他们先后为地方输送27个品种5万吨高产优质粮种,义务举办科技讲座45次,为群众授课3600多人次,为地方代耕代种代收60多万亩,为群众累计节约农业生产成本3000多万元。
“脱毒马铃薯比普通马铃薯要增产40%,效益增加近一倍。”某市农技推广负责人说。沈阳军区为他们提供的高产脱毒马铃薯种子,使全市马铃薯产量效益明显提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关键是吃上了放心粮食。”凭着规范的粮种繁育程序和深厚的科技底蕴,沈阳军区和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高产优质粮种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由于生产方式绿色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赢得了当地百姓称赞。
采访结束离开时,农副业基地再次传来喜讯:“院军科技合作”已被中科院纳入“创新2020规划”,玉米种子研发繁育项目被国家纳入农业“十二五”战略规划。全新的使命担当,让白山黑水的座座农副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配图:刘 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