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2013年12月1日,辽阔的赤峰大地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股寒流。
然而,内蒙古赤峰市会展中心2号会议室内却阳光明媚,温暖如春。
“几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和驻军部队扎实推进军民融合,使双拥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很多方面都走在了自治区的前列……”
自治区双拥模范城中期调研检查组的意见反馈会上,检查组组长的讲话让在场的每一位与会人员激动不已。
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的内蒙古赤峰市的党政军民面对着金灿灿的七块奖牌,在创建新一轮的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又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注重在创新上下功夫,突出“新、实、真、鲜”的特点,军民凝神聚力,共谱双拥新篇章,再一次吹响了新一轮争创双拥模范城的冲锋号角。
注入一个“新”字 思想融合 组织有力 让双拥工作再攀新高
七块奖牌之后,要用新的思路争创新的奖牌。这是赤峰市党政军领导的共识。
用十八精神促军地领导达到思想融合,就必须要带头做好双拥工作。今年11月初,赤峰市委书记王程熙在65655部队与65631部队首长就近年来的双拥工作展开了亲切交谈,会谈中,军地双方谈友谊、话传统,共同谋划融合发展之路,而这一天,距王书记走马上任还不到一个月。随后,王书记先后来到赤峰市军分区以及新入驻的武警8623部队就部队发展建设、官兵训练、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此,部队官兵不无激动地夸口称赞:“市领导上任伊始就走进部队,这是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孙卫国、政委杨吉雷组织召开了驻赤部队拥政爱民工作座谈会,并发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倡议书。市委副书记宋亮,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洪学、刘春成经常深入部队走访,与部队官兵座谈,对接双拥工作。每逢部队执行重大任务和演习,都率相关部门进行慰问。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就必须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大事、要事来办。原市委书记王中和在任期间,经常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强调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性。2011年春节后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议上,专题研究武警建设问题。而后,市委、市政府又在武警支队召开了全市武警工作座谈会,会上,原市委书记王中和、市长包满达的讲话铿锵有力:“大力支持武警部队建设,在财政、土地使用、部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市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全市双拥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双拥工作专项调研、全市双拥工作会议、市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上、一个个拥军政策相继出台,一个个双拥难点陆续解决。
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下,部门合力,上下联动,双拥工作风生水起。
要使双拥工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完善双拥工作新机制。市委市政府和赤峰军分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意见》、《赤峰市双拥工作职责及制度》、《赤峰市双拥工作任务分解表》、《赤峰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双拥工作制度、政策、文件。党委议军会议、军地领导走访慰问、军地联席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全市双拥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一系列涉军的难点热点问题得以解决。
机制完善,格局形成,赤峰市的拥军工作得到了驻军部队官兵的高度赞赏,沈阳军区65631部队部队长彭勃将军与原市委书记王中和座谈时曾说,赤峰市委、市政府对驻军部队建设的支持卓有成效,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荣誉是实至名归!
狠抓一个“实”字 实事办好 好事办实 让双拥工作落地生根
“七块奖牌之后,要把拥军工作做实。”这是赤峰市人民的承诺。
2012年4月,包满达市长2次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原驻葫芦岛市武警8623部队移防赤峰后的营区建设问题,为该部队批准建设用地957.3亩,减免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和征地管理费。红山区为项目拨款,相关部门提供水、电、气、暖、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保障全部到位,确保了2013年10月份的顺利入驻。该部官兵高兴地说:“我们刚到驻地就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今年年初,市双拥办积极与市交通局及公交公司协调,与相关部门领导走进军营,现场办公,分别在3月、6月为驻军65655部队、65657部队开通了公交线路,把市内公交车开到了偏远农村的军营门口。与此同时,还在6路、12路、17路、66路、68路新增设了拥军站,有效解决了困扰官兵多年“出行难”的问题。
今年夏季,93088部队在翁牛特旗境内进行火炮空靶实弹训练。市、旗、苏木、嘎查相关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演习训练场地、做好了靶区警戒及特情处置事宜,保障了部队训练顺利进行。
65657部队在元宝山镇驻训,南庙村群众出动3台工程机械,平整60亩荒地为部队开辟训练场、架设电线、铺设自来水管道、修通营区道路、修建篮球排球场等等。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使官兵倍受感动和鼓舞。
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调研检查组组长石宝龙说:“赤峰市的双拥工作的特点就是办实事,用一件件的实实在在的实事,把拥军工作做到部队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经济再困难,也不能苦了部队;财政再困难,也不能亏待优抚对象;就业机会再有限,也不能难为转业退伍军人。赤峰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同心同德。
2013年,赤峰市城乡义务兵优待金实现了“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现役义务兵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发放优待金;到西藏、新疆等高原艰苦地区服役的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不低于当地义务兵优待金标准的3倍。对退伍时选择自主就业的城镇和农村退役士兵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倍的标准发放退役补助金。服役满5年的下士和8年的中士退役补助金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15%和30%。仅优待金和退役士兵补助金两项,市、旗财政列支1.2亿资金。
建立了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完善了优抚对象医疗联网管理、审核、结算方式,优抚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也已形成。
对上士以上士官和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士兵(官)、因战因公被评为5至8级伤残等级的城镇退役士兵(官)重点安排到事业单位。具有本市户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和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全日制专科毕业生,退役后公开择优在事业单位安排工作。
每当谈到这些举措,驻赤部队官兵深有感触。在赤峰现役军人安心,怀有荣誉感;退役军人顺心,体面而尊严。
赤峰市红山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有一个“明星”社区——军嫂社区,社区之所以“出名”,原因就在于小社区搞大拥军,聘用了5名军嫂为社区工作人员,在“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设置了军人荣誉室,开通了军人谈话热线,设立了军嫂社区网站,组建了军嫂社区服务队。在日常为兵服务活动中,“军嫂社区”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今年“八一”前夕,军嫂们一早就来到65163部队,给官兵们送去了慰问品,并同官兵们一起包起了“连心饺”。对军嫂社区的军嫂们来说,这就是她们工作的一部分,但对官兵们来说,这顿饺子分外香。
在赤峰市,这样的拥军场景不胜枚举,松山区松州街道赤勘社区建起了军地联合党组织,部队官兵和社区群众在联合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困难大家帮忙,有资源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解决,有活动大家共办,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共同受益。市双拥办、市妇联与65655、65657部队联合开展“牵手塞外、相约军营”联谊活动,为部队大龄官兵解决婚恋问题。市民政局、市妇联、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开展“战士心中的好军嫂、战士喜爱的兵妈妈”评选表彰活动,对全市20名“好军嫂”、20名“兵妈妈”进行了表彰。
2011年,时任赤峰市委书记的王中和签发的双拥工作要点中有这样一句话:“要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在互办实事中增活力,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促融合,不断丰富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赤峰市文化拥军、行业拥军、科技拥军、“两新组织”拥军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市教育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免费为3000名退役士兵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团市委组织十几位著名书画家走进军营,现场创作了30多幅军旅题材的书画作品。市图书馆开展“流动图书站进军营”活动,坚持每年为军营图书室更换图书。开源国际IT学校与红山区森警中队成立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为森警部队官兵免费培训计算机人才。赤峰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了“的士先锋”拥军车队,每逢“八一”和国庆节免收现役军人和伤残军人的乘车费,平时免收起步价。
突出一个“真”字 真心爱民 奉献故乡 让双拥工作融合发展
“七块奖牌之后,要把爱民的事做真。”这是驻赤部队官兵的保证。
2011年夏,赤峰市遭遇罕见的暴雨袭击,集通铁路赤峰市境内大板和林东之间八孔大桥被洪水冲垮,导致6854次、6853次列车停运,滞留旅客487人,货运中断。在汹涌的洪流面前,子弟兵冲锋陷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条生命通道。65655部队出动600名官兵以急行军的速度抵达现场参加抢修,通过三昼夜奋战,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确保了数百名旅客的安全。在巴林右旗大板镇、查干沐沦河、西拉沐沦河抗洪抢险工作中,市消防支队官兵在暴雨和洪流中奋战近10个小时,救出被困群众93人,安全转移疏散人员2200多人,车辆23台,家具财产3000多件,为20户严重受灾户排水。市森警支队50名官兵经过一天一夜奋战,共向河内投掷钢筋捆绑防洪水泥杆1055根、编织钢筋笼子60个、清理河道内树木1000余根、装运沙袋300余个,清理河道巩固河堤300余米,确保了河堤绝对安全。市武警支队200余名官兵官兵们采取肩扛、人抬等方式搬运沙袋加高堤坝,确保了四次洪峰通过危险地段。军分区先后出动民兵1525人次,大型机械150多台次,抢救疏散群众1260多人次,加固河堤80多公里。
赤峰市军分区坚持开展帮扶一个贫困村、帮扶一所小学、团以上干部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共建一片生态林的“四个一”帮扶活动;赤峰市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驻赤部队共出动官兵3万余人次,栽植树木35万株,挖树坑5万个,市森警支队开展“千亩忠诚卫士林活动”,三年来共植树20万余棵。为赤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驻军65655部队50名干部采取一助二、一助一的形式,对65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进行捐资助学;93088部队官兵大力支持赤峰玉龙机场建设,并与其结成共建单位,实现了共建共赢。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8.8万人次,同比增长65.6%;货邮吞吐量达1487.8吨,同比增长29%。解放军二二?医院免费为贫困唇腭裂患者做手术2400多例,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几年来,武警赤峰森林支队为地方清理污水旱沟40多公里;公安消防支队抢救遇险群众1142人、抢救财产价值7000多万元;驻军65657部队一连三班是闻名的“塞外雷锋班”,37年坚持不懈为驻地群众服务。
……部队做的好事难以尽数,把真情大爱无私地奉献给了第二故乡的人民。
我们感受到,这浓厚的双拥氛围得益于赤峰市始终秉承的国防双拥宣传理念,就是把国防双拥宣传和为兵服务融为一体,奏响主旋律,军民一家亲。
体现一个“鲜”字 文化融合 优化环境 让双拥精神深入人心
“七块奖牌之后,要繁荣双拥文化,优化双拥氛围。”这是赤峰军民对双拥精神的升华。
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把军民共建的大型公益事业进行双拥主题教育命名。红山区将1986年军民共建的红山公园月牙湖命名为“双拥湖”(月牙湖是红山公园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总面积48800平方米,平均水深1.17米,湖面四座桥,历时6个月竣工)。2011年夏,曾参加建湖工程的刘玉良将军再次回到赤峰,重游月牙湖,朦朦细雨中,老将军即兴作诗一首:“重温红山雨未停,月牙湖畔觅旧踪。修湖大军今何在,唯有碑铭忆老翁。”1992年军民共建的国家森林公园内,将部队官兵种植在2300多亩土地上的16万多棵树木命名为“八一林”。原守备区司令员、政委等五位将军也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992年部队出动2700多名官兵、机械440台次、清理土石方1.7万立方米建设的水上公园被松山区命名为“鱼水园”。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赤峰市委书记、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赤峰守备区司令员齐连运少将等领导到工地慰问子弟兵并参加了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赤峰市还把地方有影响的拥军实事进行双拥主题教育命名,今年6月和10月,市公交总公司为偏远农村驻军新开通的公交车106路、208路命名为拥军线。松山区2012年为93277部队81分队修建的盘山水泥公路命名为“拥军路”。敖汉旗把石羊石虎山公园命名为双拥主题教育公园。
为让后人铭记历史,组织实施了抢救性红色资源工程。敖汉旗编辑出版了《红色记忆——敖汉旗老复员军人回忆录》,通过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复员军人回忆,组织专人撰写。该书出版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凤凰网、中国社会报、内蒙古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巴林左旗编纂了《峥嵘岁月#-老复员军人回忆录》。市民政局编印的《赤峰英烈》,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发生在赤峰境内的重要战事和涌现的革命英烈。市军休所编印了军休干部撰写的《红心向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征文选》。
2011年以来,坚持开展了特色双拥文化活动。由市双拥办主办,65655部队、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分别承办了“劲旅杯”、“卫士杯”、“消防杯”三届双拥知识竞赛活动。65657部队将承办明年的赤峰市第四届“战神杯”双拥知识竞赛活动。双拥知识竞赛共200题,涵盖了党史、军史、国防、双拥、优抚、安置、军队信息化建设、现行政策等应知应会应用的知识,突出了政治性、政策性和实用性。双拥知识竞赛活动深入人心,已成为全市双拥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大力打造喜闻乐见的军营文化。65655部队军史馆已成为军营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劲旅要闻》栏目聚焦基层,把战士训练、学习、生活中新鲜的人和事进行播报,深受战士喜爱。市武警支队建立了警营电视台,组建了警营合唱队、威风锣鼓队、武术队。市消防支队组建了军乐队、快板一口清等,官兵们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其他部队营区内、训练场上,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报、橱窗等,营造浓厚的军营文化氛围,鼓舞了官兵士气.
在赤峰市内运营的各路公交车上,都在醒目的位置张贴着这样一条公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免费乘坐”,公交车行驶到哪里,就把这拥军的好政策送到哪里!部队官兵高兴地说:“每次坐上公交车,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仅是公交车,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玉龙机场、各大医院、旅游景点,专门为军人设置的服务窗口、优先优待政策随处可见。就连出租车司机们也自发地成立了拥军车队。“军人优先”,已在赤峰市蔚然成风。
赤峰市委宣传部、双拥办在每年的7至8月份组织开展双拥宣传月活动,组织记者走基层、进军营、入优抚户,集中进行采访报道,在赤峰日报、赤峰广播电视台开辟了“赤峰双拥曲”、“双拥花正红”、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等专栏,累计播发稿件近50篇。通过采访,挖掘到了13年如一日坚持绿化荒山的老军休干部武全、65657部队忠孝指导员宋佳斌、塞外雷锋班、红山区消防大队指导员陈立春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为进一步促进双拥工作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赤峰军分区创办的《塞外兵歌》电视栏目,已累计播出1900多期(次)。赤峰市民政局编印《赤峰民政》、《赤峰双拥通讯》简报,已分别累计编印76期、102期,赤峰市民政信息网双拥专栏,及时更新报道,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方便快捷的特点。
巍巍矗立的丰碑,是军民用心血和汗水筑就;面面鲜红的锦旗,编织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闪闪发光的七块奖牌激励着赤峰军民向新的目标进军。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嘹亮地响彻在塞外赤峰9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内蒙古赤峰市双拥办 胡艳琴)
上一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下一篇:民政部出台办法规范烈士公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