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我省军转安置工作一年比一年搞得好,张厅长的‘铁脚板’立了大功!”“八一”前夕,在湖北省军转干部座谈会上,军转干部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张厅长就是湖北省人事厅厅长张兆本。2004年以来,他每年率军转安置部门同志赴部队调研,宣传湖北军转安置政策,征求部队领导和湖北籍官兵意见。每次调研归来,张兆本都要撰写一份呈送省委、省政府的调研报告。这一份份浸透汗水和艰辛的调研报告,承载着张兆本对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探索和真情。
大局意识 在调研中强化
【报告摘录】 “今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第一年,军转干部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在部队调研时,部分转业干部对在地方机构精简改革的情况下,能不能安置好这么多军转干部存有疑虑。因此,建议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思想,切实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重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军队改革,推进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摘自《2004年赴济南、北京军区部队调研报告》)
【背景追踪】 军转安置计划2518人,随调家属272人,计划分配的师、团职干部502人……2004年,是湖北省军转安置工作压力空前的一年。“张厅长,能不能给我们少分点安置指标?”“张厅长,能不能给我们分点职务低、年纪轻的?”张兆本每每接到这样的电话,就给他们讲在部队调研中遇到的事情:一名工作表现突出的湖北籍干部在正团职岗位干了5年,眼看就要调副师了,可恰逢部队精简整编,他二话没说,主动递交了转业报告。“部队干部在大局面前有这么高的觉悟,我们为什么要讲价钱?”张兆本动情地讲完,电话那头不再吱声。这一年,湖北省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安置任务。
湖北,一片有着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红土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荆楚大地参军报国热情持续高涨。与此同时,每年也有大批部队干部脱下戎装回到原籍。一次次深入部队调研,张兆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正因为有了一支不断新陈代谢、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强大军队,才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环境;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稳定军心,巩固国防,就是服务经济建设。这些年,他把在部队调研的所见所闻和协调发展的理念,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有效增强了各级领导的国防意识和大局意识。从省委、省政府到各个接收单位,“军转安置工作是铁任务、硬指标”的观念深入人心。
“军转干部经过部队锤炼,素质全面。将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岗位,就是为湖北省经济建设招才引智。”本着这一理念,张兆本指导军转安置部门认真分析和研究人才竞争的新态势、新特点和湖北实现中部崛起的新需求,积极为军队干部中的高技术、高智力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搭桥铺路。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干部陈莉莉是医学博士,2007年转业时,正好协和医院想引进高学历人才。张兆本得知这一消息后,指示军转办的同志积极与协和医院协调,使陈莉莉顺利进入了协和医院。陈莉莉发挥特长,一年时间就被任命为口腔科副主任。近年来,湖北省军转干部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拥军真情 在调研中升华
【报告摘录】 “南疆军区部队的工作环境大部分在高原边防地区,驻地高寒缺氧,‘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是防区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建议对这些地区的干部按照艰苦地区类别、职务和工作年限区分,适当放宽条件,协调安排相应职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激励官兵安心服务,建功边防。” (摘自《2007年赴兰州军区和总装部队调研报告》)
【背景追踪】 3月的帕米尔高原寒风刺骨,纷飞的雪粒打到人脸上生生作痛。张兆本在某部连续召开3个座谈会后,不顾部队领导劝阻,带着调研组爬上了一个海拨5000米高的哨所。当看到一名已确定转业的湖北籍干部仍坚守在含氧量不足内地1/3的哨位时,张兆本眼眶湿了,他对喘着粗气的随行人员说:“军转干部为国防建设付出的太多太多,不把他们安置好,我们愧对自己的良心!”
八千里路云和月,升华了张兆本对军队和军转安置工作的感情。“到那些地方走一趟,还用讲什么大道理、谈什么重要性?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天大的困难,也要把军转干部安置好!”在办公室,张兆本打开一本厚厚的调研影集给记者掏“心窝子”。
在省政法委任副主任科员的转业干部程熊虽然只见过张兆本一面,却强烈感受到了他对军转干部的别样深情。
2005年初,在南沙某岛任礁长的程熊瞒着家人转业了。刚回到家乡武汉,程熊就被父母“熊”了一顿:“你长年在外当兵,地方上没几个熟人,家里也没啥关系。要是转业安置不好,10多年的咸风海水就算白喝了!”
就在程熊怀疑自己的选择时,他接到了参加全省军转干部集训班的通知。集训动员大会上,张兆本的一番话令他几乎落泪:“今天,我们中间有位从南沙回来的干部,长年驻守远离大陆、只有几平方米海礁上的高脚屋里,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对这样的干部,我们一定要按政策给予从优安置!”两个月后,程熊接到了去省政法机关的报到通知,这是这个热门单位当年唯一一个转业干部接收指标。
政策措施 在调研中完善
【报告摘录】 “部队同志认为,师团职转业干部在部队服务时间长、年龄相对较大,对部队和国防建设贡献较为突出,而且一般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希望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既有利于部队建设和稳定,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自《2005年赴广州军区部队和海军南海舰队调研报告》)
【背景追踪】 这次调研回来后,张兆本建议省里出台了带编分配、先进后出、增加非领导职数、选拔进县市领导班子任职、正团职干部不下县安置等特殊措施,确保了师团职干部安置质量。正团职转业干部杜春林被平职安排到省财政厅任正处级调研员。他原以为这是个虚职,上任后才知道,省直单位正处级调研员都是由副处长提拔的,处长不在时还负责主持工作。当初有点失落的他,如今在新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2004年以来,转业到湖北省的师职和正团职转业干部均安排了相应职务,80多名优秀正团职干部被选拔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
“调研既能出感情,也能出办法。”曾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的张兆本深有感触告诉记者。调研中,他不仅走访部队军营,也到各省市军转安置部门登门“取经”;不仅到省外调研,也经常深入省内驻军部队和接收单位调研。据省军转办统计,5年来,张兆本组织召开的军转安置座谈会达110多个。这种面对面的调研,是张兆本发现新情况、探索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过去,军转干部实行指令性计划安置,难免错点“鸳鸯谱”。2003年,刚刚上任的张兆本在调研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建议在省直单位实行“双向选择”,即每年安置计划下达后,举办一次“供需见面会”,将转业干部的基本情况张榜公布,由接收单位现场挑选,再根据转业干部愿望双向选择。某部转业女干部朱小华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见面会上,省检察院领导看了她的作品剪贴本后,立即约她本人面谈,双方一拍即合。“凭一个剪贴本就进了检察院,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朱小华至今感慨不已。5年来,在张兆本的积极建议下,湖北省共出台了12个军转安置工作“红头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军转安置政策体系。 政策再好也要靠落实。为杜绝个别单位在落实政策上打折扣、搞变通,2005年,张兆本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将军转安置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目标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规定凡当年未完成军转安置任务的市(州)、县和部门单位,不能评为达标单位和文明单位,其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安置环境 在调研中优化
【报告摘录】 “在作战部队特别是边远地区部队调研中,干部们普遍反映,他们远离家乡,对军转安置政策、计划、程序等了解甚少。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安置工作不透明、人为因素干扰了安置的公平性。因此,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安置办法,优化安置环境,确保阳光操作,真正让素质高、表现好、贡献大的同志得到从优安置。” (摘自《2006年赴成都军区和二炮部队调研报告》)
【背景追踪】 “不怕政策不好,只怕执行不公,这是在调研中听到部队干部反映最强烈的呼声。”张兆本告诉记者,“我分管军转安置工作头两年,的确遇到过不少批条子、打招呼的事。说句心里话,哪个军转干部我都不认识,所有军转干部我都一视同仁。如果因为有人批条子、打招呼而搞倾斜照顾,就会损害安置政策的严肃性和安置工作的公平性,就会让那些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找不到关系的军转干部寒心。”
在省人事厅军转安置处,记者看到了张兆本历年批转过来的“条子”,上面几乎都是一句相同的话:“请按军转安置政策办理。”军转安置处处长吴兴国说:“张厅长经常告诫我们,关系再大,也没有军转安置政策大。只要我们严格按军转安置政策办事,就不会出问题。张厅长敢唱‘黑脸’,我们就能放手按政策办事!” 前年秋天,一位交情颇深的大学同学找到张兆本,说有个亲戚从部队转业,想让他照顾到武汉安置。张兆本了解情况后,发现这名军转干部不符合进武汉安置的条件,立即婉拒了老同学的请求。电话那头,老同学无奈地说:“兆本啊,你还是读书时那股犟脾气,只认道理不认人!”
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军转安置环境,关键还是靠制度。为了提高军转安置工作透明度,张兆本倡导建立了合署办公机制,即省军转办、省军区转业办和各部队联络员集中到省军转中心集中办公,共同制定安置政策、共同拟制安置计划、共同协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接待军转干部来信来访,强化了工作监督,促进了工作落实。张兆本还在广泛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考核为主、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安置办法,真正让干部的功绩贡献和能力素质说话,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受到军转干部的普遍欢迎。
上一篇:“兵书记”的兴武见解
下一篇:拥军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