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共建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双拥共建

当前位置: > 国防教育在苏州 > 双拥共建

记“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黄贤明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3-04-22


    1983年,19岁的黄贤明经过连续3年的报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驻惠州某部的一名新战士。“我之所以当兵,一方面是对部队特别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想在部队找一条出路。”说起参军入伍的初衷,黄贤明十分直率。他老家在广东揭阳,祖辈世代务农,兄弟姐妹多,家境十分贫寒,参军入伍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入伍后,黄贤明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训练十分刻苦,部队首长也把他作为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骨干,5年后转改了志愿兵。说起在部队的经历,他始终怀着十分深厚的感激之情:“是部队艰苦的环境、紧张的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性格;是严格的训练、系统的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才干;是组织的关怀、战友的深情净化了我的心灵,陶冶了我的情操。”在部队,黄贤明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当战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主动帮助,而他自己的事从不愿意麻烦别人。

    1993年10月,黄贤明任班长时,班里新战士魏明辉的父亲在一起车祸中去世,而小魏只有兄妹两人,妹妹尚未成年。噩耗传来,小魏以泪洗面、痛不欲生。黄贤明得知情况后,主动向上级请示,要求陪小魏一同回家处理其父亲的后事,经过他上下奔波、多方协调,理赔、殡葬、抚恤等事情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事后,小魏的母亲拉着黄贤明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动情地说:“他爸走后,我觉得天都塌了,是你和部队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

    这句真情的话语让黄贤明感动异常,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班长、一名老兵,只是做了一点分内的事情,但对一个家庭竟然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感动自己。”人生最大的满足也莫过于此!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997年,服役期满的黄贤明面临退役。对于一名军人来说,转业复员是关键的一步,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情常常十分复杂,既有对部队和战友的眷恋,又有对前途和命运的担忧。特别是对于志愿兵来说,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离开部队后很难马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所以,选择转业到地方安排一个正式工作,是当时志愿兵们最为稳妥的选择。但黄贤明一方面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另一方面想凭着自己在部队锻炼的胆识和能力闯出一片天地,他主动要求复员并放弃安置。

    复员后,黄贤明开了一个洗车场,历经数年拼搏发展,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独资企业——惠州市路路通集团有限公司。

    “我事业上的成功得益于部队的培养,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是黄贤明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企业初具规模后,他怀着强烈的感恩之情和拳拳爱心,开始回报部队、回报社会,立志为国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每年春节、“八一”,他都要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出资为部队解决基础设施、教学训练设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时,他都要把精彩的文艺节目、大量的科技图书送到部队,为新战士加油,为退伍战士鼓劲;每当得知军属有困难时,他总是牵肠挂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是黄贤明入伍第一天班长教给他的歌,这首歌让他认识到了团队和集体的重要性。他意识到在爱国拥军的道路上同样如此,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需要凝聚社会力量才能把爱国拥军的事业做大做强。为此,他积极努力、四处奔走,在惠州市委、市政府、驻惠部队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社会资源,于2009年8月1日成立惠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

    目前,惠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已有会员单位110多家,会员990余人,汇聚了全市热心于爱国拥军和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促进会建立走访联系制度,先后与5个驻惠团以上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与100多名困难复退军人和军人家属结成帮扶解困对子;建立爱国拥军基金制度,在市区建成800多平方米的社区敬老活动中心和爱国拥军图书馆,还在主干道设立爱国拥军公益宣传广告,为市民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黄贤明和他的爱国拥军团队正如扬帆的巨轮,辉煌起航!

    黄贤明在部队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在他公司餐厅的正中央悬挂着一个大屏幕彩电,每天就餐时都要与员工们一起看新闻,他平时看电视也只看新闻台,目的是了解掌握国家大事和重要市场信息,既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又为了能及时了解到急需帮助的人。

    2008年5月12日,黄贤明中午休息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突然听到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他意识到问题很严重,立即组织召开公司董事会,订立3条具体措施:一是密切关注抗震救灾的进展,二是马上与市委、市政府联系参与救助事宜,三是启动公司专项救助资金,动员员工踊跃捐款捐物。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组织下,黄贤明和他的公司先后捐款220余万元,送到了抗震救灾一线。

    2010年夏天,我国西南地区大旱,黄贤明马上派人与广西民政部门联系,了解到灾情最严重的是那坡县,该县农作物基本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最紧缺的抗灾物资是抽水机和水管。情况清楚后,两天之内,黄贤明就紧急筹措了40台大功率抽水机和8000米水管,第二天凌晨,他亲自带队,往革命老区广西那坡县进发。

    从广东惠州到广西那坡,全程1500多公里,一路上,天空没有一片云彩,太阳像烈火一样炙烤着大地,树上的叶子挂着尘土打着卷,枝条一动不动,租借来的东风车驾驶室就像一个蒸笼,热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经过1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把救灾物资送到了灾区。当抽水机把水抽到乡亲们的田间地头时,乡亲们激动地像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紧紧拉着他的手不肯放开,那一刻汗水和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在黄贤明的公司,最显眼的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墙上挂得满满的照片、证书和奖牌。有他与总部首长、省市领导的照片,有与部队官兵和援助群众的照片,有他个人和公司取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牌。我们知道,每一张照片和奖牌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情动容的故事。但也有人曾对此提出过“作秀”的质疑。对此,黄贤明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这样做既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把一个真正的好人做下去,也是动员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做爱国拥军和扶贫帮困的工作,让更多的好人站出来奉献爱心。如果这也是作秀的话,我宁愿作一辈子!”黄贤明捧出真心,温暖他人。春风如歌,爱心永恒!

    标题书法:刘业勇

    插图:仓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