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话国防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众话国防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众话国防

国防,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5-05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的掌握和利用为主,而非物质和能量占有为重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往人们形成的,以领土主权安全为目标、以钢铁和石油为基础、以物质和能量比拼为重点的国防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来认识和解读“信息治下的国防”。

    不仅仅是领土主权的安全

    传统主权依托的是领土、领空、领海的空间概念,指一国在其领域所辖范围内,有自主管理国家事务和决定对外事务的权力。传统的主权威胁主要指军事入侵、政治颠覆和干涉内政,因而,各国把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抵御侵略、制止颠覆、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维护传统主权的主要任务。与陆海空天边界不同,信息边界是一种区分国家或政治团体信息主权的无形界线,这种无形性,使捍卫信息主权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信息主权成为国家主权的新内容和新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信息疆域不再以地缘、领土、领海、领空进行识别, 而是以带有综合影响力的信息辐射空间划分。信息疆域改变了原有的国家空间结构,国家主权由传统的陆、海、空、天向信息空间扩展,信息主权已悄然成为国家主权的新内容和大国角逐的新领域。国家安全的概念不仅包括维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而且包括捍卫信息主权不受侵犯。因而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是一种既包括有形主权,也包括无形主权,既包括静态主权,也包括动态主权,既包括现实主权,也包括虚拟空间主权的复合式主权。当前,一些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信息渗透和控制,扩大其信息疆域和信息主权;而另一些信息技术弱的国家正逐步丧失信息主权。虽然信息主权有而若无,但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持续稳定发展甚至兴亡,因此,各国都不惜代价,竞相拓展和保卫这个无形主权。

    强化信息主权是对信息全球化的必然回应。信息主权是指国家对信息享有保护、管理和控制的权力,其对外表现为国家有权决定采取何种方式、以何种程序参与国际信息活动,并有权在信息利益受到侵犯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权在信息时代有着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信息国力的水准日渐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与地位,信息战在全球开辟了没有硝烟的新战场。信息全球化使得网络上的交流没有地理疆域的限制,未来国家间的侵略不会仅限于单一的物质财富掠夺,而更多地指向对信息的侵占和控制,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会从无视国家的信息主权开始,加强信息主权是主权国家对信息化过程的必然回应。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各国发展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主权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制信息权也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后人类竞相争夺的一个新焦点。

    捍卫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时代课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安全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疆域渗透在陆海空天等传统疆域之中,信息疆域的安全与完整影响着领土、领海、领空及领天疆域的安全与完整。无论是国家间的冲突,还是国家内部的斗争,也不管冲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或其他领域,都可能与信息疆域安全息息相关。如果失去对信息疆域的保护,就会失去国家信息边界的控制和保障,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因此,捍卫信息主权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确立保卫国家信息疆域和信息边界的新主权观,从整个国家到每个公民,都要转变传统的“陆防”、“海防”、“空防”观念,强化“信息主权”、“信息国防”意识,自觉在信息空间筑起信息主权的安全防线。

无形的较量同样重要

    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应用,未来战争不仅遍布陆海空天等有形空间,而且进入了一个以卫星、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信息传输为手段,遍布陆海空天的无形空间,使得未来的战争将在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同时展开。在陆、海、空、天等有形空间的作战形式表现为精确制导武器、遥感杀伤武器、生物武器、激光武器与纳米武器等硬摧毁武器的攻防;在无形空间出现的是以电磁脉冲、计算机病毒和心理战装备等软杀伤武器的较量,从而使信息时代的战争呈现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叠加,有形攻防与无形较量交织,有形冲突中有无形对抗,无形较量中存在有形打击的态势。

    有形攻防呈现出新特点。军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的发展,使军事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全方位机动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全面防护能力和一体化指挥控制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在有形打击上,信息时代的作战样式呈现出非接触性、非线性等特征。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先空中打击、后地面突击”的导弹破袭战,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空中力量主宰的“外科手术式”空袭作战,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是非对称、“全频谱支援”的特种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则是“以直击要害为主”的高度信息化的空地海一体封锁战。

    无形较量发展成新形式。无形较量是以信息为武器打击对方的认知系统和信念系统,影响或改变对方决策者的决心,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认知系统是指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信念系统是指敌方的思想、精神和思维观念系统,尤其是对敌方领导人的打击,影响和削弱其指挥控制能力,摧毁其精神防线和武力意图。这种无形空间的较量,呈现出战场“无人”、攻防“无声”、胜败“无形”的“三无”景象。虽不具备直接杀伤、摧毁和破坏作用,但却能干扰、压制甚至瘫痪对方武器及信息系统功能。比如,用定时逻辑炸弹摧毁敌方的铁路和运输指挥系统,造成运输失控,使部队和军需物资调动陷入混乱;使用计算机病毒,吞噬数据,造成整个网络瘫痪。

    军事斗争发生了新变化。无论是在有形战场还是在无形战场,与机械化时代相比,信息化战争表现出明显不同:一是战争目的改变。由机械化时代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领土扩张和军事侵略,变为“控制敌人、保护自己”,谋求不战而胜。二是打击层次改变。美国把信息化战争的打击对象划定为五环:第一环是指挥环,即敌方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第二环是“有机必需品环”,包括电力、石油、粮油、食品、药品、弹药及相关工业;第三环是“基础结构环”。指通信、交通和管道运输设施;第四环为“单体群环”,指敌国人口和与作战有关的人员;第五环是“作战部队环”,这是对抗最激烈的一环。冷兵器时代直接攻击第五环,打败敌军就是胜利,机械化时代重点打击第三环和第五环,而信息时代的首选打击目标是第一环。三是战争范围宽泛。在参战人员方面,除了军队,普通公民也通过信息网络间接参战;在武器方面,某些装备已难分平时和战时、民用和军用;在战争准备方面,发达国家几乎每天都在做战争准备;在心理和舆论控制方面,心理进攻的对象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大众传媒成为直接参战的武器和战场。四是战争方式的不可预测性增强。传统战争和信息战争、公开进攻和恐怖偷袭、部队入侵和逻辑炸弹等方式同时存在,兵不血刃就能破坏敌方的指挥、交通和通信系统,给敌国的社会生活造成极大混乱,引起民众的普遍恐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决胜不只在沙场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大潮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在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全新发展机遇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安全威胁。发达国家借助信息优势撬开他国的信息疆域大门,把信息作为宣扬其政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进行渗透,攫取别国的秘密信息,一场信息封锁与反封锁、渗透与反渗透、破袭与反破袭的攻坚战在全球悄然打响。

 

    政治领域的信息渗透与反渗透。信息既是增强国家凝聚力,巩固国家政权的力量,也是分化国家向心力,颠覆国家政权的武器。在信息社会,国际政治和社会政治生活事件被载入信息网络之中,政治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改变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介入政治,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不受国界、地域和政府控制的隐蔽信息联盟,甚至产生只有信息疆域的“虚拟集团”或“虚拟国家”,产生另一种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可能导致传统国家分裂。二是方便了敌对国家的政治渗透。敌对国家利用信息网络在别国建立反政府组织、开展反动舆论宣传、进行间谍活动、盗窃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政治情报、公开国家领导人个人隐私等方式,影响他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有的敌对国家以技术合成的方式制成虚拟领导人模型,以“真实再现”的图像、声音来影响现实世界人民的情绪,制造有利于其意图的战略举动。三是网络恐怖主义泛滥。信息网络时代的独特性质给许多反动团体、恐怖组织,甚至个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机会,“网络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新威胁。为打赢这样的战争,各国都高度重视,防反并重,致力于全面提高信息防御实力和反击实力,以获取信息对抗的主动权。

    经济领域的信息攻击与反攻击。信息化把金融、市场、商品、技术、劳动力、工业设备、服务、娱乐、生产等联为一体,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便利,但这种信息化很脆弱,极易被黑客入侵,为经济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凭借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垄断信息技术来控制别国的经济命脉。一些国家用“超级病毒”和电磁脉冲装置,封锁和攻击别国的银行、证券交易、空中交通管制、电力网等系统,中断他国与外部的信息交换,切断他国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会直接瘫痪其国家经济。信息一旦被控制,以经济为中心的非传统安全都将受制于人。当前,各国的电信、电子商务、金融网络大都与国际接轨,信息安全已成为涉及各国经济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关键问题。在加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国都重视信息安全建设,增强经济信息的抗外部攻击能力,以防御某些国家和地区以信息打击的手段威胁其经济安全。

    文化领域的信息侵略与反侵略。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必须坚守的精神阵地。文化存则国存,文化亡则国亡,文化价值体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治乱兴衰。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正通过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运用软实力战略传播其价值观,影响世界各国的战略议程和主题,实现和维持其国家利益。与过去殖民时代殖民者通过暴力摧毁其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不同的是,信息时代的文化殖民主义通过向他国大力推行霸权主义文化,大国沙文主义文化,以及暴力、色情等思想颓废的文化,使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信息大海中淹没,对其他民族的灵魂实行“安乐死”。为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对抗文化入侵,阻止敌对势力对本国民众心理的争夺和深层文化控制,各国纷纷组织专业防御力量,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国家应对文化侵略的防范能力,以阻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文化垃圾的肆意渗透和意识形态的野蛮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