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话国防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众话国防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众话国防

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探讨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4-29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储备出现由实物储备向以技术储备为主的“潜性化”方式的转变。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更高起点上思考筹划国民经济动员储备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构建信息化国民经济动员储备体系,为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服务。

    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演进发展

    国民经济动员由“显性化”向“潜性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孕育期。上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运用科学技术研发新型战略物资和装备。由于和平年代不能大量生产,人们就将生产技术储备起来。

    雏型期。中东战争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局部战争需要快捷、适时的动员保障。各国迅速调整备战思路,纷纷筛选发展适合现代化战争的国民经济动员物资装备技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扩展期。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要求更高、更复杂。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各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先进的国民经济动员物资产品和装备,把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储备拓展到国民经济动员领域。

    成熟期。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的成熟。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形成了国民经济动员储备的信息化指挥体系;以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储备为主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涵盖了经济动员各领域;以数字化、可视化、精确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管理和调用,成为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主要样式。

    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是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的产物,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侧重于从纵向上发展各类储备要素,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上均设置了多种类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则从整体系统对抗出发,着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动员储备体系结构力、组合力的建设,以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功能为目标,实现整体效能的倍增。

    由“叠加型”向“融合型”转变。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方式通过对各动员要素的合成及对动员行为的合成,实现各局部国民经济动员能量“捆绑式”的累加释放。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则充分调动科学技术、生产能力以及储备组织结构体系的功能,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各个要素融合集成,实现各要素、各方面动员能量“融合式”释放。

    由“分立型”向“系统型”转变。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方式主要依靠数量规模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则更加强调数量规模型动员向质量效益型动员的转变,强调变以往以物资装备等的规模和数量储备为中心,为以系统储备生产能力、科学技术、高素质人才为中心。通过科学技术的链接,把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平台的各要素联成一个系统型整体,实现整体效能的量级提升。

    适应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是突出生产能力储备。生产能力的储备,是技术储备的核心,关键是提高企业生产的军民兼容能力。美国政府登记注册的军民兼容企业达17000多家,一旦战争需要,可在90天内完成武器和军用物资的转产任务。我们应该借鉴外军的经验,根据国家对战争的预测和判断,明确生产能力的军事需求,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扩大寓军于民生产体制的范围,建立战时快速动员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国民经济动员主体的职能作用,将储备任务及时赋予有关企事业单位。

    二是发掘和扶持军民两用技术。发掘和扶持军民两用技术,是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储备“潜性化”,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目前,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各自列出的关键技术中,有85%是重合的,纯军事技术只有15%。俄罗斯认为军工系统中70%以上的技术可军民两用。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既可以提高平战转换速度,又可以大幅度降低物资装备研发成本。因此,要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动员储备的重中之重,全面规划,重点建设。

    三是加强军地科技合作。美国近2000所高等院校与国防部签订了军事合同,承担美军60%的基础研究项目和部分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在新军事变革中,我们也应重视利用地方科研机构人才集中、设备先进、经验丰富的优势,扩大研发军用技术的规模,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提高民用科技在军事建设需求中的作用,保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辽宁省军区后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