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毋庸讳言,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首先表现为军事理论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卓越的军事理论创新能力,谁就能够把握军事斗争的主动权。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引领行动。只有时时处处将军事理论的思维浸润在创新的大海中,才能于急速变迁的大时代中破浪前行。
往事如烟。“马其诺防线”没有阻止住德军的闪电攻势,却羁绊了法国军事思维前进的脚步;“萨达姆防线”没有挡住美军的“左钩拳”,却成了伊拉克军队“蒸发”的见证。世人常讲,军事实践之树常青,但这棵常青树上的硕果只属于那些具有理性觉悟,能推动军事理论又好又快创新发展的国家与军队。
当今,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实践-技术-理论”,还是“理论-技术-实践”,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到“打什么仗设计什么武器”,世界正进入“战争设计”与“设计战争”并存的时代,而其中军事理论愈来愈成为战争“设计师”的重要角色,正像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要以企业家的方式发展军事能力,战争需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样的军队”。近年来,美军军事理论一直创新不断,并通过这些创新理论导引军事技术发展、更新武器装备、调整体制编制、完善政策制度、改革军事训练,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某种意义上也保持了其军事变革“领头羊”的地位。
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时代进步的土壤,尤其要与技术进步同频共振。当前,网络信息交换与传递技术、传感与远程精确打击技术、天基监测与导航定位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为新型军事力量破茧而出提供了契机。美军提出:要像上个世纪30年代的德国军队利用坦克、飞机和无线电通信创造“闪击战”那样,从新技术中产生新思维,用新思维创造新理论,再用新理论构建新军队,最后用新军队实施新战争。并要求在进行理论创新时,不仅要发挥现有技术的全部能量,还要考虑新技术在未来10-15年的潜能,作战理论要预留发掘未来技术潜能的余地,使军事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正因如此,冷战后美军的每一次海外用兵,都可谓是一种新作战理论的实践。海湾战争突出反映的是“空地一体战”和“非线式”联合作战理论,科索沃战争采用了以空中打击为主的“非接触”联合作战理论,阿富汗战争则采取了“全频谱支援的特种作战”理论,伊拉克战争又集中实践了“先发制人”和“快速主宰”作战理论的成果。
他山之石可攻玉,怎样于“世界型”中创出“中国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严肃话题。
面对外军花样翻新的军事理论,我们要保持高度清醒冷静的头脑,既要密切关注、仔细研究、汲取优长,又要理性思辨、稳住阵脚、扬长避短。要知道,指导战争的具体理论和技术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发展的,但人类认识战争、解剖战争的科学方法却有着自己的规律性。时至今日,人类的战争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下去:永远不存在包打天下的军事技术,也永远不存在无往不胜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曾多次告诫全党,要“从自己的经验中考证某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从美军至今还流传着“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美军对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瑰宝——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视与敬畏,这从一个侧面反过来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昨天的苦难辉煌,对于前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战争指导与指导战争的宝贵精神财富,站在信息化朝阳中的我们应该如何为之注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元素,完成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当现代战争已由“大吃小”向“快吃慢”嬗变时,实现理论创新由机械化军事思维向信息化军事思维的“思维转轨”就成为必然。我们应不断推进军事理论生成方式的变革,加强军事理论研究的虚拟手段开发和实验室建设,建立和完善与国家战略任务相适应的军事训练基地,大力增强军事理论的实证力度,以创新的军事理论来弥补我军“硬件”上的某些不足,改善人与武器的结合效能,用军事理论创新的“思想闪电”引领我军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宏伟实践。
下一篇:人民日报:年轻人托起“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