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社评:敲打英国挪威是中国的“规定动作”
中国取消了中英之间的多项部长级会晤,并且拒签了挪威前首相邦德维克一项来华参加国际会议的申请。中方没有对这两件事做特别解释,但外界纷纷认为中国是在报复英国首相卡梅伦今年5月会见达赖,以及报复挪威诺委会2010年给予刘晓波和平奖。我们认为,舆论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
英国政府和挪威“诺委会”的相关行为都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构成了触犯,中国是大国,大国应当有“脾气”,做适度反制甚至惩罚很有必要。如果中国毫无反应,那样的麻木会让世界看不起,等于是对恶意挑衅中国的纵容。
西方一些政府和势力对中国政治施压已经差不多成了“流水线”,会见达赖,给中国“异见人士”授奖轮番上演。他们这种事做多了,实际冲击力在递减,中国社会渐渐变得皮实,见怪不怪。如今西方再大的行动,实际上也不能把中国怎么样。
客观而言,西方的挑衅也刺激了中国的一些思考,有时能对中国的一些工作产生歪打正着的推力。
但即使这样,对西方干涉中国内政必须做坚决的抵制性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政治主权的条件反射,也是中国确保国家道路设计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规定动作”。
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有些是在对抗中实现的,不能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吸收了西方的一些人权观念,就在具体案例中听任西方摆布。中国只有顶住了西方压力,才谈得上学习西方,而不是被西方征服。
英国和挪威,一个人口6000多万,另一个只有不到500万。它们的那点西方政治经验中国人早已很清楚,但中国13亿人口社会治理的浩大工程却是它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它们想手把手地教中国怎么做,说好听点叫天真,说难听点就是狂妄。
它们需要为自己的天真或者狂妄付出代价,这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立威必须做的追究。中国没想把两国一下子打趴下,中国没那个力量,也犯不着为一个达赖或刘晓波搞得惊天动地。但让英国和挪威相应“难受”,中国不仅有力量,而且可以信手拈来。
中英合作的放缓势在必行,中挪自贸谈判已经搁浅,中国对这些带来的部分损失都不难承受,它们对中国来说都属小case。此外,挪威前首相邦德维克及诺委会的那些人应当长期甚至永远被拒绝进入中国。中国不就这些做特别解释是对的,行动是大国的真正语言。
中国的软实力处于弱势,在反制外部挑衅方面少说多做是恰当策略。对外界的攻击,中国公众的分辨力越来越强,互联网上的一些对外应和决非中国的社会主流意见,中国政府在对外斗争中尽可以坦然些,该坚持时不需退让,该豁达时不必敏感,中国公众在乱纷纷的信息中分得清大的是非。
达赖可不是PM2.5,在干涉中国主权问题上西方休想骗取中国社会的同情。同样,西方把各种奖项都给了中国“异见人士”同一类人,这是巧合吗?中国公众可不傻,西方也千万别以为孔子老聃以及三国英雄的后裔们,是他们可以用一个价值观符号就能耍弄的愚蠢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