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话国防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众话国防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众话国防

李连磊:常怀感恩心 不移报国志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5-13

  近日,沈阳军区举行了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演讲会。以下是吉林省军区边防某分队指导员李连磊的演讲全文:常怀感恩心 不移报国志

    吉林省军区边防某分队指导员 李连磊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和军队的爱,就源于一颗淳朴的感恩之心。

    我是从山东走出来的农家孩子。6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又卧病在床,家境贫寒,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肩上是生活的重担,心里是辍学的忧患。回想刚上学时,书包是母亲用化肥袋缝的,课本是和老师共用的,就连学费也是靠学校减免的。那时,每天放学后,我还要帮母亲料理家务,下地干活。就这样,在乡亲们一筐菜、一盆面,老师同学一支笔、一个本的帮助下,我艰难地念完了小学、中学。2000年,当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吉林大学时,我也只能把入学通知书压在箱底,当作人生的一个纪念,因为家里拿不起学费。令我终生难忘的是,县政府送来的3000元特困助学金和乡亲们凑起来的2000元帮我圆了大学梦。临别时,回望关爱我的故乡,我热泪盈眶,感恩和回报之心油然而生。

    大学期间,物质上贫困的我,凭着一腔青春热血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诺言。2000年10月,当我从媒体中得知,长春市每天临床用血5万毫升,而仅有30%来自无偿献血时,便决定做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这些年来,先后在长春、石家庄、西安等7个城市,累计无偿献血8400毫升,相当于人体自身血量的两倍还多。记得有一次,我刚从流动献血车上走下来,一位阿姨问我:"小伙子,你献血都有啥好处啊?我都见过你好几次了。"当得知我是无偿献血时,阿姨一脸惊讶的说:"我们单位献一次血给2000元,休养半个月呢。"闲聊中,她了解了我的经历后,这位儿子也在上大学的阿姨对我说:"孩子,无偿献血是好事,但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随后便买来了一大兜补品硬塞给了我。她塞给我的是补品,更是慈母般的爱。

    2001年冬天,吉林电视台《爱心彩虹》栏目讲述了长春市103中学朱双红、朱曼红一对小姐妹面对困境艰难求学的事情。她们的母亲患有神经官能症,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又下岗,靠摆地摊维持生计,姐姐朱双红是先天性残疾,为便于让妹妹照顾自己的起居和学习,不得不连降三级与妹妹分到同班同桌。姐妹俩不畏生活艰难和不向命运低头的求学精神,使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我想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帮她们。经过几番周折,我找到了这对小姐妹的家,看到的是家徒四壁,唯有满墙的奖状和证书显得格外耀眼,令我心灵震颤。那天,同样困难的我决定从每月勤工俭学的300元所得中拿出100元资助两姐妹。我知道,钱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继续学业、母亲治病、家里外债都需要钱。但面对姐妹俩生活的艰辛和对求学的渴望,我想,如果自己再节俭一点,就可以捡起一份希望,托起一轮朝阳!2002年夏天,我悄悄资助小姐妹的事情被学校得知,所在的机械学院党组织号召开展了捐款活动,在我的倡导下建立了"小姐妹爱心救助基金"。2007年小姐妹双双考上了大学,考上东北师范大学的妹妹朱曼红对我说"毕业后我要到偏远农村去支教,让爱心的接力棒在我们姐妹俩手中传递下去。"我在刻苦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长春市"心语"志愿者协会和学校"爱心行动社";与残疾运动员姜军联合创办了"爱心药店",把收益用于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和资助残疾儿童。我先后被评为吉林大学首届"十佳大学生"、"国防生标兵",今年7月又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受到了胡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感恩之心催生报国之志。我记得"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说过:"三百六十行,惟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服务的。"大学毕业时,有的国防生违约,选择到地方发展。几家大型企业的招聘经理也慕名找到我,承诺为我支付违约金,并许以年薪6-8万元的待遇,但都被我一一谢绝了。我深知,参军入伍才是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最佳选择。毕业后,我毅然来到了长白山深处的边防哨所。

 

    此前,我听说过边防的艰苦,但没想到这么艰苦;听说过哨所的寂寞,但没想到这么寂寞;也听说过边情的复杂,但没想到这么复杂。这里每年6个多月大雪封山,不通车、不通邮、不通电,方圆百里渺无人烟。面对艰苦、寂寞和复杂,我也曾彷徨过,但又一想:多少茬官兵在这里牺牲奉献,他们能我就能;这里的国门就是我的报国之门!边防五年来,组织对我的岗位进行了四次调整,我把每个岗位都当做实现报国之志的舞台,以优异的业绩来回报部队党组织对我的关爱。在一线执勤期间,我带领官兵处置涉边事件7起,抓获走私分子15人,毒品1000多克。为把哨所建成官兵生活的乐园、育才的摇篮,我自购乐器建起了小乐队,办起了"烛光夜校",几年来,哨所官兵先后有25人参加了自学考试,8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6人考入军队院校,16名官兵被各级评为训练尖子、技术能手。我发挥所学专业特长,参与了某型高射机枪配套野战抢修工具的技术革新和望远镜防反光装置的研制,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今年,我被军区评为"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标兵",又被总部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倥偬边关行,不移报国志。首长和战友们,作为一名边关卫士,每当面对巍巍长白山、圣洁天池水的时候,我的青春热血沸腾,充满卫国戍边豪情,我将始终保持一颗永不泯灭的感恩之心,用赤胆忠诚书写新的军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