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国防动员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国防动员

全国国防动员建设2011年度人物――陈应春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2-16

 陈应春,中共党员,现任中共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2005年6月任广东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副政委兼五团第一政委。6年多来,他尽职尽责,使该团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先后被广东省军区、广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标兵团队”、“先进团党委”,他个人被评为广州军区“国防之星”、全国“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

探索党对预备役部队领导新路子,“三个三工程”得到肯定。针对政治教育难开展、预建党组织作用难发挥、现役干部在地方工作难管理的“三难”问题,他先后21次组织骨干力量、地方党建社科部门专家学者合力攻关。在教育上,探索总结出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编兵单位、依靠社科部门、依靠现代传媒增强政治教育实效的“三个依靠”;在组织建设上,探索总结出从被动兼职到主动作为、从不懂不会到能抓善管、从情感支持到制度保证的“三个转变”;在部队管理上,探索总结出讲政治、守纪律、有作为强化党员干部形象纪律意识的“三种形象”,被《解放军报内参》概括为思想政治建设“三个三工程”分三期连续刊发。

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模式,团队组建六年成为军区先进团。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的制度优势,深入践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在理念、制度、机制的融合上下功夫,主动把党管武装的理念、现代战争的理念、部队改革的理念渗透到地方党委会、党委常委会和预任军官的选拔考核中,提升了军地联合办公、议军会、过军事日等的质量和效益。他不仅每月坚持到团里办公3天以上,每年还完成20天以上训练时间,每次组织集结动员、实弹射击、战术演习等,他都要到一线亲自指挥,与官兵同吃同住。在技术、人才、管理的融合上做文章,先后5次专题调研,把特区20多项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制造技术引进运用到部队战斗力建设,把30多名科研院所人才充实到预备役干部队伍,运用地方企业先进管理模式提升部队管理水平。在发展、建设、保障的融合上见成效,积极协调地方各部门统筹特区建设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协调发展,用特区一流的标准建设一流的特区预备役部队。

拓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换新领域,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军预备役部队前列。团队组建之初,他就提出了基础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的思路。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构建了以1个作战指挥中心、8个指挥方舱为支撑的信息作战指挥平台,以侦察预警、作战指挥、火力控制、装备组网等系统为支撑的软件集成,以卫星定位、光缆传输、野战通信等手段为支撑的综合通信保障系统,实现了“空情信息实时、指挥控制扁平、射击指挥高效、火力运用灵活”的目标,提高了体系作战能力。在2007、2009年实弹战术演习中,团队运用该系统击落航模靶标12个,列参演部队之首。与此同时,组织力量研究开发了《政治工作信息教育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库、动态管理、应急预案、发送手机报等8大功能,实现了基层官兵教育管理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该团被总参动员部确定为全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

创新特区预备役部队管理新方法,全军“四个第一”做法破解部队建设难题。充分发挥特区“拓荒牛”精神,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管理新办法,使该团第一个在驻地政务网《深圳之窗》建立预备役教育网页,通过网络平台展示预备役部队风采、介绍预备役部队常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军地交流的桥梁,有效破解了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难开展、预任官兵荣誉感不强的难题;第一个成建制在高校、企业编兵并受到总部充分肯定,有效破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兵渠道狭窄、编兵对象单一、兵员质量不高的难题;第一个实行预备役官兵训练“积分制”,为每人建立训练信息档案,有效破解了预备役部队训练难落实、质量难保证的难题;第一个推行预备役官兵周末轮训制,由预任官兵根据工作安排自行选择周末参加训练,在保证训练时间和质量的同时,强化了预任官兵的纪律意识和职责意识,有效破解了工训矛盾突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