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国防动员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国防动员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5-29

    当前,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式转变、战斗力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在未来战争中拉得出用得上的国防后备力量,仍然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着的一大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当前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趋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应以军民融合战略实施为契机,在军民融合的大趋势中,把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部局重点,开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领域,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突破,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相适应,能够增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动力,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发展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行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在民与军融合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可以实现市场经济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统一,从根本上调动融合单位参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内在动力。

(一)是在军融合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可实现军事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统一。军民融合为经济活动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构建了一个一体化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这一军事活动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具有了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使生产活动中含有训练,训练活动中含有生产,生产与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种一体化模式,从根本上奠定了在融合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

(二)是在军融合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可实现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市场经济的目标是效益。回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状况,一方面各级军事机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始终在常抓不懈,另一方面,又难以真正抓起来,经常是拔一拔转一转,推一推动一动,后备力量建设始终处在欲抓抓不起、欲放放不下的状态。分析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虽然有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外在约束力的问题,但根本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公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参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内在动力。
当前的军民融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完成国防和军队建设任务的行为,而且也是不同的地方经济与军事经济融合的经济行为,是市场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在这一配置中,一部分企事业进入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行列,从国家的角度看,它们履行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任务,但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经济行为。因此,参与军民融合的企事业都具有内在动力。在这样的企事业中建设国防后备力量,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一致性,从而也就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了内在动力。

(三)是在军融合企事业单位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可实现军事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影响很大。过去,在一些企业开展民兵工作,由于没有企业文化氛围作基础,企业从领导人到员工思想上总感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他们关系不大,心理上总有一些陌生感或异己感,从而增加了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难度。在军民融合的企事业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行与他们的工作相一致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活动,他们在心理上感到亲近,思想上有认同感,有参与军事活动的热情。同时,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军队建设和军事活动关联度高,平时他们也会更加关注国际国内军事大事。这些都能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与未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相适应,能够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在未来的体系作战中发挥作用

国防后备力量能否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拉得出用得上发挥作用,关键要看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方式是否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相适应。

(一)是在民与军的融合点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有利于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体系战的作战体系中。在未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中,无论是核心军事力量还是国防后备力量,都要按照互联、互通、互操作的要求高度融合,以体系的方式参加作战。因此,要树立在体系中建设国防后备力量的理念,努力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到未来体系作战的作战体系之中。当前,在军民融合的大趋势下,在民与军的融合点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是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作战体系的基础。

(二)是在民与军的融合点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有利于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核心军事力量的一体化。在未来战争中,国防后备力量与核心军事力量紧密联系的作战体系是国防后备力量参与作战的基础。当前军民融合正在武器装备研制、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等重点领域进行,这为构建国防后备力量与核心军事力量紧密联系的作战体系提供了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应适时跟进,让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紧跟进军民融合的进程开展,做到什么时间融合,后备力量就什么时间建设,军民融合到那里,后备力量就建设到那里,融合什么就建设什么,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核心军事力量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打造军民一体化的作战体系。

(三)是在民与军的融合点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有利于国防后备力量与核心军事力量平时一起建战时一体用。后备力量最终是要在战争中使用的。未来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而体系作战的作战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这样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要在战争中形成协调的联动机制,必须有平时的反复协调配合。只有平时的一起练,才能有战时的一起战。如,如果后备力量担负作战体系中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安全防护与维修任务,那么这一任务只有平时的武器装备研制单位才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到平时民与军的融合点上,才能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成战争中能够用得上的一体化力量。

三、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相适应,能够养成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

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有利于把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有利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倾向。近年来,围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其中既有求真务实的实践,也有一些从主观出发想当然的现象。表现为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区域、规模和类型上,点鸳鸯谱,搞拉郎配,在方式方法上过多地依靠行政命令。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可以有效地规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点、范围和规模,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点建立在平时的军事需求的基础上。

(二)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因循守旧的现象。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因循守旧的问题,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与时俱进。在以往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既有大量的积极的探索,但也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因循守旧现象。如有的在山林产权已经转移、法人已经变更的情况下还致力于造“民兵林”活动,有的在设备、技术、资金和管理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搞“民兵路”工程,致使后备力量平时缺少生命力,战时缺乏战斗力。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在军事需求的牵引下建设后备力量,可保证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在最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

(三)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孤立进行的偏差。当前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从与军队的教育训练的关联度的角度看,不论是民兵组织的建设还是民兵的训练,由于受体制、制度和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多是单独进行的,一般都是军队是军队,后备是后备,谁建谁的,谁训谁的。按照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能关起门来进行。而把军民融合中民与军的融合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着力点,可以利用军民融合的平台构建军队训练与后备力量建设有机联系,做到在联系中实现国防后备力量与核心军事力量的一体化。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研处 李 涛 王建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