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记者手记
星光璀璨,群贤毕至。备受瞩目的第三届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日前在京隆重颁奖,12个科技创新群体、52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该奖项为我军专业技术领域最高奖。摘得这一桂冠的个人和群体,个个身手不凡,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我军问鼎世界科技高峰的实力与标高。
仲春时节,记者探访总部有关单位,了解获奖阵容,盘点成果精华。一番巡礼,记者有一个强烈感受:以往曾经孤独闪耀的科研新星,如今已经汇聚成一个庞大璀璨的“星系”……
■青春方阵:获奖者55岁以下的占80%,最年轻的仅43岁
翻开获奖名单:总装某中心研究员沈同圣,44岁;海军某研究院院长汪玉,46岁;空军某研究所所长刘永坚,49岁……
统计数据显示,获奖创新群体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52.6岁,最年轻的43岁;杰出人才奖获奖个人平均年龄51岁,最年轻的44岁,55岁以下的占80%。
这些正值壮年的中青年才俊们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普遍”:学历层次普遍较高,拥有博士学位的占52%;科研业绩普遍突出,都承担过国家或军队重大科研课题,80%以上获得过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奖励。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解放军理工大学某学院院长王金龙的履历:29岁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3岁晋升为教授,35岁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48岁的二炮某研究院总工程师肖龙旭,20多年间获得多项高等级科研奖项,其中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总政干部部科干局局长陈红岩介绍说:“本届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奖个人和群体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中青年专家占主体,这说明我军科技创新人才日趋年轻化,这是人才强国战略和军队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结出的硕果。”
走进海军潜艇学院某研究中心,一股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学科带头人笪良龙,43岁;中心成员15人,12人是博士,平均年龄仅34岁。
他们的成绩单让人肃然起敬:率先在国内提出海洋环境对海军舰艇作战影响等新理论,开拓了我国水声环境研究新领域;在海军首次建立某型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功水声环境作战应用产品,填补了我军在该领域的空白……
■价值巨大:获奖成果从填补国内空白到冲击世界前沿
7年磨一剑。装甲兵某研究所总工程师张兵志的目光,7年中一直牢牢铆在未来战场的一个横截面上。
“某型两栖装甲突击车论证与试验”是我军一项开创性工程。7年夙兴夜寐,张兵志和他的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项高难度试验,大大提升了我军两栖作战能力。
减振降噪技术,对海军舰艇来讲至关重要,国外将此视作核心技术严禁出口。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室主任何琳带领团队,研制出既具有超强承载能力,又具有柔软刚度的舰用高性能隔振器,解决了大型隔振装置国内无隔振器可用的难题。
2007年,该团队又一路攻克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智能隔振装置”。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吨重的动力机械宛如凌波仙子般轻盈地漂浮在气垫上,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008年,一则喜讯不胫而走: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骨科主任王岩被推举为国际上本专业最有影响力的杂志——《SPINE》(脊柱)杂志的副主编。这是该杂志首次任命欧美以外的医生担任该职务。殊荣背后,镌刻着王岩的回春妙技:首次完成世界上同期置换双髋和双膝4大关节手术。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中青年科研骨干90%有留学经历,95%拥有博士学位,在胃癌诊治方面创下5个“国际第一”。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廖湘科,年仅47岁,他提出的独辟蹊径的技术思路,助推我国超级计算机能力实现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
■转化率高:获奖成果九成以上得到推广应用产生效益
一项成果,让某型战机武器装填时间缩短六分之五,武器出动准备时间缩短为原来的48.5%。空军工程大学教授黄长强的一项发明,相当于让战机战斗力提高了一倍。
某型战机加装武器系统,如果从国外引进,不仅单机改装费就近千万元,还将长期受制于人。黄长强临危受命,艰难攻关,成功实现武器加装国产化,仅此一项就节省训练装备经费数亿元。
总政干部部科干局副局长张建国告诉记者:“研究成果是否有利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否针对军事斗争准备一线急需,是否得到推广应用,基层评价如何,是我们此届评奖的重要依据。可喜的是,截至目前,获奖成果中九成以上已经得到推广运用,产生越来越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某网上模拟训练系统,是国防大学战略战役模拟系统研制开发课题组的杰作。负责人胡晓峰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战略战役模拟系统,已经配发和应用于全军院校、训练基地和部队,掀起的网络训练热潮正牵引着我军训练模式发生历史性转变。
后勤工程学院某教研室主任王维俊,一次随部队野外驻训时,发现基层部队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噪音很大。返校后,她一头扎进全封闭高性能低噪音柴油发电机组的研究当中,终于使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噪音降低了9.8分贝。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樊高月留学期间,发现外军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为军队培养人才,以军校三分之一的投入获得大于200%的产出。他据此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在地方大学设立军训部门,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为军队培养人才”等一系列咨询建议,为我军改革院校教育、走军地联合培养军事人才的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军民融合:多样化任务新战场激活军事科研一池春水
本届获奖群体和个人成果中,辐射平战、横跨军地的项目成为新亮点。
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刚组建,就走上了抗击非典的主战场。他们率先在国际上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为阻击非典立下头功。成立以来,该实验室先后117次承担国家、军队的应急保障任务,为国家的生物安全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该院科技部研究员张学敏主持的仪器测试分析中心,近年来先后完成SARS和禽流感等疫情的样品分析、汶川地震环境危害监测、重大不良反应事件样品分析等重要任务,从单一测试平台,逐步转变为国家和军队重要事件中药物、毒物、食品和环境污染物等分析检测技术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军环境保护研究监测中心、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多样化任务新战场拓展了军事科研工作者的眼界,锤炼了军民融合复合发展的硬功。空军某研究所九室,是全军唯一开展空中交通管理综合研究的科研单位。10多年间,该室成功创建了全国、全军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技术体系,使我国空中运输主要航路的飞行纵向间隔和垂直间隔大幅缩短,让我国航管水准一举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在全球瞩目的汶川地震救援中,四川灾区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航空管制。该室仅用2小时就将全国飞行态势传送接引到救援指挥中心,确保灾区每一条“空中生命线”的高效、顺畅。北京奥运会,他们负责的奥运空管指挥平台信息系统建设,保障了各类飞行安全,实现了零差错、零故障。
(图片合成:仓小宝)
上一篇:某红军师教导队官兵感受训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