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重装之师,今日如何轻装上阵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8-19

该师官兵对携行背囊实施车体外挂载。特约通讯员 聂丰摄 
 

编辑点睛:战时携行呼唤“新标准”

    ■魏 兵

    ■信息战场,决定胜负的度量衡已经精确到了厘米、毫米。面对“小数点后几位数字”决定的战争,装备物资保障的标准应该如何确立?

    ■重装之师不能“爬”着前进,羁绊脚步的不仅仅是粮草辎重,更拖累人的是头脑中的“绊马索”。

    ■随着战争实践不断由“模糊”向“精确”演进,那些不符合实战要求的习惯,到了该“改改规矩”的时候了。

    谁拖了重装之师的“后腿”

    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红蓝对抗演练,写进了沈阳军区某师的《战备训练备忘录》。那年深秋,该师携上千种新老装备“重拳出击”。然而演习中,由于携带的装备物资过于臃肿繁杂,部队行动迟缓,在仅仅只有一个团兵力的蓝方面前处处慢半拍;隐蔽伪装,庞大的车队无处遁形,走到哪儿就被追着打到哪儿……

    一个师居然败给了一个团,该师官兵痛心疾首:是谁拖了重装之师的“后腿”?演习复盘,查出的一个个“破绽”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由于携带的物资装载凌乱,某装甲团为了找一件抢修工具,居然耗费了大半天时间,卸了一整车物资才找到。

    ——多年来,某团演习机动时一直把枪支放在枪柜里,用铁链锁好,弹药统一管理。此番刚踏进“战场”就遭遇突袭,还没等取出枪支弹药,蓝方已经打到了家门口。

    ——铁甲驰骋,长途奔袭,有的战士为图方便将手中武器随手挂在车厢上,一个急刹车,武器晃悠下来,砸伤了人员。到达指定地域统计:近百件装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10余名官兵因为绊、碰、撞、磕身体受伤……

    审阅演习总结,师政委吴建栋不禁感叹:“深化武器装备物资战备标准化建设,必须认认真真解决‘细’的问题,只有一枪一弹的配置、一兵一卒的动作都规范得明明白白、落实得真真切切,才能全面提升部队应急作战水平。”

    我们背负了哪些不应承受之重

    “关键还是思想观念在作怪。”专题议训会上,师装备部部长金英光分析说,战备观念淡化以及对未来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研究不深不透是根本原因。

    他举例说,几年前,某团参加演习,从自动步枪到装甲装备,从锅碗瓢盆到电视冰箱,能带的全都“打包”装车,光是装满生活用品的汽车就排成了长队。到了野营地域,这些物资还要占去很大一块空间,给战场伪装和机动带来隐患。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在搬家!一席话引起大家共鸣:长期的和平环境让部队缺乏打仗意识,渐渐地,官兵从琢磨打仗变成了琢磨生活。该带啥、不该带啥,该带多少、怎么携带,标准不统一,说法不一致,渐渐成了糊涂账,迫不得已,只能把能带的全都带上。

    这些问题曾困扰部队多年:作战车辆上生活物资和保障器材无序堆放,影响反应速度,制约作战效能;急救箱、抢修器材等配套设施欠缺,单装自我快速保障能力较弱;基层部队没有对装备进行改造的能力,装备生产厂家又难以对所有武器装备进行针对性配载……

    师党委“一班人”统一了认识:树立军事斗争战备标准化建设的崭新观念尤为重要,必须以装备配载为核心推进武器装备物资战备标准化建设,在构建标准体系、创新配载模式上寻求突破。

    轻装上阵,我们能做些什么

    围绕“平时怎么管、机动怎么载、战时怎么保、行动怎么带”,该师重点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革创新。

    ——指挥设施模块化建设。将原来按物资种类管理改为按指挥编成模块式管理,分散式存放改为打包式存放,靠人力零散式装卸载改为机械式整装整卸,实现了指挥设施使用模块化、装载便携化、运行稳固化。

    ——保障器材配套化建设。师里先后研制了装卸载电瓶叉车、弹药整装整卸装置、战备物资通用托盘等保障器材,配发了24种应急抢修工具,使全师所有库室、单车设施建设达到了制式统一、成龙配套。

    ——管理设施精细化建设。整合车场管理系统、器材管理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单装信息卡、射频条码识别器等先进设施,实时掌控装备物资在位、数质量、日常管理等状况,实现了管理精细化。

    如今,所有装甲车上,小到单兵用的自动步枪、背囊和防护器材,大到车辆自我抢修的备品附件和照明装置等,全都采用高频电容螺柱焊固定工艺,在不影响金属结构物理特性的情况下,将携运行战备物资合理固定在装备上,驻训演习该带啥不该带啥、什么物品该放在哪儿,官兵一清二楚。

    战火又起,该师再度奔赴渤海湾畔演练。仅用20分钟,万人千车集结完毕,所有武器装备物资全部按战时装载预案和标准化配载要求装载到位。演练中面对“快速转移、远程机动、隐蔽伪装”等10多个训练内容,全师上下动如风发、应对从容。

    意犹未尽 

    战场是衡量“轻”“重”的天平

    ■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师长 黄 铭  

    是“重装出击”还是“轻装上阵”,似乎是一对矛盾。“轻”与“重”,衡量的是指挥员的战场思维。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也是精确作战,过去那种粗放型、经验型的装备物资保障模式已难以适应未来作战需要。

    平时建设无标准,战时就会打乱仗;平时建设有系统,战时才能有章法。上战场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带多少、怎么带,必须是一本“明白账”。现在,一批新型信息化装备陆续列装部队,我们应当加快科学制定新型信息化装备的配载标准,加快研发配载器材,完善保障手段,使一枪一弹的配置、一兵一卒的动作都按照实战的标准精确到位。惟有如此,时刻准备打仗才不是一句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