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如果把翱翔太空的飞行器比作“风筝”,那么传递天地信息的数据流,就是一根看不见的“风筝线”。而这根线,就攥在航天测控人的手里。
国庆长假期间,当举国上下把目光投向正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时,他们则是远离鲜花和掌声的幕后英雄。
王瑞军、彭利文、刘世勇、郝玉涛、张凤仙、张兵山……这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忙碌在北京航天城的身影。他们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总体技术协调人,肩负着确保天宫一号测控通信系统平稳运行的重任。
输入、删除,再输入、再删除……已连续奋战多天的工程师刘世勇,时而蹙眉凝思,时而飞快地敲击键盘。刘世勇是飞控大厅总体技术协调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里最年轻的专家。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开始,他就时刻监视着显示屏上的各种数据,从密密麻麻的轨道中,解读天宫一号的飞行状态。
高级工程师张凤仙的岗位在飞控大厅旁边的通信业务协调室。他要关注的是通信网络的全网运行和天地通信质量。万一设备出现异常,应急预案就必须马上启动。对张凤仙来说,发射成功,意味着只完成了一部分工作。在天宫一号要运行的两年时间里,他要自始至终保证其拥有良好的通信状态。
天宫一号和后续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我国两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02星首次加入测控通信网。工程师郝玉涛是中继卫星的技术协调人。长假期间,郝玉涛要通过计算机上的4块屏幕,时刻密切关注中继卫星的工作状况。对他而言,“正常上班”这个概念已经忘却,加班加点已成为一种常态。
徜徉在北京航天城,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记者由衷感到:在航天测控人眼里,数字和程序就像朋友,有了它们的陪伴,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成了点缀,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沉浸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