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雪域“巡逻王”:47次生死历险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1-11

人物小传:杨祥国,重庆永川人,1984年1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2004年入党,大专文化程度,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太爱笑了,让人难以理解——

  采访中,谈起巡逻路上几次生死惊魂的往事,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二连班长杨祥国竟然哈哈笑了起来,笑得记者悬着的心晃得跟秋千似的。看着记者有点不解,他抱歉地呵呵一笑:“现在想起能平安回来,实在是忍不住开心呢!”

 

杨祥国在巡逻路上

  一刹那,看着眼前这个黑瘦、满脸沧桑的战友兄弟——这个在巡逻中47次涉险、身负21处伤疤的雪域“巡逻王”,记者的眼泪奔涌而出。

  是怎样的一条巡逻路啊,竟能让人如此笑谈生死?

 

这是一条生死路,47次生死历险,21处巡逻伤疤……杨祥国一次次从容上路——

这是一条奇险的生死路

其实,杨祥国所走的巡逻道连路都算不上,它不过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雪山荒原里,巡逻官兵跋涉留下的一串手脚印痕。

这些印痕连起来,就是西藏边防最险最远最苦的巡逻线。它全长160余公里,途经10余条冰河、8座雪山,海拔落差达2500米,一个单程走下来就需要6天5夜。一路上随处是刀锋山、老虎嘴这样的天险绝路,还会碰上毒蛇猛兽、泥石流和雪崩等危险,每一步都艰辛异常、危机四伏。自有驻军以来,先后有10余名官兵牺牲在这条路上,受伤致残者更是不胜枚举。

第一次巡逻,杨祥国连涉三险,差点就“光荣”了。

那是2002年5月25日,杨祥国入伍才半年便走在了巡逻的队伍中。第一次出征,迎接他的却是接连不断的危险和难以想象的艰辛。

跋山涉水齐上路

巡逻线在无人区,保障物资全靠巡逻队员自己携带。尽管为了减少负重,连生活必需品都不带,他的背囊仍有近40公斤重。负重跋涉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荒原,其艰辛程度超乎人的想象。第三天下午,登着天梯爬刀锋山时,杨祥国一脚踩空,连人带包滑向深渊。在大家的惊呼中,下滑10多米的他,幸运地被一灌木丛挡住。待他伸头一看,顿时毛骨悚然——灌木丛下便是万丈深渊,河流细如银线。

大家赶紧抛下攀登绳,将他拉了上来。刚离险境,惊魂未定的他发现脚跑歪了。为了不拖队伍的后腿,他一声不吭咬着牙跟着队伍走。傍晚,巡逻队乘着暮色通过独木桥,杨祥国因双脚用力不均,差点坠入湍急的河流,情急之下他紧抱住木头才幸免于难。

山上山下两重天

夜宿深山,大家裹着衣服挤在简易帐篷里过夜。睡下没多久,哨兵急忙将大家叫醒,说附近发现狗熊。大家一下子睡意全无,立马进入临战状态。很快,狗熊“呼哧呼哧”地向官兵逼近。大家一边挥舞着火把,一边大声吼叫,最终将狗熊撵走。

最后一天,杨祥国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高寒缺氧让他感觉胸口上像压着个磨盘似的,气喘像拉风箱一样。尽管温度很低,可汗水却依然不停地淌,很快在衣服上冻成冰碴儿,摩擦着皮肤,火辣辣地疼痛。走到后来,疼痛处已麻木,他竟打起瞌睡来。为保持清醒,他双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脸。走着走着,高寒缺氧和极度疲劳竟让他出现幻觉。他猛咬自己的舌尖,甜腥的鲜血溢满口腔,这才悚然清醒。

攀冰卧雪同甘苦

艰难地回到连队,迎接杨祥国的战友竟没认出他来。6天5夜的苦旅,让杨祥国体重少了近5公斤,连模样都走了形。他受伤的脚肿得脱不下鞋来,班长只得用剪刀将鞋剪破。

2个月后,杨祥国脚伤刚愈,便报名参加下一次巡逻。这次,他失足掉进满是杂草腐叶的深坑,额头上划出一条长长的伤口,由于没能及时缝合治疗,杨祥国的额头留下一道刺眼的伤疤。头还被深坑里的山虱子叮咬,伤口肿起老高,不停地流黄水。后来,伤口痊愈后周边的头发再也不长了。

这样的危险还有很多,每次巡逻都会经历生死考验,但杨祥国仍然一次次无畏地走在巡逻路上。当兵10年,杨祥国在这条路上走了10年,来回60趟,是这条道上有史以来走得最久最多的人。在苍茫的雪山间,他用青春和热血,刻下了雪域“巡逻王”的大名,也留下了这样一串数字:4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下21处伤疤。

一路有你

  1984年1月15日,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揪着马尾倒在二连巡逻道上。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杨祥国恰好在这一天出生。

  “可能我就是为边防而生的吧!”入伍后第一次给将军扫墓,杨祥国感慨万千。他面向边防线庄严承诺:愿将此生常报国,要像先烈那样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

  走上巡逻路,也走进了先辈的英勇历史。巡逻线要经过一片上世纪60年代的战场,50年前,一群单衣单裤的中国军人,趁着一场大雪正浓的战机,每人带着两斤炒面,翻过喜马拉雅山,一举将入侵的敌人消灭,收复了这片国土。4名烈士也永远留在了连绵的雪山里。

  走在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上,杨祥国对国土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内心充盈着一种神圣:巡逻的每一步,都是在用脚丈量国土,都是对主权的最直接守护。

红旗漫卷

  2004年8月,一场暴雨冲走了巡逻道上的独木桥,滔天浊浪切断了杨祥国和战友们巡逻的必经之路。负责开路的杨祥国尝试铺设简易木桥,可木头一次次被汹涌的河水卷走。

  “我请示上级撤回吧。”倾盆大雨中,带队干部看着杨祥国来回折腾4次后仍未成功,为了保证安全无奈地说道。

  “就是爬,我也要爬过去。少走一步,国土就可能丢失一寸。”杨祥国扬起满是泥浆的脸,大声说道。

  突然,他看着岸边的大树来了灵感,提议用荡秋千的方式空摆过河。他将攀登绳一头拴在河边的树上,一头系于腰间,助跑、起跳、前跳、放绳、落地,有惊无险地空降对岸。党员纷纷朝前站,在急流上空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又一次在国门边展示五星红旗,战友们唱着国歌,泪流满面。

  这样的经历,杨祥国在巡逻中有过许多次。每一次巡逻,都如一次新的探险。

巡察边情

  一次,一场冰雨让“刀锋山”平均宽度不足40厘米的巡逻道像抹了油。杨祥国拉起攀登绳,把大家连在一起,硬是前拉后推地走到了巡逻点。一路下来,所有人的手与膝盖全部磨破,开路的杨祥国双手全是鲜血。当大家一起描红石头标志物上的“中国”二字时,所有人都感受到内心深处奔涌的爱国豪情。

  巡逻路上的艰辛,再苦杨祥国都能从容面对,唯有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让他痛彻至今——

  2009年9月23日,杨祥国巡逻归来,接的第一个电话竟是父亲病逝的噩耗。他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瞬间泪流满面。他是家中的独子,尽管家境不好,但父亲从小就特别疼爱他。都说养儿防老,可他参军后很少回家,一直未能尽孝。现在,他连为父亲送终都错过了。

  其实,他原本是有机会的。一年前,杨祥国中士服役期满前夕,父亲被查出患上癌症,他便想退伍回家照顾父亲。最后,是父亲的极力劝说才让他留了下来。

  就在巡逻前4天,杨祥国得知父亲病危住进了医院。他清楚这也许是最后服侍父亲的机会了,恨不得插翅飞到父亲床头。可巡逻任务早已经下达,人员上报不可替换,而且作为开路尖兵,他更是不可能离开,只得含泪踏上巡逻路。

  抹干眼泪,杨祥国找到连长请假,他要回家亲手送老父亲上山入土。没想到,连队刚接到紧急巡逻任务,上级点名让他带队参加。3天后,他咬咬牙再次踏上巡逻路。

  一个月后,当他哭倒在父亲坟前,坟头已长出青青小草……他抚摸墓碑,就像以前和父亲拉家常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同一句话:老爸,不守好边防,我愧为你的儿子啊!

 这是一条真情路,洒满血汗,洒满友谊,杨祥国与战友们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一次次闯过鬼门关,战胜死神——

这是一条感人的真情路

  生死巡逻路,每一步都凝聚着战友深情。杨祥国常说,没有一群生死相依的战友兄弟,他一趟也走不下来。

  2002年6月,杨祥国在巡逻途中,和班长祝尚礼一起掉进3米多深的泥潭。就在杨祥国惊慌失措时,祝班长蹲在泥潭中,慢慢用头将他顶上了岸。鬼门关走上一遭,杨祥国坚信,只要兄弟同心,就能战胜千难万险。

  10年巡逻路,杨祥国涉险无数,救助战友的次数更是多得数不清。记忆最深刻、最惊险的一次救助,是他用攀登绳带战友张威走出险境——那次巡逻中,战士张威攀爬雪山时因墨镜摔碎,不小心得了雪盲症,眼睛什么也看不清。在雪山峭壁上看不清道路,谁也不敢抬脚迈步。可如果不走,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上呆得越久,危险就越大。绝望的张威失声痛哭,大家也急得不知所措。杨祥国来到了张威的身边,搂住他的肩膀说,别怕,我带着你走,我能走回去,就一定带你走回去!

带血的风采

  杨祥国把张威背囊里的东西分给大家后,拿出一根攀登绳,把绳子两头分别系在自己和张威的腰上。他语气轻松地说,别担心,我给你系道保险绳。大家的眼里泪花闪动——谁都知道,这道绳子系的是风险同当、生死与共啊!

  随后,杨祥国给张威找来一根树枝,两人各握一头,一起慢慢同行。每遇到危险地段,杨祥国都要停下来,用树枝提示张威摸索前进。遇到太险峻的路,他就用手握着张威的脚,慢慢放进狭小的脚窝里,一步一步往前挪。

  尽管如此小心,过一处断崖时,张威还是踩滑了一处碎石,身体“刷刷”地往崖下滑落,拽着杨祥国也急速下滑。千钧一发之际,杨祥国奋力抓住一棵小松树,两人才停止下滑,斜挂在了峭壁上。闻声赶来的战友们,赶紧七手八脚把两人拉上来。经历生死惊魂,张威哭得稀里哗啦:“班长,我不走了!你解开绳子吧,我再也不拖累你了!”

  杨祥国紧紧抱住他,坚定地说:“兄弟,别说傻话,我不会丢下你,就像你也不会丢下我一样。”最终,杨祥国牵引着张威,翻越老虎嘴,闯过鬼见愁,历经千难万险平安回到连队。

  从那以后,雪域“巡逻王”的称号慢慢在连队官兵间传开了。随着“巡逻王”在雪域越叫越响,杨祥国救助战友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一次,新兵刘佳巡逻带的水半路喝光了,杨祥国将自己的半壶水给他,不想口渴至极的小刘,没走多远把水全喝完了。最后,干得嗓子冒烟的杨祥国只能饮牦牛脚窝的浑浊雨水;一次,新兵李红文巡逻烤火时不慎烧坏了胶鞋,杨祥国知道自己与他鞋码一样大,立即脱下鞋子给他,自己穿上一双小了半号的备用鞋。几天下来,不合脚的鞋子让他走掉了2个脚指甲;杨祥国饭量惊人,有个外号叫“大碗哥”。可每次巡逻,他总会把部分干粮和水保留到最后,提供给最需要的战友。

铿锵的征程

  10年来,杨祥国只错过一次巡逻,谁知这次缺席,竟让他痛失一位战友兄弟。那是2005年7月16日,连队巡逻途中突遇山体滑坡,战士古怒为救战友壮烈牺牲……

  古怒的离去,让杨祥国感到,对战友最大的爱,在于确保巡逻安全。他整理出《巡逻遇险50个怎么办》等经验,推广“负重巡逻体能分配法”等训法。该边防团团长苟平德告诉记者,这些实用经验比军事教材还管用。

  杨祥国建议连队将陡坡冲锋、借绳攀登、负重下蹲等课目写入训练周表,采用模拟训练法,在营区周边设立类似于独木桥、刀锋山、一线天等巡逻关卡的训练场,通过逼真的训练让官兵预适应。每次组训,他总是练得最苦最凶,面对战友的不理解,他诚恳地说:体能不行,上了路怕出事啊!

  兄弟深情创造奇迹,生死巡逻路7年来再也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条洒满杨祥国战友情深的巡逻路,有多少儿女柔情被踩在了脚下——2008年,杨祥国原定10月休假回家照顾妻子生孩子,因巡逻任务他两推假期。妻子难产,他只能通过电话告诉医生自己的决定。

无言的坚守

  去年10月,杨祥国终于赶在女儿生日前探亲回家,想陪女儿过3岁的生日,他从未陪她过一个生日。就在生日前一天,一道催归的命令,让他带着无限的愧疚,洒泪离家……5天后,杨祥国又带头走在巡逻路上。

  面对生死险路,他脸上依然带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