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中国军队军事外交的八大经典时刻和十大首次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9-25

2002—2012

军事外交十大首次

    1 首次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2002年3月25日,根据联合国决议,我国派出两架空军运输机向阿富汗运送了急需的医药、医疗设备等援助物资,中国军队首次承担国际人道主义物资救援任务。10年来,我军多次派出医疗、防疫、直升机等军队专业力量参加国际灾难救援。这些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2 首次组织舰艇进行环球航行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完成了海军首次环球航行。在132天的时间里,编队航行3.3万余海里,先后跨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途经15个海峡、水道,访问了五大洲10国10港,实现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远航能力由近海走向大洋的新跨越,是人民海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远航。2012年4月16日至9月21日,“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进行了中国海军第二次环球航行,此次环球航行以“探索海洋、传播友谊”为主题,是人民海军传播“和谐海洋”理念的又一次重要活动。

    3 首次举行中外联合军事演习

    2002年10月10日至11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两国边境地区成功举行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中吉两国首次举行的双边联合军事演习,也是我军第一次与外国军队举行联合演习。中国军队自此开始参加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从2002年至今,中国军队每年都会进行中外联合演习和训练。这些演练拓宽了中国与有关国家安全合作的领域,对于促进军事关系发展,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4 首次向外军开放二炮司令部

    2005年10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二炮司令部,这是第一位走进二炮司令部的外国客人。访问期间,二炮司令员靖志远向其介绍了二炮部队的使命任务、组织编制、部队训练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情况。此访引起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外媒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揭开神秘面纱。此后,二炮司令部又先后三次向外军开放。

    5 首次开展中外海上联合巡逻

    根据2005年10月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的《中越海军北部湾联合巡逻协议》,两国海军于2006年4月组织首次联合巡逻,迄今已举行了13次联合巡逻,并开展了多次联合巡逻舰艇编队互访活动以及海上联合搜救活动。两国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之间还建立了联合巡逻办公室并设立了直通电话,每年定期举行联合巡逻年度会晤。截至目前,中国军队已与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等国军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巡逻。

    6 首次开通国防部间直通电话

    2008年3月14日,随着电话中传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与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相互问候的声音,中国国防部与外国国防部建立的首条直通电话开通。随后,中国和美国国防部也于4月10日建立了直通电话。国防部直通电话的建立有利于我军领导人与外军领导人及时就两军交流与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直接交换看法,有利于双方增进互信、协调立场。同年11月24日,中国与韩国海军、空军作战部队之间的军事热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作战部队与国外作战部队之间第一次开通热线,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军队之间的合作,增进理解、预防冲突。

    7 首次推出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2008年5月18日,国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情况,这也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首次登台亮相。迄今,国防部围绕抗震救灾、军队建设发展、海军护航、国防白皮书、军队参与国内外救援等主题举行了9场专题新闻发布会。2011年4月27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正式建立,及时发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信息,积极就涉军敏感问题回应舆论关切,扩大了我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我军与境内外媒体和公众的日常联系也不断加强,中国军队在开放透明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

    8 首次出动舰艇参与国际护航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次远洋护航,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也是我军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的又一体现。

    9 首次举行海军空军多国活动

    2009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青岛出席海军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乘坐“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中外舰艇。14个国家的21艘军舰以及中国海军25艘舰艇和31架飞机接受检阅,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多国海上阅兵活动。11月6日至7日,空军首次组织大型国际论坛,34个国家的空军代表团出席,就空军使命任务、未来发展趋势、合作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空军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10 首次派出军队撤离海外人员

    2011年2月28日至3月4日,空军派出4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赴利比亚执行接运我在利人员任务,4架军机共飞行12架次43小时,单机总航程近3万公里,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接运到北京;与此同时,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奉命前往利比亚海域,于3月1日与搭乘我2142名从利比亚撤离人员的“卫尼泽洛斯”号商船顺利会合,开始为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船舶实施护航任务。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撤离海外人员,是中国军队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体现。

    本报记者 周 峰、张 新整理 资料来源:国防部新闻事务局 

    2002—2012

    军事外交八大经典时刻

    转战俄罗斯   ■总参陆航部原部长 马湘生

    超低空穿越友谊峰

    2007年7月30日,“和平使命—2007”联演我陆航空中梯队32架直升机从中国到俄罗斯兵力投送正式开始,这是本次联演任务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因为,与邻近国家哈萨克斯坦、蒙古均无军事协议,空中转场只能飞越中、俄、哈、蒙4国接壤地带,以海拔4328米的友谊峰为代表的崇山峻岭。

    雪山连绵,高入云端。由于参加演习的16架国产直-9W武装直升机,无法从山顶安全高度飞过,机群只能从友谊峰地域钻峡谷超低空穿越,若钻到死胡同,或遇到危险天气,随时可能造成撞山和双机相撞等严重后果。然而,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军队的神圣使命,时年58岁的我瞒着家人,在突发急性肠胃炎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次生死考验。

    箭在弦上,天公却不作美。当日上午,大雨瓢泼;下午仍低云滚滚,直到16时许,云层才开始消散。

    17时,我驾驶米-171直升机作为总带队长机,第一个扎进了皑皑白雪、交错纵横的山谷。机群几乎是擦着地皮飞,有时在山尖和云底之间只有十几米的空隙中钻过去,有时绕着山脉走向作前后或左右180度大转弯的S形规避飞行。我尽可能保持从容镇定,但还是非常担心,毕竟身后这群参加任务的飞行员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很少经历这么大的压力和考验。我一方面精心驾驶、准确修正航向,尽可能保持直升机状态的稳定,使整个梯队便于跟进;另一方面随时观察天气地形变化,全力减少航线偏差,以节省油料、缩短航程。

    经过4个多小时的搏斗,我直升机群终于飞出了高山峡谷地域,在俄境内安全降落。我清楚地记得,俄方记者不停地夸中国飞行员是雄鹰。因为,此前还从未有人超低空穿越这片险象环生的峡谷地域。

    受命潘基文   ■中国首位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 赵京民

    坐镇西撒特派团

    2007年8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我出任联合国西撒特派团部队司令。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潘基文会见了我。当他紧紧握住我的手,热情地用汉语和英语祝贺我成为第一位担任维和部队司令的中国军人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维和司令的任职不乏危机与挑战。靠着自己多年从事军事外交工作的功底,在与冲突有关各方国防部长、军队司令、总参谋长的交往中,我严格执行联合国有关政策和规定,严守中立,从中斡旋沟通,率领维和部队成功应对危机,缓和了一度紧张的局面,完成了监督停火的任务。通过大量的工作,我们成功把冲突各方违反军事协议的次数由2007年的966次,减少到2010年的84次。 

    作为首位担任维和部队司令的中国军人,我三年零七个月的任职刷新了20年来西撒任务区10位司令的任职最长纪录,期间还代理了近一年特派团团长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任内西撒任务区维持了双方的停火,没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在我完成任务到纽约总部离任述职之际,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的军事顾问盖伊中将亲自为我颁发了嘉奖信。

    回首这段经历,我深感,这一任命源于祖国的日益强大,源于中国军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10余载的无私奉献;折射出我国在联合国及国际事务中日益提升的地位,以及作为安理会成员国不可或缺的作用。

    做客美利坚   ■军科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姚云竹

    阐明中国核政策

    2009年8月,我代表中国参加美国战略司令部在奥马哈举办的首届“威慑研讨会”。就座时,看到每位会议发言人面前放着一个深蓝色的杯子和战略司令部司令的名片。翻过来一看,杯底果然有“中国制造”的字样。轮到我发言时,我将那只印有战略司令部徽章的杯子高高举起说,“我要感谢主办方送给我的精美礼物,而且这个礼物是‘中国制造’。”500人的会场爆发出的欢笑冲淡了“核威慑”这个严肃话题带来的沉重。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借用了“战略威慑”和“战场威慑”,“拒止威慑”和“报复威慑”,“中央威慑”和“延伸威慑”,“最高限度威慑”和“最低限度威慑”等西方常用的核理论术语,用短短12分钟的时间,介绍了中国核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表达了中国反对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一贯主张。

    会后,当一群年青军官围着我提问时,一位美国知名的核理论家走过来祝贺我发言成功,并说“你用最简单的英语,最明快的逻辑,让我认识到中国的核政策最具理性”。

    亮相发布会   ■首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胡昌明

    向世界发出中国军队声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4万大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救援。军委和总部决定,5月18日举行军队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此时,离我正式被任命为国防部首位新闻发言人还不到10天。

    新闻发布会也是抗震救灾的“战场”,我深知使命光荣,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因为我们参加发布会的同志几乎都没有直面媒体的经验。为打好这一仗,我们请清华大学的专家作“战前”培训,会同有关新闻机构进行舆情研判。大家在前方将士的鼓舞下不分昼夜地工作,进行周密的准备。

    发布会直播现场,我在案头特意准备了一幅解放军官兵在废墟里与危险抗争抢救伤员的感人图片。谈起首次新闻发布会取得成功的感想,我对记者朋友说,是抗震一线的官兵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今天,我军新闻发言人制度日趋成熟,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中国军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世界会听到更多的来自中国军队的声音。

    翱翔法兰西    ■空军特级飞行员 王 乐 

    驾幻影—2000空中格斗

    2010年4月14日,是我十几年飞行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在法国空军里昂防空控制中心,我获得了与法军飞行员同乘幻影—2000战机,体验一对一空战课目的机会。

    与我同乘战机的是法国空军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中队长。登上战机时,他坐前舱我坐后舱。当两架战机爬升到预定高度后,“空战”开始了。法军中队长利用各种水平、垂直面上的机动试图咬尾,整个对抗接近实战,气氛紧张得如同空战大片一样。短短几分钟发生了多次单方面丢失、一次双方完全丢失,两架幻影—2000不得不改平通报高度和位置。

    随后,操纵权交给我,前舱负责安全和提示。我操纵幻影—2000爬升到2700英尺后,双方在目视范围内分开8至10公里后进入空战。我使用了平时训练过的战术动作与对方自由空战,动作均未经过任何协同。我运用了水平急转、反转攻击等战术动作,取得过2次成功占位,也曾2次丢失目标。

    为了达成攻击条件,两架战机在空中犹如对抗的击剑手,攻守转换快速紧张。幻影—2000的最大迎角、最小速度、最大载荷等性能几乎被发挥到极限,机内甚至出现了告警信号,告警灯闪烁不停。我的表现让前舱飞行员很兴奋,返场时他专门做了一个倒飞动作,向我表示祝贺。

    “你不仅勇敢,而且技术一流。”走下舷梯,法军中队长这样评价我的表现。望着他那副肯定的表情,一股骄傲和自豪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本报记者李建文、特约记者迟玉光整理)

    决胜“死亡谷”    ■南京军区某师警侦连副连长 卜 伟

    “为军旗而战,不能输!”

    我早已不记得自己参加过多少次升旗仪式了,可今年8月1日前夕的这次升旗仪式,我还是激动得哭了。

    今年6月中旬,我和其他15名战友,代表中国军队首次奔赴哥伦比亚标枪手特种作战学院,参加国际狙击手集训。

    这次集训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巴西等8个国家的150多名特种兵参加,可谓高手云集。

    那是在7月24日的上午8时,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逃生与生存训练拉开帷幕,我和队友扎进一片被当地人称为“死亡谷”的热带雨林,高温酷热、蟒蛇鳄鱼、隐蔽泥潭,加上暗哨追兵,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格外小心。20多小时的连续行军后,饥饿、疲劳让我和队友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军队,我要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想到这些,我在迷彩服里面写下决心:“为军旗而战,不能输!”

    食物!水!要想冲出雨林,必须补充体力。我仔细搜索树林中的角落时,眼前突然一亮:枯叶中一条花斑大蛇正在游动,我一脚踩住蛇头,左手拎起尾巴猛摇几下。去胆、剥皮、吞食,饱餐之后,我们以简单净化的尿水解渴……在雨林中拼搏了40多小时后,我和队友第一个冲出“死亡谷”。站在终点的哥伦比亚军队教官竖起大拇指:“中国军人,好样的!”随后,我俩因身体虚弱被送进了医务室。

    第二天清早,标枪手特种作战学院专门为我和队友安排了升旗仪式。操场上,各国特种兵向着五星红旗列队注目。

    望着国旗徐徐升起,泪水夺眶而出,甚至流进了我的嘴里。那一刻,我尝到的并不是苦涩,而是幸福和骄傲!

    惊艳联合国    ■解放军军乐团指挥 于 海

    开创中美“军乐外交”

    2011年5月中旬,解放军军乐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我们与美国陆军军乐团举办了4场联合音乐会,创造了 5项“第一”:第一次以中国军队文艺团体的名义访问美国;第一次参与两国军队专业文艺团体的联合演出;第一次进入美国军营举办专场音乐会;第一次在联大会议厅举办联合音乐会;第一次连续在美国几个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举办音乐会。

    回忆起来,最让我难忘的是与美军同行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那场音乐会。记得那是5月20日下午,联大会议厅座无虚席,联合国秘书长和各国驻联合国使团的代表都在演出现场。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两军军乐团联合演奏了中美两国国歌和中国乐曲《朝天阙》、美国乐曲《牛仔》等作品。中美乐曲相互交融,观众沉浸在欢快、友好、热烈的气氛中。由我指挥的压轴曲目中国乐曲《歌唱祖国》,以恢宏的气势和铿锵的节奏,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观众们为两国军队艺术家精彩的演奏起立欢呼。当我转过身来谢幕的时候,面对观众真诚的祝贺,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在联合国这个特殊的场合,我们奏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奏出了中国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软实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见了两国军乐团成员,并对我们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李保东说:“两国军乐团的共同演出向世界发出一个强烈的音符,这就是和平与合作。”对于这次出访,媒体是这样评价的:翻开了中美外交全新的一页,是继“乒乓外交”后的“军乐外交”。

    穿越巴拿马 ■本报随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记者 钱晓虎

    动人最是同胞情

    “郑和”舰刚刚完成环球航行,作为参加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的随舰记者,我的思绪又回到了10年前。当年环球访问的一路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在这些难忘的片段中,我舰艇编队穿越巴拿马运河的那两天,总让我回味在心,无法释怀。

    2002年8月3日,我舰艇编队在运河外的利蒙湾锚地抛锚办理过河手续时,广大侨胞为一睹我舰艇雄姿,纷纷提前办了离境出国手续,一大早从100多公里以外的巴拿马城乘车换艇赶来。

    一登上青岛舰,侨胞们就一片欢呼,不断地说“到家了”“回国了”。他们有人深情地抚摸光亮如新的武器装备,有人拉着官兵聊个不停。从小在巴拿马长大的郑老先生感触颇深:“1959年,台湾当局从美国购买的军舰途经巴拿马运河,当时我也曾登舰参观,但没有一点自豪与骄傲,因为那条舰上的螺丝钉都是舶来品。今天看到祖国制造的现代化军舰,感觉脸上特别有光!”

    记得是在当天19时,我舰艇编队刚刚顶风冒雨驶进巴拿马运河第一道船闸,右舷100米左右的隔离网外就传来一阵深情的呼喊:“欢迎祖国亲人,你们辛苦了!”透过密密的雨幕,我看到40多名华人华侨正站在风雨中挥手高呼,为祖国军舰送行。尽管浑身已被淋得透湿,可他们都没有使用手中的雨具,而是拼命地挥手呼喊,把我们送得很远很远……大约6个小时后,编队通过巴拿马运河最后一道船闸。左舷岸边一排轿车同时打开车灯并鸣响喇叭,数十位华人华侨齐声高喊:“祝亲人一路顺风!”

    官兵们感动得眼含泪花,齐声高呼:“感谢你们!”“亲人再见!”就在此刻,战舰拉响了向骨肉同胞致敬的汽笛。呼喊声和汽笛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在太平洋彼岸久久回荡……

    军事外交主要数据

    友好交往

    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军事交往,年均组织上百个军事代表团互访。目前在112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104个国家在中国设立武官处。

    联演联训

    与30多个国家军队举行近60次双边和多边联合演习和训练。这些演练丰富了中外军队的合作内容,增进了彼此友谊,深化了互信。

    磋商对话

    与22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开展了机制性战略磋商和防务对话,着力增进军事互信,积极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

    国际维和

    已派出维和官兵近2.2万人次,参加了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亚丁湾护航

    截至2012年9月17日,派出12批护航编队31艘次舰艇执行护航任务,共完成496批4819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其中外籍船舶占49%。

    国际援助

    多次派出医疗、防疫、直升机等军队专业力量参加国际灾难救援,向26个受灾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向22个国家提供扫雷援助。

    国防白皮书

    自2002年以来先后发表5部《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介绍了中国的国防政策、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国防经费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