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空降兵是具有极强应急机动能力和战斗力的战略决胜力量 特约记者赵启洪摄
他们走在空中,打在地面,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敌人最要害的部位;他们具有极强的应急机动能力和战斗力,一旦需要,可以在数小时内成建制地投人中国任何地区遂行作战任务;他们是中国应对未来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一支重要威慑和突击力量,是一支快速反应、远程直达、垂直打击,能够遏制危机、扭转战局的战略决胜力量。
这,就是中国空降兵。
空降官兵始终坚守着“勇猛、顽强、献身”职业精神 中国军网记者李爱明摄
千锤百炼:极限挑战铸就钢筋铁骨身 中原隆冬,寒风砭骨,室外气温达到-3℃。营长李友林一声令下:“按实战要求披挂,进行全副武装奔袭!”官兵们围着2公里长的跑道,一圈、二圈……累倒了,爬起来重新跑。身背30多公斤重的物品的战士冯辉再也忍耐不住了,死死地拉住营长的裤角,用沙哑的声音恳求:“营长,我实在坚持不住了!”“爬也要爬到终点!”李营长一声断喝。这位平素以爱兵著称的营长含泪痛下指令。随后,又是蛙跳、俯卧撑等10多个辅助课目的训练,人人都在严寒下连续战斗了几个小时。 “空降兵,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沙漠腹地、到崇山峻岭之中,过硬的身体素质是第一位的,这是完成好任务的前提。”空降兵部队部队长李凤彪说:“空降兵战士必须具备不吃不喝24小时连续作战的本领。” 在空降兵某部三连的四百米障碍训练场,连长李强比划着给出了一组该连战士进行部分体能训练的具体标准: 单杠:引体向上12次,卷身上3次; 双杠:屈伸臂12次,摆动伸臂屈伸16次; 400米障碍:2分钟; 5公里武装越野:24分钟; 背沙袋跑:沙袋重40千克,距离1000米,7分钟跑完全程; 100米:15秒; …… 此外,还要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协作攀登、抗眩晕练习、爬山、攀岩等各种训练。 对于空降兵战士而言,具备超乎寻常的充沛体能,不仅能有效地达成既定任务,还能在高强度的训练和作战中,有余力处理可能随时发生的任何紧急事件。这是去年10月的一次演习。一支空降侦察分队潜入“敌”后,经过连续的泅渡、奔袭、捕俘等行动后,顺利完成既定任务。但是,返回时必须在深夜翻越两座大山,到达指定地域。然而,就在通过一个两面悬崖的峡谷时,意外发生了:小分队与外界的联系突然被切断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敌”军已派出大量兵力迅速对他们实施围堵、追击。这是艰难的一夜,队员们在极度饥饿和失去补给的情况下,白天藏、晚上打,两天行军90多公里,击退多次“敌”小股部队袭扰,最终胜利突围。参加此次行动的侦察员三级士官彭天君说:这段“劫后余生”的唯一感觉是在和子弹赛跑! “勇猛、顽强、献身”是空降兵的职业精神,“精干、顶用、过硬”是空降兵的战斗力标准。空降官兵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言弃。 这是500米武装泅渡的一幕。一个身影在深蓝色的湖水中挣扎着前进,离岸越来越近,500米、300米、100米……岸边,一群湿淋淋的战士关切地望着他。水中的身影是该部干部陈国敏。 此刻,陈国敏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但他能感觉到,每向前游一点,肩膀就被背囊勒一下,湿衣服不断磨擦着手臂和大腿要部。肩膀、裆部和腋窝都被磨破了,皮肤像鱼肚子一样发白。每一次机械的划动,都在迅速地消耗着体内残存的一丁点体力。他知道,战友们都上岸了,自己是最后一个。但是按照规则,他们不能来帮助自己。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陈国敏清楚游泳一向是自己的弱项,平时就算徒手也很难游完全程。背上沉重的装备,跳进深不可测的大湖,在险相环生的波涛和暗流之间,游向一个从来不曾到达的遥远对岸,这可是不游戏,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他拒绝参训。可教官告诉他,课目——武装泅渡,目标——对岸,然后把他扔到了湖里。 他别无选择,只能往前游。他曾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最终都咬咬牙坚持下来了。他不停为自己打气,用尽一切办法节省体力,前进,前进。最后,在大家的目光中,他终于艰难地爬上了岸。 野战生存,是每一名空降兵必顺面对的一个课目。 “空降机动—2009”演习,部队组织万人千车千里拉练之前,部队长李凤彪突然把训练处长找去,要求他悄悄制定一份特殊的演练方案,待部队拉到山区之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验。并特意交待:难度、强度一定要高,要真正体现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训练处长根据部队未来空降作战可能遭遇的种种险情恶境拟制了一个方案,检验实施时果然难度、强度令人咋舌。整个演练以敌后空降作战为背景,持续3昼夜时间内,每个连队要携带全部作战装备,每人只带250克食物和一壶水,徒步机动150公里。 这条线路既有穿越高山峡谷地的艰辛、又有激流阻道的凶险。同时,指挥部还始终把他们置于实战背景下,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地域和所担负的任务,通过突然失去信号、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等情况,不断增强难度,锻炼官兵在特殊环境下英勇顽强、善于作战的硬功。 为了提高官兵野外生存能力,他们还有意识地开展断粮、断炊训练。闯进山谷绝地的官兵们穿行在丛林间,许多队员攀上风化的岩石,寻找可食的动植物。 徒步机动第3天,连向来以能打硬仗著称的“黄继光英雄连”也有些战士一瘸一拐了。但指挥部的命令依旧不断:防空袭、破袭、穿插……一个课目接着一个课目。官兵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下午,导调组设置的一场强渡江河的训练把官兵们逼上了“绝路”。这是大别山南麓一座有名的水库,面积达三千多亩,库中地势复杂,官兵们仍如蛟龙般跃入水中,顶风破浪近45分钟,安全渡过了这个水库。 “不断挑战极限,才能超越极限。” 空降兵部队政委范骁骏一语道破真相。 多一手“撒手锏”,未来作战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 岑卓骏摄
九天探险:搏风击雨练就制胜“奇兵” 为进一步提高空中突袭能力,空降兵部队实施新型伞试训。这种伞对跳伞技术要求高,操纵难度大,有很大的危险性。然而,空降官兵懂得:越是高难技术对未来作战就越有价值,多掌握一手“撒手锏”,未来作战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于是,他们迎着风险和困难,勇敢地开始了训练。从地面动作到空中实跳,从徒手到全副武装,从老式低速飞机到新型高速飞机,从低空到高空,他们一点点摸索,一步步提高。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次险情,一下子使部队迅速展开的试训的脚步变得迟疑了。 这是一次例行性训练,是士官胡胜昌和李辉林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跳!”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命令,两人先后跳出机舱。胡胜昌一扯拉环,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拽他一把,伞开了。风在耳边“呼呼”的响,他定了定神,开始检查伞衣和伞绳,顺便往下看了看。突然,他发现李辉林的张开的大伞就在他正下方不远处。他大叫一声不好,经验丰富的他很清楚:两具伞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不能少于30米,否则上方的伞将因为空气不够而失效。他试图操纵着伞迅速横向离开,但是来不及了。他觉得自己全身一重,猛地从李辉林的伞排气口掉了下去。随后,他又觉得身上一轻——伞又打开了。然后,他看见一个人飞快地从自己的身边掉了下去,是李辉林,他的伞也因为在自己上方而失效了。但是很快,他觉得自己的伞又失效了……于是,罕见的一幕出现了:两人的伞交替失效,交错着向地面摔下来。 胡胜昌和李辉林都试着去抓住对方,如果成功,两人可以使用同一伞安全着陆,但是看来无法实现。两人的右手手腕都紧紧地扣着备份伞的手拉环。但是他们都很清醒,在两人的主伞尚未完全失效之前,绝不能拉开备份伞,否则备份伞和任何一人的主伞纠缠在一起的话,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扑向大地。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等待。然而这种等待是惊险万分的和千钧一发的。 这种情形让地面观察的士官范加强倒吸一口冷气——好在,这口冷气很快又变成热气长长地呼出来:他看见在离地面不到200米的地方,两人的主伞同时失效。与此同时,两道白光一闪,两人以极快的速度拉开了备份伞。两人就像一团沉重的死结,突然被一只神奇的妙手一挥,攸地变成两只纷飞的蝴蝶,轻盈地分开了。 “只要再晚1秒钟,一旦高度低于150米,伞将无法被打开,他们会像两个花瓶一样栽在地上,摔成碎片……”范加强不停地说,“这简直太惊险了,太惊险了!”。 训练是暂停还是继续?空降兵某部领导面临着困难的抉择。继续,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就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停下,虽保险,却会延误新的作战能力的形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部队党委的认识统一了:任何一次探索,都不可避免会有风险和闪失,如果因此而踌躇不决,就会错失良机,贻误战机。他们决定,跳伞训练只能加紧,不能停止。 为了消除一些同志对新伞性能的怀疑,他们组织专家对险情进行了科学剖析,使大家看清: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跳伞技术和意外的自然因素,而不是装备性能。在帮助干部战士恢复训练信心的同时,他们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突破训练难点:召开空降新技术研讨会,让富有经验的空降科长、技术主任为安全训练献计献策;举办空降新技术训练教学骨干集训;为部队编写下发空降新技术教材。很快,这支无畏的“天兵”又搭乘新机,穿越阴霾,身背降落伞,勇不可挡地扑向“敌”目标。经过近百次的实跳,他们终于掌握了高空奇袭的跳伞本领。 “飞虎”扑向大地,必须做到能在任何地域、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跳得下。因此,空降兵部队规定,从将军到士兵,从男兵到女兵,都必须熟练掌握所有机型、伞型的跳伞技能,具备在任何地域、任何气象条件下跳得下的本领。 近些年来,空降兵部队上高原、到海岛、历戈壁,道道雄关留下了他们矫健的身影;穿森林、入大海,处处险隘都高质量地完成跳伞任务。 “当空降兵,苦点累点都没啥,就是那个危险性有时让人悬着心。”战士吴峰宇感叹地说。的确,以森林跳伞为例,莽莽林海当着陆场,只有伞衣挂到了树上,跳伞才能成功,如果挂不到树上,就会造成危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其中,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但是,官兵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宋俊跳得腿都曲不了,走路只好一瘸一瘸的,来队看他的父亲便问:“你的腿为啥跷不正?”小宋怕老人担心,灵机一动,边走边说:“这是专门学的,不这样走还不行呢!到时你看着我这样安安全全地走出飞机”。 飞机又一次掠过云层,空降官兵踏上了新的征程——以某大型水库为试验基地的水上跳伞演练。水上跳伞,要求跳伞员在入水的一刹那进行“飞”伞。如果“飞”早了,跳伞员就容易摔伤,“飞”迟了,就容易因伞绳缠身或被伞衣拖拉而发生呛水的危险。 风托举着近1米高的浪,卷起阵阵白花,身穿红色救身衣的官兵们似鹰出山林,一个接一个跃出机舱,向预定地域“飞”去……一次次的搏击、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探索,官兵们练就了各种机型能跳、各种地形敢跳、各种气象善跳的全天侯、全地域跳伞的本领。 官兵们练就了全天侯、全地域跳伞的本领 岑卓骏摄
全域作战——神勇天兵谱写传世华章 空降兵某部曾经历过这样一些尴尬:在对抗演习中,面对“敌”人的坦克、武装直升机,手持冲锋枪、火箭筒等轻武器的空降突击队员因为打击力有限,只能眼睁睁地等着远方的炮火支援;向“敌”目标发起攻击,常常因为两条腿跑不过“敌人”的“轮子”而错失进攻的最佳时机,甚至“牺牲”在战场……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具有高度进攻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的垂直打击行动,已成为空降作战的基本样式。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阶段,美军第82空降师和24机步师平均每天推进速度达130公里,只用两天时间就进抵伊拉克纵深20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完成了切断伊军退路的计划。 “中国空降兵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空降兵,必须拥有足够的机动力、打击力、突击力和防护力。”空降兵某部领导指出:中国空降兵在跳伞、野战生存能力等基本技能上,与现代军事强国的空降兵相比毫不逊色,差距主要在后续作战保障力。如果仅靠伞兵跳伞时携带的几十公斤武器装备,打胜仗只能是一厢情愿,只有迈过武器装备空降空投这道坎,拥有了精兵利器,才能在投入敌后的孤军作战中有所作为。为此,他们先后在重装空投、信息传输手段等方面进行攻关,成功进行了重型装备三件连投,使空降兵有了可靠的“机载仓库”;建立了野战化信息指挥系统,实现了网上也能摆兵布阵。 在实现装备、技术更新换代的同时,他们对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样式的探索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以往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插入敌后,执行破袭和小分队小规模作战的“尖刀”。如今,他们利用重装远程机动的特点,探索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并在垂直打击、非接触作战等基础上,提出适应大版图、多重任务的全域作战新理论,使尖刀成为威力更大的铁拳;以往他们习惯像步兵一样,找个山头就能练,如今注重大型的基地化和模拟化训练。训练由单一向综合发展,集成化、一体化训练更加明显;以往在地面作战沿用的都是步兵式的经典空降作战理论,认为坦克是空降兵的天敌,受制于空降平台重量的限制,空降兵的装甲再发展也跟不上地面坦克的发展。如今,他们解放思想,采取空中布雷、翼伞渗透等新手段,探索一批与大规模装甲部队对抗的新战法;他们超越过去沿用多年的分散编组,提出适应未来空降战场需求的“模块整合”概念。演兵场上,步兵连、摩步营、特种分队等均作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根据作战需要和作战任务的不同,可以像堆积木似地灵活抽取几个模块进行组合,进行战斗力整合。 思想障碍的破除使中国“天兵”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加快了脱毛换羽的步伐。空降兵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海岛登陆、山地进攻、城市作战、空中进攻……伞降与机降结合、昼间空降与夜间空降交替、不同机场不同航线多种机型多个波次的协同空降……富有创新意义的好戏在蓝天大舞台上连篇上演,为部队“全域作战”,积聚了能量,打好了“伏笔”。 “空降机动—2009”演习,记者在实兵演习现场采撷到一些精彩场面,从中可以管窥素有“空中雄鹰、陆战猛虎”美誉的空降兵战斗力跨越式发展的成果。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战场电视侦察系统传来的2号高地‘敌’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情况……”空降兵某军基本指挥所里,侦察处长胡良元指着电子屏幕上清晰的画面,向作战人员介绍情况。 “一切‘敌’情尽收眼底,真有点像‘战场直播’!”看着“敌”一兵一卒,一举一动,笔者非常感慨。 这是一场大规模对抗演练,出动兵力近万人,动用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电子对抗设备。加之没有预案、没有导调,战场在生疏仿真地形展开,使整个演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着浓烈的实战气氛。 9时30分,实弹射击伴随炸点显示的隆隆爆炸声打破了中原某古战场的宁静。倏然间,远近各处山头浊浪排空,硝烟弥漫,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炸声如雷霆万钧,倒海翻江,这是空中突击群为掩护我空降分队顺利伞降,对空降地域内重要目标实施的火力打击,开辟空降场……而此时,在歼击航空兵和电子干扰机的掩护下,数架现代大型运输机由东向西轰鸣而来,随着机群掠过,运载空降摩步群人员、装备物资的运输机群已飞临作战地区上空。只见一门门重型火炮、一辆辆伞兵战斗车、一名名伞兵突击队员同时从编队飞行的大型运输机上飘然而下…… 伞兵们“蹼”一落地,快速解脱伞具,向预定地域集结。指挥员迅速判明前进道路,根据战场空间、双方兵力态势等,精心编组后,立即展开战斗队形。伞降突击群驾驶随机空投的伞兵突击车和战斗车向敌机场阵地进发,准备瘫痪敌机场;火力突袭群潜伏在预定区域准备对敌实施火力突袭;而防空队则利用随队空投的各种火炮构成了高中低三层火力网;空降保障队迅速收拢集结集物资,随时作好伴随保障…… “蓝军”设置了多层反空降火网。空中有卫星侦察、地面有技术先进的雷达设施,装备有精良的武装直升机、地空导弹,前沿的堑壕里,浅近的支撑点上,还隐藏着地堡、碉堡、坦克、装甲车、导弹等,各类工事坚固,防护、伪装严密,高、中、低和远、中、近相结合的空地火力强大,可谓步步有陷阱,处处藏杀机…… 楚河”、“汉界”,两军将士各施解术,激烈的斗智斗勇场面接连不断。 笔者从电子屏幕看到:“敌”发现我空降企图后,以炮火、步机火力向我空降地域实施射击,企图迟滞我空降集结行动。指挥员很快作出决定:命令火力突袭队以有利地形为依托,实施强制火力作正面压制,航空兵在空中进行火力支援,火力队立即实施烟幕遮障,掩护各队按预定计划展开……工兵分队分别从四个不同方向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破除障碍,架设浮桥,开辟一条条战场通道;通信分队跟进伴随保障,同时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地幅上展开作业;防化分队利用喷火器对“敌”目标、暗堡实施摧毁,迅速对染毒地带进行消毒处理…… “红军”攻占“蓝军”第一阵地后,在向纵深发展进攻中,遭“蓝军”顽强抵抗,并在与我当面对峙的同时,在纵深起兵……一时间“蓝旗”猎猎,狼烟四起,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前抗后反,迅速歼灭增援之敌。”我指挥员果断定下决心。说时迟,那时快,师属火炮即刻转向了增援之敌;我摩步攻击群在各种火力的支援下,边歼边围,交替掩护,快速通过通路,向“敌”阵地发起猛冲攻击…… 战役发起近一小时,突击队弹药消耗量增大。后方指挥所果断决定,向突击队突击前送武器弹药。只见综合保障队对伞降弹药、装备的集装箱进行开封、分送,一门门火炮、一箱箱炮弹、一枚枚手雷被分送上大卡车,运送到战场前台……笔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支被称为“机式仓库”的综合保障队,一个架次就可携载近十吨各类战备物资,并根据作战需要随队空投到任何位置。既可集中一个方向使用,又可分小件空投,分散配置,多方向实施战场补给。 战斗中,我空降兵“亮点”不断闪现:翼伞高空秘密渗透,利用反装甲手雷等武器破坏“敌”重要设施;新型动力伞从空中向敌阵地侧后穿插,断敌退路;人员与伞兵战斗车同机空投空降,保证了我空降兵敌后大规模快速机动;遥控翼伞秘密渗透,设置反坦克感应爆破器,迟滞敌反空降行动;空中布雷技术也首次在战斗中运用。但见飞机过处,近千枚地雷顿时在“敌”必经之地形成一个长达几公里的雷区,阻“敌”于战场之外。此外,空降佯动、电子佯动、烟幕遮障等各种欺诈隐形手段的灵活运用,更使战斗态势诡秘多变,整个战场呈现出全方位、大纵深、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特点。 置身于数十公里的战场,笔者处处感受到“空地一体,立体突破,整体作战,纵深打击”这一空降作战新样式。 演习场上,在我空降摩步兵对“敌”最后一个要点发起攻击时,笔者注意到,能够搭载多名突击队员的伞兵战斗车载着轻型火炮、高射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装备快速接“敌”,忽儿停顿射击,忽儿机动射击,使人清晰感觉到:近年来,我空降兵通过认真研究解决未来作战的关键问题,逐步由单一的空降步兵向摩步化跨越,又从摩步化向机械化和信息化迈进,从而使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