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前沿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前沿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军事前沿

为什么西方对二战中的中国知之甚少?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5-12-16

   美国“历史新闻网”12月13日文章,原题:为什么我们对二战中的中国知之甚少? 二战在中国持续时间之久没有其他地方可比,除苏联外也没其他地方死去那么多人。但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对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战争知之甚少。

  比如1939年长沙中日第一次会战期间,双方约8万军人伤亡,这是1944年英美军队试图 突破德军防御的“市场花园行动”中双方伤亡总数的两倍多。讲述那次盟军进攻失败的书有几百部甚至几千部。而在任何西方语言中,没一本书是讲述长沙会战的。 诸如此类的对比很多。在西方,巴顿将军传记不胜枚举,但没一本书是讲出色的中国指挥官。在西方,又有多少人知道美国首次在亚洲使用燃烧弹是1944年在武 汉?

  不容否认,西方对二战的历史记述存在重大偏见。发生在西方的战争、东线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讲得最多,而轴心国战败至今70年,对发生在中国的战争讲述仍一片空白。但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讲述抗日战争的文献可谓卷帙浩繁。

  有人说决定对日战争成败的并非是中国。这种理由不具说服力。首先,认为中国在二战中没发挥 关键性作用的看法,绝非共识。其次,当时约有100万日军侵占中国。若中国投降,这些人可能转战太平洋和东南亚。西方对中国抗日战争缺乏兴趣的另一可能解 释是对那场战争缺乏统一说法。只要大陆与台湾仍敌对,对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军队对抗战贡献多少的主题就不太可能有共识。但近年来两岸关系融化弱化了这种理 由。

  西方对中国二战经历缺乏兴趣还归咎于使用中国档案的困难。冷战时期外界无法看到中 国的档案。但现如今,获得档案容易多了。且大陆台湾均出版过精心准备的历史材料。这就涉及笔者认为西方研究中国二战的主要障碍:中文难懂。该问题并未得到 充分认识,却十分现实。那怎么办?答案很简单:等着就行。在整个西方,如今汉语迅速流行,年轻人纷纷为了未来而学汉语。笔者相信再过一二十年,西方书店将 摆满有关中国在上世纪对日壮烈斗争的书籍。(作者彼得·哈姆森,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