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新闻提示
近期,有关洲际导弹的新闻不断:日本发射具备发展洲际导弹潜力的固体火箭;印度两次试射“烈火-5”新型导弹;美国从兵器库里翻出“民兵-3”导弹测试发射;俄罗斯新型潜射洲际导弹服役后首次试射失败……
事实上,自问世以来,洲际导弹虽被视作“大国长剑”却从未用于实战,现代战争中反而是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大行其道、大显身手。
那么,目前为何仍有不少国家竞相“燃炉铸剑”?研制洲际导弹,需要突破哪些技术难关?着眼未来战争,它又有何新的发展趋势?请看来自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专家的解析。
从冷战产物到大国名片
洲际导弹的设计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向纳粹政府提议的A9/10计划。后来,二战中德国战败,这一计划未能实施,但发展出了最早的中程弹道导弹V2。此后,人们便尝试将导弹的射程一再扩展。
按照国际惯例,洲际导弹通常是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弹道式导弹。不过,不同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图不同,对洲际导弹的射程规定也不尽一致。正是如此,印度才宣称其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烈火-5”导弹为洲际导弹。
洲际导弹一般采用两台或三台发动机串联接力推进,携带核弹头,可用于远程攻击敌国领土上重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洲际导弹可分为陆基和潜射两种,相比中、短程弹道导弹,它不仅射程更远,而且速度更快、打击威力更大、准备工作也更复杂。
与核武器等许多战略性武器类似,洲际导弹的诞生和发展也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密切相关。1957年8月,苏联成功试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射程达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被苏军称作“老七”,北约代号为SS-6的P-7型弹道式导弹。这款导弹带来的全新远程核打击能力,大大改变了美苏战略力量对比。惊恐之下,美国也于1959年装备了第一款洲际导弹“宇宙神”。从此,两个武器大国在国际上掀起了洲际导弹数量与质量的长期竞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洲际导弹已多次升级换代,如今,它正逐步从多弹头、大当量、大规模部署向提高机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方面转变。
目前,世界公认的拥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际导弹的国家已扩展为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等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洲际导弹成为体现大国威慑力的重要“名片”。
洲际射程≠洲际导弹
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试射远程火箭和导弹,不少媒体由此推断其可能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事实上,这些导弹或火箭的确可能达到洲际导弹的射程,但与研制出真正的洲际导弹仍有一定的距离。
比如,有的国家虽然具备用固体燃料火箭将飞行器送入太空的能力,但其制导控制系统能否实现全程导引、准确命中地面目标还未经验证;有的国家中远程弹道导弹具备一定的动力和制导技术,但其动力技术能否支撑导弹达到洲际射程,还值得继续观察;还有的国家宣称其已拥有洲际导弹,但由于弹头载荷有限,导弹起飞重量偏大,要实现机动发射也还有不小差距……
总的来看,不少国家的火箭或导弹即使勉强有了洲际射程,也只是初步解决有无问题,要实现洲际导弹的机动化、实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种高技术战略性武器,洲际导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洲际导弹的技术难点有很多,其中最基础的当属大推力动力技术。洲际导弹的发动机燃烧室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和几十个大气压的高压下工作,功率可达几百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城市的用电量,这对发动机的制造材料和工艺要求相当高。
与此同时,要达到洲际射程,导弹助推器必须多级串联却又不能采用外挂助推器技术,这对发动机推力和燃料利用效率提出了很高要求,在界面绝热、燃烧稳定性等环节,稍微处理不好都会导致灾难性事故。
更为关键的是洲际导弹的“大脑”——制导系统。洲际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热力环境严酷、电磁环境复杂,对制导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高精度的制导技术是洲际导弹具备真正打击效能的关键,需要深入的系统研究和技术储备。
此外,导弹隐身、诱饵、抗干扰等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搭载核弹头的能力以及弹头再入大气层的防护技术等,都是研发洲际导弹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
威慑意义无可替代
面对威力巨大却从未用于实战的洲际导弹,有一种观点不容忽视:既然最近几次局部战争中都是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唱主角”,那么,多国致力洲际导弹研发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这与洲际导弹的“个体魅力”密不可分。首先,在攻击距离、威慑效果和快速大规模杀伤等方面,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均无法与洲际导弹比拟;其次,研发洲际导弹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大国地位的象征,加入“洲际导弹俱乐部”有利于增强民众自豪感,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此外,由于洲际导弹涉及材料、化工、机械、电子、核物理等诸多门类的科学技术,其研发过程还可以提高本国的基础工业综合水平……因此,尽管已“年过半百”,洲际导弹仍然是不少国家孜孜以求的“香饽饽”。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和作战样式变革,洲际导弹也需要不断进化完善。比如,应用高性能速燃发动机,缩短导弹飞出大气层的时间,提高生存能力;通过全程变轨技术,实现在飞行中段、再入段等各阶段均可改变弹道,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弹头采用固定或折叠的翼和舵,利用大气层边缘的稀薄气体滑行,从而具备大范围的横向机动和纵向跳跃飞行能力,使导弹防御系统更加难以应对……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洲际导弹独特的战略威慑意义仍无可替代。
延伸阅读:洲际导弹断代史
■高建栋 孙旭东 刘海春
第一代:液体燃料单弹头
第一代洲际导弹主要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研制成的SS-6系列导弹,以及美国的“宇宙神”“大力神”等系列导弹。它们实现了洲际导弹从无到有的跨越,但技术性能较差。这些导弹主要采用液体燃料,发射前需要很长时间加注准备且不易贮存,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22吨。导弹装载的单弹头最大威力相当于500万吨TNT当量,但精度较低,圆概率误差近10公里。
第二代:固体推进增射程
就武器装备发展而言,弥补了上一代的弊病往往就会是下一代的亮点,洲际导弹也不例外。针对第一代洲际导弹使用液体燃料射程短、自重大、反应时间长等缺点,美国“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以及苏联SS-7、SS-8等导弹都改为固体燃料推进,最大起飞重量减小至80吨,射程却增加至1.1万公里,命中精度提高到了百米级,导弹的发射地点也逐步从地上塔架转入地下发射井。这一阶段,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开始加装突防装置,其命中精度、威力、实用性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
第三代:集束式弹头突防强
矛与盾总是共生的。随着洲际导弹的发展,到了上世纪70年代,导弹防御系统也雏形初现——为此,第三代洲际导弹开始在增强突防能力上“做文章”。苏联的SS-9系列、SS-11系列和美国的“民兵Ⅲ”系列导弹都普遍采用了集束式多弹头。当导弹搭载这种弹头飞至预定地点时,可在打开弹头母舱的同时释放出多个子弹头,共同攻击目标。与单弹头相比,这种集束式多弹头可有效提高洲际导弹的突防能力,增强对地面目标的毁伤效果。
第四代:分导弹头“一打多”
集束式多弹头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了它的不足:子弹头多靠惯性飞行,精度低、消耗大,且不宜打击点目标。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苏两国开始研制分导式多弹头。与集束式多弹头一次释放多个子弹头不同,分导式多弹头的弹头母舱可以按预定程序逐个释放子弹头,并使其分别导向目标,从而可精确攻击相隔一定距离的数个目标或集中攻击同一目标。美国的“潘兴Ⅱ”以及苏联的SS-17、SS-18、SS-19、SS-20等导弹都是分导式多弹头的代表。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这些导弹的精度大幅提高,圆概率误差降至百米以内。
第五代:更小巧,更精悍
随着导弹防御系统越来越坚固,当洲际导弹发展到第五代时,讲究的已经不再是威力和射程,而是生存力和突防力。各国洲际导弹竞相朝着小型化、可车载机动发射以及水下潜射等方向发展。在这方面,俄罗斯人似乎领先一步,他们已发展出陆基的“白杨-M”“亚尔斯”,潜射型的“布拉瓦”“蓝天”等多型第五代战略核导弹。美国人也不甘落后,研制出了可铁路机动发射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以及可采用轮式机动车作为发射平台的“侏儒”系列导弹。相比前几代洲际导弹,这些导弹的威力虽有所减小,但突防能力却不断增强,而且精度越来越高,甚至可以直接攻击对方的导弹发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