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大观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兵器大观

当前位置: > 国防思想 > 兵器大观

全球最恐怖核武试验靶场曝光 曾见证美苏核竞赛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7-08

新地岛一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立即由盟友变成了对手,双方在常规兵器和核武器等领域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较量。二战末期,美国率先研发出超级武器——原子弹,并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展示了其强大的摧毁能力。原子弹的问世,不仅加快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进程,而且也给当时的苏联高层以巨大的震撼。斯大林要求苏联有关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并不惜动用各种手段,一定要尽快研制出本国的原子弹,打破美国的核垄断。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幸的是,美苏两国的核竞赛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才刚刚开始。

  1955年11月22日,苏联成功的试爆了一枚РДС-37型热核弹,标志着苏联在核武器研发领域首次超越了美国。要知道,美国进行类似的试验是在1956年5月20日,比苏联整整晚了半年。

  为了试验РДС-37核弹,苏联军方在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也称为苏联国防部第2武器试验靶场)以北5公里处新建了一个试验场,代号П-5。考虑到核弹爆炸后产生的巨大杀伤力,技术人员在试验场建造了坚固的地下掩体,以放置各种物理测量设备,并对靶场附近的710个居民点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安全防护措施,靶场指挥部也被迁移到了靶场生活区。为了减少对地面的放射性沾染,军方决定РДС-37核弹采取高空爆炸的方式。为了确保轰炸机投弹后能飞离爆炸区域,技术人员还为РДС-37核弹配备了制动降落伞。

  最初,军方将试验日期定在1955年11月21日,轰炸机拟于上午9:30从塞米巴拉金斯克机场起飞。但由于那天能见度差,再加上轰炸机的雷达瞄准具出现了一些问题,试验被推迟至22日进行。试验当天,图-16轰炸机在П-5试验场上空12公里处投下了РДС-37核弹。核弹爆炸后产生了1550米高的“蘑菇云”,当量达到160万吨。核弹爆炸时,图-16轰炸机已飞至15公里开外。

  РДС-37核弹的破坏力十分惊人,П-5试验场内的所有武器技术装备和地面设施都被彻底摧毁,就连距此70-75公里外的靶场生活区都受到了影响,许多住户的门、窗、墙被不同程度的毁坏,第59号居民区的建筑物甚至被震塌。位于小阿克扎雷村的一所住宅,由于天花板倒塌,一家人被埋在屋内,造成一名3岁小女孩死亡。在距离爆炸中心36公里处,有6名军人被埋在了地下,一名军人因窒息死亡,其他人都受了轻伤。此外,还有42名平民被玻璃和石块的碎片所伤。

  此次试验结果对苏联后续的核弹研究影响深远。一方面,核专家们找到了研发更大威力核弹的新方法,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已不适合做大当量核弹的试验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它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允许做此类试验,首先其安全性就达不到核弹试验要求;二是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地处内陆,无法检验核弹对水面舰艇、潜艇、岸防设施、抗登陆场、水雷区等目标的摧毁能力,也无法试验海军核武器(如核鱼雷)和潜射核武器。(注:美国进行第一次潜射核武器试验发生在1946年的太平洋比基尼环礁。)

  于是,苏联军方开始了新核武器试验场的选址工作。当时,共有14处候选地址。为此,政府组建了以白海区舰队司令Н Д 谢尔盖耶夫中将为首的政府委员会,各领域的专家和著名学者都参与其中,负责新核试验场的选址评定工作。同时,海军也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潜射核武器试验场的选址勘定。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新地岛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了新核试验场优先选择的目标。

  新地岛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北极圈内,介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之间,属于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总面积为82600平方公里。新地岛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岛屿,它属于群岛,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成,再加上另外一些小岛,从东北向西南延伸1000多公里。南、北两大岛之间是马托奇金海峡,宽仅1.6-2.4公里。南端的库素瓦地岛隔喀拉海峡与瓦伊加奇岛和大陆相望。新地岛系乌拉尔山系向北延伸部分,岛上大部为山地,最高海拔1590米。该岛面积的1/4有冰盖(尤其是北部),陆地由火山沉积的物质组成,包括石灰岩和黏板岩。北岛的大部分和南岛的一部分为极地荒漠带。新地岛气候严寒,多雾和大风。冬季平均温度为-16--22℃,夏季2-7℃。

  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新地岛上人烟稀少,与苏联大陆相隔甚远,岛上有高山,有低地,四周还有海洋和海湾,适合作新的核弹试验场。我们建议,选择岛上的古巴车尔那亚地区作为潜射核武器试验场,古巴别卢金亚地区作为主试验场,并在罗加契沃村修建机场。”

  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54年7月31日和海军总司令1954年9月17日的命令,苏联军方于1954年10月开始在新地岛修建核武器试验场。为保密起见,苏联将这一工程定名为“700工程”,并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指挥部。工程指挥部的第一任领导是Е Н 巴尔科夫斯基上校,后来此人还获得了“列宁奖金”,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4年10月,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В Г 斯塔里科夫上校被任命为核武器试验场第一任司令,他的继任者有:Н А 奥索夫斯基上校(1955年10-12月),Н Л 鲁茨基中将(1955年12月-1958年7月),И И 巴霍莫夫中将(1958年7月-1959年5月),Г Г 库德里亚夫采夫少将(1959年5月-1963年8月)。

  “700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年,核武器试验场还隶属于白海区舰队。1955年8月12日,海军总司令下达命令,要求海军第6部接管该试验场,当时第6部部长是П Ф 佛明中将。为了安全起见,岛上的原住民被迁移到了试验场区之外的地域居住,整个搬迁工作于1957年中期全部结束。

     

  1954年9月17日被视为新地岛核武器试验场诞生的日子。科研试验人员、工程技术部队、后勤保障部队、歼击航空兵部队、运输航空兵部队、水面舰艇部队、特种舰船部队、紧急救援部队、通信部队等纷纷进驻场区,参与新靶场的建设工作。1954年,苏联海军向新地岛运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部队(10个营)和建筑生活物资,仅“库班”号运输舰就运送了大约4万吨的建筑材料。岛上的靶场施工人员具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顶风冒雪,盖厂房,装设备,用他们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为苏联建设起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核武器试验靶场。1979年,海军主管造舰和武器技术装备的副总司令П Г 科托夫大将在靶场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上这样讲道:“那些第一批来到新地岛进行靶场建设的人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堪称为壮举。他们中有军官、士兵、科学家、技术人员,也有矿工和建筑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他们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第一批靶场实验室,并安装调试好了复杂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国家和人民的心中。”

  靶场建设伊始,技术人员们就十分重视核试验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同时,海军第6部的部分军官直接参与了靶场测量、遥控、记录、通信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科研试验技术人员是靶场运转的核心力量,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贯穿辐射,光电测量,自动化控制,遥测,测控,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通信,气象,化工,冲击波,医疗卫生,技术勤务……

  为了援建新地岛核试验场,来自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国防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列宁格勒科学研究所(又叫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大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来到了新地岛。在他们的帮助下,新靶场很快便运转起来。

  1955年9月1日,新地岛靶场的第一次核试验准备就绪,靶舰也已驶入指定地域。靶舰隶属于第32舰艇试验支队,该支队由3个大队组成,分别是驱逐舰大队、扫雷舰大队和潜艇大队,支队长是巴尔佳什金上校。靶舰上安装有特种传感器和测量记录设备,并载有部分小动物。除了舰船外,核试验区域内还放置了水上飞机、码头、防栅、干船坞浮箱式闸门、抗登陆工事、岸防工事等设施。试验前,技术人员还对试验设备进行了测试和联调。

  新地岛靶场的第一次试验对象是口径533毫米的核鱼雷,试验内容是检验核弹在水下爆炸对水面舰艇和岸上设施的破坏程度。此外,专家们还要根据试验数据形成水下核爆炸理论。

  核鱼雷的组装工作是由第11设计局完成的,设计师是Е А. 涅金和Г П 罗明斯基,组装厂房就位于罗加乔夫湾岸边。组装好的核鱼雷被安装到了一艘扫雷舰上,然后驶至试验区域,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是Н Д 谢尔盖耶夫中将。当时,国家委员会主席和核工业部第5总局的领导都在这艘扫雷舰上。

  不仅如此,国防部副部长М И 理杰林、海军总司令С Г 戈尔什科夫、国防部的高级官员、海军司令部的高级官员、核工业部的高级领导都来到了试验观摩现场。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次核鱼雷试验的技术负责人是Н Н 谢苗诺夫院士、Е К 费奥多罗夫院士和С А 赫里斯基安诺维奇院士。

  1955年9月21日上午10时,操作手通过“大理石”遥控系统引爆了处于水下航行状态中的核鱼雷,揭开了苏联第一次水下核试验的序幕。据参加核试验的Г М 莫尔恰诺夫事后回忆说:“9月21日上午,我们不顾禁令,纷纷涌上了‘涅曼’号舰的甲板。当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爆炸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我们先感到了从海底传来的强烈震感,整个舰都晃动起来。1-2秒钟后,‘烟柱’升起。半分钟后,传来轰鸣声。这时‘烟柱’的顶端形成了白色的蒸汽云,还能看到一些舰艇残骸碎片在空中飞舞。然后‘烟柱’的底部开始变成黑色,并下起雨来。”

  这次的核试验非常成功,试验场的数千台测量记录仪器工作正常。所有的试验数据都被送到了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进行处理,由该所副所长Ю С 雅科夫列夫负总责。(注:从1960年起,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脱离海军编制,直接隶属国防部管辖。)国家委员会在试验总结报告中写道:“核鱼雷水下试验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新地岛靶场选址的正确性。新靶场不但能进行水下核试验,还能进行大气层核试验,而且是无限当量级的核试验。”

  为了确保核试验安全,不发生亡人事故和引起国际纠纷,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于1956年3月17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把海上核试验场再向北移,移到距摩尔曼斯克州900公里处的北冰洋深处。

      

  1954年9月17日被视为新地岛核武器试验场诞生的日子。科研试验人员、工程技术部队、后勤保障部队、歼击航空兵部队、运输航空兵部队、水面舰艇部队、特种舰船部队、紧急救援部队、通信部队等纷纷进驻场区,参与新靶场的建设工作。1954年,苏联海军向新地岛运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部队(10个营)和建筑生活物资,仅“库班”号运输舰就运送了大约4万吨的建筑材料。岛上的靶场施工人员具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顶风冒雪,盖厂房,装设备,用他们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为苏联建设起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核武器试验靶场。1979年,海军主管造舰和武器技术装备的副总司令П Г 科托夫大将在靶场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上这样讲道:“那些第一批来到新地岛进行靶场建设的人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堪称为壮举。他们中有军官、士兵、科学家、技术人员,也有矿工和建筑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他们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第一批靶场实验室,并安装调试好了复杂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国家和人民的心中。”

  靶场建设伊始,技术人员们就十分重视核试验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同时,海军第6部的部分军官直接参与了靶场测量、遥控、记录、通信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科研试验技术人员是靶场运转的核心力量,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贯穿辐射,光电测量,自动化控制,遥测,测控,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通信,气象,化工,冲击波,医疗卫生,技术勤务……

  为了援建新地岛核试验场,来自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国防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列宁格勒科学研究所(又叫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大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来到了新地岛。在他们的帮助下,新靶场很快便运转起来。

  1955年9月1日,新地岛靶场的第一次核试验准备就绪,靶舰也已驶入指定地域。靶舰隶属于第32舰艇试验支队,该支队由3个大队组成,分别是驱逐舰大队、扫雷舰大队和潜艇大队,支队长是巴尔佳什金上校。靶舰上安装有特种传感器和测量记录设备,并载有部分小动物。除了舰船外,核试验区域内还放置了水上飞机、码头、防栅、干船坞浮箱式闸门、抗登陆工事、岸防工事等设施。试验前,技术人员还对试验设备进行了测试和联调。

  新地岛靶场的第一次试验对象是口径533毫米的核鱼雷,试验内容是检验核弹在水下爆炸对水面舰艇和岸上设施的破坏程度。此外,专家们还要根据试验数据形成水下核爆炸理论。

  核鱼雷的组装工作是由第11设计局完成的,设计师是Е А. 涅金和Г П 罗明斯基,组装厂房就位于罗加乔夫湾岸边。组装好的核鱼雷被安装到了一艘扫雷舰上,然后驶至试验区域,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是Н Д 谢尔盖耶夫中将。当时,国家委员会主席和核工业部第5总局的领导都在这艘扫雷舰上。

  不仅如此,国防部副部长М И 理杰林、海军总司令С Г 戈尔什科夫、国防部的高级官员、海军司令部的高级官员、核工业部的高级领导都来到了试验观摩现场。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次核鱼雷试验的技术负责人是Н Н 谢苗诺夫院士、Е К 费奥多罗夫院士和С А 赫里斯基安诺维奇院士。

  1955年9月21日上午10时,操作手通过“大理石”遥控系统引爆了处于水下航行状态中的核鱼雷,揭开了苏联第一次水下核试验的序幕。据参加核试验的Г М 莫尔恰诺夫事后回忆说:“9月21日上午,我们不顾禁令,纷纷涌上了‘涅曼’号舰的甲板。当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爆炸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我们先感到了从海底传来的强烈震感,整个舰都晃动起来。1-2秒钟后,‘烟柱’升起。半分钟后,传来轰鸣声。这时‘烟柱’的顶端形成了白色的蒸汽云,还能看到一些舰艇残骸碎片在空中飞舞。然后‘烟柱’的底部开始变成黑色,并下起雨来。”

  这次的核试验非常成功,试验场的数千台测量记录仪器工作正常。所有的试验数据都被送到了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进行处理,由该所副所长Ю С 雅科夫列夫负总责。(注:从1960年起,海军第16中央科学研究所脱离海军编制,直接隶属国防部管辖。)国家委员会在试验总结报告中写道:“核鱼雷水下试验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新地岛靶场选址的正确性。新靶场不但能进行水下核试验,还能进行大气层核试验,而且是无限当量级的核试验。”

  为了确保核试验安全,不发生亡人事故和引起国际纠纷,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于1956年3月17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把海上核试验场再向北移,移到距摩尔曼斯克州900公里处的北冰洋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