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院校

当前位置: > 红色传承 > 军事院校

解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主创新团队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8-22

    这是一个为国家和民族铸造“重器”的团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银河玉衡”核心路由器、“飞腾-1000”CP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若干关键设备、环形激光器、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均诞生于他们手中。 

    这是一串浓缩了卓越与辉煌的数据——“十一五”期间,他们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0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1项。 

    细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主创新团队创造的业绩,人们不禁会问:是什么让创新之花开得如此壮丽?

    在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中寻找,人物多姿,细节点点,触动心灵的是他们一腔热血忠诚党的事业,感人至深的是他们为强军兴国无私奉献,顽强拼搏。

    他们默默无闻,但为国争光的奖杯有他们一份汗水

    走近了看,技工邹长莉的工作很平凡——她每天俯身于放大镜上,焊接着集成电路板上各种细小如芝麻粒的元器件。 

    放远了看,她的工作又极其不平凡——从“银河-I”到“天河一号”,她焊接的每一个点、每一块集成电路,都事关整个研制攻关的最终进程。 

    这份工作,她一干就是33年,从风华正茂的女孩变成了年近花甲的老师傅。 

    同一间办公室里,和邹长莉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她的同事郭小萍、张淑凤、杨萍。常年的用眼过度,如今她们每人的桌上,都摆放着一瓶眼药水。

    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多高的科技含量,但需要一种超常的坚持—— 

    据统计,仅“银河-I”巨型机研制任务,她们焊接的线缆就达18万多根,最厚的地方有一尺多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她们焊接过的线缆,比自己头发还多。 

    这份工作,虽然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但同样需要无私的奉献—— 

    攻关关键阶段,她们24小时3班倒,随叫随到。30多年来,科研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设备技术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唯一没变的是她们,还有她们手中的那把烙铁。 

    任何伟大的创新,都离不开平凡汗珠的浇灌。从“银河”到“天河”,她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成功的时刻,她们都在哪里? 

    郭小萍说:“‘银河-I’宣布成功的时候,我们在工作;‘天河一号’宣布成功的时候,我们还在工作。” 

    站在不被人知的角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她们依旧面带笑容——

    邹长莉至今清晰地记得,当年她和爱人“被特许”站在“银河-I”巨型机前合影时的那份甜蜜和自豪。这张照片,成为她最为宝贵的记忆。 

    张淑凤说,每当在校园路上,碰到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们对自己说“老师好”时,那一刻心中的那份满足充盈了整个胸腔。 

    杨萍说,当听到自己孩子说“我妈的‘天河一号’得了世界第一”时,那一刻心中的骄傲无法用言语形容…… 

    在她们眼中,“站在舞台下欣赏自己参与铸造的辉煌,心里同样感觉幸福满满”。 

    “天河一号”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包括5大硬件分系统、4个软件分系统,硬件有8千万个元器件,4亿多个焊点……完成这项工程,需要集中一大批科研人员。 

    可参评国家一等奖时,最多也只能署15个人的名字。面对荣誉、名利,团队人员从不多想个人得失,胸怀坦荡:“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能参与这样大的国家工程,是我的自豪。”

    宋博士原定于2010年1月30日在女方老家举行婚礼。动身前夜,他负责的程序在调试中突然出现问题。故障不及时排除,将影响整个项目进度。此时,婚宴的请柬已经发出,婚期来不及更改。

    怎么办?宋博士最终选择了留下来。当他在机房潜心攻关时,他心爱的人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婚宴上给大家一边敬酒一边解释他的“缺席”……

    像宋博士这样忘我攻关的年轻人,在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中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心中都知道:一个看重个人名利的群体干不了大事业,只有大团结、大协作,才能结出大成果。

    这一刻,再度凝视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他们就好像是一座座金字塔,每一座塔尖的下面都有厚厚的根基。没有根基的鼎力托举,自主创新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他们默默忙碌、无私奉献,是创造“中国奇迹”的脊梁。

    他们前赴后继,用生命铺就自主创新高飞的跑道

    李传胪教授的这双手,粗糙如榆树皮。

    握着这双手,不由自主让人想起当年他带着学生“挖地三尺干革命”的科研故事——

    那个时候,攻关试验需要一个3.6米高的空间摆放相关设备,可他的试验室是一间只有2.8米高的平房。重新修建又没有资金,怎么办?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妙计:从平房地基向下挖。整整2个多月,他带领大家挖地三尺,一身泥土一身汗,硬是将高大的试验设备“塞”了进来……

    李传胪教授清晰地记着:那一年,学校拨的科研经费只有区区2000元,他精打细算花了1973元,每一个螺丝他都记在账本上。

    对于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他俏皮而得意地用了这样几个时髦的词进行了总结:

    “搭舞台写剧目”——建起该领域的试验平台,编写了相关理论教材;

    “摸清票房价值”——参与制定了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个发展规划;

    “培养精品演员”——培养了一批在该领域的骨干人才。

    如今,一转眼,李传胪教授已离休10年多了。年近八旬的他依旧坚持每天按时到办公室,他说:“这样做,学生有问题了找我比较方便。”

    如今,在该领域研究中,李传胪教授的许多学生,名气比他本人可要大得多。近年来,由他学生带领的创新团队,在某关键技术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享受成功喜悦的这一刻,学生们说:“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没有老师当年做的那么多开拓性基础研究工作,我们取得不了今天的成绩。”

    孤灯壁影量人生,湘江浪拍万卷声。在科大校园,还有许多像李传胪教授一样“退而不休”的老人。含饴弄孙时,他们依旧牵挂着他们的学生;夕阳散步时,他们依旧牵挂着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

    谈起这些,国防科大政委王建伟动情地说:“老一辈昨日的默默耕耘,铺就了今天我们自主创新起飞的跑道。”

    今天,当新一代国防科大人手捧奖杯站在耀眼的舞台上时,在他们充满感激的视线中,除了老一辈科研人员的身影,还闪动着这样一群战友的身影——他们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中,耗尽了自己生命的全部能量,最终倒在了半路上。

    刘普寅教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拼搏不止”这句话。

    在身患癌症住院的最后日子,学生们去看他。刚从昏迷中醒来的他,居然忍着剧痛与学生们探讨起前沿学术问题,一谈就是2个多小时……

    壮志未酬,他便匆匆走了,可他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他的学生、博士罗强今年初在国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赢得了业内一片赞誉。旁人不知道的是,这篇论文刘普寅教授曾反反复复给他改了13次!

    罗强说:“如今,触摸这一页页满是圈改字迹的稿纸,老师兢兢业业的治学场景跃然眼前;浏览这一个个饱含心血的数学公式,老师的谆谆教导‘搞研究一定不要怕难’响在耳畔。”

    前几天,罗强在课堂上很自然地又引用了老师“搞研究一定不要怕难”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基因,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国防科大还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上有一支银河队伍,地下也有一支银河队伍”。为什么这样说呢?参观完计算机学院的院史馆,你就会明白——

    已故的教授慈云桂关在“牛棚”里依旧坚持科研,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呕心沥血;

    年轻的讲师俞午龙为解决技术难题日夜攻关,累倒在出差的路途上;

    像他们这样把生命献给银河事业的,还有蹇贤福副教授、钟士熙副教授、乔国良副教授、王玉民讲师、赵炎讲师……一共20多位。

    国防科大这支长眠于地下的“银河队伍”,就是这样可敬可佩的一群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化成一个个“台阶”,让战友踩在上面继续前进,去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他们英姿勃发,继续书写自主创新的传奇

    翻阅国防科大校史,你会捕捉到许多精彩的创新传奇:

    1983年,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年会讲台上,出现了一张年轻的东方面孔——年仅25岁的航天技术系研究生张育林一鸣惊人,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航天“曼林奖”的大学生。后来,这名年轻人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的总指挥。

    1992年,“银河-Ⅲ”百万亿次巨型机上马。谁也没想到,一匹“黑马”跃入众人视线——31岁的杨学军领命担任总设计师。后来,这名年轻人不负众望,成为了“天河一号”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登上了世界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珠峰”。

    1995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制遭遇技术“瓶颈”,该校3名稚气未脱的年轻博士站了出来——走前人没有走的路,他们神奇般攻克了难关。后来,这3名年轻人成为学校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的中坚力量……

    俗话说,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什么样的果实。这些年,国防科大年轻人才似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这片创新的“土壤”很肥沃。

    采访中,记者反复从国防科大各级领导中听到这样的话语——

    “自主创新是年轻人的事业,让年轻人早点挑重担,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最有利。”

    “今天给年轻人多大的舞台,自主创新的明天就有多大的动能和收获。”

    如果把创新比作成一场足球赛,那么在国防科大这个“赛场”上,完成临门一脚的“神射手”往往都是年轻的身影——目前该校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85%为40岁左右的年轻专家,担任国家级专家的平均年龄也只有44岁。

    如今,走进国防科大校园,创新进取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近5年来,该校博士生共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234项,专利120项。博士生中每20人就有一个获得过国家级科技奖励,每5人就有一人获得过省部级科技奖励,每10人就有一人获得过专利。更让人惊叹的是,在该校400多项获奖科研成果中,研究生参与攻关的占96.4%。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奋斗轨迹。如今,国防科大年轻人的创新传奇有了“更新的版本”——

    某卫星发射升空后,空中定轨精度始终存在不小差距。来自国内各方的专家为此绞尽脑汁,也未见成效。此时,一直在“打下手”的“80后”谷博士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一举将卫星定轨精度提升了2个量级。一战成名,他也由此成为业内公认的“新星”。

    在谷博士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他带着更年轻的师弟、硕士生刘俊宏正在为下一个课题紧张地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国外有先进东西,但不是都适合我们,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做出自己的东西才行”,说话时,他的眼中闪耀着青春的光芒,自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