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新闻快读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参观见学在开拓学员视野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学员看得多、想得少,看“热闹”多、主动融入少的情况。那么,参观之后究竟学了多少?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强化学员主动参与、优化效果全程评估、促进思想观念更新的做法,给参观见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查资料,拟问题,定方案……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战役指挥班学员顾铁城扎扎实实忙活一个周末,终于完成了到淮海战役战场参观见学的前期准备。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在为期3天的实地参观中,他还必须以一名团级指挥员的身份,就整个战役中几次重大战斗提出自己的作战决心;参观结束后,他的作战决心图将出现在课堂上,接受教员和全体学员的评判,分数计入学年总分。
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顾铁城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据学院训练部耿卫东部长介绍,从今年开始,参观见学对该院学员来说,不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感受别人的成就、聆听别人的故事”,他们必须深入“成就”与“故事”的背后,以亲历者的身份作出自己的选择,实现自我的历练。
声音:现地参观不如网上调研
转变,源自去年下半年。
去年11月,陆军战役指挥班刚刚开学2个月,学员队陈政委就发现了一个让他感到纳闷的问题:学院组织了2次外出参观,该队有3名学员均没有参加。而这3名学员,恰恰是队里平时上进心比较强、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同志,机步团长顾铁城就是其中之一。
找机会跟他们聊起此事,3名学员承认错误的态度让陈政委十分欣慰,而他们对参观见学的一番看法却让陈政委颇感震惊:
——走一走,看一看。马不停蹄一整天,获取的信息往往还不及互联网上轻击鼠标来得全面及时。在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身临其境”的传统方式效率偏低。
——能看见结果,看不见过程;能看到成绩,看不到问题。对 “见多识广”的中培学员来说,再宏大的场面,再炫目的成绩,往往也难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
——感受别人的成就,聆听别人的故事。参观见学由于缺少了参观者自身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历练,由“观”到“学”,难度较大。
一名学员还结合自己的经历,给陈政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某集团军参加业务集训时,教官组织全体人员到华西村参观,他却窝在宿舍,用外出参观的时间干了2件事:上网查阅华西村60年来的发展历史,读《吴仁宝箴言》。结果在参观总结中,他撰写的体会文章《感悟吴仁宝的“怕与不怕”》,被大家公认为优秀……
反思:学的深度从何而来
3名学员的意见,引起了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院领导研究后感到,学员的意见,虽有些以偏概全的认识,但也不乏一针见血的尖锐。“现地参观不如网上调研”,值得各级深刻反思,总结改进。学院训练部、政治部分别成立了以耿卫东部长、马魁主任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深入机关、教研室和学员队,挖掘影响参观见学实效的原因。
组织形式过于集中。外出参观大多按集体统一的方式进行,所有人员按预定的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缺乏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调研中,许多学员反映,他们想了解的内容不一定在预先的安排中,感兴趣的地方又往往没有时间深入了解、仔细揣摩。
效果评估相对简单。调研组成员、该院联合作战系主任孙夕华告诉记者,对于参观见学究竟应该学什么,回来之后怎么做?目前全军尚未制定完备有效的检验和评估方式,院校大多以撰写体会文章、座谈参观感受的方式进行,停留在表层。有些学员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修修改改,应付交差。
更为关键的还是学员自身融入不够。调研中,部分学员坦言自己对“参观见学究竟能学到什么”这个问题思考较少,看的多,想的少,学的主动性不够。
探索:“我的参观”与众不同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然而,参观见学该如何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学员思想观念的嬗变和道德品位的提升?
在训练部、政治部共同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两个调研组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达成了以“强化学员主动参与、优化效果全程评估、促进思想观念更新”的共识,并着眼中培学员思维活跃的特点规律,形成了机关、教员、学员共同拟主题、定方案、评效果的参观见学思路:
改变“一抓到底”的传统组织形式,由学员结合参观见学的内容拟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个性化参观方案;注重教研人员的启发诱导,在每个参观点安排教员进行相关背景介绍和重难点解析,强化学习效果的检验评估;学员结合自己拟定的问题汇报参观收获,教员和学员共同评判,分数记入期末成绩。
“我的参观”一方面以开放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学员从“无意识围观”到“自主式研究”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又以量化的考评使学员有一定的压力,彻底改变了参观见学如同“走马观花”的状况。
据学院教务处赵本好处长介绍,新学期以来,学员对参观见学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参观前查阅资料的多了,参观中带着问题的多了,参观之后的思考与见解也明显深刻多了。
而对于广大学员来说,“我的参观”更是让他们感触颇深。
来自广州军区的学员赵安澜经历过多年的指挥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自认对淮海战役并不陌生。然而当他站在当年的战场,以指挥员的身份穿越时空坐进“中军帐”,筹划自己的“淮海战役”时,却发现远非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看别人运筹帷幄,谈笑间决胜千里;轮到自己,却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与以前到淮海战场参观相比,赵安澜坦言,前两次如同“欣赏别人的电影”,而这次是“自己导演电影”,收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作为此次淮海战役参观教学的辅导教员,该院信息作战与指挥系夏志雄讲师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淮海战役的精髓,或许并不在于‘吃一个、看一个、挟一个’等令人称绝的战法,而在于面对陌生的战场环境,以最短的时间,拿出最优的作战办法。而这种能力与素养,唯有在思维的历练中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