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国防部网讯 据解放军报西安2月15日电 赵贽、记者李秦卫报道:在昨天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四军医大学《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和《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两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校近4年已有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一等奖连续获得数量最多的院校。
“我校实施精品战略办学思想,跨学科协作,几代人接力攻关,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创新机制。”第四军医大学校领导告诉记者,该校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22所大学之一,90%以上科室骨干是博士,90%以上的专家有出国留学经历。记者了解到,他们在科研中打破壁垒,充分发挥人才群体优势,采取“总体设计、课题牵引、成果分享”的办法,走出了一条跨学科携手攻关的路子。上世纪90年代,口腔医院修复科专家赵铱民发现,自己带队攻关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课题,难以解决表面修复这一难题。为实现对该问题的“一站式”解决,赵铱民主动联合正畸科、种植科、影像科及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等多个科室,展开联合系统攻关,成功完成了世界罕见颧骨上颌骨缺损(坑面女)等7209例患者的治疗,完成了中国第一例、世界第二例换脸术,创建了中国的颌面赝复学,今年最终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领衔完成的《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这次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20多年来大家不懈奋斗的结果。从1988年确定研究这个课题起,该科室的前后7任主任带领大家接力攻关,用23年时间跑完了这个科研“马拉松”,最终等到了“开花结果”的这一天。
据了解,四医大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个都是接力攻关的结果,其中最短的历时18年,最长的历时30年。课题完成交接、经费持续投入、效果适时跟踪,该校领导说,正是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他们的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下一篇:在读博士圆了“士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