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8月25日,南太平洋,北风7级,浪高4米。
这天,正在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远洋实习训练任务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10名学员,在持续的风浪中突然接受了13个战斗课目的连续考核。
“合格率100%,优秀率67%。”目睹考核结果,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姜国平院长感慨地说:“远航即将结束,但着眼岗位需要、战场需要和发展需要开展的教学训练改革,永远在航道上。”
联教联训、战位操演……真刀实枪的岗位锻炼让习惯纸上谈兵的莘莘学子感悟——
当知识转化为战斗力的时候,知识才有价值
复杂海况、临时出题、实装操作……8月12日,教学组开展舰艇机动课目竞赛性考核。结果,预赛和决赛的冠军被学员欧阳龙一人摘得。
“实实在在的战斗岗位锻炼,助我从‘高分’转向‘高能’。”走下领奖台,在学院时该课目理论成绩为97分的欧阳龙说:“相比纸上谈兵,海上练兵更刺激,更有动力。”
在随舰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教务处副处长齐磊住舱,记者从成摞的《教学训练日志》中发现,环球航行实习训练以来,学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时间比例是1∶4。“哪怕是组织理论学习,我们也要求教员必须带战术背景。”
“当知识转化为战斗力的时候,知识才有价值。”采访中,姜国平院长向记者介绍说,参加这次远航的大多数学员回国后即将毕业分配到部队,奔赴各自岗位。让他们尽快把脑中知识变为手中本领,既是应对任职的当前需要,更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长远之策。
联教联训,是该院多年摸索出的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经验。8月上旬起,他们将学员分到各个岗位,组织学员跟舰员一道,共同实施战位操演、专业值更、装备保养、备战备航等全舰性部署,将学员在岗位上的身份从“加强”变为“主导”。
5月17日,“郑和”舰在亚丁湾附近海域与在此执行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烟台”舰进行联合训练。担任现场指挥员的学员张洪跃进入战位后,指挥精确、联络顺畅、观测精准。看完张洪跃的指挥全程,“郑和”舰舰长范魁举评价说:“他的素质不是过得去,而是过得硬。”
忍受风浪、困难重重……异常艰苦的战位环境让胸怀深蓝梦想的未来军官感慨——
军人不仅需要过硬之才,更要有坚韧不拔之志
“太厉害了,简直难以想象!”
就在一个小时前,因为晕船,正在上课的女学员汪静隔一会儿就要低头呕吐一番。原以为汪静参加随后的大风浪考核只是“凑个人数”,可谁知她竟摘得桂冠。
考核完毕讲评时,姜国平院长给了其他学员“优秀”的评语,而对汪静,他给出的评语是“卓越”。“卓越”与“优秀”有何不同?他解释说,正常状态下有超常发挥叫优秀,超常情况下有正常发挥叫卓越。
“意志力,是一名优秀海军军官必备的素质。”海军官兵长期在海上生活训练,生活空间狭窄、工作环境恶劣、不可预知困难多,容易对职业梦想产生动摇。他们如此重视培养和强化学员的意志力,就是为了让官兵更有力量。
“艰难、挫折、磨难,是锤炼我们意志力的‘磨刀石’。”这句话是学员陈波的切身体会。陈波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上考场就“打憷”。前段时间,教学组组织天文太阳单线绘算和舰艇机动绘算两个课目竞赛,陈波两次预赛都没过关,惨遭淘汰。
“军人不仅需要过硬之才,更要有坚韧不拔之志。”此后,陈波跟自己较上了劲,反复在晕船、疲劳、噪音等情况下强化这两项训练,终于在随后的竞赛中取得佳绩。
现地教学、角色互换……形象逼真的战况研究让立志战场打赢的职业军人感怀——
军人整天想打仗练打仗,才有可能不打仗
“如今的塔兰托军港安静美丽,环顾军港,我们能看到航母、护卫舰等大小战舰近10艘。而在二战时,英军奇袭塔兰托,让意大利损失了一半的海军兵力。”
5月30日上午,“郑和”舰抵达意大利塔兰托附近海域后,教员易成涛临机组织的现地海战教学,仿佛把学员们拉回到了当年那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一路组织的古、近代海战学习,海上战略要地学习,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军人的打仗意识,比金子还重要!”学员卢涛涛这样对记者说。
“军人生来为打仗。我们的学员大多是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战事,将脑海中‘当和平官’的思想去掉,也是我们这次远航的一个重要任务。”
姜国平院长在跟学员们集体谈心时说,二战前夕,法国国内“和”风四起,没有丝毫备战的紧张气氛。面对德国的突然进攻,法国很快军败国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打仗意识的淡漠、思想的麻痹松懈,往往比武器装备的落后更可怕、更危险。他鼓励学员们把“忘战必危”4个字刻在心头,时刻牢记使命,苦练精兵。
通过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海上“咽喉”时,随舰教学组积极组织学员开展狭水道航行战斗课目训练;穿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时,他们组织学员潜心钻研航行要领及注意事项;在珊瑚海古战场、东南亚古海战场等海域,当年双方海上厮杀的经过,如今在他们的精心组织下重新“登场”。
战场移位、角色转换,不放过任何一次强化学员打仗意识的教育,是大连舰艇学院随舰教学组这次远航实习训练的一大亮点。凭海临风看世界,学员崔祥说:“能战方能言和。作为军人,我们渴望和平,但必须时刻准备应对战争。”
异国参观、中外联演……频繁深层的沟通交流让立志走出国门的大洋卫士感叹——
国际化素质,绝不是只会说“Hello”
6月4日上午,在完成舰艇编队运动和无线电通信课目的演练后,“郑和”舰告别意大利海军“多利亚”号导弹驱逐舰,徐徐驶离伊奥尼亚海北部海域。谈起参加此次中意舰艇编队及通信演练的体会,女学员胡樱芝说:“了解了两国海军舰艇联合演练指挥程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了走向大洋的底气和自信。”
参与高层拜会、开展校际交流、参观外军装备、组织中外联训……翻阅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门制订的《环球航行教学工作详细图表》时记者发现,尽可能多地让学员“走出去”,是他们此次远航实习教学训练的鲜明特点。
这样做,用意何在?“是为了培养和增强学员的国际化素质。”训练部教务处齐磊副处长介绍说,随着海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性的海上联合搜救、联合护航、打击海上跨国犯罪等活动,多样化军事任务对海军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军学员作为未来海军的建设骨干和指挥人才,良好的国际化素质不可或缺。
“国际化素质,绝不是只会说Hello。”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广泛开展交流和参观见学活动,为学员提供更多锻炼机会。近年来,学院组建的帆船队,先后多次参加国际帆船赛并取得好成绩。该院还成功组织了两次海军国际学员周,为与国际接轨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