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0月9日电(新华社记者张玉清、白瑞雪、黄书波)在艰苦奋斗中创业,在艰苦奋斗中壮大。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全专业培养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独立院校,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被誉为“航空工程机务干部的摇篮”。从歼强飞机到直升机,从老式战机到歼10等新型战机,学院面向空军歼强航空兵部队的全部机务专业,培养了9万多名专业技术干部、士官和学兵。
本色
在跑道上四季风吹日晒,现在的年轻机务人吃得消吗?我军艰苦奋斗的传统,到今天还能传承吗?这样的疑问,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王宗年也曾有过。
他进入学院任教的1987年,正是一航院传统教育的起点。从信阳到新县150多公里,整整走三天,白天急行军野菜当三餐,夜间露宿天地为床被——每个新学年都是这样开始的,每一批新大学生都是这样走进一航院的。
61年前,一航院的教员们喊着“干一辈子革命、当一辈子教员,死在沈阳、埋在北陵”的口号,开启了为人民空军培养装备保障人员的事业;61年后,“爱空军、爱机务、爱岗位,耐得住严寒酷暑、耐得住孤寂乏味,树立一丝不苟极端负责的精神”淬炼一代代机务人成长。
跨越半个多世纪不变的,是包含在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内核。
2007年5月,几名军官周末用公车外出钓鱼,传到了政委刘国华耳中。“这件事看似偶然,其实关乎党性问题!”他发起思想作风整顿,要求每名干部扪心自问“当官为什么、在位干什么、将来留什么”。
变化悄然来临。2007年起,学院对拟提升团职干部实行全委会实名推荐,有效提高了干部选拔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信度;2011年测评满意度靠后的3名机关干部或转业、或调整岗位,毫不含糊;50年前修建的干部宿舍楼原本计划扒掉,但专家检测说还能用二三十年,党委立即决定不重建……
求索
1930年3月,在信阳缴获的国民党飞机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列宁号”;1951年5月,一航院成立时,我国几乎还不具备作战能力的空中力量正艰难飞行在朝鲜的天空……
今天,展翼蓝天的梦想早已成真,正在迈向空天时代的人民空军同样离不开托举战机的大手。
2006年的全军院校教学评价中,一航院只拿到“良好”。
虽然学院在2003年已被重新定位为任职教育院校,这些年来的教学模式是否仍然摆脱不了从前的惯性?生活在信阳这样一个宜居城市,教员们是否仅仅安于过小日子而失去了创新激情?院党委猛然警醒。
自强不息,从科研和教学设施抓起。2006年起,学院先后建成歼10飞机维修模拟训练中心、航空制导武器训练中心、飞机战伤抢修中心等一批国内军内领先的教学科研设施,有的设备还配发到了所有空军、陆航、海航的团级以上单位……
高度仿真的学习设备,高度智能的评判系统,高度集成的科研构架。在这个紧盯技术前沿和部队需求的平台上,一批批机务人才练就了庖丁解牛的本领。“网络+模拟+实装”的训练模式使新型战机整体培训量扩大三倍,培训成本降低50%,人才培养周期大幅缩短。
院长张建华说,近年来,一支由高层次科技人才领军、新机技术专家和教学尖子为两翼的人才方阵,逐渐从空军院校脱颖而出,新一代飞机检测设备研制工程等获得国家发明奖,飞机战伤抢修研究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使命
“有的毕业学员对操作流程的理解还停留在二代机层面,新机的原理、构造一知半解。”三年前,学院专题调研组赴航空兵部队调研,一名机务大队长的这句话,无异于当头棒喝。
新机种陆续装备部队,信息化要素在战斗力生成模式中的分量愈发凸显。学院党委达成共识:弥合部队实际需求和学院培训能力之间的代差,必须对培训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用“突出三代机、瞄准四代机”的超前思维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500多门课程启动“全要素达标”建设……“订单式教学”实施几年来,人才培养方向与部队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此外,学院还先后派出技术专家300余人次赴一线部队参加技术支援、新机改装、巡回讲课和演习演练。
“飞机医生”“遥诊专家”“航空机务110”——这些称呼,说的都是66岁的机械维修工程系教授曹立学。
机械是战机最复杂的部分,这些数不清的系统和部件,全装在了曹立学的大脑中。
某次演习,一架战斗机着陆时两台发动机同时熄火,造成空中停车。有关部门打电话找到曹立学,要求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一个小时内找出事故原因。
询问、思考、制订方案,他用了28分钟。按照他拟定的措施,故障很快排除。
在为部队“遥诊”战机的10多年里,曹立学进行技术支援1000多次,挽回装备损失一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