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吴登云是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从江苏水乡来到祖国西北边陲,带着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刻苦学习,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成为一名备受各族人民爱戴的优秀医生,为民族团结、为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登云1963年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满怀立志扎根边疆的豪情,被分配到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工作。40年来,吴登云骑马走遍了这个平均海拔3200米的高原县,为柯尔克孜族乡亲们送医送药。
乌恰县地处祖国版图的最西端,是我国最晚送走太阳的地方。全境海拔在1700米至6146米之间,属高寒山区,风大氧少,紫外线强,自然环境恶劣,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生活着4.3万各族人民,其中柯尔克孜族占总人口的72%。
1966年冬天,为了挽救一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的性命,年轻的吴登云伸出自己的手臂,捐献出300毫升血液。从那时起,他把献血当成了自己的天职。40年来,他无偿为危重病人献血30多次,共计7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1971年12月,为挽救一个全身50%以上皮肤被烧伤的两岁儿童,吴登云从自己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移植给患儿。这位当年的患儿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乌恰县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缺医少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他骑着马,背着药箱,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遭遇雪崩、洪水的险情时有发生。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往往要走几天的山路。一次,他在山区巡诊,由于极度疲惫,不知不觉在马背上睡着了。结果,摔下山沟,全身受伤,连眼睛都青了。但是,正是他和那只小药箱,却给牧民的帐篷带去生命的阳光。
1984年,吴登云担任乌恰县医院院长。当时医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务人员短缺,吴登云为此制订了“十年树人计划”。他到各乡镇卫生院物色柯尔克孜族医护人员,自己白天上班,夜里辅导这些医护人员学习汉语。
此后,吴登云不仅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传帮带,还把他们派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进修,使一批柯尔克孜族医生成长起来。现在医院70%以上的业务骨干是柯尔克孜族医生。过去这家连阑尾手术都做不好的医院,现在所有的常规手术都能做,医疗水平在边疆县级医院中领先。
对那些无力承担医疗费的病人,吴登云充满仁爱之心。他当院长后规定:凡确属贫困户的病人,医院只收取药费,免除其他一切费用。他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因为钱而误事。”有些老乡连药费也出不起,吴登云就让他们秋天把羊卖给医院,或者随时来打点零工,充抵药费。
吴登云2001年从新疆乌恰县医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休,目前大部分时间在乌恰县政协上班。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他经常参加县医院疑难杂症的会诊,为年轻医生传授医术。同时,也忙着为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脱贫致富献计献策。为推动山区水库和抗震房屋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吴登云多次到乌鲁木齐甚至北京寻求支持。吴登云说,从前为人治病是服务于个体,现在搞政协工作是服务于全体,意义更大。
吴登云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