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左炳和(中)在施工现场。特约记者 张坤平摄
华北某地下坑道内,机器轰鸣。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工程师带领工程人员,正紧张进行地质勘察和施工。
突然,坑道顶部碎石下落,安全帽上“咚咚”作响。“有塌方危险,所有人员立即撤离!”老工程师大声喊道。就在大家紧急外撤时,老工程师却冲向坑道深处,扒开地上的碎石抓起一个小本。
“左工,快撤,快撤啊!”几名年轻人边喊边把他拽到洞口。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坑道内的钢铁支架被倾泻而下的石块砸成“麻花”。
好险!老工程师抖落身上的灰尘,扬起手中的小本嘿嘿一笑说:“这上面记录的数据,可比我的命重要!”几个月后,老工程师依托这些数据,领衔攻克了一道世界级工程技术难题。
这名老工程师,就是北京军区某工程科研设计所总工程师左炳和。从事工程科研设计36年来,他正是以这种冲锋的姿态攻难克险,为国防建设立下赫赫战功。
冲锋:向着未来战场
燕山深处的一条小山沟,通向左炳和工作的工程科研设计所。汽车行驶在颠簸的山道上,记者心里直犯嘀咕:36年守在这个深山沟,到底能搞出啥成果?
走进左炳和的办公室,眼前的情景令人吃惊:金灿灿的奖杯塞满了书架,叠起来几尺高的获奖证书有4大摞。记者留意数了一下,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4项……所长曹炜介绍说,这些成果中每一项都与未来战场紧密相连。
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高新武器的使用,国防工程的隐蔽伪装、抗打击能力、抗电磁毁伤能力等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打造未来战场的防护盾牌?这个巨大的问号一直萦绕在左炳和的心头,吃饭、走路甚至睡觉时,他都在思考。然而,国内既无现成经验可借鉴,也无成形的资料可查;国外的核心技术成果,更是不可能为我所用。
巨大的压力,在左炳和心中变成了冲锋的号角。他奔赴崇山峻岭勘察、试验,经过数年奋力攻关,带领团队先后破解各类技术难题近百个,“某指挥防护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总部专家组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塞外大漠,硝烟弥漫,一场城市进攻战斗实兵演习在这里紧张展开。茫茫大漠戈壁,何来城市作战环境?令参演部队官兵惊讶的是,进入演习地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各类工事密布的“城市”呈现在眼前。
目睹枪炮声激烈的演兵场景,应邀前来观摩的左炳和欣慰地笑了。此刻,他清晰记得,为了建成这个我军最大规模的城市作战综合训练场,他和同事们几经寒暑扎根大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题。期间,他几次累倒在施工现场。
经过多次演习检验,该城市作战综合训练场各项战技术指标符合使用要求,受到总部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前不久,该项成果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冲锋:迎着危险前进
风钻一开,粉尘弥漫。工程兵长期处在高粉尘环境下,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患上一种难以治愈的病——矽肺病。看到战友因患上此病过早离世。左炳和痛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一问题,让施工部队官兵免受矽肺病的威胁。
为测试除尘效果,他和战友们搬起风钻开凿岩壁,反复试验。几个月里,他们更换的钻头足足有一推车。攻关还未成功,他们的身体却相继出现异常:胸闷气短,干咳不止,医生提醒他们:尽快脱离粉尘环境。
“此时退出将前功尽弃!”左炳和悄悄把诊断书藏了起来,继续攻关。终于,“干式除尘凿岩机”问世了。用该凿岩机施工,粉尘浓度下降了92%。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该机综合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坑道施工的另一个隐患是塌方。左炳和在上百次塌方现场考察发现,爆破方法直接影响对岩层的破坏,是导致塌方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上千次冒着塌方危险试验,探索合理的布孔位置、进尺深度和装药数量,坚持自己打风钻、装填药,出现哑炮自己动手排除。一次爆破后,坑道内出现塌方征兆。一心想获取试验数据的左炳和全然忘记了危险,抱着仪器就往洞里冲,身旁的一位参谋一把拉住他,他火冒三丈:“别拦我!不到现场观察,怎能摸清塌方的规律?”
左炳和几十年在国防坑道、雷场、爆破现场搞科研,遇到的险情难以计数。每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都对大家说:“别担心,我命大!”
然而,他的家人最怕听到的就是“哪里爆炸了”“哪里又塌方了”。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年迈的父母听到放鞭炮都心惊胆战。
冲锋:抱着必胜信念
一次,到部队调研时了解的情况令左炳和寝食难安:一条地下坑道,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施工部队花了数年才建成,但没过几年就被一种富含膨胀性矿物质的岩石——膨胀性围岩破坏,最后不得不报废。
如何制服膨胀性围岩?国内外不少专家曾经研究,但都无功而返。左炳和决心向这一世界级难题发起冲锋。他背起行囊,带着大大小小的仪器来到人烟稀少的大山深处,作业在坑道,吃住在工棚,与施工部队一起边试验边施工。
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年。冬去春来,左炳和瘦了一圈,手上、脚上裂开了口子,头发大把脱落,指甲凹陷得像小勺子,可研究没有实质性进展,难题却像雨后春笋般一个一个往外冒。期间,他多次累倒在工地上被送往医院,每次都瞒着医生跑回工地……
左炳和没有放弃,抱着必胜信念咬牙坚持。最终,他领衔的“膨胀性围岩的判别及坑道支护方法研究”获得成功,为我国大型国防工程施工做出重要贡献。
翻阅左炳和科研成果的鉴定书,记者发现这样一组数字:某指挥防护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用时5年;研制气动探排雷装置,用时4年;研制干式除尘凿岩机,用时3年……简单的数字背后,凝结了左炳和与同事们无数的汗水,也见证他们无数次的坚持和坚守。
36载,冲锋姿态从未改。左炳和因此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奖带头人等荣誉……
36载过去,年近花甲的左炳和仍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