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风采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人风采

当前位置: > 红色传承 > 军人风采

弘扬新风正气的楷模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3-30

    “算盘打得叭叭响,经费审计防火墙,精打细算‘铁算盘’,清正廉洁好榜样……”在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有这样一首快板词被官兵广为传唱。词中的主人公正是该分部审计办主任、高级审计师汪锡广。

    从事审计工作12年,汪锡广先后参与组织对61名团以上领导干部、608个(次)单位、2357个工程项目的审计,查处超预算开支等违规金额1.14亿元,审减施工单位不合理收费1.74亿元。
    有人说汪锡广是夜巡的“猫头鹰”,国防经费的“守门员”;有人说汪锡广是专捉害虫的“啄木鸟”,干部成长的“免疫师”;还有人说汪锡广是水泼不进风吹不动的“硬骨头”、不通人情世故的“老倔头”。他用坚强的党性原则清廉自守,书写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新风正气。
    去年7月,汪锡广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去年12月,他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全军模范审计工作者”;今年1月,他们被总政和军纪委联合表彰为“全军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监督是审计的天职,讲原则是我的职业名片。”他把维护部队利益作为履职之本——
    精打细算把牢“铁门栓”
    2004年2月,汪锡广带队对某国防工程六标段预算进行审计。
    “胆子太大了,计划投资才900万元,送审标底居然超出了整整700万!”汪锡广一看资料,气就不打一处来:不用说,肯定是虚报材料价格。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戳穿承包商精心编造的“西洋镜”。
    对“不按套路出牌”的承包商来说,汪锡广就是个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公安”。他急吼吼地走进当地建材市场调查取证,对每一种材料进行核价。果然,仅“彩钢夹心板”一项,承包商就比市场价多报了400多万元。
    找到真凭实据,汪锡广立即要求该单位推迟开标时间,与造价事务所进行谈判。
    一开始,对方还以“彩钢夹心板”本地市场没有现货为由躲闪,汪锡广拿出本子,一一列出当地市场上这种材料的销售地点和价格。经过5天的忙碌,他一下子就对原定标底审减了820万元。在事实面前,承包商只得接受。
    汪锡广维护军产、审计办案的实例,有时是一部“谍战片”,有时是一部“警匪片”,而有时候,它甚至是以“悬疑片”的形式出现。凭借他的一双“火眼金睛”,既对部队利益负责,又让审计对象服气。
    2002年4月,汪锡广带队对某国防工程进行竣工审计。从报告上看,工程各种手续齐全,定额标准全部合乎规定,一切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就等着他签个字拨付200万元的工程款。
    工程队老板越催得紧,汪锡广越让自己静下来。他深知,审计师的忠于职守和某些工程队老板的利欲熏心是对立的,只有自己细致再细致、较真再较真,多关注一个细节,多发现一个证据,才能为部队建设多抠出一分钱。
    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铁板钉钉、铁案难翻!果然,审查中,一块“水稻田”地基引起了汪锡广的警觉。原始图纸上明明标注原地基是一条乡村公路,而施工队偏偏说是“水稻田”,以此虚报工程量。
    他立即通知施工队老板到现场核查究竟。老板心虚,编造没有测量工具等理由搪塞,想拖一拖蒙混过关。汪锡广怎肯罢休?他从别的工程队借来工具,带领两名审计员逐段逐段地抽样检查。原来的路基很快被找到了。老板急了:“汪审计,你这样一折腾,我可就少了30万块钱啊。请您高抬贵手!”汪锡广不为所动,不仅进行了审减,还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队罚款两万元。
    偷鸡不成蚀一把米,在汪锡广手上不少施工队都曾咽过这样的苦果。在汪锡广的刚正不阿下,先后有205家施工单位接受违规经济处罚448.46万元。
    汪锡广所在的分部,每年在建工程和集中采购物资金额较大。他深知自身的责任重大,对每一次审计进行总结时,汪锡广总是要问一下自己:工作有没有差错疏漏,军产有没有在自己的手上流失一分?每一次审计,汪锡广都要见人见事见底,始终有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不仅做到每一次都查纠见底,整改问效更绝不含糊。
    2004年底,汪锡广在某单位检查时,无意中听到一位助理员说,这个单位曾经处理了两只报废趸船。出于职业习惯,汪锡广随口问了一句:“卖了多少钱?”那位助理员告诉他,一只卖了8万元,一只卖了10万元。
    汪锡广立即到财务室去查,结果在会计凭证上没有找到任何相关记载。他反复追查这笔款项的下落,最后得知这笔钱确实没有入账,而是购买了一台18万元的摄像编辑机。而按照要求,这类资产是须经报批后才可购买的。
    汪锡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他当即要求这个单位将这18万元全部入账,再补办购买摄像编辑机报批手续。可当他第二次到这个单位时,发现仍没有整改到位,汪锡广再次督促落实并报告分部领导。年底,在分部党委扩大会上这个单位被通报批评。
    实践使汪锡广认识到,既然党委把经济监督权交给了审计部门,审计干部有时就需要“一根筋”,切实把责任负起来。
    去年10月,汪锡广和同事们在某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突然感觉不对劲:与往年相比,这个单位的接待费开支明显偏低。本来接待费下降是件好事,但降得如此突然、幅度如此大,不合常理。他和审计员徐国良一点点地核查,终于在该单位门面房收入上找到了疑点:与往年相比,门面房收入减少了近20万元。
    直觉告诉汪锡广,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他和徐审计员穿上便装,来到门面房暗访,一见门面房被3家餐馆承租,汪锡广心里已经明了了几分。翻开该单位两年来门面房收入的每张收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减少的20万元主要就发生在3家承租户上。疑点全部揭开了。原来,这个单位平时把部分接待任务安排在这3家餐馆,消费的金额直接充抵租金。
    “这么做,账面上是漂亮了,但结果是接待费用不降反升;更因为没有严格落实预算外经费‘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埋下了隐患。”汪锡广立即把这一情况上报分部,分部党委责令这个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单位主官在分部党委全委会上作检查。
    在汪锡广看来,审计原则不是弹簧,审计监督更不能走过场。从事审计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原则作为信念来坚持,坚如磐石、矢志不移。无论是工程队老板,还是所属单位领导,都知道在审计工作上找汪锡广通融,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为原则已经融入他的血脉和骨髓,坚持原则已经成为他的职业名片。
    “触动利益是件难事,每一次审计都是一场战斗。”汪锡广坚信正气必定压过邪气——
    无私无畏甘当“马前卒”
    审计监督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揭露。汪锡广有一双“慧眼”,对经济违规行为明察秋毫;汪锡广更有一颗“铁心”,对违纪的人和事决不手软。
    2005年3月,苏南初春还裹挟着几分冬末的湿冷。按照计划,汪锡广和着手审计某部的电力安装工程。
    几个回合审下来,工程队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材料定价过高等问题一一浮出水面。当汪锡广向他们指出这些问题时,工程队老板和预算员牛哄哄地大声喊:“我们报的就是这个价。你们如果要动金额的话,我们就断部队的电!”
    汪锡广一听就火了。但他知道和对方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审计工作是以事实、数据和法规说话的,而不是看谁的嗓门高。面对有某些特权的垄断行业,汪锡广深知,一切要依法依理进行,只要有理有据,他们是不敢乱来的。
    有理不在声高。汪锡广轻轻地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们:“垄断行业也要遵纪守法。是你们的钱,你们拿走;不是你们的钱,一分也别想从这拿。你敢断电,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老板一听这话,口气有点软了,但还是指着账本,很不服气地说:“你看,这些是你们能卡的吗?”
    汪锡广没有搭理他们,而是毫不让步进一步做好核实取证工作。经过几天几夜的辛勤工作,终于发现已埋设的6个管道只有部分用在部队,另外一些被地方单位占用,但费用却全部算在部队头上,仅此一项就多报了近百万元。
    铁证如山,僵持一个月后,这个老板极不情愿地在结算单上签了字,经费从273.78万元审减到了141.45万元,还被罚了5万元。
    2005年4月,汪锡广在对某医院病房大楼工程开标监督中,发现几家公司相继报出了1.2亿元左右的标底。“串标?”汪锡广脑中闪出了一个敏感的字眼。
    串标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为了确保高价中标,所有的投标公司按约定一起抬高标底,不管是谁中标后都要给其他公司一定的“好处”。汪锡广不动声色,和审计员对每份标书进行认真核对,找相关人员逐一谈话,最终以充足证据证明了几家公司的串标行为。
    由于干系重大,汪锡广立即报告上级,并向招标领导小组建议流标。在该大楼的第二次招标中,那些串标公司被全部清除出局,为医院节约工程经费400万元。
    唱黑脸、得罪人,汪锡广没少干。但威胁的事不怕,越轨的活不干,出格的忙更不帮,汪锡广说得响,做的更硬气。
    2006年8月,汪锡广到某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刚进招待所,施工队老板就敲开了汪锡广的门,把一个厚厚的信封直接往枕头底下塞。
    汪锡广生气了,呵斥对方马上把红包拿走,不然就交到纪委去。老板见软的不行,就开始耍“横”了,放出话来:“这是我的地盘,谁敢审掉我一分钱,我就要他一条腿!”面对威胁,汪锡广掷地有声:“自从我干上审计,就没怕过什么邪。不信你来试试!”
    老板越横,汪锡广和审计组越不退缩,该审减的一分不让。他们连续3天,审查了9大本资料,最后审减经费50余万元,审减率达28%。在事实面前,这个老板却像霜打的茄子,一下子就蔫了。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不少。有段时间,汪锡广接连碰到了多次威胁恐吓,有的发短信,有的甚至把电话打到了他家里,虽然家人很担心,自己压力也很大,但汪锡广首先想到的,是作为一名军队审计干部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2002年底,汪锡广在对某医院进行审计时,发现这个医院奖金福利发放超标。按照分部党委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票否决”的规定,这个医院尽管其他工作非常出色,也没有资格参评先进党委。
    医院领导找到了汪锡广,用商量的语气说:“医院一年来工作成绩很大,凝聚着全院官兵的辛劳和付出。就因为这一件事让大家年底颗粒无收,您于心何忍?看能不能通融或变通一下,全院官兵都会记着你的好。”
    汪锡广坚决地摇了摇头。后来,又有人找他说情,他也不为所动,按时上报。有个医院领导非常生气,当面羞辱他:“连这点小事都协调不好,难怪大家说你不开窍!”
    面对这些误解,汪锡广心中也有委屈,在情感和理智的斗争中有时也很痛苦,但他始终相信,只要按规定办事,即使撕破一点脸皮,得罪一些人,丢掉一些“分”,也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事实上,人人心中有杆秤,只要是为了部队建设,一时的不理解终究会变成理解,机关每次组织考评,汪锡广都名列前茅。
    一次,上级在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试点,非常成功。汪锡广对试点经费进行审计时,上下关注,不少人期望有个“完美”的结果,为试点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个与他关系不错的仓库领导直接对他说:“老汪,仓库经费紧张,搞这么个大活动不容易,你少审点,给我们留点‘空间’。”
    汪锡广当场表态说:“只要确实是试点的开支,我绝对不会多审掉你们一分钱,但不是试点的开支,也不会少审一分。”审计结果,审减的幅度还挺大。
    那个领导不乐意了,当面指责汪锡广:“肉不在锅里就在碗里,钱反正都在部队,有什么好审的!弄得我们难堪你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汪锡广不急不怒,平静地说:“军费不是‘唐僧肉’,每分钱有每分钱的用处,锅里碗里当然要分清楚。审计是党委经费把关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我给违规违纪者贴了‘标签’,开了‘路条’,发了‘合格证’,不仅是失职、渎职,更是对党和军队事业的不负责。”
    “多一些未雨绸缪,才能少一些亡羊补牢。”他始终瞄住源头延伸监督职能——
    能参善谋多出“大点子”
    在汪锡广看来,审计工作只当经济问题发生后进行揭露、查处的“马后炮”远远不够,而且要当问题发生前的“掺望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保健”和预警功能,通过建章立制,拉住个别人迈向违法违纪深渊的双腿。
    2001年9月,汪锡广对某仓库新修道路工程进行审计时,遇到了“新情况”:这个仓库营区道路本来是一项造价50万元的整体工程,却变成了6个10万元以下的零星工程。他一想就明白了:分部规定10万元以下的工程可不经审计直接结账,他们这样做是想逃避审计监督。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千方百计逃避监督就为个别人出现经济问题提供了方便。”汪锡广联想到有的单位长年累月使用同一个工程队施工,有的单位在同一时间找来多家工程队把项目“化整为零”施工等现象,果断向分部建议:对各单位同一施工项目、同一施工单位、同一施工期间的“三同”工程,必须经过审计后方可报销出账,防止中间出现“猫腻”。
    很快,分部“‘三同’工程必审”的机制出台了。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个别单位在工程建设中规避审计打“擦边球”的现象。
      针对合同签订不够严谨、中标结果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汪锡广向分部党委建议,对50万元以上项目合同,必须由财务、营房、审计等机关职能部门联合审核后才可签订。
    这一做法成效十分显著,几年来,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审核合同200余份,提出审核修改意见1500余条,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就这样,汪锡广带领办公室的战友还先后建立完善了战备工程审计巡查机制、三级复核机制和审计质量抽查等机制,扩大了审计工作的覆盖面,拓展了审计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在党委决策中的参谋作用。
    在对干部出现经济问题的预防“保健”中,汪锡广出的“金点子”既有和风细雨式的“软提醒”,也有暴风骤雨式的“硬敲钟”。
    2004年,国家审计署在全国掀起了“审计风暴”。刚上任审计处长没多久的汪锡广深受启发:有的单位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屡审屡犯,说到底是他们没有感到压力。如果对各单位审计出来的问题指名道姓地曝光,让全体官兵监督他们“阳光”整改,那离问题彻底解决就不远了。
    于是,他向分部党委呈报了推行《审计结果讲评制度》的建议: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在分部党委全委会上实名讲评各单位审计出来的问题,限定他们的整改时间,并下发通报。分部党委接受了这一建议,在当年的党委扩大会上,分部领导根据汪锡广提交的审计报告,对有的单位工程建设“三超”、接待费超限额、打“擦边球”超标准发放福利、党委理财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指名道姓地逐一讲评。与会人员受到了强烈震撼,许多单位领导听得都坐不住了。
    一时间,汪锡广成了分部的“风云人物”。有人说他爱出风头,有人说他想整人,但更多的官兵称赞:这场“审计风暴”刮得好!
    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建章立制,推助单位科学发展,是汪锡广始终重视的一个工作方向。
    2002年,他到驻沪某医院进行财经管理专项检查,发现不少科室在科室基金的管理上不规范,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有的甚至成了科主任自由支配的“小金库”,这是财经纪律所不允许的。汪锡广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向分部党委建议出台了撤销科室小账本、纳入医院财务统管、科室基金收支情况上网公布等6条硬性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既规范了管理,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
    一段时期,分部所属医院竞相展开医疗合作项目,医疗毛收入激增,按毛收入比例提发的奖金也大幅增加。汪锡广在审计中发现,虽然“蛋糕”做大了,但医院实际效益提升并不大。
    汪锡广敏感地意识到,通过规范管理增加效益只是基础性的工作,依靠创新办法促进效益提升更是大有作为。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调研,汪锡广大胆提出了“对医疗合作项目进行规范管控、实行以纯收入提成发放奖金并封顶、在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等建议,被分部党委采纳推广。为配合全成本核算,他们在医院效益审计上探索形成的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三全”审计做法也被全军推广。
    这些创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分部所属医院建设的科学发展,质量效益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以来纯收益按年均23%以上的速度递增。
    近6年来,他还会同有关部门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收回借垫款866万元,盘活利用各类实物资源1.8亿元。认真审,真心帮。如今,汪锡广在基层有口皆碑。现在,基层单位在遇到工程经费控制、财经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时,都会约请汪锡广上门指导。
    一次,汪锡广在对某单位军事主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该单位一些费用开支管理手续不够规范,超支现象严重。一问被审计对象,他说,根据分工,这些经费是政工主官分管和拍板决定的。
    这句话引起了汪锡广的深思:作为部队的政治主官和军事主官、党委的正副书记,他们在集体理财中均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按照现有规定只对一名主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而不审计另一名主官,这不仅对个人的责任难以厘清,也是部队财经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他据此向分部建议,制定“双主官”联审机制,并很快推行开来。
    汪锡广从多年的审计实践中感悟到,经济领域发生违规违纪问题,有的是干部自身法规意识淡薄、盲目行事,有的与发现纠错不及时、监督滞后有很大关系,审计工作也要发挥免疫和预警功能,帮助干部健康成长。
    2006年2月的一天,汪锡广向某医院院长出示任中审计报告,当对方看到“经费使用程序不规范”、“消耗性开支超预算”、“合作项目管理不规范”等字眼,坚决不签字。汪锡广感到,一个单位集中地发现这么多问题,反映了这个主官履行经济责任不严格,一定要让他认识到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当晚,汪锡广主动到院长办公室与他促膝长谈,详细阐明问题定性、相关制度、原因责任,两人整整谈了一夜,院长终于认识到审计评价是客观的,愉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2009年初,当汪锡广带队再次对这位院长进行离任审计时,该院长诚恳地对汪锡广说,不是你当年的善意提醒,今天这一关说不定我还真难“过”呢!
    “超凡脱俗是假的,如履薄冰才是真的。”他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清廉自守唱响“正气歌”
    2008年5月,汪锡广拿到了经济适用房的钥匙。带着满心的喜悦,他和同事去现场看房。
    刚进小区,建筑商就把汪锡广拉到一边,神秘地说:“汪主任,你就把房子装修的任务交给我吧,保证让您的装修既豪华又实用。”又是一个想通过非法手段捞取不当利益的!汪锡广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严词拒绝了这一“好事”。
    光拒绝贿赂还不算。事后一琢磨,一个疑虑跳进了汪锡广的脑海:近年来分部建了不少经济适用房,我一个审计干部能有这样的“礼遇”,那其他领导干部是不是也会面临这样的诱惑?第二天,他就向分部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担心。在他的参与下,分部纪委的《经济适用房廉洁装修规定》很快出台了,从不准接受工程队送装修、不准请在本单位有项目的工程队装修、个人装修合同单据要留底备查等11个方面,对领导干部经济适用房装修提出了明确要求,经分部党委批准下发部队,有效防止了个别人在装修中捞好处、犯错误。
    不收礼、不受贿,拒绝的是邪财,赢得的是尊严,立起的是党性。新房装修好后,去过他家的人都非常感慨,这样的装修太过简单,没有华丽装潢,没有高档家俱,客厅里只装了一个吊扇。但汪锡广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睡上安心觉。
    不和建筑商同利,不与承包商拉拉扯扯,这是汪锡广的行为准则。他把个人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每次下部队,他都是招待所、食堂、工作现场“三点一线”,从不涉足任何地方娱乐休闲场所。
    一次,汪锡广审计一段道路工程时,发现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于是准备打洞取样。施工队老板见事不妙,晚上来到他的住所,悄悄往枕头下塞了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汪锡广马上抓住老板的手,责令他把信封拿走。老板说:“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谁也不会知道的,你就放心收下吧。”汪锡广掷地有声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拿了你的钱,就昧了自己的良心。”一听这话,老板只好拿起信封悻悻离开。
    次日一大早,汪锡广就带着同事现场取样、计算测量,审减不合理经费35万元。审减底气从哪儿来?来源于自身的正气。
    汪锡广在述廉报告中写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审计干部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更要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日常生活中,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从事审计工作以来,他组织审计过的工程项目达2000多个,接触过的工程队也难以计数。但他就是可以拍着胸脯硬气地说:“我没有抽过他们一根烟,没有喝过他们一杯酒,更谈不上收他们的红包了!”他坚信一条: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有一次,为了退还一份礼品,汪锡广楼上楼下跑了8趟。
    2006年,一个已转业到地方,曾对汪锡广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给他打来电话,说正在分部施工的某工程队老板是他的一个“小兄弟”,想请汪锡广在审计时“给予关照”。
    汪锡广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这个老领导自己一向非常敬重,怎么也搞起了这一套?他诚恳地说:“老领导,我是什么人您应该知道。这个忙不是我不想帮,实在是不能帮啊。”那个老领导在劝他“凡事看开点”后说:“我让工程队老板直接和你联系吧,也请他代表我向你表示个意思。”
    面对情感的攻势、金钱的诱惑,汪锡广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迷茫。他坚决不接那个工程队老板的电话,不和老板私下见面;对那个老领导的电话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接下来的审计结算中,他丝毫没有手软,100多万元的工程依法依规审减了20余万元。知道了汪锡广的铁面无私,那个工程队此后再也没到分部投过标。
    在“原则”的敌人中,“人情”的力量最不可小视。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够抵御住人情的侵袭不仅需要坚强的党性原则,更需要内心的长期坚守。
    汪锡广做到了。在从事审计工作的11年中,他不为人情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友情所累;做到了人情是人情、公事是公事,绝不用感情代替政策、用人情破坏党性原则。
    2007年9月的一天,一个老乡加战友突然出现在驻地,说找几个战友“聚聚”。由于平日里两人感情较好,又好久未见面,汪锡广欣然前往。席间,那个战友介绍了家乡的一个施工队老板,想请汪锡广帮助他在承包分部某医院病房大楼时“出把力”,并当场送给汪锡广两条“家乡烟”。汪锡广一看那烟比一般烟明显短,知道里面肯定是钱。他急忙跟朋友道别,丢下那两条“家乡烟”赶紧离开了酒店。回到办公室后,汪锡广拨通了老战友的电话,诚恳地指责道:“你还不了解我这个人吗?你这样干是在害我啊!”那个战友听了这话也深感惭愧,真诚地道歉。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讲人情。汪锡广不是天外来客。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他知道只想着为自己和家人赚钱谋利的人情是狭隘的人情,为朋友开绿灯走后门的人情是庸俗的人情。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最柔软、最易攻破的地方,汪锡广也不例外。因为长期在外出差审计,汪锡广对妻子女儿照顾得很少、深感愧疚。许多工程队老板知道了他的心思,想通过帮他家人提供生活方便送人情。有想送车的,有想帮他女儿找个好学校、好家教的,有许诺“只要有需要,保证随叫随到”的,但对这些主动送上门来的人情,汪锡广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坚决拒绝。因为他知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
    只有头脑清醒,手上清白,内心才能清净。他的家人也坚定地跟汪锡广站在一起,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个人争气。去年,他的女儿凭着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理想中的复旦大学。
    “审计风险越来越大,练不好内功就挑不好担子。”他在直面挑战中超越自我——
    勤学不辍磨砺“金刚钻”
    1999年8月,全军在联勤分部设立审计机构。对审计知识知之甚少的汪锡广从营房部门调到了审计处工作。跨入审计门槛后,专业知识的匮乏让他一筹莫展,工作几乎无处下手。
    能力是成事之根,素质是立身之本。汪锡广暗下决心:“半路出家也要变成审计专家”。
    从那时起,汪锡广养成了一个习惯——尽可能地不参加各类应酬。他把别人打牌、喝酒的时间全部放在学知识、强素质、增技能上,苦练审计硬功。
    啃书本,记心得,日学一招审计方法,月钻一门专业知识,汪锡广把学习钻研当成了比吃饭睡觉还重要的事情。一个周末,他关闭手机,像往常一样躲在资料室学习财经管理与运用知识,过了晚饭时间,他的爱人四处打听也找不到人,直到同事到办公室加班才发现了他,他正津津有味地捧着书,看得入迷。
    凭着这种自我加压不懈怠,处处争第一、扛红旗的精神,汪锡广实现了从外行到审计专家的蜕变。他先后在《军事经济研究》、《军队审计》、《审计工作信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文章、信息等80余篇,其中《审计部门在某型战役中如何履行监督职能》、《派驻审计在战备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别获得全军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2005年,在军区首届审计知识比武竞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2007年,被军队审计理论研究中心选任为第四届理事。
    12年的审计历程,12年的创新之路。在汪锡广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分部不断从创新机制上堵住可能产生经济腐败问题的源头,先后建立完善了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的学习机制、以“拒腐防变”为宗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机制、以“保全资金安全”为底线的资金审计监督机制、以“质量效益”为抓手的工程审计监督机制、以“抓末端”为根本的审计查处问题提交机制、以“事务公开”为推力的审计通报机制等,将监督关口前移,拓展了审计监督的功能和实效。
    2003年以来,分部审计办公室几乎成了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员的培训实习基地。汪锡广先后承接了6个批次10余人的实习带教任务。一有机会,汪锡广就给这些高学历人才讲解审计技巧、分析审计难点,先后指导他们完成论文10余篇,受到了学院和实习人员的一致好评。
    2005年5月16日,汪锡广从部队审计归来,按常规到办公室整理审计资料。看着办公桌上、四周的铁皮柜里到处堆满的资料,他感觉有点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但枯燥无味的资料归类、手工填写、汇集档案,是每次审计任务结束后必须完成的程序和任务,丝毫马虎不得。“一定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他把这个想法和决心告诉了办公室同事,但这条路走得却不平坦。
    他带领办公室的同志们,白天晚上连轴干,跑院校、跑图书馆、跑科研单位,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劲,遇到难题时协作攻关,几次受阻搁置,几次推倒重来,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审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制,改变了过去枯燥无味的资料归类、手工填写、档案整理,实现了审计档案由纸质化向数字化的根本转变,这在全军是第一家,并很快引起了总部重视。
    2006年10月8日,对汪锡广来说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解放军审计署组织全军审计档案集训人员到分部参观见学,现场观摩了这一系统和分部的审计档案管理工作。
    今年7月,分部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汪锡广利用这一契机,加快了审计办公室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审计信息联通、审计项目联动、审计成果联用”的目标,并依托全军综合信息网打造新型学习室,使分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再次走在了军区前列。
    现在,分部和军区、总部审计部门信息联通、可视报告;在基层一线和审计现场就可随时调阅历年审计数据,实施动态分析;联合财务、营房、物资油料等部门,对分部系统内的资金流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插上了翅膀。
    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汪锡广把抓业务、抓规范与抓思想、抓作风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铁心向党、铁面无私、铁胆审计的一流团队。
    一次,有个领导开玩笑地说:“你们审计部门总审别人,谁来审计你们啊。”这句话引起他的深思,“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更要接受别人监督”。
    在高调“曝光”别人的同时,他把监督的“手电筒”照向了自己,制定了审计干部“七不准”规定,扎实抓好审前教育、审中督查、审后回访制度,每次审计组下部队之前,总要组织针对性教育,反复强调廉政纪律、交代注意事项;审计实施时,及时跟踪进展、询问情况、听取意见;审计结束后,与审计单位进行双向监督,开展双向讲评。
    为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他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带领大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建立落实每季、每月、每周业务学习交流制度,要求每个同志学习定计划、读书定书目、研究定课题,让大家结合工作学、克服困难练、相互比着干。
    处里每次来了新同志,汪锡广都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从审计程序法开始教起,从基本规章制度讲起,手把手地带,面对面地帮,具体讲解审计技巧、分析审计难点、提升审计能力,目前办公室的战友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汪锡广还带领大家搞好重大审计课题的研究,先后完成了《联勤分部审计训练教案》等10多个课题,得到了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2008年审计办参加军区审计专业比武竞赛,荣获团体第一名;连续8年都有“精品”审计项目在军区榜上有名。
    凭着过硬能力素质这个“金刚钻”,汪锡广和他的同事们创新工作思路,规范执法程序,持续加大基本建设审计监督力度,有效维护了审计权威。分部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持续攀升,创造了12年无信件、无上访、无投诉、无复审的纪录;21个审计项目被军区表彰为“精品”项目,审计办公室被表彰为全军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军区审计工作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汪锡广先后两次被军区表彰为审计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