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风采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人风采

当前位置: > 红色传承 > 军人风采

90后“金牌士兵”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5-13

    张振兴摄、方 汉合成

    写在前面

    初识张稼枫,是在2009年仲夏。

    那时,他刚参加全军通信专业大比武载誉归来。白净、温和、笑呵呵的,像一个“邻家男孩”。

    时隔两年,再次见到张稼枫,乍一看,人依旧阳光、秀气;可细细打量,会发现他眉宇间流露出越来越多的英武、刚毅和稳重。

    也难怪,毕竟又多了两年军营生活的磨砺。

    期间,张稼枫执行过联合战役演习、抗旱救灾等通信保障任务;参加了济南军区通信与电子对抗比武,再次独摘2枚金牌;前不久,又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张稼枫说,相比“金牌士兵”等称呼,他还是更喜欢当初被人称作“小报务兵”的那个自己。

    这个90后“金牌士兵”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一番。

    原连长说——

    我理解他这种“温和”,其实骨子里暗含着倔强、坚持

    讲述人:田理功

    (张稼枫原连长、现任济南军区某通信团二营副营长)

    “温和”,是张稼枫给我的第一印象。正是由于这份“温和”,让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伙子。

    为什么?我们报务专业常说,“苦不怕,难耐的是枯燥。”这是所有报务兵的“心理坎”。挺一挺,心平气和,也就过去了;心浮气躁,挺不过去,就永远当不成一名出色的报务兵。

    新兵下连时,我便把张稼枫挑到了报务班。可问题来了。当好报务兵,手很重要。因为报务员平常主要用手处理业务,手指太粗不行,指关节也不能有明显的弯曲。但张稼枫手指骨节偏大,考虑再三,我还是把他列为淘汰对象。

    没上阵就被淘汰,张稼枫不甘心了,一再恳求留下来。我给他3个月的“试用期”。张稼枫非常珍惜这次机会。3个月过去,他整整瘦了5公斤,却换来了考核5项第一的好成绩。

    表面上不说,我内心却十分欣喜:这只先天不足的“小菜鸟”,翅膀慢慢硬了起来!

    什么叫练?看看张稼枫的手就知道了:腕子上被钉子扎的疤痕,看上去像戴了一条“手链”(那是因为他自己做了一个练习用的小木框,在上下两面分别按上了图钉套在手腕上,以此来控制抖腕的幅度);按键的手指茧子磨掉了一层又一层。随之而来的是,发报越来越准,速度也越来越快……

    现在来看,我理解他这种“温和”,其实骨子里暗含着倔强、坚持。

    同年兵说—— 

    从“金牌士兵”到“金牌台长”,如今的张稼枫超越了普通士兵的境界

    讲述人:李 乾

    (济南军区某通信团一营无线电连一台台长)

    张稼枫几乎是一夜间“火”的。

    2009年盛夏,全军通信兵大比武,张稼枫作为军区“种子”选手参战,一气夺取了5枚奖牌。载誉归来,全团沸腾,荣记一等功……这还不是让我最佩服的。我服他,是因为他能够很快在荣誉面前冷静下来。说实话,在鲜花和掌声面前,起初那一阵子,他也有些飘飘然。但有一件事让他很快彻底清醒过来。

    2010年初,集团军组织通信台站综合业务考核,所考4个课目,张稼枫带领的六台无一项拿名次,就连他个人强项“电子键拍发”,也因配合人员的紧张而失利。

    比武场上夺冠,只代表有了上战场的资格,能打得赢才是关键。从此,张稼枫把目标放在了演习场,而不是比武台。经过半年多的赶队,六台战士无论是台站开设、指令传收,还是心理素质、整体协作水平都走在了全团前列。

    一次,上级组织实兵对抗演习,张稼枫带领的六台作为“蓝”军电子对抗小分队与“红”军斗智斗勇。

    这天上午,实兵对抗陷入胶着状态。“红”军指挥所刚刚抵达某作战地域,就被呼啸而来的一发发炮弹命中。原来,“红”军指挥员在下达作战命令时,被执行无线电侦听任务的张稼枫捕捉到,并将“红”军发出的数码迅速通过无线电码传递到“蓝”军指挥部。

    从“金牌士兵”到“金牌台长”,如今的张稼枫超越了普通士兵的境界。

    自述——

    最喜欢电视剧《潜伏》里“信仰是无底的深海”这句台词

    讲述人:张稼枫

    (济南军区某通信团一营无线电连六台台长)

    “嘀,嗒”,

    “嘀嘀,嗒”,

    “嘀嘀嘀,嗒嗒”……

    这不是钢琴的音调,

    不是音乐的音标,

    是摩尔斯电码的咆哮……

    “战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你会说,炮声隆隆、战机轰鸣、子弹呼啸……没错,这是战场的声音。但在我看来,掩藏在嘈杂枪炮声中的那一串串“嘀嗒、嘀嘀嗒……”声,也是战场的声音。

    手键、电子键、发报机,嘀嗒的电波声,一切都那么新鲜。那时,清晨天不亮起床背记电码、勤务用语,正课时间进行抄报、发报训练,晚上加班至深夜背记密语,一天下来,累并快乐着。现在回忆起初学报务那段时光,想想就觉着幸福。

    现代社会,被手机、电话、传真机、网络等五花八门通信方式包围着的人们,对于“嘀嗒、嘀嗒”电报的声音已经越来越陌生了。但无论电信工业如何发达,电报,仍然是军事领域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之一。

    我最喜欢电视剧《潜伏》里“信仰是无底的深海”这句台词。我们报务员作为“用手指‘诉说’秘密的人”,更清晰地懂得这种在社会生活中日渐消失的通信手段对于国防建设的巨大意义。

    有些已经复转的老报务班长曾经告诉我,离开部队后,有时听到电视剧里响起“嘀嘀嗒嗒”的电波声,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在腿上写出1、2、3、4。我知道,与电波打交道的日日夜夜,也会成为我生命中永不消逝的记忆……

    采访后记

    一字一码,千军万马。

    进到电台车,手往电键上一放,张稼枫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专注,凝神,双耳似乎都在抖动,过滤着空气中传来的一切声音。

    为了检验他的抗干扰能力,笔者有意不停地和他说话,意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哪知他目不转睛,一边对答如流,一边“噼里啪啦”地拍键盘。真神了!

    学无线电报务专业不像有线兵那样消耗体力,但是学过这个专业的人都知道,10个阿拉伯数字反复抄写,不同的组合反复记忆,必须经受住极端枯燥的考验。如果不是对这个岗位发自内心地热爱,谁能坚守三寸键盘而经年不弃?

    采访结束,张稼枫给我们朗诵了一首他自己写的诗: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了我也不会告诉你,

    我没能像潜艇战士那样遨游于海底,

    却用耳朵细细倾听,等待来自深海的消息。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了我也不会告诉你,

    我没能像陆战勇士那样冲锋在一线搏杀立功,

    却用手中的电键,缩短与前方战友的距离。

    纵横的电波是我们的表情,

    嘀嗒的声音是我们的话语,

    我们向祖国和人民承诺,

    只要有我们,陆海空天就能连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