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不成功的排爆手,一生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错了职业,二是剪错了导线。”
1988年7月,邢春洪从武警特警学院毕业分到作战分队,能用上自己所学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中队长黄建军把他叫到操场边的一块草地上。
“小邢啊,说说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好好干,练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当一名枪法精准、武功超群的特战队员。”
可是两天后,还是月朗星稀,还是在那片草地上,前来挑选排爆队员的技术分队分队长郭建立高声点名:“邢春洪,出列!”技术分队和作战分队只有一墙之隔,人家盯上他了。
邢春洪并不那么愿意改行,在等待去技术分队报到的那些天,正好某航空公司来招空中警察,他积极应招,经过几轮严格的筛选,被列为第一候选人。
邢春洪给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打电话征求意见,女友告诉他:“我只在乎你是否选择我,并不在乎你选择何种职业。”这是一个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的回答,但也是一个体现真爱和信任的回答。当时的女朋友是他现在的爱人,这是后话。经过征求亲朋好友的意见,邢春洪下定了当空中警察的决心。在外地出差的作训处长陈文战知道这事后,打长途电话给他,就说了一句话:“你给我死了这条心,你要是走了,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送到飞机上。”
“太武断了吧!凭什么啊?我又不是你的私有财产?”邢春洪觉得很委屈,他又去找院长候义明讲理,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要求再次被断然拒绝了。
分队长郭建立说:“小邢啊,特警的技术分队刚刚成立,缺少像你这样懂技术的干部,现在真的很需要你,在这里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呀!”分队长的话,让邢春洪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我有什么技术呀?”
“小邢,我就喜欢你这种谦虚。你为学校晚会制作的声控霓虹灯很漂亮,也很新奇,你把‘电老虎’驯服的不错。当今,恐怖活动所使用的爆炸装置,其实就是一个个诡秘的、凶残的‘电老虎’,我相信你很快就会驯服它,你也必须很快驯服它。”
邢春洪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串声控霓虹灯决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什么办法,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与其老不痛快,还不如早点痛快。邢春洪把一句诗抄在日记本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从此,邢春洪开始了与炸药、雷管、起爆装置打交道的军旅人生。
作为一名排爆手,生死考验常常猝不及防。每一次执行任务前,分队领导都要求大家写好遗书,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1991年8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连树上的知了热得都叫不出声来。一天,邢春洪请假外出办事,正大汗淋漓地走在返回的路上,一辆吉普车“嘎”地停在他面前,一只手一把将他拉上车。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分队长郭建立气喘吁吁地说:“机场有排爆任务,危险等级为A级,你来不及穿防爆服了,处置时一定要当心点。”
这是邢春洪第一次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去执行排爆任务,他不知道到底有多危险,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扑扑”直跳。邢春洪说:“分队长,我还没来得及写遗书呢!”郭建立说:“不用了,上次写的那封我还替你留着呢!”
到达机场时,平时热闹的出港大厅死一样寂静,乘客和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一个爆炸可疑物停留在通道式X光机的传送带上。听完现场人员的情况介绍,邢春洪对分队长说:“我先去看看,你们撤离到安全地带吧!”他缓缓接近可疑爆炸物,除了可疑物内部发出的奇异响声,他仿佛还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尽力稳定情绪,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俯身观察,侧耳倾听,皱眉思索,仔细判读显示屏上的X光图像。一个有着复杂电路和诸多电子元器件的物品通过一条导线与一个方形物品相连,凭借高超的X光图像识别能力,他初步断定这是一个电起爆爆炸装置,装药量应不小于5公斤。如果发生爆炸,整个出港大厅将遭受严重破坏。
经验告诉他,这个爆炸装置是可以转移的,而且必须马上进行转移。通过用对讲机向领导简单汇报情况后,他确定的方案得到批准。邢春洪从传送带上轻轻取下可疑物,缓步向大厅外的防爆车走去,如果剧烈运动可能诱发爆炸物发生爆炸,他走得很缓慢,小心翼翼,就像是手捧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终于来到防爆车前,然而由于可疑物体积太大,根本无法放入专门用于储存、转运爆炸装置的防爆罐。怎么办?为了争取时间,邢春洪对郭建立高声喊:“你开车,我扶着这个鬼东西,马上向排爆点转移。”
车虽然开动了,但慢得如同牛车。为防止车辆颠簸引起爆炸,使用车辆转运爆炸物,通常速度不能超过5公里/小时。3公里多的路程,仿佛走不到尽头,时间再一次凝固。车辆引擎发出的声音和可疑物内部发出的声音,构成了一曲死亡交响乐,邢春洪眼睛直勾勾看着可疑物,生怕里面蹿出一条喷火的魔鬼。它如果出现,则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防爆车终于到达预定排爆点,然而,更加紧张的工作刚刚开始。是人工分解还是销毁器分解?人工分解,危险性之大众所周知,邢春洪刚刚学习排爆时的德国教师就死于人工分解爆炸装置;爆炸物销毁器分解,架好器材,远距离按下点火开关,排爆工作就结束了,然而重要证据也就随之销毁了。
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邢春洪选择了人工分解,他严格按照排爆作业规程实施,很快将爆炸装置解体,并移送公安机关。
在邢春洪23年的排爆生涯中,这样的经历不知有多少次,但他一次次化险为夷,让他由排爆勇士成长为一名爆炸恐怖袭击事件处置专家。他说:“不成功的排爆手,一生有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选错了职业,二是剪错了导线。”
☆“我研发的装备不能有一件在实验室当展品,要全部在反恐一线发挥作用。”
人的一生像一条大河,会有很多分水岭。36岁那年,在武警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防爆专家邢春洪又一次站到了人生的分水岭上。不过,这一次不是领导让他干,也不是他自己要求干,是国际上日趋严峻的恐怖浪潮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自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恐怖主义兴起后,各种各样的恐怖事件难以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恐怖活动越来越猖獗,恐怖手段越来越残忍,反恐斗争形势日趋严重。国内公安、武警纷纷成立以反恐为主要任务的特勤、特战、特警分队,反恐装备需求量大增。由于国内生产的反恐装备种类、数量都很少,大量依赖进口,而进口装备高昂的价格、超长的维修周期,制约着其战斗力的生成和保障能力的转化,很多进口装备没有生成战斗力,成了“形象装备”“花瓶装备”。邢春洪从一份内部材料上看到,某单位从国外进口了一个排爆机器人,只是因磨损了一个齿轮,维修耗时近一年,机器人成了不死不活的“植物人”。听闻这些消息,邢春洪就暗下决心,要为反恐装备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在这样一个冷门的行业里搞装备科研,不仅需要经费,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有赶超世界的眼光;不仅要懂技术,更要了解作战需求。不少人劝他:“老邢啊,你现在也是功成名就了,半路出家搞别的,万一弄砸了,可是鸡飞蛋打啊!”
邢春洪又一次面临两难抉择。当时,他已是学院军事教研室技术组组长,官至副团职。他有点不忍心丢掉自己出生入死换回的这点成绩,更不忍心让妻子看着自己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
举棋不定时,他从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反恐案例。1985年11月23日,埃及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客机被劫持到马耳他,谈判失败后,埃及特种部队冲入舱内。这时劫机者扔出几枚燃烧型手榴弹,爆炸带来的浓烟顿时让机舱内一片混乱,有2名机组人员和58名乘客被打死。
60个鲜活无辜的生命的消逝,让邢春洪的心情特别沉重。深夜,邢春洪一遍遍对这个战例进行研判和分析。他忽然强烈地产生这样一个念头:能不能利用现有的装备,发明一种微烟型声光失能弹,它可使人暂时失聪、失明、思维混乱,失去行为能力,而又可以确保突击队员突入房间、车厢、机舱等狭小空间后,视线不受烟尘的影响,避免他伤或误伤。
连夜查资料,方案可行,他兴奋不已,打开1瓶烈性白酒,2两酒一口下肚,然后沉沉睡去。
命运常常对好人下毒手。就在邢春洪准备起程去东北一家工厂进行试验时,一场厄运向他袭来,4岁的儿子突然遭遇车祸。当他发疯般赶到医院时,儿子头一歪,只喊了一声“爸爸”,就再也没有醒来。丧子的悲痛几乎将这个高大的男子汉击倒在地。
令大伙没有想到的是,10多天后,邢春洪如期出现在试验现场。深冬的齐齐哈尔天寒地冻,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出于安全考虑,试验时只能投掷一枚失能弹,因为再投第二枚时手就被冻得僵硬以至于拉不开拉环。3个月后,饱蘸心血和汗水的微烟型声光失能弹终于呼啸而出,很快列装到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并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他有名有姓获得的第一项成果。
目前,国内装备研究出现一种现象,不少通过技术鉴定的装备研发成果,迟迟“嫁”不出去,只能束之高阁。对此,邢春洪自有个中见解。他认为技术成果不能完成转化是因为不是急需品、必需品。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反恐装备研发必须做到“五个一”,即一线调研、一线论证、一线人员参加项目组、一线人员参与方案设计、一线人员参与成果鉴定。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自己研发的装备绝不能有一件留在实验室当展品。
人们都知道,当鹰把目光聚集到一个猎物时,它即将开始飞翔和猎杀。邢春洪就是一个始终将目光聚焦到反恐一线的人。一次,他在基层单位观看爆炸物销毁器分解爆炸装置演示,爆炸物销毁器发射后在空中连续翻滚,足足飞出10多米,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并造成接线柱损坏,更要命的是爆炸物只是轻微受损,销毁器并没有起到分解爆炸物的效果。当他听说这种装备是国内普及率最高的进口产品时,顿时拍案而起,这一股怒火也让他燃起了研制大威力、无后坐力爆炸物销毁器的想法。
无后坐力爆炸物销毁器在排爆中的使用,虽然理论推研是可行的,但至今没有一份实装试验报告能够证明其可靠性。因爆炸物销毁器实装试验危险性极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很多研究机构、生产厂家都不愿意涉足此事。邢春洪决定结合无后坐力爆炸物销毁器的研制,通过“实装实靶”试验,解决这一困扰排爆界近50年的难题。
2004年,邢春洪开始啃这块“硬骨头”,让国产爆炸物销毁器替代进口产品。试验时,邢春洪当仁不让担负安装任务,每一次安装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超近距离接触。如何不让销毁器“翻跟头”,他想到了双向平衡发射;如何让爆炸物销毁器分解能力提高,他采用了大口径、大药量设计方案。初样机试验时,最令他担心的事发生了,销毁器出现了炸膛,幸亏安全措施到位,才有惊无险。这事妻子知道了,她苦苦哀求道:“老邢,我们已失去了心爱的儿子,我不能再没有你,你还是干点别的吧!为什么非要天天遭遇生命危险呢?”
“我危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在不危险之中。”他一句话说得妻子不吱声了。
邢春洪清楚地知道,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研发涉爆装备更是这样。事后查明,炸膛事件是由于加工工艺出了问题,理论数据、整体设计方案是科学合理的。试验完成后,邢春洪在专业期刊《爆破与防爆》发表的《40毫米无后坐力爆炸物销毁器分解能力试验报告》和《爆炸物销毁器分解爆炸装置部位选择》两篇论文,在防爆领域引起强烈反响,一时好评如潮。经过近5年的辛勤工作,150多次的实装试验,40毫米无后坐力爆炸物销毁器终于研制成功,并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正是因为有这种“较真”的劲头,邢春洪主持研发的装备全部列装部队。
☆“我们不会等恐怖事件发生了再去想对策,这叫借镜观形、未雨绸缪。”
常言道:“技术决定战术”“有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邢春洪把目光拉远又拉近,他的思绪进入一场场血腥而残酷的反恐战争。谈到反劫持行动,人们想到的总是枪林弹雨、血肉模糊的激烈武力对抗。2002年10月的莫斯科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给了邢春洪一个深刻的启示,能不能利用技术手段处置劫持人质事件呢?
科研发明都是设想的结果。他大胆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设想,不久设计方案出台了,相关部门组织军地技术专家、实战专家论证,对他的方案大加赞赏。然而,方案可行,项目启动却遇到问题:立项报告得到了批准,但“非典”袭来,学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不准踏出校门。邢春洪焦急地等待着解禁的日子,然而“非典”形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邢春洪终于坐不住了,他向学院领导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请求:“把我隔离到学院外面,直至‘非典’结束,‘非典’不结束、项目不完成我不进校门。”经过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报请总部司令部首长批准,“绿灯”亮了。当时,正是“非典”形势最为严峻之时,因项目实施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邢春洪面临着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他再一次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危险的环境之中。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地工作,样机研制成功,设计方案所要求的功能全部得以实现,技术战术指标全部达标。该成果填补了反恐装备的一项空白,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防发明专利两项,他作为武警部队反恐装备的代表向中央首长汇报。
去年9月,欧洲一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来到武警特警学院,他们在观看了这种新型装备演示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当得知破解这一难题的并非出自科研院所的科学家,而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特警学院警官时,他们都很惊讶。代表团团长带着满腹疑问走到邢春洪面前,礼貌的握手过后,向邢春洪提问:“你们中国没有典型而重大的恐怖事件,为什么能研发出世界一流的反恐装备呢?”
邢春洪十分友好地对他说:“我们总是将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恐怖事件进行深入研判,我们不会等恐怖事件发生了再去想对策,这叫借镜观形、未雨绸缪。”
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又问道:“邢,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邢春洪笑了笑回答道:“中国武警大学,一所不发学位证书的大学。”
其实,邢春洪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靠的是勤奋和执着。在他的床头、案头、甚至卫生间的马桶旁边,都放着几张白纸和一支笔,来了灵感,随时随地记下。几乎每天晚上,他总是躺下起来、起来躺下,台灯总是开了关、关了开。辛苦了一天的妻子有时难免会埋怨他几句,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当他半夜起来坐到电脑前工作时,妻子总是给他添件衣服、倒杯开水、削个水果,有时还会为他做点夜宵,甚至陪他一会儿。
请看这样一份成绩单:近5年来,邢春洪主持国家反恐怖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3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主持武警部队装备科研项目5项。狙击武器遥控射击系统、柔性阻车系统、被覆水聚能爆破切割器、机械定时装置与电子器材探测器、激光探测/干扰光电器材系统等,陆续成为反恐装备系列中的新成员,对提升反恐作战装备保障能力、丰富反恐作战手段起到重要作用。
无数个白天黑夜连轴转的日子,邢春洪如痴如醉,恍若过着“无论魏晋,更不知有汉”的世外生活。有一天回家,妻子摆了一桌好菜,让他猜今天是什么日子,几个答案全部被否定后,妻子很淡然地告诉他:“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邢春洪和妻子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但他不知道儿子上几年级的事曾经是单位的一个笑话。有一次开会,会前同事们在聊孩子学习的事,邢春洪心里却在想一个项目的优化方案。
一个同事问:“老邢你儿子上几年级了?”
邢春洪随口答道:“三年级。”
同事纠正他的说法:“不对吧,你儿子应该上四年级。”
邢春洪一愣:“哦!是吗?我打电话问一下。”他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是的,邢春洪记不住儿子上几年级、结婚纪念日、家人的生日,但却能够将那么庞杂的装备数据背得滚瓜烂熟。
近些年来,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事,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常常是每天早上6点钟即走进办公室,晚上十一二点回到宿舍。保洁的一位大姐,以为他老不回家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好。有一次带着疑惑问他:“你为什么老不回家?你爱人看着性格挺好的,你们还闹矛盾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天,邢春洪别出心裁地给曾当过国家队排球队员的妻子买了一个排球,并在上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主攻,你永远是我最信赖的二传手。妻子拿着丈夫送给她的排球感慨地说:“这是我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奖杯,我会珍惜的,我会更加努力,始终做你的二传手。”
☆“装备试用让我组织,试用报告我负全责,除了错别字和语法问题,其余的一个字都不要改。”
邢春洪出名了,名字上了国家核心期刊,各种头衔也纷至沓来:国家反恐怖科技计划核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会员、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等。
2004年4月,一位部队首长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可远距离侦测爆炸物的装备”的信息,由于对该装备存有疑虑,要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调研。邢春洪被指定为该装备调研与试用工作负责人。其实,早在数年前,他就已经对该装备进行过多次测试,并一直密切关注该装备的发展动向。关于这款在国际上极具争议的装备,性能如何他心中早已有了结论。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组织相关人员到经销商等处了解情况,并组织了由经销商、一线使用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实装试验。多数专家的意见和实装测试结果,毫无悬念地否定了该装备远距离探测爆炸物的能力,然而,在出具报告时却产生了分歧和干扰。 有的人认为,报告写得太直白,是对已经使用该装备的友邻单位的一种否定,是对有关领导认识能力的一种否定,最好不要直接否定该装备,应该说得婉转点。经销商也找上门来说:“能否进入武警,就看你一句话了,事成之后我们给你10%的回扣。”邢春洪反问道:“你想让我指鹿为马吗?你知道爆炸物探测结果与无数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吗?如果出现尸横遍地的场面你将如何面对?”经销商无言以对,只好悻悻而去。报告提交相关部门时,邢春洪反复强调:“装备试用让我组织,试用报告我负全责,除了错别字和语法问题,其余的一个字都不要改。”首长看过报告后,提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报告很好,对新装备就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以免上当受骗。
去年底,有家民营公司的老总来找邢春洪,要求合作,提出的条件既苛刻,也宽松。苛刻的是让他转业离开部队;宽松的是老板让他单干:我出钱、你出力,股份你决定,如果入伙跟我一起干,条件你来提。邢春洪实在捉摸不透对方这样做究竟图什么,来人倒也直言不讳:我们冲着你的为人来,为的是借你的影响力。
“我不卖自己。”邢春洪拒绝一次,坚定十分;拒绝十次,信念如磐。
2011年春节,邢春洪和亲弟弟欢聚,几杯小酒下肚,弟弟掏出了藏在心里的话:“哥,我想在你们这个行业里干点事。”邢春洪知道弟弟这些年做生意挣了不少钱,研发一两件新装备的经济实力还是有的。邢春洪摇了摇头,把一杯酒倒进肚子里,然后站了起来。一看哥哥要走,弟弟心里毛了,近似哭着反问他:“你给谁做不是做?我不违心不违法。”邢春洪拉着弟弟的手,一字一顿地说:“谁都可以做,你不行,因为你是我弟弟。”
弟弟流着泪拂袖而去。一种巨大的委屈感向邢春洪袭来,这么多年他没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家人谋一分钱的利益。他可能不是个好兄长、好丈夫,可对部队来说,他无愧一名响当当的忠诚卫士。80多岁的老父亲最了解邢春洪,老人家颤巍巍地端起酒杯说:“好儿子,部队没白培养你,爸爸敬你一杯!” 那一刻,邢春洪泪落如雨。
(文中照片由陈冰、严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