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风采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人风采

当前位置: > 红色传承 > 军人风采

科学转型立潮头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1-17

兰州军区某红军师“钢铁团”二营营长沈石入伍13年,从一名地方院校投笔从戎的青涩学子成长为引领部队建设科学转型的先锋营长。他的经历,浓缩了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精彩军旅路,也见证了中国传统步兵向信息化转型的成功跨越。

不论工作岗位怎样调整,沈石始终都把一件“宝贝”带在身边:一本越写越厚的军事训练笔记。

翻开这本笔记,“科索沃战争的启示”“美军非接触作战的特点”“伊拉克战争作战规律研究”……全球发生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成为他研究思索的焦点。

他在笔记扉页上写道:“只有在‘打得赢’这座大山上爬得越高,才能在训练转变的路上看得更远。”

近年来,“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训练新模式成为部队上下关注的“热词”。

沈石知道,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战争的刚性需求,但基层该从何下手呢?他想起了刚当上营长时的那次“走麦城”。

2009年,红军师参加“跨越-2009”远程跨区实兵演习,二营担负破袭“敌”纵深指挥所的任务。演习准备阶段,上级没有让他们按步兵传统的长途奔袭、夜战渗透和穿插包抄的战法,而是搭乘直升机直接潜入“敌”纵深,采取精确定位、奇袭破击的战术。

一个看似简单的战术改变,让全营不少五公里越野尖子、特等射手们傻了眼。第一次机降训练,不少人因不熟悉动作要领而摔得人仰马翻。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官兵们才适应。正式演习时,以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展开的破袭行动,他们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种打破常规的作战模式,本身就是训练转变的体现。”辅导课上,沈石用亲身经历让官兵体会到训练转变给战斗力跃升带来的巨大效益。

观念的清醒,带来行动的自觉。经过一系列教育引导,基层官兵心头豁然开朗。沈石因势利导组织各连制订推进转变“路线图”,为每名官兵设计投身转变“成才档案”。一时间,想转变、谋转变在二营蔚然成风。

2009年初,沈石上任伊始,对全营官兵的信息素养摸底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仅有11人,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研发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以至于出现了新装备没来“盼信息化”、新装备来了却又“怕信息化”的反常现象。

改变,刻不容缓。沈石决定从搭建信息化学习平台入手,为训练转变和官兵成才加油助力。

借着军区推动的军网进班排工程,沈石带领4名计算机骨干,连续奋战3个月,在团里率先建成营队局域网,并给所有连队开设了主题网页,搭建起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士官班长是课目教学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能力素质关乎营队整体训练水平。沈石发现,很多班长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仍沿用“一个黑板、一支笔”的老办法。

“只有用信息化的‘桥’和‘船’,才能架通步兵训练‘转变’这道坎。”在全营军人大会上,沈石号召全营士官参加“信息化素质达标”活动,并定下两条硬杠杠:必须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必须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

几个月后,全营153名士官全都学会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全部报考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营也成为全团过级率最高的基层单位。

官兵信息化素养的“水”涨了,基层信息化建设的“船”自然就越走越高。

轻武器分解结合是新兵入伍训练的基础课目。以往班长在教学时,都采取一人讲大家听、一人示范大家看的方法。由于程序复杂,一些新战士理解不透,在实际操作时常常出现强拆硬卸、零部件随意散落等问题。

怎样破解这个难题?沈石想起上大学时,老师用3D模拟软件讲课的情形,既形象直观,又操作方便,何不把这种方法引入武器训练?

说干就干。沈石找来营里3名信息化骨干联合攻关两周,制作出某型自动步枪3D模拟教学软件,通过先软件模拟、后实装训练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新兵学习兴趣,也显著缩短了训练周期。

尝到“甜头”后,沈石又一鼓作气,组织力量把营属9种主战装备全部制作成3D模拟训练软件,投入使用后都受到官兵热捧。

炮兵连战士蒋海华毕业于河南理工学院计算机系。营里组建教学软件研发攻关小组,沈石大胆放手让他担任组长。在他带领下,攻关组先后研发出10余种教学软件。

3年来,沈石带领这支清一色由基层官兵组成的“业余软件攻关小组”,先后开发出“应用射击模拟靶”“班组模拟对抗”等19款训练软件,走出了一条模拟训练新路。经验在全团推开后,各营连对隐显目标射击、夜间射击等5个重难点课目成绩均提高5%以上。

近年来,随着部队“实兵、实弹、实爆”训练越来越多,各级在处理保安全与抓训练的关系上压力大增。

加强步兵连夜间进攻战斗,过去一直是以空爆弹和炸点显示代替实弹实爆。2010年9月,团里组织实兵演练时,沈石主动请缨,要求把这一课目交给二营,理由是他们要真枪实弹打一回。

“只有平时敢涉险,战时才能少危险!”沈石说,他和各连指挥员反复评估风险,论证防范预案,组织现地摆练。

正式演练那天,一枚枚炮弹从官兵头顶呼啸而过,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得到了全面锻炼。

“第一次听到机枪子弹在头顶上嗖嗖地飞,让人心惊肉跳,既紧张又刺激,真像上了战场一样!”二营班长吴志涛说。

担任营长3年,沈石先后带领官兵进行13次实兵实弹演练,组织“三实”作业95次,累计消耗实弹万余发(枚),未发生一起训练事故,实现了安全指标与训练效益“双丰收”。

由于训风扎实,近两年,二营先后4次担负模拟“蓝军”,参加总部、军区导调的实兵对抗训练。每一次,沈石率队扮演的“蓝军司令”都让“红军”吃尽苦头。

2010年10月,外区某师赴兰州军区某合同训练基地跨区演习,沈石率领“蓝军”奉命对抗。

“蓝军”与“红军”力量悬殊,沈石在阵地构设上采取明暗、真假、虚实相结合,在火力配系上采取远、中、近相结合,在战斗行动上采取打、炸、阻、迷相结合等战术,扬长避短,灵活出击,使“红军”进攻举步维艰。

“没想到‘蓝军’分队训练如此有素,没想到工事构筑标准如此之高,没想到场地警戒如此严密。”演习结束,亲临现场观摩的总部首长留下这样的评价。

去年深秋,号称“天山雄师”的新疆军区某师与沈石带领的“蓝军”对阵贺兰山阙。

分析“敌”我态势时,沈石发现防御地域高差不大、易攻难守。面对不利条件,他变以往阵地防御为机动防御,果断作出“各自为战、分片阻击、诱敌深入、聚力围歼”的战术策略,挫败了“红军”一次次凌厉进攻。

演习结束,对抗训练评估系统显示:“红军”战损率高达46.4%!“红军”指挥员专门找到沈石表达谢意:从你们身上,我们学到很多。

从上任的那天起,沈石就立下誓言:“二营的面貌要一年有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

在沈石的影响带动下,营队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两个连续4年与先进无缘的连队先后被师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建设先进连,一个连队因成绩突出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和三等功。

入伍13年来,沈石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兰州军区树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百名先进典型”,3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