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4月的老山,云雾浓厚。身着迷彩服的云南文山军分区司令员吕美璋带领巡逻分队穿过云雾,徒步巡逻在边防线上。吕美璋走在前面,脚底生风、步伐矫健,连几名年轻的机关参谋也落在了后面。
戍守边关近30年,吕美璋一双铁脚板踏遍了千里边防线上的每条巡逻路、每个口岸、每块界碑。他曾参加保卫边境作战,先后两次参加边境大扫雷,指挥参与了普洱“6·03”大地震抢险救灾行动;在历时3年的中越陆地边界划界及勘界立碑工作过程中,他率领官兵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了总参谋部和外交部的通令嘉奖。
“边防虽苦虽累,但不能作为边防军人炫耀的资本”
有人曾说:在边防躺着也是在奉献。
可吕美璋却说:“边防虽苦虽累,但不能作为边防军人炫耀的资本!”近30年的戍边经历告诉他,国不可一日无防,边防虽苦虽累,但边防军人更应该讲牺牲讲奉献。
该军分区所属的数十个边防营连分散在千里边防一线,位置偏远,交通不便。2007年,吕美璋上任司令员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边防营连进行正规化整治。
除了出差,每天出早操吕美璋从未缺席;每天例行1小时的体能训练,他风雨无阻。在他的模范表率作用下,近年来军分区先后完成了预备役部队与边境地区军警民联训联防“两项活动”、安全建设和卫生干部“派出保障、分散使用”以及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和人武部正规化建设达标“四个试点”等正规化建设任务。
正规化建设提高了边防部队战斗力。2010年,该军分区某边防团四连炊事班参加全军野炊技能比武,获得第一名;2011年军分区及所属2个边防团参加全军信息化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吕美璋带领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了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富宁化学品泄露救援及文山百年一遇抗旱救灾等重大行动。
“边防军人不仅要有老黄牛的韧劲,还要有千里马的锐气”
20多年前的一次经历,至今还让吕美璋难忘。时任边防排长的他,带领巡逻小分队背着砍刀、铁镐,肩挂干粮袋,穿梭在边境线上的深山密林中,一次巡逻往返要三四天。边境有情况,等小分队赶到事发地点时,人早已没有影踪。
传统的管边控边模式必须改变。在吕美璋提议下,文山军分区投入1500余万元加强边防信息化建设,构建了横向连接军分区与文山州委、州政府办公室、武警边防支队、海关等8家管边涉边单位,纵向连接各边防营连的信息网络,实现了联防联训,提高了边境管控能力。
多年来,由于边防地区地形复杂,不少边防连队没有正规化训练场地。2008年以来,在吕美璋牵头下,全区共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使30多个单独驻防单位均建成一个种类齐全、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包含“八场一室”的综合训练场。他们还将军警民训练基地建设纳入《文山州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建设规划》,拟建成3个军警民综合训练基地,走开一条军警民训练基地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
“边防军人不仅要有老黄牛的韧劲,还要有千里马的锐气。”近年来,吕美璋先后探索了边防战备、边防执勤、军警民联防、会谈会晤、边情会商边防管理“五项制度”的边防管控新路子,并探索了边防部队和民兵联训联演联管联战的“四联”训练路子,组织军警民成员单位完成重大任务20余次。军分区实行的“军管线、警管点、民管片”的边境管控模式被总部推广。
“边防军人也姓边,不仅要爱边守边,更要兴边富边”
2011年1月3日晚上7时30分,文山市民李忠楷一家三口开车返回文山途中,不幸发生车祸,连人带车冲出公路,3人当场昏迷不醒。等他们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医生对李忠楷说,要不是送来及时,你妻子很可能没救了。李忠楷多方打听,得知是路过的吕美璋带领西畴县人武部3名官兵把他们从陡坡下一个一个抬到公路边抢救。
吕美璋早已把自己当作边疆儿女,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热土。古木镇车继塘村是个苗族村寨,这里干旱缺水,吕美璋带着官兵入驻村里抗旱2个多月,为全村200多户人家修建了一口40立方米的水窖,解决了多年的吃水难题。3年来,他先后组织了上万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并筹集资金数十万元为上千户贫困群众修建了“子弟兵水窖”。
“边防军人也姓边,不仅要爱边守边,更要兴边富边。”吕美璋常说,随着形势的发展,戍边还要守护好边民的精神家园。在他牵头下,军地双方共同加强边境地区文化建设,先后在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村等10个边境村寨共建了“边疆和谐文化村”,组织部队挂钩帮扶了120个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
下一篇:边防采访20天 受益胜过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