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黑龙江北大荒深处的“马铃薯之乡”——沈阳军区老莱农副业基地。刚下车,就看到一派丰收景象:伴着阵阵轰鸣声,拖拉机犁开一垄垄菜地,一串串土豆从黑土地里冒了出来。
“今年可是大丰收!”一见面,该基地主任孔庆华就笑得合不拢嘴。今年2000余亩地收获了近600万公斤马铃薯种薯,亩产量高达3000公斤,创下基地历史最高纪录。
“你们的收成咋这么好?”“除了雨水充足外,关键还是我们的苗好,没有病毒。”孔主任介绍说,中国马铃薯总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但单产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导致种薯退化。
“如今,这一难题被我们破解了。”同行的沈阳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农副业生产处处长张国强说,2009年基地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局联合成立了马铃薯种苗工程实验室,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植物克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网棚扩繁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等科研成果,建立了2000余亩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培育出新一代“免疫土豆”。
记者来到脱毒种苗繁育区,只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官兵细心地在体式镜下剥离马铃薯茎尖,并插入装有营养液的试管里。不远处,几名战士利用各类先进仪器对试管内一批成熟种苗进行病毒检测后,快速植入用蛭石和营养液铺成的网室中。“这样培育出来的种苗抗病毒能力强,能适应各种天候土壤。”张国强说,“免疫土豆”在部队推广种植后,有效解决了一些边防哨所、海岛部队官兵种菜难、吃菜难问题。目前,该基地每年为军区各农副业基地提供两万亩良种,有效丰富了官兵餐桌。
“免疫土豆”享誉黑土地,既丰富了官兵的“菜篮子”,又成为农村致富的好帮手。近年来,该基地还与周边多个村镇建立联系,为驻地农民提供3万亩良种,形成了“小土豆、大产业”的格局,助推驻地新农村建设。
上图:该基地种植的“免疫土豆”喜获丰收。 刘 闯摄
下一篇:一名执勤战士眼中的孔子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