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在全军部队,提起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技术营一级军士长王忠心,许多人并不熟悉。
若提起王忠心带出的“徒弟”,知名度就高多了——
北大学子、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是他带的兵。时至今日,正在攻读博士的高明仍说:“老班长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足以影响我一生。”
第二炮兵“科技练兵模范战士”徐海波、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副旅长王治基等重大典型,也是他当年带过的兵……
王忠心,班长当了22年,先后培养了217名导弹测控号手,带出45名技术尖子,带过的兵12人成为干部,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
今年7月6日,在第二炮兵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他作为唯一一名士兵代表发言,感动全场,好评如潮。
10月1日,国庆63周年盛典上,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1.65米的个头,黑不溜秋,满脸皱纹……10月16日,记者第一次与王忠心面对面,猛然想起一句俗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想知道他的传奇故事吗?请随记者一起,打开王忠心那份长达22年、精彩厚重的班长履历。
“资格是干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
“士官专家”:熟练操控3种型号导弹,精通19个导弹测控岗位,22载“权威地位”从未被撼动
今年8月,基地新毕业大学生干部进行岗前培训,最后一课由王忠心讲。
刚从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毕业的女干部周雅楠,提前在网上浏览了王忠心的事迹,眼前浮现出一个“高富帅”的形象。
上课铃响,王忠心推门而进,周雅楠大失所望——王忠心竟是“黑矮瘦”,只有那双大而亮的眼睛显得与众不同。
课一开讲,周雅楠渐渐地觉得王忠心“帅了起来”——他片纸不拿,一讲就是两小时,滔滔不绝。
和周雅楠一样,记者领略王忠心的“帅”,心情也像坐了一次“过山车”——首次见面,他沉默寡言,紧张局促。沙场亮剑,王忠心立即像变了一个人,动作娴熟潇洒,如行云流水……一声“点火”,导弹划破长空,准确命中数千公里外的靶标,打出了该型号导弹历史最佳精度。
真是帅呆了!旅长李兆坤告诉记者:这是班长王忠心指挥测试的第100枚导弹。
如今,王忠心还保持着一项纪录:任导弹测控技师22年,实装操作1270余次,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
导弹测控是对导弹“全身体检”,涉及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微电子技术、机械识图等20多个学科,号手一直由高学历干部担任。只有中专文化的王忠心,能成为士兵测控专家,一路走来历尽艰辛。
1990年7月,已经从军4年的王忠心从第二炮兵士官学校毕业,恰好赶上部队第一次换装。
战略导弹部队换装,不像陆军换枪那么简单。仅测控专业,就需要新学各类教材20多本,熟悉仪器设备上百台,精通操作规程数千条,掌握电路节点几万个……
有人调侃:“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零起点。”王忠心一脸严肃:“你愿意在高速公路上坐牛车吗?如果部队年年换装,我愿意天天当‘小学生’。”
王忠心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把“天书”一样的图纸默画下来,终于成为全旅的“活电路”“排障王”,唯一的战士测控指挥长。
那年,上级组织导弹技术比武。测控专业80名参赛者,只有王忠心一个兵。经过4小时激烈比拼,他一举夺得全能第一和3个单项第一。
一次,一枚导弹测试时“卡壳”。厂家技术人员排查3昼夜,又请来该型武器设计师查了3天,还未确定故障点。大家一筹莫展时,王忠心大胆推测:故障出在电缆连接上。按他的判断复检,果然“手到病除”。
“当班长,专业上一定要说了算!”王忠心当班长22年,始终认为,当班长的“资格是干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
上士黄锋,专攻导弹测控专业,学历、知识面都在王忠心之上。有人断言:一年之后,黄锋肯定超越他的班长王忠心。
“PK”的机会来了。某新型导弹列装后首次考核,两人抽到了同一张试卷。考试成绩公布:黄锋82分,同年兵第一;王忠心97分,全旅第一。
黄锋找来王忠心的试卷一对照,心服口服:“王班长的答案的确高人一筹!”
黄锋哪里知道,王忠心早在训练开始前,就把新装备每个零部件摸得一清二楚,写下近10万字的学习笔记。
“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要被部队淘汰;今天不学习,明天就要被专业淘汰。”贴在王忠心床头的这句自勉警句,为记者找到了他卓越的答案。
“战友成长我快乐,战友成才我自豪”
“军中之母”:把70后当朋友带,把80后当兄弟带,把90后当孩子带
记者发现,王忠心笑起来很灿烂,一笑嘴一咧,露出一颗半截门牙……
这半截门牙,是王忠心和新兵一起打球时不小心磕掉的,也是他带兵理念的生动见证。如今,已经44岁的王忠心,依旧和新兵一起踢足球,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打篮球,他曾经耳朵受伤,缝了5针……妻子杨洪苗看着心疼,经常埋怨他:“年龄一大把了,还跟小孩一块玩!”
王忠心不听,依旧“我行我素”。这不,为和90后新兵打成一片,他又添了新爱好:打网游、弹吉他……
当班长22年,王忠心先后带出217名技术尖子,带过的兵12人当上干部,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别人向他讨教带兵秘诀,他脱口而出3句话:把70后当朋友带,把80后当兄弟带,把90后当孩子带。
三级军士长王国胜对记者说起4年前的一幕——
新装备训练,王忠心递过来一个电缆插头,让他练习插拔2000次。“这么简单的动作,该不会故意整我吧?”王国胜心中憋气。王忠心看出了他的心思,纵身跑向各战位,不到10分钟,数百个碗口粗的插头悉数对接完毕。王国胜拿来标准参数逐一对比,结果全部精准到位,令人难以置信!
“80%的故障都是人为造成的,不管武器装备如何升级换代,我们号手始终要确保‘零失误’!”王忠心这席话,让王国胜掂出了“号手”二字的分量。
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该旅副旅长王治基,也曾是王忠心带过的兵。今年3月,基地组成王忠心先进事迹报告团,王治基主动要求上台讲一讲。他说:“老班长领着我们一起干,让别人跑位100次,自己绝不只练99次;让别人默画10张电路图,他要画15张。”
高明,北京大学在校生参军到第二炮兵的“第一人”。2006年初,听说连队来了“高材生”,好几个班长都“打怵”,担心带不好。王忠心主动把高明要到自己班,仅用一年,就帮高明学会了五六年兵才能掌握的专业知识。后来,高明成为全国典型,接受记者采访时常常夸奖王忠心。退伍时,高明还专门写了一篇《我的军营大学》,其中深情回忆起连队和王忠心对他的培养。
“战友成长我快乐,战友成功我幸福,战友成才我自豪。”当了22年班长,王忠心带过70后、80后、90后三个年代的兵,代代出明星。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旅诞生的7个先进典型,几乎都是来自技术营的普通士兵。究其原因,旅政委许保坤分析,这与王忠心的“种子”效应密不可分。
从2000年开始,旅里发挥王忠心的技术优势,安排他给新任干部和士官讲授导弹技术课,他一讲就是12年,一身功夫都传授出去了。如今,这个旅的高级士官由当初的2人发展到20人。
今年8月,某新型导弹发射进入最后阶段,某部件突发故障。王忠心和战友们独立操作、独立把关、独立决策,顺利准确排除故障,如期将导弹送上蓝天。
这次发射,创造了该旅准备时间最短、参加要素最全、依托保障最少、打击精度最高的新纪录。
“这辈子,我就本本分分当好一个兵。”
“老兵楷模”:3次保送提干失之交臂,2次回乡创业未能如愿,多次婉拒评功评奖
王忠心班长一当就是22年,家里人没点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一次争吵,妻子杨洪苗笑话他:“这些年,你除了胡子长了,其他啥也没长。”
王忠心不服气,从箱子里搬出厚厚一摞荣誉证书:“瞧瞧,我的荣誉长这么‘高’,你没看见啊!”
入伍26年,王忠心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优秀士官、十大好班长标兵,3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去年,王忠心带着老婆孩子回安徽老家。多年未见,左邻右舍都来看他。
“你当了20多年兵,多大官啦?”乡亲们问他。
“多大官?去掉一个字,吓你一跳——军长!”王忠心嘿嘿一笑,告诉大家:自己军衔是一级军士长、职务是班长,“兵头将尾”不算官。
王忠心1968年出生、1986年入伍,比现任旅长政委的年龄还大、兵龄还长。他却常说:“年龄大了不假,但我是班长;当班长,越老越要有兵样子。”
如今,连队出早操,他提前10分钟站到操场;班排练队列,他站在排头当标杆;参加生产劳动,他脏活累活抢着干;全旅5公里武装越野,他把连旗插到自己背包上,跑在最前面。当兵26年,他60公斤的体重始终保持不变,现在武装越野成绩依然在连队名列前茅……
今年4月,王忠心出席基地党代表大会。一连3天,他都像在连队一样,起床后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基地首长如此感慨:“叠被子事小,但透出一名老兵本色。”
王忠心爱看书,能熬夜。每天熄灯后,他经常在楼道里与岗哨值日员一起坐班,“借光”学习。连长于心不忍,决定给老班长腾出一个“单间”,趁他外出偷偷给他“搬家”。王忠心回来后,又把铺盖卷抱回班排:“再老的兵也是兵。作为班长,离开兵我心里不自在。”
王忠心的“老兵本色”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练成的。他曾3次被列为提干对象,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当上干部。第一次,旅政治部主任找他谈心,王忠心一脸轻松:“战士是兵,干部也是兵,只要能当兵,干啥都一样。”第二次再找他,听到的还是这番话。到了第三次,王忠心主动找上门,劝旅领导“一百个放心”。
1999年,王忠心服役满13年,按当时规定只能退伍。他回到老家找好了一份高薪工作,突然接到留队通知。原来,这一年,我军兵役制度改革,他可以套改为中级士官。是走是留?王忠心选择了后者,继续当班长。
这一干,又是13年。其间,为解决长期两地分居,家人又为他找好工作,劝他退伍。可王忠心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辈子,我就本本分分当好一个兵。”
这个兵境界高——他之后的6任主号手全部提干,他带的兵7人成为先进典型,王忠心比谁都高兴。非但如此,他还主动找到连领导,表示不再参评优秀士兵,并两次谢绝立功,把机会让给年轻战士。
这个兵很低调——2012年3月,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放他的先进事迹,王忠心没有通知家人,正巧被一位亲戚看到了。当兵26年,他的家人和街坊邻居才第一次知道王忠心这么“牛”。
这个兵真实在——有一次,旅里让王忠心作事迹报告。机关“笔杆子”将他的发言稿“润色”了一番,王忠心发现后逐一勾掉。“笔杆子”重新加上,这次王忠心没较真,却在发言时直接跳过了那些“注水”文字……
采访结束,回答记者“22年当好班长的不竭动力是什么”的提问时,王忠心第一次“高调”起来:“部队需要我,领导需要我,战友需要我。”
诚如斯言。这不,为迎接全旅军事训练一级旅达标考核,王忠心又带队出发了……
上图:王忠心在训练间隙展示才艺。李鸿林摄
淡定成就非凡
记者感言 ■李选清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26年默默无闻,执著一种专业;22年任劳任怨,甘当兵头将尾,老班长王忠心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谈不上什么惊天之举,就是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本本分分当好每一天兵,用聚沙成塔的执著和静水深流的淡定,书写了一个士兵的时代传奇。
这份淡定,源于坚守。帮教的6任主号手都提了干,带过的兵不少当了领导、成了典型,同期的战友很多调离基层一线,自己却先后3次与提干失之交臂,2次回乡创业未能如愿。面对如此反差,王忠心不仅有一颗平常心,更有一颗进取心,20多年如一日铆定在平凡岗位上,不改“把事做扎实,把兵当精彩”的人生信条。
这份淡定,源于钻研。专业上不挑大梁,对不住肩上的几道“杠”。王忠心钻研专业几近痴迷,兵龄越长本事越长,一次一次刷新自己创造的纪录,一遍一遍超越自己树立的标准,部队两次武器换代,他都是率先掌握新装备的“第一人”。正是靠这种钻劲干劲,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他才成为官兵眼中的一颗星,党员心中的一团火,班长队伍的一面旗。
这份淡定,源于责任。从当兵的那天起,就下决心真正对得起这身军装;从接触装备的那天起,就下决心真正对得起这种武器;从成为骨干的那天起,就下决心真正对得起这份信任;从走向战位的那天起,就下决心对得起这支部队。一句朴实的“对得起”,道出的是一名军人、一名老兵对职业、岗位、战友,以及对人民军队深厚的感情。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基础是班长。有一批王忠心这样的好班长,工作就好抓、部队就好带了。
上一篇:“宋把握”真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