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沈阳军区长春法律顾问处主任张义军,从某集团军退休后,退休不离岗,用感恩之心回报党的培养,践行着维护公平的约定。他12年来不辞辛苦为部队官兵义务普法维权,听众达21万人次,为兵维权800多起,为部队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
正如他在自己60岁生日时写下的《花甲铭》——“年不在高,有为则名……铁肩担道义,慰平生。谈笑讲品位,往来观操守。贵有平常心,潇洒夕阳红。本人云:无悔人生。”
(一)
出生于贫苦工人家庭的张义军,19岁时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1971年,他应招入伍,在部队政法战线上干了21年,从参谋、干事到部队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渐渐成为军地赫赫有名的律师。
1992年9月,张义军走上了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的岗位。7年后,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休。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没能闲下来,天南海北的公司纷纷慕名请他担任法律顾问,开出高额年薪,有的还承诺给房子、配专车。
而张义军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口碑,让部队也难以割舍。某集团军领导找到他,想请他到法律顾问处负责工作,为部队和官兵涉法问题提供帮助。
二话没说,张义军慷慨应允。
家人担心他身体,劝张义军三思。“没有组织培养,我也不会在法律界有一席之地。部队有需要,我退不退休都得服从,我得知恩图报。”他说。
从此,张义军踏上了普法维权之路,这一干就是12年。12年里,他为官兵宣讲法制课300余场,听众达21万人次;为6000余人提供法律咨询,为部队和官兵维权8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近两亿元。
而张义军个人,除了退休金,他在普法维权中都分文未取。若按最低的律师收费标准计算,也少拿了800万元的律师代理费。
非对称的付出和回报,换来了一件件涉法纠纷的公正“落地”。张义军说:“公平正义的价值,岂是金钱衡量得了?”
12年中,张义军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是部队官兵随打随通的法律服务“热线”。在妻子李立诺眼里,他这根“弦”从未松下来,常常是一回到家中,就累倒在沙发上。有人劝他别再这么拼命,他说:“群众还很需要咱这个普法维权的老兵,老兵咋能当逃兵?”
(二)
2008年7月18日,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张义军唯一孙子的生命。噩耗传来,正在办理一件棘手案子的他,一下子瘫倒在地,两昼夜没合眼。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张”这次肯定倒下了。然而,开庭那天,张义军又出现在庭审现场。“失去孙子,我很痛苦,但不能因我个人感情,影响了案件的如期审理。”一句话让原告方重新攥住了希望。
经过张义军有理有据、客观公正的陈述辩护,这个原本“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复杂案件,最终得到公正宣判,而张义军的两鬓却骤添了几丝白发。
部队自上世纪末不搞生产经营后,企业移交中遗留了部分涉法问题。
2001年,一名地方人员与某部发生经济纠纷。质证会,地方人员就指着代理律师张义军说:“我知道你家住哪,这个案子我要翻不过来,我就拿炸药把你家炸了。”
张义军毫无惧色:“你炸了我家,我是烈士,而你年纪轻轻却要锒铛入狱。”
经过法庭上的据理力争,这个地方人员的无理上诉被法院驳回。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张义军雷打不动的底线。正是这个底线,恐吓威胁对他从不管用,金钱美色诱惑也屡屡失灵。
2003年4月,某团与个体经营者杜某发生经济纠纷,对方要求部队赔偿500万元。
这个团向法律顾问处申请法律援助。张义军详细了解事因,并到现场调查取证时,发现这个团虽有违约行为,杜某不切实际漫天要价却不合法,最好是协商解决。
就在准备调解时,杜某却主动打电话给张义军:“我的底线是250万,每多给我10万,咱俩对半分。”
张义军回复他:“我是律师,姓‘法’,不姓‘钱’。别打这歪主意!”
经过4轮谈判,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赔偿金依法从500万元压缩到118万元。
2005年,长春市一位女老板欠某部6万余元不还。张义军在调查取证期间,一位老熟人邀请他出去吃饭,没想到进到包房刚坐下,一左一右就来了两个年轻女子。
张义军一看就明白了咋回事,起身便走。
无奈之下,这位女老板只好偿清欠款。
(三)
张义军个头只有1.62米,为何很多人感觉看他时需要仰视?张义军脱下军装10多年,为何一些将军每每见他,都要敬礼?和他打过交道的群众,又为何见了他比谁都亲?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是公平正义的化身!”长春市宽城区法院院长齐兆云说。
2005年春,吉林省柳河县亨通镇一名15岁的少年在自家田地烧荒时,左眼被一枚雷管炸伤。少年的父母遂找到上一年在这里演习的部队要求赔偿。
接手这个案件后,张义军经现地调查取证,发现雷管确属这个部队遗留,部队应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他依据司法解释,提出了赔偿孙某12万元的建议,被部队采纳,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作为律师,涉案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失公平的辩护,不仅是对律师职业道德的背叛,也是对法律尊严的亵渎!”张义军直言。
对于这一点,长春市某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某同样感受很深,因为他与张义军整整“斗”了13年。
上世纪末,吴某与部队发生经济纠纷,将部队告上法庭,张义军受委托与吴某进行磋商,最终使吴某接受调解条件并撤诉;2006年,吴某因拖欠部队租金,又是张义军再次出面,说服他“以物抵债”,主动签订了还款协议。
“和张老‘斗’了10多年,我屡屡败诉,但我恨不起来,因为每次和他谈判,他都站在公平正义一方,我彻底敬佩。”吴某说。
12年老骥伏枥,一辈子与公平相约,张义军的执着也把公平的火种带到了他工作的山山水水,所带出的10名律师均成为军地政法战线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