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在当代中国,但凡当过兵的人,从脱下军装、离开军营那一天起,就有了一个特殊称谓:老兵。时间愈久,积淀愈深,当过兵的人对这个“兵”字感悟也愈加强烈。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无疑影响和改变着人的一生。从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走出的人更是如此。在纪念建军85周年之际,记者怀着敬仰之情,与10位不同时期的老兵,有了一次期盼已久的精神碰撞。透过他们的人生故事,对这个光荣群体的“光荣之源”,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感悟——当兵的经历,让他们每个人血脉之中永远流淌着军人的忠诚,灵魂深处始终涌动着军人的激情。
当年我也是一个兵
从个人家庭的爱恨情仇,到对军营的无限依赖,再到为国家和民族而战,入伍动机在革命队伍中得到校正,思想觉悟和人生境界不断得以升华
1、刘洪才:豪绅的袍子改成了军装
当兵一年后,才领到那顶灰布八角帽,他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
101岁的老红军刘洪才,现居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刘老至今喜欢身着红军服装,到军营、学校、街道社区作报告,他还特意把“纪念长征胜利75周年”等徽章戴在胸前。
刘老1933年9月参加红军,最初没有军装。被服厂的姐妹们把一件缴获的豪绅的袍子,为他改成了军装。
刘洪才参加红军前,投身革命的父母被敌人杀害,弟弟妹妹外出逃命,音讯全无。他满腔悲愤,投奔红军。
有一天,在红31军93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碰见了刘洪才,见他个头小,就说:“小鬼,当宣传员吧!你就讲你是什么人,是干啥的,为啥要参加红军就行了!”
刘洪才第一次宣传时就放开说了一通:“穷人无饭吃、无衣穿、无房住、无田种,闹革命就是要打倒地主豪绅闹翻身,报仇雪恨,吃饱饭,自己的婚姻自己能做主!”
2、李秉仁:半年工资买了一把口琴
“萝卜、白菜、小米饭就是最好的伙食!那时候,吃得简单,却浑身有劲。”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李秉仁今年85岁,新中国成立前一年入伍。“攒了半年的工资,买了只口琴。”李老觉得,人在革命队伍中,处处有精神。
从组建之初起,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就不讳言物质利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个展柜中,至今摆放着3块银元和1枚铜币。3块银元是朱德、康克清夫妇长征途中分3次领到的“伙食尾子”,1枚铜币是康克清在中央苏区瑞金分到的“伙食尾子”。
从组建之初起,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就关心每个人的精神成长。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看后背”识字。抗日战场上,战地演出队用快板书、活报剧鼓舞军心士气。
抗美援朝战争中,身为炮兵的李秉仁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电影《奇袭白虎团》再现的那次战斗,他是亲历者之一。李秉仁常说,置身革命队伍,官兵身心愉快,把部队当作人生的全部依靠。
3、李发:那条带血的裤腿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位85岁的老战士名叫李发,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李老回忆说,当年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时候,大家心里只想一件事,就是怎么占领阵地,怎么完成战斗任务,根本顾不上考虑生死。“攻打锦州的时候,仗打完了,战友说我裤腿上有血,我才知道自己中弹了。”
“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流点血又算什么?”李老动情地讲起在朝鲜参加金城反击战的一幕:有位战友腿被打断,只身一人在山上坚持了一天,打退了敌人14次进攻。
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从哪里来?李老说,“保家卫国”这句当时叫得十分响亮的口号,早已深入志愿军将士心中。“我们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
沉甸甸的军功章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危急关头,军人只有一种权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寒风料峭,战友间相互取暖不只是身体的彼此靠近,更重要的是心灵共鸣、目标一致
4、刘洪才:3枚勋章珍藏近60年
“有天夜里,我们在雪洞里过夜,大家挤在一起取暖,早上醒来,头发、眉毛上都结了厚厚的白霜。大家说笑时,发现副班长一动不动,仔细一看,身体已经僵硬了……”长征路上常常发生的一些事,给老红军刘洪才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最先饿死的,是管粮草的;最先冻死的,是管被装的……
回忆那些冻死、饿死的战友,健谈的刘洪才沉默良久。
除了纪念徽章外,刘老还有3枚珍藏了近60年的军功章: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从1933年到1949年,我打了16年仗,这些军功章经常会拿出来看一看。”老人平淡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豪,“军功章不只是对个人的表彰奖励,还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和记忆。”
5、包伟成:河流中一道人体“水坝”
今年刚转业的包伟成,曾在武警陕西省总队服役29年,23次参加抢险救灾。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犹如片片浮云随风飘散了,唯独那道人体“水坝”让他难以忘怀。
1993年9月2日晚,陕西省清涧县石油公司一大型油料罐突然起火,毗邻的16个油罐一旦引爆,整个县城将面临灭顶之灾。紧急救援中,时任武警清涧县中队指导员的包伟成第一个冲进火海,快速切断了起火油罐与毗邻油罐之间的连接阀门。为了就地取水,包伟成与战友们一起相互搀扶,生生用身体在河流中筑起一道冲不垮的“水坝”。深秋季节,夜晚寒风中,一个多小时后上岸的官兵冻得瑟瑟发抖。看到大火被扑灭、县城安全了,他们一个个笑了,笑着笑着,所有人全哭了。
包伟成曾被授予第四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誉称号,2005年出席过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6、艾买尔·依提:一辈子陪伴战友
“放着好好的中学校长不当,当守陵人?”42年前,30多岁的艾买尔·依提携妻带子搬进烈士陵园的时候,新疆叶城县许多人感到不解。
1960年入伍的艾买尔·依提,是一位维吾尔族退伍老兵,体验过3年自然灾害的艰难。他1962年参加过边境自卫作战,1968年退伍。当年,他与战友司马义·买买提志趣相投,短短3个月新兵连集训,彼此建立了深厚友谊。好战友的牺牲让他痛心不已:“一次战斗中,敌人疯狂进攻,司马义毅然站起身来,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他的胸膛被打成了马蜂窝……”
司马义·买买提就葬在这座烈士陵园,艾买尔·依提说,他要一辈子陪伴战友。为纪念牺牲的战友,艾买尔左右两只手的手背上各刺有一处文身,分别刺着一颗五角星、一支枪和一朵棉花。他说:“年轻时刺上去的,就想表达一个意思,新疆是我们国家的棉花基地,棉花代表富饶的家园,五角星和枪代表军人,敌人胆敢侵犯,我随时像司马义·买买提一样牺牲自己,保卫家园!”
光荣退役之后
不当兵了干什么?当过兵的人也许会一时困惑,但绝不会永远沉默。思考、探索之后,是站立和奋进,进而坚定地用行动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也属于后人的天地
7、何志诚:走进北大荒
1950年入伍,当兵8年后,何志诚与10万官兵同时集体转业,开赴北大荒,成为一代拓荒者,在那里一待就是25年。
1983年,54岁的何志诚提前退休,从东北回到老家安徽芜湖。从这时起,他开始实施一个庞大的“8558”工程:力争在有生之年,跑遍全国800个城市,进500所高校、500座军营,宣讲红色经典、红色故事8000场。
身穿绿军装,脚踏解放鞋,背着行李箱,几近30年,何志诚的义务宣讲足迹遍及30个省区市,至今已完成了9400余场。
8、刘华国:一只军用帆布包
1973年入伍的陕西汉子刘华国,5年后退伍返乡,与几位战友一起创办奶粉厂。起步之初,“难”字当头。1981年3月,刘华国挎着一只军用帆布包,包里塞满奶粉,只身来到河北邯郸,参加全国春季糖烟酒交易会。凭借产品质量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他一口气拿下180吨的奶粉合同。
如今,他创办的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已跨入中国乳品行业前六强。
从退伍老兵到企业老总,从小作坊到乳业集团,回顾这番创业经历,刘华国对那只写着“红军不怕远征难”字样的军用帆布包情有独钟。他说,当过兵是人生财富,而不能把这当作资本,遇到困难就向政府、向社会伸手,对不起的是自己那段难忘的经历。
9、艾买尔·依提:两代叶城守陵人
7年前,艾买尔·依提退休,大儿子艾尼瓦尔接过了守陵任务。他退休不退岗,依然忙碌在烈士陵园。这时候,叶城县干部群众对艾买尔·依提一家人更多了几分敬重。
安息在这座陵园的,包括在边境自卫作战中牺牲的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以及后来在新藏公路建设中牺牲的170位烈士。
按照汉族人的习惯,艾买尔·依提在罗光燮、王忠殿等英雄墓碑前分别栽下青松翠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烈士墓前则栽下两棵桃树,“因为维吾尔族人喜欢果树,地下的战友可以春见桃花,秋闻果香。”
两代叶城守陵人,一首边关忠魂曲。现在,烈士陵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愿将此身长报国
不在乎别人一时怎么评价,更看重长久的社会效益,不把钱看得过重,更在意用一种好家风影响社会,以军人的形象顶天立地,就是要让子孙后代在精神上受益
10、黄贤明:接收100多名退役军人
像刘华国一样,广东人黄贤明1997年离开军营之时,也成了他奉献社会的新起点。
经过多年打拼,他组建起拥有18家子公司的路路通集团公司,成为广东省惠州市最具竞争力的50强上榜企业之一。回报社会、回报军营,是黄贤明成功创业后的不懈追求。多年来,他的公司共接收转业复退军人100多人,先后出资4000多万元资助困难军属、困难复退军人。他在2009年投入3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惠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以军人特有的创业激情不断书写着人生的华彩篇章。
11、王健:“救人专业户”
在四川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退伍军人王健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从1982年退伍到现在,他舍身下河数十次救人,从拦江河中救出落水者30余人,赢得了“救人专业户”的美名。
最危险的一次救人发生在1992年4月,在拦江镇会元桥边,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河边洗手,不小心滑进河中。王健正好经过,赶紧跳下河救人,却被落水者紧紧抱住,动弹不得,自己连呛几口水。情急之下,王健朝对方的胳膊咬了一口,对方才把手松开。他赶紧浮出水面换了口气,又潜下去将姑娘托了起来。
曾被市、区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王健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退伍时团长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离开了部队,仍然要继续为解放军增光添彩!”
12、寇庆延:一份特殊“家谱”
在常人看来,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先后担任过省公安厅厅长、政法委主任、副省长、省委常委,6个子女竟然无一从政。他就是现居广州的百岁老红军寇庆延。
寇庆延在红军队伍里曾受过委屈。1936年10月,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国民党守军的伏击,差点被执行张国焘路线的领导当成“改组派”枪毙。朱德总司令下令“枪下留人”,才救了他一命。回忆那段经历,寇老说,委屈归委屈,自己对党、对红军始终没有过二心。
这种对党的忠诚,决定了寇庆延不会用手中权力照顾子女。无论儿女当兵、退伍、转业还是毕业分配,他只有一句话:“服从组织安排!”在寇家,有一份特殊“家谱”,那是寇庆延特意为儿女们编写的《家风传》:“听党话,跟党走,学马列,意志坚……对己严,待人宽,树家风,代代传。”
军歌永远嘹亮
生活战斗在人民军队不同时期的老兵,尽管有着红军、八路军、志愿军、解放军等不同称谓,但他们对军营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当不得不离开军营时,一位老兵的话让人震撼,也道出了每个人共同的心声:“穿在身上的军装虽然脱了,穿在心里的军装一辈子也脱不掉!”
在军营,10位共和国老兵一路走得豪迈铿锵;离开军营,他们的人生依然如此精彩。那是因为,在他们耳边,在他们心中,军歌永远嘹亮!
军旗猎猎,依稀梦里;军号声声,如在昨天;军歌阵阵,就在眼前。这,就是光荣群体的“光荣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