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写在前面的话
瑟瑟寒风,吹不走边关离别的眷恋之情。在退伍老兵离队之际,一批退役的军犬、军马、军驼等“动物兵”也要告别军营。连日来,从东北边防到西北边陲,一幕幕戍边官兵与“无言战友”依依惜别的场景,令人动容。
近年来,尽管边防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边关地形环境复杂,戍边任务多种多样,军犬、军马、军驼在执勤、巡逻、运输等多个领域发挥的作用仍不可替代。这些“无言战友”长年累月与戍边官兵一起并肩战斗,他们是边关将士的亲密伙伴,也为强边固防作出了贡献。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与“无言战友”分别之际,也让我们向它们敬一个军礼、说一声辛苦、道一声谢谢!
军犬“勇威”执勤两千余次,协助查获毒品上万克
披红戴花功成身退
■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冯 强
【戍边档案】“勇威”,广西军区某边防团二连军犬。服役7年间,先后完成各类边境执勤任务2016次,荣立三等功3次,20多次受到嘉奖。
12月上旬,军犬“勇威”正式退役。此后,它将在南宁某军犬训练大队“安享晚年”。
2009年底,军犬训导员孙学博开始与“勇威”结识。“勇威”特别精灵,很快就掌握了他的手势和口令,成为身怀绝技、屡建奇功的“破案专家”。
一次,官兵们巡逻归来,路过驻地里火口岸时,“勇威”突然猛地昂起头,双耳一抖,向两名打扮时髦的男女扑过去。
“有情况!”缉私员立即上前盘查,可查来问去也没有发现端倪。
“我们身上没什么可查的,不要误我们的事!”两人有些不耐烦了。凭着对“勇威”的信任,孙学博怀疑这两个人身上带有毒品,但是,可能藏带毒品的地方都反复查过了,仍然一无所获。见这两个人想走,“勇威”一声狂吠,一口将男青年的一只皮鞋咬掉,撕开鞋垫,将一包白粉衔出。经仔细检查,官兵从这两人加厚的大头鞋和高跟鞋中,查获了数百克毒品。
“勇威”曾在一天内协助里火口岸破案4起,创造了口岸的缉私纪录。“勇威”英勇表现,令走私贩毒分子闻风丧胆。
在一次巡逻中,战士们发现了偷渡者,但距离较远。“勇威”不顾一切地追上去,与偷渡者展开搏斗,为成功抓捕争取了宝贵时间。
“勇威”退役那天,孙学博含泪将它带到新主人面前转身就走。不料,“勇威”奋力挣脱,拼命地向孙学博奔去。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战友潸然泪下……
虽然“勇威”只有10岁,却已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它下颌的“胡子”白了,毛发也已失去了光泽,到了退役年龄。它为连队作出的贡献,深深铭刻在战友们心中。
军马“乌兰”劳苦功高,边境巡逻4万公里
服役5年回归草原
■吴国东 王 烈 特约记者 吕志强
【戍边档案】“乌兰”,新疆喀什军分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军马,2008年1月服役,今年12月退役,荣立三等功1次。
往日跑起来风驰电掣的“乌兰”,这一次下山的步子放缓了,它一定是知道自己要告别军营。12月初,在海拔4700米的克克吐鲁克边防连,官兵们依依不舍地送它回归草原故乡。
去年2月,克克吐鲁克边防连连长杨文带队去某点位巡逻。官兵们骑马跋涉在茫茫雪海,行进到一条冰封雪盖的河流边。这条冰河冰层厚薄不均,冰层下面水流湍急。
“让‘乌兰’先过!”杨连长一声令下,军马饲养员马小龙两腿轻轻一夹,“乌兰”立即扬蹄踏上冰河。马蹄踩在覆盖积雪的冰面上,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突然,“咔嚓”一声,冰层破裂,马小龙和“乌兰”都掉进了冰河。
杨连长大声呼喊:“赶快起来!”可是,“乌兰”在刺骨的冰水里一动不动,等马小龙奋力挣扎着站起身重新跨上马背后,“乌兰”才长嘶一声,一跃而起,稳稳地载着他趟过了冰河。
马小龙回忆说,当时自己的右脚套在马镫里,幸亏通人性的“乌兰”没有挣扎跳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次,连队官兵执勤返回,途经一座海拔4900多米的达坂时发现,前方山头上,几只狼正恶狠狠地盯着人困马乏的巡逻官兵。突然,一只狼发出?人的嚎叫,不一会儿工夫,又有几只狼聚拢过来。
有的军马开始惊恐不安,尥蹶子、刨土。官兵们赶紧下马,拉住缰绳,同时做好了迎战狼群的准备。狼群开始步步进逼,慢慢形成包围圈。这时,“乌兰”突然仰天长嘶,挣脱缰绳,冲向狼群,四蹄轮番腾空跃踏。狼群大概被这匹不要命的军马吓坏了,僵持了一会儿后纷纷散去。
“乌兰”在雪域高原服役近5年,默默地保障官兵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据统计,它的巡逻里程达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
军驼“萨日”巡逻6万余公里,数次救出被困军民
战士叫它“老班长”
■记者 武元晋 通讯员 徐博荣
【戍边档案】“萨日”,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连军驼,军龄22年,参加边境巡逻里程6万余公里,先后17次受到表彰。
12月初,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连饲养员张占权眼里闪着泪花,把大红花挂在即将退伍的军驼“萨日”胸前。
今年30岁的“萨日”是个“边二代”,它的父母是该边防连的第一批军驼,也是阿拉善大漠的戍边者。“萨日”是在营区出生的,而且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
茫茫沙漠中,极易迷失方向,而军驼是大漠中的“导航仪”,它们有着长长的睫毛,还有斜开着能够随意开闭的鼻孔,可以在沙尘暴中照常呼吸,准确找出前进道路,不会迷路。
2008年春季的一天,连队官兵在沙漠中刚进行完人驼合训准备返回,突然沙尘暴肆虐,狂风卷着沙粒吹得人睁不开眼。官兵们走不稳、看不清,就用绳子把人绑在骆驼背上,慢慢往前挪。作为连队军驼中的“老班长”,“萨日”始终走在队伍最前头,安全地将队伍带回营区。为此,连队给它嘉奖1次,奖励草料1吨。
那年5月的一天,烈日把戈壁滩烤得发烫,地表温度接近70℃。巡逻官兵体力消耗大,几名战士出现中暑症状,急需找到阴凉地方休息。可返回连队还有40多公里,茫茫戈壁滩上无遮无挡,巡逻组组长苏广军急得团团转。
危急关头,“萨日”驮着战友向西北方的洼地跑去。官兵们跟着“萨日”来到洼地才发现,原来前几天边境地区突降暴雨,洪水流到这里蓄积成一个水坑。苏广军欣喜万分,赶忙让中暑的战士躺在驼群卧倒后形成的阴凉下,并沾湿毛巾敷在他们的额头上,中暑的战友终于缓过劲来,平安返回连队。
官兵们亲切地称“萨日”为“军驼中的老班长”。说起它,大家有讲不完的故事:它曾驮着战友成功拦截4名偷渡者,把副连长的新娘送上哨所,还救过在荒漠无人区里迷路的游客……
牦牛“坦途”临危不乱,多次在遇险时勇救战士
踏实温顺又勇敢
■陈思强 特约记者 张应翔 许必成
【戍边档案】牦牛“坦途”,2006年开始保障红其拉甫边防连,成为边防官兵在吾甫浪边境线巡逻的得力助手。
11月28日下午,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数百名官兵兴高采烈地参加团年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作为连队的“编外战士”,牦牛“坦途”和官兵一道披红戴花受表彰。
该团红其拉甫边防连连长张国亮向记者介绍,给“坦途”嘉奖,是经连队官兵推荐,党支部研究决定后上报的。
吾甫浪边境线地处帕米尔高原腹地,因地形复杂、海拔较高,部分路段边防官兵只能骑牦牛巡逻。
今年8月底,下士裴涛骑着“坦途”随队执行巡逻任务,突然意外发生了。
在绝壁丛生的吾甫浪沟,由于积雪覆盖地面,无法辨认道路,“坦途”走上了一面陡壁,进退两难。就在此时,牛背上的鞍子也开始松动,物资顺势向深渊一侧下滑。此时,“坦途”稍有惊慌,后果将不堪设想。
命悬一线!裴涛小心翼翼地从牛背上滑下。由于坡太陡,裴涛很难站稳,只好紧紧抱住“坦途”的前腿。这时,“坦途”极其顺从,一动不动。最后,在同行官兵的合力救援下,裴涛才脱离危险。
中士姬文志也曾被“坦途”救过。那次,姬文志骑着“坦途”通过一条宽约10米的冰河,河水较深,漫过了牛肚子。快要走到河岸时,“坦途”突然一脚踢在水底的石头上,猛然跳了两下,姬文志一不留意被甩了下来,河水把他冲出去一两米远。危急时刻,他死死抓住系在“坦途”鼻子上的缰绳。“坦途”急忙向岸边靠拢,硬是用鼻子把姬文志拉到了岸边。
今年冬天,“坦途”将随牧民转场到其他牧区,它的工作将由其它牦牛来接替。尽管它将告别军营生活,但战友们将永远铭记它、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