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军事理论创新,既是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又对军事变革具有先导作用。军事变革,理论先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实现以研究机械化军事理论为主向研究信息化军事理论为主的转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的出现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机械化为主的军队建设向以信息化为主的军队建设转变。面对新的战争形态和新的军队建设,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必须从工业时代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在深化对机械化军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务必加强对信息化军事理论的研究。
信息化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涉及的面很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诸如信息化战争的界定,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信息化战争的战法,信息化战争的指挥,信息化战争的动员,信息化军队的建设等。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如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和界定。这些说法和界定,对信息化战争的地位和作用都作了肯定。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信息化战争的诸多界定,都没有提及甚至否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应当看到,机械化需要信息化,信息化离不开机械化;没有高质量的机械化平台,信息化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界定信息化战争时,应该把机械化包含进去。为此,对信息化战争可否作如下界定: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化为主导,以高质量的机械化为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信息化理论和战法进行的战争。
从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来说,目前也有各种不同的概括,应当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个最基本的特征不会改变。机械化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信息化战争也是政治的继续。二是战争离不开技术的影响和制约,武器装备发展,决定作战方式的变革。在现代条件下,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更要注重技术的作用。三是战争是对抗性很强的暴力活动,应注意从对抗性上概括信息化战争的特征。综上所述,信息化战争可否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政治对抗;第二、信息对抗;第三、体系对抗;第四、精确对抗;第五、全时空对抗;第六、全频谱对抗。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政治对抗的问题,在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对抗不仅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且还指政治是重要的作战形式,主要包括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对于这些新的作战形式和运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从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来讲,已经提出了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的原则,以及如何走“中国式”、“复合式”、“跨越式”发展道路的问题。那么,如何依照这些原则和选定的道路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呢?概括起来说,抓好以下三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为牵引,确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要有层次。第二,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推进军队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走。第三,以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创新,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效益。信息化建设既有技术和经费问题,更有正确地实行领导和管理问题。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不同于机械化建设的管理,机械化建设可以先分散搞然后合成,而信息化建设应当在开始的时候就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体制、机制和法制问题。
实现以研究一般的军事规律为主向研究特殊的军事规律为主的转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也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展的。在人类战争史上,有战争规律、革命战争规律、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区分。这就要求应该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也应该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更应该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我们研究新军事变革,既要注重研究一般的军事规律,更要注重研究特殊的军事规律。既要研究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军事变革,又要研究当今世界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更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对一般规律的研究比较多,对特殊规律的研究还不够。也就是说,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东西比较多,研究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东西还不够。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必须放眼看世界,借鉴和吸纳别人好的东西。但是,总不能言必称美国。应当看到,由于各国的国情军情不同、作战对象不同、作战环境不同,因而采用的作战理论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军队建设理论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新的军队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如均衡发展理论、质量建设理论、总体力量理论、职业化建设理论、信息化建设理论、数字化建设理论、系统集成理论、虚拟实践理论、能力建设理论、目标部队建设理论、军队转型理论,等等。应当看到,各国军队的情况不同,军队建设所遵循的理论也是有所不同的。当前,信息化军队建设理论是引领世界各国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理论。但各国军队对于这个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差异是很大的。毛泽东说过,“乞丐不能与龙王比宝”。军队建设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对以上理论的分析来看,一般情况、一般规律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在一般情况、一般规律上,而是要把功夫下在研究特殊情况和特殊规律上,也就是要着力研究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问题。军事理论研究要面向世界,向友军甚至敌军学习,善于借鉴世界各国军队建设与作战的有益经验。然而这种借鉴是有选择的,决不能照搬套用。
实现以研究基础理论为主向研究实际问题为主的转变
基础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且对军事实践产生着潜在的深远影响。因此,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突出对条令条例和对策问题的研究与创新,下功夫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邓小平也强调说,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确立和强调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为此,应努力做到 “四要四不要”。
第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新军事理论,要与时俱进,不要往后退。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深入分析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对策。军事理论创新的阻力来自哪里呢?一是抱着过去的东西不放,总认为已经定论的东西不可更改,致使军事理论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二是抱着外国的东西欣赏,总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致使军事理论缺少自己的东西。因此,与时俱进求创新,既要打破陈旧的“土教条”,又要打破现代的“洋教条”。
第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新军事理论,要求真务实,不要空对空。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的价值体现,还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研究和创新军事理论,必须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务实上做文章。我军现在写的书不少,发表的文章也很多,但管用的东西却不多,重要的原因是不实,虚的东西太多了。求真务实抓创新,不能搞“图名挂号”的研究,不能搞“急功近利”的研究,不能搞“东拼西凑”的研究,不能搞“人云亦云”的研究。老老实实地研究,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新军事理论,要做学问,不要做学究。军事理论研究与创新,“经院式”、“学究式”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做学问是创造性的劳动,既不能搞“老八股”、“洋八股”,也不能搞“新八股”。有些研究成果,刻意去编排所谓工整的结构,拼凑毫无内容和意义的句子;成本大套,急于做建体系的工作,而不考虑实际需要,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既没有实际价值,也不是真正做学问。军事理论研究与创新,要有前瞻性、实用性,要把抽象的理论变为规则,变为可执行的条令条例。为此,我们必须克服不良的学究之风。军事理论研究,特别是编写条令条例,不是做诗填词,不能搞文字游戏;不能过于呆板、抽象,只讲“通常情况”,不讲“特定情况”;不能只图表面好看,实际上不中用。创新理论也要让部队的官兵看得懂、用得上。
第四、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新军事理论,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军事理论创新与运用,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必须讲科学、讲真话,在重大问题上要敢于直言、秉笔直书。不惟上、不惟书,只为实、只为新,敢为人先,敢进真言。提倡学术民主,发扬百家争鸣之风,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实现以上“三个转变”,既是研究和创新军事理论的实际需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思维。第一、要有科学思维,不能迷信盲从。第二、要有战略思维,不能鼠目寸光。第三、要有技术思维,不能不懂技术。第四、要有开放思维,不能封闭自己。第五、要有自主思维,不能照搬照套。第六、要有求实思维,不能违背规律。
上一篇:努力提高国防动员的信息化水平
下一篇:完善训练的监管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