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科学发展的苏州实践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08-26

      【一】

  在当今的“地球村”,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自己的坐标。

  当中国发展的巨舰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迎面而来的是更广阔、更深邃的蔚蓝海洋。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

  机遇,苏州人智慧与胆魄的试金石。“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凝炼着苏州人善于“抢抓机遇”的特质。从科学发展道路上全面进步的“生动实践”中阔步走来,向着“重大机遇”扬帆驶去,站在历史的交汇点,苏州的智慧、能量、胆魄和勇气如何生生不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形成的宝贵“苏州经验”,如何化为新时期转型升级的全新动力?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苏州展示的又是怎样的理念和精神内核?

  新起点、新平台、新要求,一个历史时空的三维坐标,昭示着苏州再一次科学的全新定位。

  以时间为纵向坐标轴:可以看到,苏州已然进入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从满足温饱到小康社会,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州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然而,对照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两个率先“领头羊”的新要求,我们还应当清醒认识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产业层次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进入改革攻坚期的苏州,迫切需要一次质的飞跃。

  以空间为横向坐标轴:可以看到,苏州同样面临着前有挑战、后有追兵的紧迫态势。以全国为参照系,随着东西南北中全面开放大格局的形成,苏州所拥有的地域和政策优势已不再明显。而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也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城市争创新优势的主攻方向。以全球为参照系,无论是美国政府推行的经济新战略,还是欧盟倡导的低碳经济,一场世界级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都在催生着新的思想和技术革命。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面对全新的标杆,苏州再一次迸发出把握未来的聪灵智慧和激越豪情。

  【二】

  “两个率先”是历史赋予苏州的庄严使命。

  在2005年达到全面小康省定指标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苏州又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十二五”,苏州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目标是到2015年,苏州全市域各市(县)、区全部达标,努力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现代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体系,更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

  “只有把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全面的现代化文明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这样描述“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此,苏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来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苏州之路”。

  发展新产业、集聚新人才、建设新城市。从“苏州制造”迈向“苏州创造”,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追求“外向引领、内生驱动”的“内外兼修”之道。清晰的发展路径,显示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升华。

  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格局,苏州把“顶层设计”置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来谋划“转型升级”。

  瞄准高端,苏州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推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截至2010年底,苏州新兴产业在建项目1200个,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苏州确立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互动并进”的思路,以人才高地造就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苏州人才总量达到105万,3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全国地级城市首位。

  合理布局,用高水平规划来建设宜居创业新城市,“东融上海、西育太湖、优化沿江、提升两轴”,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来实施集约发展。

  正是这份奋力前行的执著,让这片热土挥洒出一幅全新的时代画卷。

  2011年7月1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长三角22个城市发展转型指标排名。综合转型增长、民生质量、社会共享、环境改善、创新发展等5项指标,苏州列上海之后排名第二。无独有偶,7月23日,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中国制造”登上价值链高端》的报道印证了这一点。报道中说,总部在多伦多的天弘公司在苏州生产的所有电子产品都是高端的,在苏州的工厂里,三分之一中国员工是工程师。

  一个“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呼之欲出。end#>

      【三】

  近年来,经济转型升级,已然成为苏州最关键的“热词”。

  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催化转型升级战略提速,打破劳动力、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瓶颈对“世界工厂”的日益制约,是新长征路上的又一次“飞夺泸定桥”。苏州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起舞,正在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服务经济、新兴产业主导的“三大格局”。

  这是苏州的自觉选择,是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苏州这个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要实现“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精彩转身。

  显而易见,跨越式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对于全力打造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的苏州来说,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 2010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19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位,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1.4%,在本地新增劳动力就业中服务业吸纳人数占了一半。

  破解“转型升级”这道多元方程,如何平衡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避绕不开。2011年3月下旬召开的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大会上,市委、市政府给出了“解题”的限定条件——强调发展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制造业,更不是以削减制造业为代价来机械地提高服务业比重。

  发展新兴产业就成为在这个限定条件下破解转型升级方程的一把关键“密钥”。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导向,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万马奔腾的新兴产业大潮中,大项目的主导、引领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2011年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760亿元,增长25.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9%。三星高世代面板、沙钢玖隆钢铁物流项目、苏州纳米城、国际财富广场等一大批地标型、基地型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短短半年,苏州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2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15个,计划总投资1358亿元,同比增长了两倍多。

  【四】

  人才,是魅力苏州的核心竞争力。历史上,苏州每一次华丽绽放,都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每一次惊人跨越,都离不开人的创新与实践。

  这座曾经孕育五百名贤的文化名城,何以让当代全球精英慕名向往?“投入高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举措,使人才优势真正成为苏州发展的第一优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将是苏州今后一段时间内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苏州的昨天和今天靠的是人才、靠的是创新,苏州的明天,希望还在人才、还在创新。 ”

  ……

  句句发自肺腑的呼唤,令有志之士纷至沓来。

  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办法、1010人才引进工程、领导干部人才激励考核指标、市县两级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近年来,苏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出台引才政策,让重才爱才的浓浓深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待与支持。

  启建姑苏人才计划服务中心、建立重大创新载体、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探索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订购制度、打造完整的创投业务链……苏州精心构筑留才用才的优质生态,让创新的种子在苏州落地、生根、壮大。

  苏州人才总量突破百万,高层次人才超6万,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7月11日举行的2011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1300多名海内外博士怀抱拳拳创业心,携带高端项目来苏施展抱负。

  闻颦鼓而思良将,在“十二五”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苏州将紧抓“人才强市”战略,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越的环境,大力度集聚创新型人才。到2015年,全市人才总量将达145万名,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10%,水乡天堂真正成为创业天堂。end#>

     【五】

  2011年8月2日,一个寻常夏日,成为古城苏州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篇。

  一列4节编组的轨交列车从1号线南施街站驶出,约6分钟后,列车驶抵时代广场站。这是全国地级市首条立项的轨道交通线路的首次列车“进洞”试跑。

  短短2公里,让数百万市民感受到苏州进入“轨交时代”的风驰电掣。

  轨道交通,城市现代化最直观的表征之一,苏城百姓对此已企盼许久。明年5月,千百年来苏州人的出行方式将迎来一次嬗变,而背后更重要的则是城市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    作为常住人口超过400万的中心城市,“小苏州”已是远去的一个背影。

  高密度的人口,消耗甚至挤压着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环境生态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不堪重负。古城区基础设施差、资源集聚能力弱、发展空间小等矛盾日益突出,老新村老街坊日渐老态,居民生活质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城市形象更难言提升。

  中心城市,是苏州发展之核。苏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产业新,则城市兴;产业壮,则城市强。市委、市政府将突破口概括为一句话“三个先”:按照建设“三区三城”的总要求,优先发展创新型经济,抢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率先构筑产业新高地。

  过去五年来,特别是最近两年,这样的努力一以贯之,未曾停歇。

  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井字形+三环的市区城市快速路网建设,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保护利用工程,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三城区改厕工程,石湖景区改造工程,古城墙修复利用工程……2007年以来,苏州城市发展频出大手笔,仅城建交通领域就完成投资1800多个亿。

  一个个大手笔,为城市转型发展积累着能量,开拓新空间。蓦然间,市民们发现,苏州城长大了,长高了,长壮实了,长靓丽了。由此,就业更有选择了,出行更便捷了,人居更优美了。

  【六】

  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正努力消弭着城乡二元的千年鸿沟。

  在苏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城乡一体化,被提升为苏州的六大发展战略之一。

  省内试点国内先行。苏州的战略意图和创新实践非常明确:超前规划,全面提升,整体推进,为“三区三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突破,体现在城乡空间布局的整体优化提升。“三集中”,是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属性。最新数据显示,通过鼓励农民带股、带保、带房进城镇,加快农民市民化、职业化进程,全市累计有43万农户、逾110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到2011年6月底,全市85%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76%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0%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 7月22日在张家港召开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房的建设成为观摩的亮点,安置房建设规模达到650万平方米。

  突破,体现在政策制度框架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仅仅2011年上半年,苏州相继制定出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深入推进全市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上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整体推进。

  突破,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三年三大并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等,都旨在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其中,收入倍增计划尤其令人关注。苏州响亮提出,“十二五”时期,农民收入要在“十一五”期末基数上实现倍增,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其中财产投资性收入占比超过40%,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依然控制在2∶1以内。end#>

      【七】

  千年名胜虎丘,体验着苏州震撼人心的民心工程。

  这里是“吴中第一名胜”,有“江左丘壑之表”风范。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多年来,虎丘塔耸山显的风貌保存完好,但周边地区的环境却让这张名片蒙上了“灰尘”。

  一封封群众来信,倾诉着“虎丘之痛”,市容环境脏乱、道路交通拥堵、违章搭建蔓延、安全隐患较多。

  2010年3月,一篇浓墨重彩的文章在这里起笔。随着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一个环境优美、低碳绿色、适宜人居和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城市综合体将在这里形成,苏州“城市客厅”重焕光彩佳期可待。

  它与相继启动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综合改造工程”、“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一起,构成苏州2010年最激动人心的“三大民心工程”。

  曾经在岌岌可危老工房里提心吊胆的4778户南环新村居民,迎来了彻底改善的这一天。去年5月25日,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启动,今年7月13日,动迁全部完成,2013年6月,全部居民将回迁入住新房。“三大民心工程”总投入超230亿元,足够苏州再造三条环城高架,但换来的是民生幸福,赢得的是民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带队走进《对话苏州》栏目,与200多名涉迁居民代表真诚对话、纾解民困。决策者心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百姓需求,千方百计提高百姓的幸福感,才是发展的题中之义。

  民生为上,民心为上。这是政府与百姓携手迈向“幸福新家园”的共同愿景。

  在“涨”声之下,物价局织起了一道惠民网——每天采样民生商品价格,比对后向市民统一公布。

  在外来人口迅猛增长之下,公安局布起了一道安全网——在全国率先提出“创意警务”理念,基层社区警察进“两委”,公众安全感、人民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在看病难依旧成为百姓心病时,卫生局合理配置着一张医疗资源网——让百姓就近享受健康服务。 2011年,政府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将达100%,全部配备3名以上全科医师,让95%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拥有健康档案。“十一五”期间,苏州先后启动一系列民生工程,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化地转化为老百姓真正的实惠。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市民生类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49%。

  【八】

  “绿色路径”,奔向生态时代的人间天堂。

  2011年6月12日,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组宣布,同意苏州市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并按程序报国家环境保护部审议批准。

  这标志着苏州国家生态市建设水平已处于全国前列。

  能否实现向生态文明的重大跨越,决定着苏州能否在有限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条件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历史赋予苏州的责任。

  苏州环境保护实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的三级跳越,探索出一条从“被动治理”到“全防全治”再到“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具有时代特征和苏州特色的环境保护新路子,加快实现“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吴江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苏州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张家港保税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的中新生态科技城开工建设。这是一座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节能示范新城。目前已有来自亚太、欧美和国内的近50个项目入驻,区内生态环保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含环境治理、新能源、空气净化、节能技术、环境监测等。

  以节能减排、提升效益为目标,苏州的产业正沿着“绿色路径”转型升级。高新科技、循环经济、环保产业,成为苏州创造“绿色财富”的“新三驾马车”。“十二五”期间,苏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加码:确保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还要冲击更高标准:率先建成一批县市级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文明园区。end#>

      【九】

  温故知新方能汲古开今。

  2011年8月8日,苏州启动了首批12个试点老宅的保护利用工程,市政府投入1亿元引导资金。在这些试点工程的基础上,记录着苏州千年文脉,散落在城区的352处优秀历史建筑,将一一拂去尘埃、重放异彩。

  不久,名城苏州的重要标志——古城墙,也将实施修复保护试点工程。修复古城墙将与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结合;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与周边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结合;做到社会效益与项目效益结合,体现原真性、科学性、价值性。

  苏州,这座文化名城,将在21世纪绽放2500多年来最灿烂的光华。

  围绕“三区三城”的建设主线,苏州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好散落在姑苏城乡的历史文化遗迹,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顺利推进苏州实现城市转型升级。

  近年来,苏州积极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新路径。文化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木渎春秋古城遗址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良好成效,在普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保护名录、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中保持领先,活态性、生产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

  让文化遗产的“死保”变为适应时代社会需求的“活保”,苏州一直在探索保护与利用结合的最佳路径。

  无论是历史文化片区的整治改造,还是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苏州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加速提升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护,解决古民居流转的政策及资金“瓶颈”问题。

  【十】

  激流中勇进的苏州,用实践回答着国内外都曾发出的历史之问: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苏州在发展的新阶段一直拥有“高速”动力。

  2011年5月,“党员关爱行动月”启动。不到一个月,“党员关爱基金”专用账户收到捐款已超过7000万元。在另一个“党组织服务创新创业行动”中,47万名党员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零距离”服务数千个创新创业项目。

  这两大行动,传递的不仅仅是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服务创新发展的决心,更传递出苏州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探究蕴藏在“苏州奇迹”背后的力量,可以明了苏州“两个率先”的奥秘。支撑苏州夺取“两个率先”最终胜利的坚强保障,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创先争优活动在苏城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思想洗礼和动力再造,创新、创业、创效的辉煌篇章在伟大实践中逐渐清晰。

  深入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用开阔的眼界拓宽发展思路、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再提速,为转型升级抢先机。坚决解决“懒、庸、推、拖、贪”五种机关病,集中开展“问题解决月”“服务提升月”活动。“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在苏州深入人心。

  无论是“苏州服务”、“廉石”品牌的铸造,还是苏州特色惩防体系的形成;无论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还是党员教育管理成效的显现,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民更幸福,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苏州共产党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实践和创新创造,已深深根植在苏州大地上,内化为广大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励和支撑着苏州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