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时事新闻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时事新闻

新世纪以来的军旅舞台艺术是啥样?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1-10-14

 

 摄影:腾 云 图片合成:方 汉

    新世纪以来的军旅舞台艺术是个什么样子?

    回答这个问题,先从一个例子开始——

    2011年5月19日至7月9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军队文艺工作者精心呈上了一份特殊的献礼——“全军优秀节剧目展演”。50多天时间里,首都文艺舞台上集中上演了15台军旅舞台艺术作品,剧目囊括话剧、舞剧、舞蹈诗、歌舞诗、歌剧、音乐会、杂技晚会、综艺晚会等8种艺术样式。其鲜明的主题、深刻的内涵、多样的风格、丰富的形式,为百花争艳的首都舞台再添亮丽的艺术之花。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进入新千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当代军旅艺术家始终敏锐地感受时代气息,掌握时代脉搏,把握舞台艺术创造的自身规律,以对当下人民生活,特别是军营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开掘了一大批蕴含丰富深厚历史内容和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我们可以自信而骄傲地说,这些作品,都以完美统一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广大观众所充分肯定,代表着我国目前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起到了特殊的精神引领作用。

    立足现实土壤,观照历史风云

    百年民族奋斗史、万里疆域戍边人,之所以是军旅舞台艺术耕耘的重要园地,归根结底在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总有某种内在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然而,要想让观众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感知到这种联系,仅仅局限于描写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立足于社会和时代的现实土壤,在历史境遇中揭示历史与现实的精神联系,从而使今天的观众得到思想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

    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红星照耀中国》《圣地之光》《天籁》《马蹄声碎》,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雪》《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闪闪的红星》《红梅赞》《天边的红云》《三家巷》……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国庆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庆,此类立足现实土壤观照历史风云的军旅舞台艺术创作,大展风采,魅力无限。创作中,军队艺术家们将历史上的时间、人物、事件推得很远,而把历史与现实共通的思想内涵拉得很近。在收获审美意趣的同时,观众们揭开了剧目耐人寻味、甚至振聋发聩的题中之义。

    2002年推出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在进藏军人及其子女两代人的思想、情感交锋中,高唱了一曲理想和信仰的赞歌。可以说,该剧在有限舞台空间里进行的这场历史与现实对话,是一次有着时代意义的思辨和审视,是在商潮滚滚、欲望横流的时下,人们内心最为渴求、最为呼唤的。

    而在今年亮相的话剧《共产党宣言》,同样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这一已逝的历史深处,找到了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启示:对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在走过90个年头之后,该怎样继续坚守理想与信念、气节与品格,把共产主义事业永远推向前进。该剧巡演至国防大学时,在我军中高级军官学员们中,引发了“关于我们信奉的‘主义’”“关于革命激情”“关于苦难辉煌”“关于入党誓言”的大讨论,成为公认的一堂生动党课。

    高扬时代主旋律,坚守军旅文艺主阵地

    随着新世纪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军队文艺事业的发展和受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今日的军旅舞台艺术承载了歌颂我们伟大的党、歌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描绘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展示广大官兵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崭新风采等内涵更为丰富的任务。

    今年5月底,在上海举办的“总政话剧团新时期优秀剧目展演周”上,两台聚焦现实生活、高扬时代主旋律的军旅话剧,受到了高度评价。《黄土谣》用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还债的真实故事,烘托出关乎共产党人诚信抉择的重大主题;《生命档案》则用一名普通档案工作者的一生,绽放出于平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之光。我们伟大时代和伟大时代中的先进分子,通过这些充满理想、激情、感召力、震撼力的艺术形象塑造,实现了影响、指导国人去敬仰崇高的目的。

    素来以“形小品高”著称的军旅小品,除了反映火热的军营生活外,同样将敏感的触角伸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中,开掘与展现其深层意蕴,具有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和较高的审美品格。在第五届CCTV小品大赛中荣获职业组二等奖的《安全感》,则以一个开锁事件为由头,引出了邻里之间微妙的人情冷暖,其深邃的思想意蕴令人回味无穷。还有表现我党我军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奋斗宗旨经久弥坚的《种子》,表现海峡两岸众望所归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西部西瓜》,表现地方群众识大体固国防,积极支持部队演习的《长山一号》等等,无不是“小中见大”地选取创作题材,紧随社会发展主流开掘主题思想,将主旋律颂歌演奏得振奋人心,荡气回肠!

    具有时代烙印的先进文化昭示着民族的希望,昭示着国家的未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一贯自觉作为的军旅舞台艺术,已然成为反映这个时代并与这个时代的变革精神相称的标志性艺术作品。

    从军事训练、作战演习、战备执勤、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开掘当代军营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当代军人的闪光崇高,并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为军人立像,为军魂塑形,为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是新世纪以来军旅舞台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

    在近年来的军旅舞台艺术创作中,此类题材的作品,无论是“大块头”的话剧、歌剧、舞剧、综艺晚会、音乐会,还是“小体格”的声乐、曲艺、舞蹈、杂技,可谓遍地开花。话剧《士兵突击》《我是一个兵》,舞蹈《穿越》《士兵兄弟》《红蓝军》,杂技《丛林砺兵》《龙腾虎跃》,小品《火龙驹》《狙击手》,歌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之歌》《祖国,请检阅》《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当人民需要的时候》和25首战斗精神队列歌曲等难以尽数的作品,不仅鼓舞了军心士气,还借由一系列国家级的艺术大赛,向世人描绘出新时期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局面,展现出新时代军人奉献、乐观、豪迈的精神风貌,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精神养料。

    2009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创作的现代京剧《红沙河》惊煞世人。这部中国近30年来第一部正面描写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京剧,通过对一次红蓝军对抗——“磨刀石行动”的艺术表现,深层次触及了部队在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练为看”还是“练为战”等问题之间的尖锐矛盾,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军队在不断提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历史进程中遇到的坎坷和取得的进步。这部既保持了京剧的本体精华,又洋溢着时尚之美的作品,让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中,牢牢记住了“战争是流血的演习,演习是不流血的战争”这句名言至理!用国粹艺术表现军旅现实,《红沙河》这一步,走得很远,意义很大。

    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它的意义和影响,永远不会局限于一个局部或区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军旅题材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不仅是军队文化建设的需要,更反映出人民群众心灵深处对英雄主义和崇高精神的强烈呼唤。

    用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打造高水准文艺品牌

    2002年,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一项奖励机制——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其中的剧目,顾名思义,必然是能够演得开、留得下、传得远的艺术精品。

    近10年来,军队先后有9部部队作品入选该项工程。它们是:舞剧《红梅赞》、话剧《虎踞钟山》《黄土谣》《我在天堂等你》《天籁》《士兵突击》、杂技剧《天鹅湖》、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雪》。如此大规模的剧目入选,既说明了军旅舞台艺术创作已登顶中国文艺最高峰的事实,也为军队文艺工作者“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精品意识,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每年一度的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就是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打造出的货真价实、有口皆碑的军旅文艺大品牌。《东方风来满园春》《和谐花开神州美》《科学发展谱新篇》《伟大旗帜领航程》等,都因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新的艺术追求、集中了各舞台艺术门类的最新创作,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显示了军队艺术家的创造性才能和军旅文艺的导向性功能。

    被国内著名评论家认为其出现“有点像神话”的杂技剧《天鹅湖》,之所以在国内外演艺界获得广泛赞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创新。该剧将中国传统杂技与西方经典剧目嫁接,前所未有地进行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充满时代感的舞台艺术样式,成为世界首创。

    “军旅舞蹈新标杆”舞剧《铁道游击队》,自去年8月问世之后,就始终执着地不断创新、精雕细刻。越来越具有史诗性、流传性和经典性的特质,不仅让其成功入围了“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还将于今年年底参加“十大精品工程”的角逐。

    事实证明,在“视听轰炸”的当今时代,面对审美经验日益丰富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吸纳各艺术门类的所长,不拘一格地开创舞台呈现样式,已成为包括军旅舞台艺术在内的中国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关专家认为,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为己任的军旅舞台艺术,以其特有的昂扬奋发、铁血硬气、爱国忠诚、理想至上的美学特征,被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所喜爱的现实,已逐步体现出了军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然而,在深感欣慰于新世纪以来军旅舞台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抱有清醒的认识。

    关注现实,尤其是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创作,虽有突破,但仍然是薄弱环节;创作中形式大于内容、概念大于形象的作品仍然存在。这些现象,都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有关。军队文艺工作者只有把根扎得再深些,真正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才有可能不断创作出洋溢着时代精神的优秀之作。演出市场化、文学策划及营销推广人才急缺、专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创作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难题,军旅舞台艺术唯有不断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实现。

    虽然成为强大“软实力”的征途漫漫,但军旅舞台艺术已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