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大事记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国防教育大事记

当前位置: > 新时代国防教育 > 国防教育大事记

江苏所有省辖市再度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奥秘何在?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3-05

乡亲们别怕,危难之际有子弟兵在。
 

人武部干部对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逢年过节,“拥军妈妈”都要到部队慰问官兵。
 

  新闻点睛

    ? 岁月如歌,唱不尽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

    江风海韵,催生双拥工作的满园春色。

    ? 2008年1月,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创下了建省以来的第一个大满贯。时隔4年,江苏所有省辖市再度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造了大满贯梅开二度、共和国排名第一的新辉煌。这是江苏军民的殊荣,这是江苏儿女的骄傲!

    ? 2月中旬,记者踏访江苏大地,探寻这里双拥热潮持续高涨的奥秘。

    强烈共识催生“一把手工程”

    双拥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政权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抓双拥就是讲政治顾大局,富国与强军理应比翼双飞,这是江苏各级领导的强烈共识。

    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李笃信讲述的三任省委书记接力抓双拥的故事,令记者肃然起敬。在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时刻,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大声疾呼: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支持部队的军事斗争准备。他多次全程筹划和参加了大规模省市县三级防卫作战及动员支前演练,极大地鼓舞了兵心士气。继任省委书记梁保华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要战略思想,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大力研究开展强军建设工作,自觉立足富国强军大业不断创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更是情有独钟,他和父亲都曾从军报国,他的儿子是现役军官。上任伊始,他就同省军区主要领导一起,系统梳理和规划江苏强军建设的各项工作,明确提出省里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标准就是建设与江苏经济相匹配的国防。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同心协力,系统解决了驻军新建军事指挥中心、国防工程建设等强军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全省形成了富国与强军比翼双飞的可喜局面。

    三任书记的亲力亲为,使全省各级领导加深了对“讲政治、顾大局”的认识,他们积极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纳入文明创建考评内容。许多市县相继推出了双拥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做到“四个亲自”: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党委议军会议,亲自修改审定双拥工作计划,亲自过问双拥工作重大问题,亲自参与双拥重大活动。南京、无锡、南通、盐城、宿迁等市还把“一把手工程”纳入人大、政协的监察专题,并与领导干部升迁、创先争优直接挂钩,明确规定,凡双拥工作考评不合格者,评比表彰、职务提升“一票否决”。全省各地的双拥工作,很快出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共同抓,上下结合层层抓”的生动景观。

    持之以恒的国防教育,是江苏双拥工作高潮迭起的又一力量源泉。这里的国防教育富有创意,既注意全员覆盖不留死角,更注重突出党政机关、中小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些重点。

    “常怀忧患之思,常虑固国之务”。每逢清明、国庆等重要节日,江苏党政军主要领导与各界代表都要到烈士陵园献花默哀,深切缅怀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安康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每年12月13日,省和南京市都要在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日”集会,拉响防空警报,警策世人不忘国耻,居安思危。

    去年9月24日,省长李学勇亲临现场观看在宁高校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展示,勉励大家努力为高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今年元旦,省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宣传部长王燕文,省军区司令员孙心良、政委李笃信、政治部主任吕先景等军地领导,登上地处连云港黄海前哨的开山岛,亲切看望慰问26年如一日坚守孤岛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并用天安门“国旗班”老班长们带去的标准升旗台,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此举为全省新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据悉,在近3年来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中,全省共有200名地方党委书记参与和观摩了防空总群自动化预警及对空抗击演习等军事活动。

    扬州市中小学国防教育“进课表、进教材、进教案”的经验,被列入国家国防教育“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这是江苏国防教育从青少年抓起的结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124所高校共有215万余名大学生参加了军训。在近两届的全国大学生军用枪射击比赛中,江苏获得的团体冠军数均居全国之首。

 重点放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

    “不要等到抢险救灾时才想到解放军,不要等到打起仗来才想到解放军”,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常说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党政领导的心声。缘此,聚焦驻军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聚集部队战斗力全面提升,成为江苏拥军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成为一种常态。

    海门市人武部军事指挥中心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场地狭小,设施陈旧,已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和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2007年,市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后,果断作出了重建军事指挥中心的决策。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马上组成项目攻关组,历经3年攻克数十道难题,建成了集指挥控制、战备执勤、情报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军事指挥中心。走进中心,全市重点部位、要害目标尽收眼底,海情、空情、水情、路况可视可判,水、电、气、化、火等抢险救灾应急力量可随时调度、实时指挥。

    这是江苏各界大力支持部队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据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顾显强介绍,近几年,省政府和各省辖市每年都要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利用物联网、云计算、频谱管控等先进信息技术,帮助驻苏部队搞好信息基础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指挥信息化系统和相关局域网络建设,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截至去年,13个省辖市已全部建成信息化地面指挥中心和地下指挥所,省军区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连接省市县三级国动委办公室和团以上单位的“四网一中心”。

    大力支持部队加快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为部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是江苏各院所知识拥军的一个亮点。他们通过开办随营学校、函授班,组织教授到军营举办系列高新技术讲座和面对面辅导等多种形式,配合部队组织官兵学历升级、外语培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坐落在全国第一座省级“双拥城”徐州市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院校,4年中先后为驻军开办各类人才培训班50多个,帮3000多名官兵通过了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在六朝古都南京,由36名院士、专家组成的科技拥军服务团,近10年已赴军营服务数百次,举办讲座、咨询一千余场,解决技术难题800多个,使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脱颖而出。

    浙江舟山,部队海训热火朝天。由淮安市研制成功的野战政工车,集作战指挥、战地宣传、文艺演出、资料阅览、卫星定位、文书处理、动力供给等七大功能于一体,性能非常优越,首次亮相海训现场就吸引了众多目光。30多位将军先后饶有兴趣地登上野战政工车参观、操作,个个赞不绝口。这是江苏各市县大力支持部队搞好新装备运用和技术革新结出的硕果。据副省长傅自应介绍,这几年,江苏科技拥军风生水起,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和制造技术优势,定期组织“专家部队行”,搞好新装备跟产跟训及改进完善,使之尽快形成作战能力。全省各地支持部队技术革新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仅徐州市科技局,近年来就累计帮助驻军解决科技大练兵中的难题50多个,制作革新作战指挥、军事训练等软件和器材3000多件。

    大江南北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驻苏部队战斗力提升插上了新的翅膀。

    去年5月,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油料保障演练在古城苏州某地举行。市国动委启动油料储备区应急保障预案的指令刚刚下达,沿途15个民用加油站立即行动,仅用20多分钟,就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完成了油料补给。像这类平战结合的物资储备区,在苏州地区就有数百个,储备产品涵盖医疗、机械、信息技术等80多个领域。一个军民通用的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已在这里初步形成。

    重大建设项目军地联合决策,重点科技项目军民协作攻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预留军事接口,已成为江苏各市县的自觉遵循。与此同时,江苏各地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仅南京市交通部门近年来就筹措资金1.32亿元,新改建战备公路203公里,新建战备桥梁6座,既提升了经济运输能力,又提高了部队战备车辆的通行效率。

    “不要等到抢险救灾时才想到解放军,不要等到打起仗来才想到解放军”,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常说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党政领导的心声。缘此,聚焦驻军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聚集部队战斗力全面提升,成为江苏拥军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成为一种常态。

    海门市人武部军事指挥中心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场地狭小,设施陈旧,已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和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2007年,市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后,果断作出了重建军事指挥中心的决策。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马上组成项目攻关组,历经3年攻克数十道难题,建成了集指挥控制、战备执勤、情报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军事指挥中心。走进中心,全市重点部位、要害目标尽收眼底,海情、空情、水情、路况可视可判,水、电、气、化、火等抢险救灾应急力量可随时调度、实时指挥。

    这是江苏各界大力支持部队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据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顾显强介绍,近几年,省政府和各省辖市每年都要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利用物联网、云计算、频谱管控等先进信息技术,帮助驻苏部队搞好信息基础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指挥信息化系统和相关局域网络建设,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截至去年,13个省辖市已全部建成信息化地面指挥中心和地下指挥所,省军区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连接省市县三级国动委办公室和团以上单位的“四网一中心”。

    大力支持部队加快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为部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是江苏各院所知识拥军的一个亮点。他们通过开办随营学校、函授班,组织教授到军营举办系列高新技术讲座和面对面辅导等多种形式,配合部队组织官兵学历升级、外语培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坐落在全国第一座省级“双拥城”徐州市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院校,4年中先后为驻军开办各类人才培训班50多个,帮3000多名官兵通过了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在六朝古都南京,由36名院士、专家组成的科技拥军服务团,近10年已赴军营服务数百次,举办讲座、咨询一千余场,解决技术难题800多个,使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脱颖而出。

    浙江舟山,部队海训热火朝天。由淮安市研制成功的野战政工车,集作战指挥、战地宣传、文艺演出、资料阅览、卫星定位、文书处理、动力供给等七大功能于一体,性能非常优越,首次亮相海训现场就吸引了众多目光。30多位将军先后饶有兴趣地登上野战政工车参观、操作,个个赞不绝口。这是江苏各市县大力支持部队搞好新装备运用和技术革新结出的硕果。据副省长傅自应介绍,这几年,江苏科技拥军风生水起,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和制造技术优势,定期组织“专家部队行”,搞好新装备跟产跟训及改进完善,使之尽快形成作战能力。全省各地支持部队技术革新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仅徐州市科技局,近年来就累计帮助驻军解决科技大练兵中的难题50多个,制作革新作战指挥、军事训练等软件和器材3000多件。

    大江南北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驻苏部队战斗力提升插上了新的翅膀。

    去年5月,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油料保障演练在古城苏州某地举行。市国动委启动油料储备区应急保障预案的指令刚刚下达,沿途15个民用加油站立即行动,仅用20多分钟,就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完成了油料补给。像这类平战结合的物资储备区,在苏州地区就有数百个,储备产品涵盖医疗、机械、信息技术等80多个领域。一个军民通用的现代后勤保障体系,已在这里初步形成。

    重大建设项目军地联合决策,重点科技项目军民协作攻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预留军事接口,已成为江苏各市县的自觉遵循。与此同时,江苏各地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仅南京市交通部门近年来就筹措资金1.32亿元,新改建战备公路203公里,新建战备桥梁6座,既提升了经济运输能力,又提高了部队战备车辆的通行效率。

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双拥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江苏双拥之树常青的秘诀。据海门市市委书记姜龙介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办“军人家庭服务中心”以来,海门人民探索拥军优属新路的铿锵足迹,一直在与时代同行。

    2008年初,“拥军服务岗”这棵雨后春笋,又在海门破土而出。市委采取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出资聘请专门人员,在全市287个村创设了“拥军服务岗”,专门为军人家庭提供全方位、日常化服务,大到送医治病、助耕帮种,小到家政服务、心理抚慰,都有专人负责。3年来,“拥军服务岗”先后与876户军属结对帮扶对子,为139户军人家庭修建了住房,解决军属各类实际困难3000多个。

    为军人子女配备“校园家长”和“成长导师”,是徐州市的一个创造。2007年“八一”前夕,该市党政领导在走访部队时了解到,驻军官兵野外驻训多、时间长,其子女的学习受到一定影响。当年8月下旬,徐州市便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活动的实施意见》,全市1502名“校园家长”和2716名“成才导师”,结对帮扶1529名军人子女,受到总政领导的肯定。

    江苏拥军优属工作探索创新的扛鼎之作,当属省委、省政府精心打造的三个亮点工程。

    “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军转干部安置工程。江苏是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大户,“十一五”期间接收安置的人员,约占全国总数的8%。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每年都要详细过问师团军转干部的安置情况,遇到难题,他亲自找有关部门协调。随着地方人事制度改革和精简整编的推进,军转干部安置期望值高和党政机关岗位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军转干部安置新路,于5年前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安置模式,受到部队、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的普遍欢迎,军委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对江苏军转干部安置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城乡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由省民政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农委、省军区政治部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果。据了解,全省各级财政前几年共投入资金5.2亿元,培训退役士兵7.4万名,培训后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有的地方达到了100%,中央和军委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去年10月《兵役法》修订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后,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第一时间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政策精神,狠抓贯彻落实。今年元旦前夕,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又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构建了“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免费培训、重点安置、城乡一体”的系统化退役士兵安置新模式。

    顺乎民心民意的“慰烈工程”。据省民政厅长吴洪彪介绍,在省委书记罗志军的亲自关心下,省民政、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园林等部门通力协作,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散葬烈士纪念建筑物集中保护的“慰烈工程”。去年3月底,国家民政部在徐州市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江苏省实施“慰烈工程”的经验做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江苏双拥之树常青的秘诀。据海门市市委书记姜龙介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办“军人家庭服务中心”以来,海门人民探索拥军优属新路的铿锵足迹,一直在与时代同行。

    2008年初,“拥军服务岗”这棵雨后春笋,又在海门破土而出。市委采取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出资聘请专门人员,在全市287个村创设了“拥军服务岗”,专门为军人家庭提供全方位、日常化服务,大到送医治病、助耕帮种,小到家政服务、心理抚慰,都有专人负责。3年来,“拥军服务岗”先后与876户军属结对帮扶对子,为139户军人家庭修建了住房,解决军属各类实际困难3000多个。

    为军人子女配备“校园家长”和“成长导师”,是徐州市的一个创造。2007年“八一”前夕,该市党政领导在走访部队时了解到,驻军官兵野外驻训多、时间长,其子女的学习受到一定影响。当年8月下旬,徐州市便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活动的实施意见》,全市1502名“校园家长”和2716名“成才导师”,结对帮扶1529名军人子女,受到总政领导的肯定。

    江苏拥军优属工作探索创新的扛鼎之作,当属省委、省政府精心打造的三个亮点工程。

    “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军转干部安置工程。江苏是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大户,“十一五”期间接收安置的人员,约占全国总数的8%。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每年都要详细过问师团军转干部的安置情况,遇到难题,他亲自找有关部门协调。随着地方人事制度改革和精简整编的推进,军转干部安置期望值高和党政机关岗位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军转干部安置新路,于5年前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安置模式,受到部队、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的普遍欢迎,军委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对江苏军转干部安置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城乡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由省民政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农委、省军区政治部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果。据了解,全省各级财政前几年共投入资金5.2亿元,培训退役士兵7.4万名,培训后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有的地方达到了100%,中央和军委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去年10月《兵役法》修订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后,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第一时间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政策精神,狠抓贯彻落实。今年元旦前夕,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又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构建了“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免费培训、重点安置、城乡一体”的系统化退役士兵安置新模式。

    顺乎民心民意的“慰烈工程”。据省民政厅长吴洪彪介绍,在省委书记罗志军的亲自关心下,省民政、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园林等部门通力协作,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散葬烈士纪念建筑物集中保护的“慰烈工程”。去年3月底,国家民政部在徐州市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江苏省实施“慰烈工程”的经验做法。

 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屡建新功

    “军队是城市的胆”,这是南京人民的口头禅。

    “驻军多给镇江带来了人气,驻军的示范作用给镇江带来了正气,驻军的贡献大是镇江人民的福气”,这是镇江街头的流行语。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出自平头百姓的这些朴实话语,着实是对江苏驻军的最高褒奖。

    省双拥办副主任侯学元由衷称赞,危难时刻显身手,这是子弟兵给江苏人民留下的最深印象。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江苏大地,城乡交通受阻,上千万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保障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保畅通、保安全、保稳定,江苏驻军积极响应胡主席的号令,第一时间开赴救灾一线。沪宁高速、南京长江大桥等交通要道以及城市街道、居民社区……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子弟兵挥锹铲雪的身影。春节前夕的一天下午,长江二桥告急,省军区领导亲自率领官兵火速支援,带头奋臂清雪除冰,一直苦战到凌晨两点。在连续十余天的艰苦征战中,江苏驻军共清除冰雪封堵路段5700余公里,较好保证了长三角交通主动脉的畅通和城市居民各种生活物资的供应。

    江苏许多城市依江傍海,台风时常光顾这里。去年8月上旬,气象台发布警报:第9号台风“梅花”预计8月7日凌晨到白天登陆江苏启东沿海一带,中心风力将达到14级。危急关头,省军区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再次紧急出动,全力支持地方抗台、防台救援工作。6日一大早,省军区副司令员戴陆伟和副政委刘战勤分别带领两个前进指挥所紧急赶赴沿海南通地区和沿江苏锡常地区,与当地抗台抢险指挥部共同展开指挥。

    80支防台抢险突击分队整装待发。从舟桥旅抽调的500余名抗洪抢险专业骨干也携带相关器材,于6日中午机动至泰州地区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受台风破坏严重的地区。省军区副司令员周建和参谋长庞士勇始终坚守在抗台一线,率领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对重点部位展开拉网式排查。6日晚,省长李学勇和省军区司令员孙心良又专程赶赴南通启东、海门等防抗台风的前沿阵地,现场指挥协调抗击台风行动,仔细检查抢险物资准备,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胡主席对江苏寄予的殷切期望。驻苏部队充分发挥组织严密、反应快速、突击力强的优势,大力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为“两个率先”贡献力量。近几年来,江苏驻军先后投入劳动日140万个,机械车辆18万台次,参加交通、电力、光缆、水利、奥运场馆、世博园区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1200多项,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援建任务。驻苏空军部队充分发挥技术和装备优势,先后参与完成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禄口中邮航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以及淮安、无锡、南通机场的大型工程建设任务。

    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文明创建活动中,江苏驻军争相站排头、做表率,充分展示了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许多部队自觉把营区当窗口,让官兵当标兵,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新村、文明社区活动,成建制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农村河塘疏浚及水环境整治,长期组织军警民联防联治,为文明城市创建、和谐社区创建以及生态家园和平安江苏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江苏省军区组织发起的以“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共同致富,扶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扶助贫困小学和特困学生”为主题的“双带双扶”活动,得到了驻苏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积极响应,9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成千上万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创业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由他们带出的小康村落星罗棋布。驻苏部队也先后挂钩帮扶贫困村146个,贫困户4730户,培养民兵致富带头人2.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2所,扶助贫困小学133所,结对资助特困学生一万余名,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

    本版照片均由田亚威、宋爱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