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军志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苏州军志

当前位置: > 国防教育在苏州 > 苏州军志

水利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5-24

水  利

 

 

苏州河网稠密、湖荡众多,地处江湖下游,地势低洼,历称“洪水走廊”。历代苏州人民因势利导,开河作渠,长期兴修水利,促进了经济繁荣,便捷了交通运输。

 

一、江 河 整 治

 

历代,苏州劳动人民长期兴修水利。据《尚书·禹贡篇》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说明早在夏代太湖洪水便循吴淞江等自然水道东流入海。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江南运河的苏州至奔牛段,是人工开挖河道的始创纪录。中唐至五代吴越,以“五里、七里开一纵浦,七里、十里开一横塘”的棋盘式格局,奠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苏州水利基础。其中,江南运河全线拓浚,海塘工程的系统建立,吴江塘路的兴筑,元和塘、盐铁塘、急水港、青?港等河道的开挖与疏浚,以及在吴淞江、昆山塘和元和塘两岸广辟塘浦圩田,这些重要骨干工程,对改善引排航条件,大面积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贸易的发展,使苏州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经济中心及京师稻米供应的重要产地。

宋代以后,由于海岸线东伸,苏州唯一排水口吴淞江淤淀加快,深广可敌千浦的吴淞江日渐萎缩,致使涝旱灾害比唐代有所增多。自此苏州水利由开发创业型转向修治型,如太湖泄洪主干吴淞江开始裁弯整治;通长江各港浦常有疏导;面广量大的圩田工程改为圩民自修。元明清时期,苏州水利不断整治排水出路,明初夏原吉因见吴淞江下段已淤成平陆,采用“掣淞入浏”和开辟范家浜导淀泖积水出海方案,后因范家浜受自然流势日冲月大,逐步形成黄浦江替代吴淞江为太湖泄洪主干的格局,并为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条件。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苏州沦为帝国主义势力入侵门户,水利工程长期失修,工程基础薄弱,洪旱灾害时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市水利建设进入新阶段。50年代前期,由于国民党军溃退时,江堤海塘严重受损,全市把修复江、海、湖、河、圩堤列为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经过全面修复加固,初步建立防洪阵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苏州水利建设全面展开,重点举办太浦河、望虞河、太湖控制线的第一期工程,拓浚整治浏河、杨林、浒浦、张家港等主要通江骨干河道和数十条中小型通江河港,并建闸控制,70年代,为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中心”的治水改土运动,苏州分期分批将大灌区改造成中小型灌区,同时还加高加厚江堤、海塘全线和加快护岸工程建设。1975年浏河拓浚工程续办;1977年兴建东太湖复堤工程(后改称环湖大堤);1978年建太浦河工程二期。

2005年,苏州市建成防洪、除涝、抗旱、挡潮、降渍五套工程体系。长江堤防166.52公里(包括海塘、江堤、洲堤)和闸外港堤68.20公里,堤身标准全线达到顶高8.8米。顶宽56米,并建立多种护堤、护塘工程62.38公里,块石护坎、护滩工程45.35公里,护岸丁坝21条永久性工程。基本可抗历史最高潮位同遇10级风力(强热带风暴)。太湖堤岸152公里,堤身标准达到顶高7米,宽5米,并建块石护堤工程73.7公里,建成46米孔径的防洪闸与套闸31座。防洪圩堤总长5634公里,建成圩口闸2272座,圩内分级闸365座。引排水系网络建成,由流域、区域性、县级、乡镇骨干河、中心河、生产河六级河道组成。全市41条通江河道均建涵闸控制。

 

 

二、修 筑 水 库

 

苏州市境内修筑水库3处:胜天水库,白象湾水库,天皇坞水库。

 

(一)胜 天 水 库

 

位于枫桥白马涧(现建林村)。该库设计坝长100米、坝高12米、坝面宽4米,迎水坡11,叠砌旧料石护坡,背水坡135,库容15万立米,灌溉稻田430亩。胜天水库1952年春开工,1953年翻修,1957年重修,基本达到设计效益。

 

(二)白象湾水库

 

位于藏书天池村的银顶山与金井岭之山谷间,1958年冬开工。坝长140,坝高6,顶宽4,迎水坡12.5干砌块石护坡,背水坡13。该库蓄水容积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多亩。

 

(三)天皇坞水库

 

    位于洞庭西山金庭乡坞里村之北坞峰与大培山、虎山之间,集水面积0.75平方公里。1970年冬建造,1973年完工。后重修,1976年完工。1987年又翻修。该库坝长110米,坝高10米,底宽84米,蓄水最高深度可达17米,蓄水量20万立方米,建有翻水站。

上一篇:人文环境

下一篇: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