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驻 军
苏州各个时期都有驻军。宋代驻有禁军、厢军。元代、明代驻有水陆兵。清代主要为绿营兵。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在苏州亦有大军驻守。抗日战争时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有国民党军队,还有汪伪军及侵华日军。解放战争时期,驻有国民党军队。新中国成立后,苏州长期有华东军区(后改称为南京军区)所属部队、武装警察部队驻防。
一、清代前驻军
(一)宋代驻军
宋代,苏州驻有禁军、厢军,并在城内外设诸寨。禁军为国家正规军。其编制为:50人为1队,2队为1都,5都为1指挥,5指挥为1军,10军为1厢。据民国《吴县志》载:吴中军制以雄节为南营,全捷为北营,威果为中营。苏州驻禁军5指挥:威果第28指挥,员额510名,驻万寿寺北;威果第41指挥,员额410名,驻社坛东;威果第65指挥,员额410名,驻报恩寺西;雄节第9指挥,员额510名,驻府学南;全捷第21指挥,员额410名,驻城西北鸿桥西。共2250人。厢军为地方军,主要用于劳役。苏州驻4崇节指挥,即崇节第9、10、11、12指挥,约1 490人;横江指挥为水军,共500人;宁节指挥为养老将校;开江指挥负责水利,设吴江、昆山、常熟、城下4指挥,共800人;北城指挥负责修城,有兵士400人。城内外诸寨中,忠顺官寨,淳熙二年(1175),设在报恩寺;御前拱卫水步兵军寨,驻北寺东;御前游击军寨驻报恩寺西,领兵3 000人,御前忠劲军寨,领兵1 500人;吴长寨,驻阊门西北浒墅;?头寨,驻吴县西南90里;牧马寨共有8大寨,17小寨,散驻城内定慧寺西。南宋建炎元年(1127),朝廷在长江沿岸建武卫水军,驻常熟浒浦、福山。宋绍兴四年(1134),在太仓茜泾(今茜泾镇)设杨林寨,兼巡检,驻兵114人。隆兴元年(1163),常熟浒浦设副都统,建水军寨,驻军1.4万余人,属南宋最大的一支水军。
(二)元代驻军
元代设镇守平江十字路万户府翼,辖10个千户翼即:淄莱翼、东平翼、大名翼、广平翼、真定翼、大都翼、河间新军翼、河间旧军翼、济南新军翼、济南旧军翼。以上诸翼,均在万户府左右设置各治本处所。另在草桥北设杭州益都万户府所委管领平江新附官军之奥鲁翼(管理军人家属、为出征军队准备武器粮草)。至正十二年(1352)在太仓城内设水军都万户府;翌年,又在浏家港口设水军分镇万户府,兼管海运。在吴江设镇长桥水军万户府、设万户1员、副万户2员、镇抚2员、巡?8员,平望千户所千户1员。在昆山设水军都万户府、以浙江宣慰使纳麟哈刺和宣慰副使董博霄分别为正、副万户。
(三)明代驻军
明代驻军采卫所制,一郡设所,联郡设卫,1所员额1120名,1卫员额5600名。苏州卫设指挥使司,掌领左右中前后5千户所,统军5 600名。另招募民壮设立营寨,并于木渎、横金、?头、东山、吴塔、陈墓等地设巡检司,每巡检司设弓兵40名。洪武元年(1368),设太仓卫,隶属中军都督府,辖10千户所,屯兵11 200人,并改杨林寨为茜泾巡检司,驻弓兵40人。浏家港口水军分镇万户府改为三巡检司,后又改设浏家港寨,驻兵500人。洪武七年(1374)设浏家港、荡茜泾甘草巡检司,各驻弓兵40人。洪武十二年,太仓卫分官兵之半,增设镇海卫。正德七年(1512),在太仓州东南,建兵备道标下四营,陆营官军、民兵共644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驻常熟卫所官兵4 000余人,各种战船300余艘。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常熟设把总,统率水、陆哨官各2名,水陆兵700余名,驻守江防。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至四十八年,在吴江设平望营,设哨长4名,队长12名,陆兵123名、水兵92名。崇祯年间,吴江平望营设守备1员,统率靖圹营(陆兵)、靖溪营(水兵)共400名。
二、清代驻军
(一)绿营军
清军入关以后,以归降明军为基础,建立绿营军。苏州绿营军始建于顺治二年(1645),太平军攻占苏州后,绿营军已遭覆灭,但战后仍恢复营制。
1、太 湖 营
康熙四年(1665),浙江总督赵廷臣会同江南总督郎廷佐商议设置江浙太湖营,驻洞庭西山?头,分防西山鼋山、洞庭东山水陆等处。浙江游击1员,千总1员,把总2员。江南守备1员,千总1员,把总2员。战守兵1 000名,分防各汛,皆属游击统辖。
雍正二年(1724)改设浙江太湖营,驻洞庭西山,江南太湖营驻于洞庭东山,有参将一员,守备2员,千总2员,把总8员,外委总2员。兵额定编939名,实编为930名,其中步战兵200名,守兵730名,雍正九年增添马战兵70名,快船31艘,一年所需军费开支为14455两1钱5分2厘,粮食3627石。乾隆十二年(1747)太湖营将为副将兼辖浙江营,兵员中步战兵248名,马战兵22名,守兵660名。各种船只61艘,一年的军费为15038两7分,粮食3348石。在太湖沿岸各处设88汛,兵460名。
太湖营设参将1员,驻扎苏州府吴县东山,统辖3个营,中营战守兵277名。左营守备1员,驻防苏州府震泽县简村,战守兵共138名,下辖震泽县前城湖汛、洪庙港汛、大村嘴汛、陆家港汛、长板桥汛、吴家港汛、牛腰泾汛。右营守备1员,驻防常州府宜兴县周铁桥,战守兵138名。
左营千总1员:驻防苏州府吴江县鲇鱼口。(乾隆十年改把总)战守兵共89名。分防震泽县牛腰泾汛,吴江县七里港汛、瓜泾港汛、浒稍桥汛、莫舍港汛、白洋湾汛5汛,吴县木凌桥汛、茅圻嘴汛、水东汛、菱湖嘴汛、韩渎港汛、胥口汛。
右营千总1员:分防常州府阳湖县马迹山,战守兵共89名。设东丑汛、西村汛、桃花汛、雁门汛、耿湾汛、古竹汛。
左营把总1员:驻防吴县东山。乾隆十年(1745)改千总,战守兵共50名分设渡水桥汛、涧桥汛、长圻汛、杨湾汛、白沙汛、余山汛、厩里汛、三山汛。
左营把总1员:分防震泽县吴?,战守兵50名。震泽因渎汛、吴?汛、蒋家港汛、永家寺汛、蒲池港汛、娘娘庙港汛、滩缺口汛、练聚桥汛十五汛。
右营把总1员:分防吴县鼋山,战守兵共50名。下设鼋山汛、头陀桥汛、辛桥汛、长沙山汛、漫山汛。
右营把总1员:分防荆溪县凰川,战守兵共50名。
2、福 山 镇
原为福山营,建于顺治二年(1645),驻福山镇(今常熟市)。始设福山防守副将1员,顺治四年(1647),副将改守备,顺治十六年,又改游击。其属守备1员,防守副将1员,千总2员(驻昭文县徐六泾、福山城各1),把总4员(驻常熟市鹿苑镇、常熟唐市镇、昭文县支塘镇各1),外委千总2员,外委把总4员。编马战兵70名,步战兵190名,守兵2名。
福山(水师)镇,下设镇标左营、镇标右营、里河水师淞北营、里河水师淞南营、川沙营、吴淞营、海门营、练兵营。
镇标左营 原为苏松镇标奇营。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隶福山镇标,为左营。由镇标中军游击兼管,驻福山港口。设守备1员(驻巡福山、浒浦等口),千总3员(驻巡鹿苑口、东兴沙、常阴沙等汛1,领左哨;驻巡徐六泾、白茆、七丫等汛1,领右哨;驻浒浦1,为陆防),把总4员,水师外委5员,陆防外委1员,编舵兵12 名,头兵12名,炮手24名,桨手144名,什长1名,正兵6名,差兵10名,稿书4名,书识20名。计水陆官兵247名。
镇标右营 (陆防)道光二十三年(1843),拨苏松镇标左营、右营外委各1 员,左营兵177名,右营兵176名,合编组成福山镇标右营。驻常熟市区。分防常熟,昭文2县市陆路各汛。设都司1员,千总1员(驻杨舍,宣统二年裁),把总3员(宣统二年裁1员,存2员,驻谢家桥、常昭城内外汛各1员),外委5员(后裁3员),编兵400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挑选什长2名,正兵34名(宣统二年裁18名),书识4名,计40人改编为巡警军。
里河水师淞北营 原为京口水师中营。同治八年(1869),改编为里河水师淞北营,驻常熟。分左、右、前、后4哨(每哨4队),左哨驻昆山市三江口。设副将1员,守备1员,千总3员,把总5员,外委8员。编舵兵18名,炮手36名,桨手180名,差兵10名,稿书、书识25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裁桨手72名。
里河水师淞南营 原为京口水师右营。同治八年(1869),改编为里河水师淞南营,驻昆山市周庄镇。左、右、前、后4哨,左哨驻元和县白蚬江,右哨驻青浦县河图浜,前哨驻元和县九里河,后哨驻吴江市平望镇。设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3员,把总5员,外委8员。编头工18名,舵工18名,炮手36名,桨手180名,差兵10名。
内洋水师海门营 驻镇洋县浏河镇,原属狼山镇。同治十一年(1872),由苏松镇改隶福山镇。设副将1员,左、右领哨都司2员(驻镇洋县浏河口、宝山县吴淞口各1),中领哨守备1员(驻川沙厅黄家湾),左、右哨千总2员(分驻浏河口、吴淞口),左、右中哨把总3员(分驻浏河口、吴淞口、黄家湾)。编舵工12名(每船1名),头工12名,炮手24名,水手144名(每船12),差兵10名,稿书4名,书识19名。计官兵238人。
外海水师吴淞营 顺治二年(1645)设。原属江南提督。嘉庆十年(1805年),改隶苏松镇。同治九年(1870),改隶福山镇,驻宝山县城。巡防吴淞、十?(今属上海市)等汛。
练兵营 同治末年(1874)添设。设营官1员(由镇标左营游击兼),哨官4员,编教习2名,什长25名,亲兵50名,护兵10名,正兵200名,余兵25名,修枪匠1名。计官兵318名。
表2—4 清福山(水师)镇序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镇标 |
吴松营 (外海水师) |
淞北营 (里河水师) |
淞南营 (里河水师) |
海门营 (内洋水师) |
练兵营 |
|||||||
|
|
|
|
|
|
||||||||
|
|
|
|
|
|
|
|||||||
左营(内洋水师) |
右营(陆防) |
|
|
|
|
||||||||
3、刘 河 营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攻略太仓,占据刘河口,派陆师、水师1550名驻守,由提标副将、参将统领。顺治三年始定军制。原驻刘河之绿营兵改称刘河营。隶属江南提标,设游击1员统辖诸汛。中军守备1员专防茜泾,千总2员,把总4员分防汛地。康熙六年(1667年),营署驻地刘河堡因岁久坍圯,由苏州府海防厅于茜泾镇重建,仍称刘河营并兼辖游击府。康熙五十五年,建炮台于刘河江口上,形似土城,高于海塘,设大炮八座,两侧置暗炮四座。雍正七年(1729),为加强海防,增设外委千总2员,领兵2000名。乾隆元年(1736),又增设火器外委把总3员。道光十年(1830年)撤游击府,裁中军守备,原辖之陆师步战守兵744名、马88匹和船6艘、水兵64名,裁存额兵630名、马51匹。咸丰十年(1860年),位于茜泾的刘河营署被太平军击毁,后又迁回刘河镇重建。不久罢撤,所遗陆汛归提标后营,水路归内洋水师海门营。
4、陆师苏松提标后营
清同治十一年,撤刘河营之陆师设提标后营,管辖原刘河、吴淞两营陆汛地,隶苏松镇。设游击1员驻嘉定,中军守备1员驻太仓州城,专管兵马钱粮,兼辖太仓城、浏河、璜泾等汛地;千总1员驻宝山,把总4员分驻嘉定、璜泾、茜泾、吴淞,配巡、马、、步、守兵511名,内拨太仓汛兵54名,马16匹。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裁改为巡警营,存额兵63名,马9匹。另设太仓城汛专防把总1员,协防外委千总1员,率马、步、守兵26名(额制120名),分防水陆城门9处及州、县监狱;璜泾汛设专防把总1员,领兵6名;茜泾汛设协防外委1员,以上各汛专协防外委均于宣统二年撤。
5、平 望 营
清顺治三年(1646年),设平望营,驻吴江县城。平望营设游击1员,千总1员,把总2员,外委千总1员(把总2员在雍正七年增设),编马战兵19名,步战兵57名,守兵230名。雍正四年(1726)平望营防守吴江、震泽两县,设都司佥书、千总、左哨把总、右哨把总诸职,驻防县城、平望、同里。千总驻平望镇,外委千总、把总驻震泽县梅堰市(系集市),兼协防吴江县汛。同治三年(1864年),被太平军所毁的平望营复设。有马战兵13名,步战兵24名,守兵93名。光绪年间(1875~1908年),平望营有马兵10名,战兵24名,守兵93名。后几经裁减,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编为巡警军。
6、杨 舍 营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杨舍营。该营设守备1员,把总1员。黄泗浦置巡检司领弓兵24名。顺治十六年(1659年)设把总1员,领兵50名,分驻鹿苑。雍正十年(1732年),杨舍改设都司,与把总同驻堡城,设汛地10处,驻兵64名。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福山营委派千总1员,驻鹿苑镇,下辖小墩汛6处,步战守兵85名。道光十八年(1838年),杨舍营由都司驻守,统步守兵及余丁200余名。道光二十三年,杨舍水师改?右营,设都司1员,驻杨舍;千总1员,驻鹿苑;把总3员,外委把总5员,额外委3员,战守兵533名,操马28匹 ,大小板船5只,管辖沿江各地。咸丰十年(1860年),杨舍堡城设都司把总,有守兵2000名。咸丰十年(1860年)农历七月初五,太平军攻克杨舍堡城后,置乡官,乡兵守卫堡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军裁改绿营制兵,杨舍福右营改为巡警军。
7、提标右营、提标后营
顺治二年(1645年),昆山设提标兵,设提标一员,领兵百名,守县城之兵?(东门)、迎熏(东南门)、朝阳(南门)、丽泽(小西门)、留晖(大西门)、拱振(北门)六门。
雍正五年(1727年),设提标右营,守备1员,驻城内,领兵丁144名,守卫县城及库房,并辖城内堆汛8处,每处配兵丁3名。提标后营,把总1员,驻城外,领兵丁173名,专守城外旱汛5处(朝阳门城桥、金潼桥、杨孜桥、张浦、黄仓泾)和水汛10处,(大王庙、小虞、九里桥、吴淞江、青阳港、江庙渡、子浦、窑头、巴城、正仪),旱汛每汛配提塘3名,兵丁6名,水汛每汛配兵丁5名。乾隆五年(1740年),提标后营,增设千总1员,领兵167名。驻?葭浜,辖县南堆汛?葭浜、天明浦、张家桥、蓬阆镇、茜墩镇、沟家桥、度城、鸡鸣塘、安亭镇、起屯江等10处。
(二)新 军
甲午之战后,清廷效仿西方军队编营制。天津编练定武军,后袁世凯接办将名改为新建陆军。清廷在全国拟编陆军36镇营制,苏州拟为陆军第23镇,但到宣统二年仅编为陆军第23协。
暂编陆军第二十三混成协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原有陆师防营改编为常备军第1标,下辖第1、2、3营。三十二年以苏、松、太、常之各县应征兵编为常备军第2标,下辖第4、5、6营。并陆续编练成马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军乐队各1队,组成新军,隶督练公所。三十三年将原常备军第1、2标改编为南洋第九镇第23混成协第45、46标,驻阊门外枫桥及葑门外宝带桥一带,协部驻盘门外。有官佐274人,士兵4345人。宣统二年(1910)夏,定番号为暂编陆军第23混成协。
(三)巡 防 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驻苏州的太湖水师、陆师巡防营队、飞划水师本作续备军,后因苏州各地巡防任务,逐改为巡防军。
江南太湖水师 同治七年(1868),两江总督曾国藩奏请清廷酌改江南水师,同治十一年(1872)遂改定营制,设江南太湖左营设副将1员,守备1员,千总3员,把总7员,外委6员。每营配八团舢板2只,长江舢板16只。八团舢板配炮5尊,洋枪6杆;长江舢板每船配炮2尊,洋枪4杆。每营初配兵员264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改为228人,另配陆汛兵25人,马1匹。左营画将驻洞庭东山,余分左、右、前、后4哨,分驻太湖厅东山、震泽县简村、吴江县鲇鱼口、太湖厅三山。江南太湖右营设都司1员,千总3员,把总6员,外委7员。各营兵员、枪、炮、船只、马匹配置与左营同。右营都司驻乌溪港,余分左、右、前、后4哨,分别荆溪县分界;右营巡辑西路,以运河与淞并营分界,其左右两营水汛巡缉以沙墩港口为分界。
留防太湖水师亲兵哨及中、左、右、前、后5营1哨,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编为太湖水师亲兵队及第1、2、3、4、5营,初以副将欧阳成祥为统领,继为胥明德、杜步阶、刘荣盛。上述5营1队皆为舢板船。第1营驻苏城,由新兵队统领兼带,船只皆分泊六门乡镇,保护厘卡;第2、3、4、5营分驻陆墓、平望、无锡、上海。太湖水师初由巡抚管辖,后几经变更,苏州光复后归苏军都督府统辖。
陆师巡防营队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秋,奉陆军部颁发巡防队章程,将原有巡防队陆师中营第1、2、3旗、陆师巡警左右两队、抚院卫队、浦东巡防队改编为左路巡防队第1、2、3营和右路巡防队第1、2、3营。左路巡防队统领林开武,第1营驻黄渡,第2营驻浦东,第三营驻震泽;右路巡防队统领陈有珍,第一营驻城内王废基,第二营兼卫队驻城内,第3营驻宜兴、荆溪。
辛亥革命苏州光复前夕,为增强苏城防务兵力,巡抚程德全向江宁(今南京)两江总都张勋部请调陆师江防第5营、第13营来苏驻防。两营驻盘门外铜元新厂及盘门内开元寺。
为辅助防军缉捕盗贼,光绪三十四年(1908),江苏巡抚在苏州组辑队,以百人编成3队,中路40人,左右路各30人,宣统元年(1909)归苏、松、太、杭、嘉、湖6所清乡公所调遣。清乡告竣,归巡警道署,改为侦探队。
飞划水师 飞划水师原设中、左、右3营,光绪三十二年(1960)改编为第1、2、3、4、5营,初由总镇郎桂林为统领,后由冯祖荫、陈得龙、王曜继之。管辖几经变更,苏州光复后归属苏军都督府。飞划水师各船只皆为枪划,第4营驻苏城,由统领兼领,船只泊盘门内梅家桥畔;其余各营营长皆驻苏城,船只泊汛地,第2营汛地不在长洲、元和、吴江3县境内。
浙西盐捕营 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编为前、后、右、左、中5营,总部驻苏城,前营驻金山;后营驻苏城,兼六门缉私;左营驻闵行;右营驻无锡;中营驻地不详。
(四)太 平 军
太平天国十年(1860)四月,忠王李秀成率兵南下,
三、民 国 驻 军
(一)北 洋 军
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后,在各省区设置都督府,统率各地陆军。民国5年(1916)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成直、皖、奉三系。民国16年(1927)3月21日,国民革命军进驻苏州,北洋军阀部队大部分撤离,少部分被国民革命军收编,结束了北洋军驻苏州的历史。
苏军第1镇第1、2协 宣统三年九月十六日(1911年11月6日),苏军都督府将原清军暂编陆军第23混成协所部改编为苏军第1镇第1协,刘之洁任协统。原45、46标改为第1协第1、2标,卢世仪、邱振分任标统。原左右路巡防队改编为第2协第3标,标统陈有珍。原江防5营、13营改编为第2协第4标,标统倪志鹏,调驻吴江。
先锋队(团) 宣统三年(1911)九月,苏州光复后,同盟会即在苏州组织北伐先锋团,时有曾任45标排长、马队队长的昆山人朱葆诚等参加,隶沪军洪承点部会攻南京,称沪军先锋队。攻克南京后,朱擢任为沪军先锋队第2联队长,下辖3个营,北伐至徐州折回驻宁。12月,经江苏代都督庄蕴宽商得沪军洪承点同意,将在宁的沪军先锋队朱葆诚部一个半营的兵力调驻苏州。来苏后,始驻沧浪亭可园,继移驻宝带桥营房,后又移驻山塘街张公祠、李公祠一带。民国元年(1912)1月18日,驻宁先锋队2营亦调驻苏州。其时先锋队经补充,编成3个营,并奉令改为先锋团,隶江苏都督府军政司,朱葆诚任团长。1、2、3营营长分别为吴康寿、钱伯威、吴炳生。2月15日,先锋团所属第1、2、3营被编入苏军第5师第10旅第20团,4月14日又改为40旅80团。6月,80团原先锋团旧部参与“洗程会”事件。事泄,被程德全下令缴械,旋即被遣撤。
宪兵队(营) 民国元年(1912)2月,据江苏都督府令,以原陆军警察队为基础,并在驻军各营中挑选合格勇丁60人,共100人编成宪兵队。队官为戴聿乾,续任为张荣香。后在宁成立宪兵团,该宪兵队即隶属宪兵团,改为第3营,营长茅乃封。
苏军第5师 民国元年(1912)2月,遵照陆军部所定章制,由原苏军第1镇第1、2协改编,师长为刘之洁。下辖9、10旅共4个团,朱熙(琛甫)、卢世仪分任9、10旅旅长。4月,刘之洁调任,刘毅接任师长,但因全师将校兵士反对而未到任。为调和矛盾,14日南京留守处黄兴电饬将第九旅改编为苏军混成第1旅,下辖1、2团,有目兵2000余人,旅部设在前清武备学堂;第10旅改编为苏军步队第40旅,隶属第20师管辖,下设79、80团,有目兵3600余人,旅部设在沧浪亭内。6月,80团原北伐先锋团旧部牵涉“洗程会”事件,被下令遣散。不久又军饷甚巨,难以筹集,1、2团被大批裁员。
江苏陆军第2师 民国2年(1913)3月,江苏陆军奉袁世凯令改编,原苏军各部改编为江苏陆军1、2、3师。第2师由原苏军混成第1旅朱熙部、苏军40旅79团、上海混成第3旅、及原驻浦东的章驾时所部1个营、驻江阴的徐继斌所部1个团、常军秦铎所部1个团、驻松江的沈葆义所部步队4个营合并而成。各合并部队仍驻防原地。师长为章梓(狄秋)、参谋长为彭锡范,师司令部设于都督府内,下辖第3、4旅。第3旅旅长朱熙,旅部设于城外原武备学堂内,辖第5、6团,第5团驻枫桥、第6团驻觅渡桥;第4旅旅长苏谦,旅部设于沧浪亭原苏军40旅旧址,辖第7、8团。“二次革命”后师长一职由朱熙接任。原第1混成旅炮兵营、工程营、辎重营、骑兵2个连、军乐1人连直属第2师师部。江阴步兵1团、第79团附属第2师。后第79团改为步兵第4团,直属师部。6月10日步兵第3旅旅部设于盘门外,步兵第4旅旅部设于提学署。民国9年(1920)1月第2师缩编为步兵2个团,另加炮队营、工兵营和2个机关枪连,仍称江苏陆军第2师。民国14年(1925)1月第二次江浙战争时,2师参战败绩,被段祺瑞下令撤销。
江苏陆军军人监狱 民国元年(1912),江苏都监府军政司在苏州设立军人监狱,专押被判刑的军人。北伐战争后撤销。民国十八年(1912)重设,称江苏军人监狱,狱址在今盘门路223号。由军政部(国防部)直辖,受所在地最高军事机关监督,系特种监狱。收押范围为经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城防指挥部和宪兵司令部军法处判刑者,其中有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民国二十六年(1937)因抗战爆发而撤离苏州。民国三十五年(1946)复置,狱址迁北兵营。民国三十八年(1949)3月撤离苏州。
苏防步兵(团) 民国2年(1913)8月初,因驻军防务力量薄弱,军政司长卢世仪商请都督程德全、省长应德闳核准,在浙江台州招募3000人,9月初,苏防步兵统配2个团6个营,隶属军政司统辖。设苏防步兵事务处,卢世仪兼任处长。另设司令部于苏州城内金狮巷。司令部设参谋1人(王孝茆),副官长1人(沈赣思),副官2人,军需2人,书记官1人,录事4人。第1团第1、2、3营分驻水警总厅内、城内贡院、灵鹫寺;第2团第1、2、3营分驻城内承天寺、天后宫、虎丘李、吉两祠。后因台州兵士在苏滋事,难以管束,民国3年(1914)3月奉都督令进行裁减淘汰,先后共裁800余人,所余官兵缩编成3个营,并为1个团,仍驻防苏州,团长为王绍臣。10日,苏防步兵团正式成立。
鲁军第5师第18团 民国5年(1916)3月进驻苏州。
安武军(驻安徽军队) 步兵2个营、机枪队2个连,民国5年(1916)5月2日由安徽安庆移驻苏州虎丘李公祠。
军械分库 苏城北寺后向有军械分库,隶属江宁总局节制。民国7年(1918)10月,因总局经费支绌,经总局呈请江苏督军李纯核准裁撤,归并总局,所有分库任职委员王祖植等赴宁总局作用,部分军火拨归驻苏第2师,部分完好军火运往总局。
江苏陆军航空队 民国12年(1923)春,直鲁豫巡阅使署拨飞机4架驻南京。后由江苏督军公署改组为江苏陆军航空,隶属督军署(实为直系保定航空司令部的一个支队)。队长尉迟良。民国13年春,航空队驻苏州,后参加江浙战争。次年春,奉系军阀占据江苏,东三省航空处接收江苏陆军航空队飞机及人员,移驻沈阳。
齐军第2师、第6师及混成旅 民国13年(1924)8月,江(齐燮元)浙(卢永祥)之战爆发。齐军第2师、第6师及混成旅2万余人,
奉军第1军 民国13年(1924)9月江浙战争爆发,苏州云集大批军队。民国14年1月27日,奉军第1军军长张宗昌率所部第一梯团约1500余人到苏,总指挥部设于奉直会馆。31日军部约4000余人由无锡抵苏。此后数月间约有2.4万人在苏驻防。其中第1军所属第2、6、19师共4个旅、6个团,驻扎于下津桥、枫桥、觅渡桥等处旧营房,以及原武备学堂、胥门外第二工场、农校、医学校等处。在驻苏的奉军中还有白俄兵1个营。15年3月,奉军陆续撤离苏州。
五省联军 民国14年(1925)12月底,联军第6混成旅第1团(亦称浙军第6混成旅及陆军第51团)由江阴、无锡移驻苏州枫桥、上津桥等处营房。团部设在虎丘李公祠。翌年11月,第6混成旅改编为第4师,移驻南京。民国15年(1926)3月,联军第115师混成旅在苏驻防,不久调离。是月16日,成立驻苏联军联合办公处,以协调各部队的交通、运输、给养事宜,办公处由各驻苏旅团派员组成。9月,联军第76混成旅(亦称浙军76混成旅)第151团调驻苏州枫桥,团部设枫桥营房。11月8日,联军设总司令行署于苏常镇守使署旧地。12月25日,联军设军事运输办公处于苏州火车站,设苏杭嘉水道运输办事处于钱万里桥,水道运输办事处至翌年1月9日撤销。
陆军第7师第13旅 民国15年(1926)
直鲁联军 民国15年(1926)底、16年(1927)初,驻苏的直鲁联军有:
第8军第3混成旅暂编第2团,驻下津桥。
第8军第165旅,驻省立医院、留园、西园。
第32师第140旅,驻南浩街颜料公所。第140旅第2团驻昆山。
第107旅第92团,驻胥门外第二工场。
第1混成团,驻三新旅社。
第3混成团,驻潮州会馆。
第12混成旅炮兵第1营,民国15年11月26日进驻昆山,驻夫子庙、城皇庙和西街关帝庙、集街新庙和“高山水长”杭绍宁同乡会馆。12月3日离昆。该旅炮兵第2营于民国16年2月下旬到昆,驻青阳港。3月4日,该旅两个营移驻扬州。
江防警备司令部,驻三六湾宝莲寺。
工程雷电队,驻三六湾火神庙。
军警督察队,3月9日成立,驻民兴社。
(二)国民政府军
民国16年(1927),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为镇压共产党,军队调动频繁。民国21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前,面临日军的威胁,苏州成为上海前沿阵地,国民政府有重兵驻守。在抗日战争中,驻苏州的军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和游击队,国民党的第三战区部分抗日部队和游击武装,日伪军。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陆续从内地来苏接收,各色军队频繁移驻苏州。
1、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军
北伐军21师61团团部驻地留园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0独立旅 民国16年(1927)3月21日,原陆军第7师第13旅25团被国民革命军收编组建为第10独立旅,原团长张镇(芷卿)被21师师长严重委任为旅长兼苏州警备司令。4月1日起,独立旅担负吴县(苏州)地方警备任务,5月15日在中山体专设军事教导队,27日调防上海。
国民革命军航空队 民国16年(1927)4月14日,东路航空司令部副司令兼第一大队长张淮率队员28人驾中山2号飞机由沪抵苏,驻枫桥营房。
国民革命军第12独立师第1团 民国16年(1927)4月驻燮昌火柴公司,5月8日移驻虎丘李公祠,团部及迫击炮连设驻胥门外第二工场。
国民革命军东路后方医院 民国16年(1927年)5月10日,由沪移驻苏州西园,有兵士70余人。
国民革命军第33军所属部队 该军二路司令部在民国16年(1927)5月下旬,驻阊门外大马路新民桥仁智别墅。该军第2混成旅、第1补充旅同时驻苏。6月7日,均离苏北伐。
国民革命军第1军所属部队 民国16年(1927)3月下旬,第1军第2师由师长刘峙率领抵达昆山,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师 民国16年(1927)7月,该师第3、4、5、6团自宁抵苏休整,后因3、4团编制未绪,暂驻南京。师司令部及5、6团团部分驻桃花坞圣公会、虎丘李公祠、奉直会馆。8月24日改编归属第1军第3师。
国民革命军第17军司令部 民国16年(1927)8月下旬驻苏,司令部设在长春巷全浙会馆,9月25日司令部移驻杭州。所属1师驻昆山,教导大队驻西园。民国17年(1928年)1月6日被第1军教导团缴械收编。第17军于民国16年11月在干将坊让王庙设立后方医院,翌年8月17军裁编为陆军第11师,后方医院同时裁撤。
国民革命军第26军第1师第1团3营 民国16年(1927)3月下旬到达昆山,4月5日奉命移师上海。
国民革命军第13军所属部队 民国16年(1927)下半年13军骑兵大队驻苏,12月29日奉令赴汉。民国17年2月10日,13军37师第2团由无锡移驻苏州,后移驻枫桥营房,2、3营分驻下津桥营房,1营驻上海。3月25日,该团开赴镇江。
国民革命军第32军第3师 民国17年(1928)3月,32军奉命担任沪镇间防务,下旬第3师由沪抵苏驻防,1、3团留沪。师部设在下津桥兵营。第2团驻上津桥兵营,4月17日,调驻常州,7月15日回驻苏州。同年4月,32军所属第1师担任苏淞区防务(苏州至吴淞),下属第3团驻苏州下津桥。4月20日,1师奉命改为69师。
新编第3师 民国17年(1928)8月,原32军所属第3、21、69师经裁并整编后,成立新编第3师,辖7、8、9旅。师部设在原武备学堂。7旅第14团8月初驻苏,月底调驻上海,11月9日回驻苏州,同时到苏驻防的还有下属第13团。第8旅驻昆山。第9旅8月19日抵苏驻防,旅部设在留园马路二程夫子祠堂。9旅第17团团部设在上塘潮州会馆;第18团分驻昆山、常熟、无锡、常州、宜兴等处。11月9日,9旅调驻无锡。18年(1929)2月7日,新编第3师所部调防离苏赴安徽蚌埠。
国民革命军第15师独立团 民国18年(1929)2月调防昆山,接防8旅16团。
新编第6师所属部队 该师第16旅,在民国18年(1929)1月28抵苏驻防,旅部设在留园盛家祠,下属第31、32团分驻苏州、吴江。3月26日,16旅开赴南京驻防。12月21日,第31团回苏州觅渡桥营房,翌年3月22日调驻安徽蚌埠。该师第3旅,在18年3月由安徽芜湖调驻江苏苏、锡、常一线,旅部设在无锡,下属第5团24日抵苏驻防。该师第18旅第36团,在18年8月13日由安徽滁州抵苏,驻下津桥营房;9月10日,开赴镇江。该师第17旅第25团,在民国19年(1930)3月14日自安徽蚌埠抵苏驻防。
国民政府警卫第1旅第3团 民国19年(1930)4月25日,该团抵苏,驻下津桥营房。7月22日,奉令扩编,下属第1、2营改编为狙击营,改用自动步枪。5月间,全团开赴柳河,参与“中原大战”,11月回苏,驻枫桥第15后方医院。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第2旅 民国19年(1930)5月抵苏接防,旅部设西园原太湖剿匪总指挥部旧址,下属第5团驻吴江。6月20日调驻南京。
首都卫戍司令部宪兵团 民国19年(1930)8月2日,原驻浙江长兴宪兵第2团抵苏驻防,团部设在留园盛家祠;9月上旬驻常州。9月24日,原驻浙江嘉兴宪兵第4团抵苏,驻下津桥营房;20年2月10日调防南京。同年6月宪兵第1团及宪兵第2团到苏接防,6月28日宪兵1团移驻无锡。民国21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期间,宪兵第1团驻苏。9月8日,宪兵第3团抵苏驻防。24年(1935)1月15日,宪兵补充第1团团部率下属第2营由常州调苏驻防,翌年初改称为宪兵第9团。民国25年(1936)秋,宪兵第6团驻苏。
新编第20师118团 民国19年(1930)9月底,由安徽滁州调驻苏州,驻下津桥营房。
省府卫队营 民国19年(1930)12月8日,该营160余人抵苏,驻甫桥西街关帝庙。
陆海空总司令侍卫队一大队 民国20年(1931)2月4日抵苏,驻枫桥。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 民国20年(1931)11月14日,十九路军第60师驻防苏州,师部设在留园。同时到苏的有下属120旅及第4、6团,旅、团部分设在城内汪义庄、三山会馆、灵鹫寺。12月5日,师属教导大队千余人抵苏,驻山塘李公祠,到苏驻防的还有十九路军补充第1团。21年1月20日,60师在阊门外佑圣观成立水陆交通检查所。“一·二八“事变后,60师赴沪前线抗敌。十九路军在苏设立驻苏办事处,负责苏州治安事宜。在淞沪抗日战争期间,十九路军所属第47师、60师、61师、78师、87师在昆山一带设防。十九路军第78师所部驻昆山、太仓,4月30日,师部移驻苏州朱家庄成烈体专;5月19日,移驻无锡。5月12日,十九路军总部移驻苏州,总部设在景德路遂园及园东饭店,总部直属部队随同驻苏。19日,60师119旅刘占雄部1、3团由昆山调驻苏州。6月15日,60师调防移驻福建。30日,19师调防,12日办事处撤销。
陆军第5军所属部队 该军第88师第523团,在民国21年(1932)2月4日由杭州移驻苏州。第87师261旅所属第521团、522团是年3月1日急驰太仓,阻击在太仓七丫口偷袭登陆的日军,直至淞沪停战。第87师独立团(由下属第2团改编组成),同年7月2日由南京调驻苏州,团长傅正模,团部驻下津桥营房。民国22年1月12日,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率所部第527团(团长廖星奇)抵苏驻防,旅、团部分设在岭南会馆、虎丘李公祠。民国24年4月间,88师属山炮连、骑兵连、新兵大队均驻苏州。
陆军第39军所属第54师、56师 民国26年(1937)夏,侵华日军在上海再次挑起“八、一三”事变前夕,陆军第39军第54师、第56师驻太仓浏河至鹿河长江沿线,构筑工事,防止日军再次偷袭。
民国23年2月~26年8月,陆军尚有第2师补充旅第1团、独立工兵第1团、第21军145师、第36师108旅、第40师、第69师,短期驻防苏州。
海军炮队 民国26年(1937)4月间,为巩固江防,中央军事委员会下令将长江舰上的大小炮分别拆卸,安装在长江沿岸及太湖地区,组成海军炮队。不久海军太湖区炮队成立,下辖5个分队,总队部驻苏州,隶属第三战区。第1、4分队驻江阴,第2、5分队驻浦东,第3分队驻太湖沿岸。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武装
胡肇汉部队 胡原系国民党水系中队长,后在阳澄湖游击队并控制了领导权,活动于阳澄湖周围。1938年秋,中共特科派翁迪民等到阳澄湖胡肇汉部,翁到后,将胡部改为苏北(苏州北部)义勇军。1939年7月,叶飞率“江抗”(江南抗日义勇军)进入太平桥,正式收编胡肇汉部为“江抗”四路独立第1支队。1939年10月,“江抗”西撤时,胡借故返回阳澄湖,背叛共产党,暗中与日伪勾结,成为阳澄湖地区一支顽固力量。胡于1940年夏后又叛变国民党。
杨忠部队 活动于吴县黄桥、北桥及无锡荡口一带。上海失陷后回到家乡,陆续收罗了一批闲散人员与散落的枪支,组织吴县抗日游击队,人员达300余名,杨忠自封为和平救国军司令。
周嘉禄部队 活动于吴县消泾、陆巷一带。抗战前曾在吴县保安队任文书。吴县沦陷后,在陆巷一带建立100余人的抗日武装,自任司令。1939年3月,经中共党组织的工作,周嘉禄部接受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的领导,被编为“民抗”第2大队。1939年7月,改编为“江抗”(江苏抗日义勇军)四路第2支队。
联 抗 1939年9月下初,昆山陶一球以国民党蓬阆区区长名义与国民党?葭区区长赵宋尧合作共同抗日,不久即成立两区联合抗日大队(简称“联抗”),由陶一球任大队长。到1940年联抗已发展成100多人员和枪支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伍,活动地区逐步扩大到东至嘉定、安亭、葛隆,南到?葭浜、花家桥,西达青阳港,北抵太仓塘等地,开辟昆东抗日游击区,发展苏常游击区。
军委会别动队忠义救国军淞沪区吴太昆行动总队 民国34年(1945)4月,该队队长顾伟率队由浙西向苏州地区挺进。8月,日本投降后,移驻陆墓。9月4日入城,在城内钮家巷设有联络处。10月,移驻无锡。全队武器装备悉为美式,配有美式汤姆逊机枪及火箭炮。
3、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军队
南京先遣军 民国34年(1945)8月15日日本投降,当晚重庆国民政府蒋介石侍从室即急电委伪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任援道为先遣军司令,伪第一方面军即成为先遣军。17日,在苏州宫巷设先遣军司令部招待所,任务是“对苏州地区内各友军团队及党政机关进行调查”,接待国民党来苏接收的各党政军机关及有关人员。至9月间,驻苏的先遣军所属部队有:教导旅及所属第2团,旅、团部设在十梓街;特务旅第1团,团部设在长洲路;第2军司令部驻乔司空巷。
陆军第94军第5师 民国34年(1945)9月29日,调驻苏州,接受侵华日军60师团投降。师部设在谢衙前,随师部抵苏的有所属第14、15团。10月底,调驻北平、天津。
新6军第14师40团 民国34年(1945)10月21日,由宁调驻苏州,接替第94军第5师防务。师、团部分驻大马路花园饭店、平门路高场头。40团驻苏月余即调驻上海。
陆军第71军所属部队 该军87师,于民国34年(1945)11月10日由汉口转镇江后抵苏驻防,师部设在阊门外大马路花园饭店;所属361团随师部同时抵苏,团部设在留园,所部4000余人分驻阊门外宝莲寺及上塘街潮州会馆等处;翌年2月27日,调驻上海。该军第88师驻常熟。所属第262团驻莫城,第263团驻兴福寺,第264团驻梅李。民国34年(1945)11月26、27日,该军91师,所属271、272、273团由沪调防抵苏。师部及272团驻城区,271团驻光福,273团驻常熟接防第88师;民国35年(1946)1月7日~9日,91师各部移驻南通,3月5日,回调苏州待命。8日,随由昆山调驻苏州的第71军军部离苏。
陆军总部工兵第7、4团 7团于民国35年(1946)
陆军炮兵 民国35年(1946)1月30日炮兵第7团抵苏,驻下津桥营房,下辖2个机械化营、1个骡马队营,及直属连(所)共2800余人,各种炮72尊;除1个机械化营调驻吴淞外,其余均驻苏州。同年春,炮兵第16团调驻苏州青?地太和面粉厂附近,翌年4月调往秦皇岛。民国36年(1947)5月,炮兵24团驻苏。
陆军暂编第21军145师 民国35年(1946)2月移驻苏州,师部设在东中市九福里。6月,该师整编为第21师145旅,下辖2个团。1个团驻苏州,第433团驻常熟。8月23日,调驻靖江。
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所属部队 第10总队,民国35年(1946)上半年驻苏,约3500人,6月29日奉调赴沪。第11总队,民国35年下半年至民国36年间驻苏。交警训练班,民国35年4月1日成立于重庆,5月迁至苏州,办公地点在公园路,10月迁至五福路(今留园路),有官佐120余人,士兵197人。民国36年3月开班训练,先后共4期,每期500余人,时间3~7个月,共2140人。1949年2月撤离苏州。首都交通干线第4警备区,民国35年12月5日成立,指挥部设在留园马路,由第11总队及员警训练班在苏部队担任太湖北岸及苏州城防警备任务。第6总队第1大队,民国37年秋至1949年初驻苏。
宪兵队 民国35年(1946)
中央训练团第29军官总队 民国35年(1946)8月5日在无锡成立。7日移驻苏州,队部设在阊门外大马路四摆渡,下设大队、中队、区队、分队四级序列,共有8个大队、40个中队(每队168人)、160个区队,480个分队。10月2日调驻浙江吴兴、南浔。翌年3月18日移驻吴江。4月16日,改称中央训练团直属第29军官大队。
陆军第67师第1团 民国35年(1946)8月18日由上海来苏接陆军暂编第21师第145旅防务。28日,调往南通。
陆军伞兵总队 民国35年(1946)8月28日由南京调防苏州,接替67师防务。队部设在阊门外上津桥。9月11日调往南京。
青年军第202师 民国35年(1946)
吴县团管区 成立于民国35年(1946)9月,管辖吴县、吴江、常熟等县,隶属上海师管区,有官佐120人,士兵340人,司令部设在带城桥下塘。36年时有官佐49人,士兵61人。
东北军官总队第5、第6大队 民国35年(1946)冬驻浒墅关,翌年1月28日调回东北。
联勤总部所属各部 第366分站,民国36年(1947)8月至1949年初驻苏州火车站,有官佐17人,兵士247人,学生200人。保管团第2营,36年驻苏州娄门外永安桥101号,有官佐30人,兵士128人。102后方医院,36~37年夏驻苏,接纳伤员800余人。第4休养大队,36年驻苏州祥符寺巷,有官佐43人,兵士139人,内设5个中队。第3休养总队,民国37(1948)年5月驻苏,队部设在祥符寺巷,下分7组,1、4、5、6组驻苏,2、3、7组分驻徐州、滁县、常州,每组辖2个中队,每中队可收容200余人。8月,在苏收容伤员800余人;并发行《荣声报》1份。67后方医院、第29兵站分监部,37年夏至1949年初驻苏。第十区补给司令部,1949年1月18日移驻苏州平门路。
辎汽教导团第1、3营 民国37年夏至1949年初驻苏。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暑期教育营第1营 民国37年(1948)夏,为集训复员青年军,在重庆、北平、苏州三地举办暑期教育营,苏州为第1营,8月1日在张家花园开学。学员为东南10省各大学复员,计363人,编为4个中队,为期1个月。
首都卫戍司令部警卫团 团部及所属第2、3营、迫击炮营在民国37年(1948年)10月13日抵苏驻防,第1营驻无锡。
陆军第2兵团干部训练班 民国37年(1948)11月15日由徐州抵苏,官兵3570人,驻善人桥穹窿山整训,训练对象为团长以下中级军官。
国防部戡建第3大队 民国37年(1948)12月19日,由沪调驻苏州。
第一绥靖区苏州指挥所 民国38年(1949)2月中旬原第一绥靖区南通指挥所奉京沪警备司令部令,改称苏州指挥所,移驻苏州四摆渡。所部第182师546团同时到苏,驻张家花园。
陆军第52军第296师 该部辽沈战役中由营口撤逃之残部。
陆军第123军第182师、第308师、第334师 1949年1月,第123军授命于淞沪杭第1绥靖区,182师驻常熟白茆口至张家港鹿苑一线。第334师驻昆山北境,师部驻石牌镇。第308师驻太仓至浏河一线。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民国37年秋至1949年初在苏驻防的军队还有:通讯兵第8团、军械保养第2营、第11临教院第2队、通讯兵团干训班等。
(三)新 四 军
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移驻皖南。
1939年2月下旬,周恩来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共中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申党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部署,和军部领导人共同商定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的方针。
陈毅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在仅有两个主力团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由2团单独担负茅山地区的游击任务,6团担负向东作战的任务。明确规定6团东进的任务是: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发展部队,武装自己,筹集经费给养,独立自主地扩大抗日力量(概括为“人、枪、款”),同时要求相机创建根据地。
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 民国28年(1939)5月,为了摆脱国民党限制,防止国民党顽固派找到借口破坏东进行动,新四军第1支队第6团决定部队与江抗“三路”(梅光迪、何克希率领的原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会合后,改用“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6团为“江抗”二路。并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由梅光迪任总指挥(后叛变投敌),叶飞、何克希、吴锟任副总指挥。乔信明和刘飞分别担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东路工作委员会,由叶飞任书记,林枫、何克希任副书记,张英、李一平等为委员,以利于统一领导军队和地方工作,保证“江抗”顺利东进。
6月底,叶飞率“江抗”进入苏常地区,“江抗”总指挥部移驻阳澄湖畔太平桥及常熟东唐市。江南特委也随之进入苏常地区,继续对地方杂色部队进行争取工作,建立后方医院收治伤病员,广泛开展民运工作和统战工作。叶飞亲自到荡口、太平桥等地争取杨忠、胡肇汉接受加委,编入“江抗”,与常熟赵北部也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常熟“民抗”则配合“江抗”主力一部坚持苏常地区斗争。
此后,“江抗”以苏常为基地继续东进。“江抗”二路一部、“江抗”三路在何克希、吴?带领下向太仓、昆山、嘉定、青浦进军,于7月上旬到达青浦观音堂地区,同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顾复生部、吕炳奎部会师。7月下旬,叶飞也到达青浦。
在苏常地区,先后收编和加委的有:阳澄湖畔的胡肇汉部、徐市一带的新六梯团、何市一带的殷玉如部、吴县陆巷的周嘉禄部、枫桥白马涧的孔祥章部、漕湖的杨忠部等。这些部队编入江抗后,一部分随主力东进上海近郊进行抗日活动。
“江抗”东进抵达常熟后,常熟“民抗”即随“江抗”一起作战,一起行动,并在战斗中发展壮大。至6月,常熟“民抗”已由3个分队扩建为3个中队、1个特务队,总兵力发展到450余人。8月下旬,常熟“民抗”奉命编入“江抗”。
至此,连同无锡、嘉定等地收编的武装,“江抗”主力已由东进时的千余人发展为5000多人,武器装备也大为改善和加强。为了适应行军作战和增强战斗力,“江抗”总指挥部决定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将部队统一整编为四路(相当于团)战斗序列:
“江抗”第二路军:由原新四军6团1、2营和新六梯团及陈凤威部组成,司令吴?(兼),副司令陈震寰;
“江抗”第三路军:由原江抗三路和常熟“民抗”及嘉定吕炳奎部组成,司令何克希(兼),参谋长徐绪奎,政治主任杨浩庐;
“江抗”第四路军:由强学增部、胡肇汉部、杨忠部组成,司令乔信明,副司令强学增、胡肇汉(后叛变)、杨忠(后叛变),政治主任李一平;
“江抗”第五路军:由原新四军6团3营和周嘉禄部、朱松寿部组成,司令朱松寿,副司令梁金华,参谋长夏光,政治主任张志强。
此外,还组建两个机枪连,有轻重机枪近200挺,直属“江抗”总指挥部。
在“江抗”东进抗日,开辟敌后游击区,多次与国民党军队交火,为缓和国共双方紧张关系和避免磨擦造成损失,9月29日,陈毅与国民党江南行署主任冷欣谈判,商定同时撤兵,停止冲突。10月初,中央决定“江抗”撤离东路,转至澄西地区休整。并将“江抗”和新四军2团部队统一整编为“江抗”1团、2团。1团由乔信明任团长兼政委,廖政国为参谋长,李一平为政治处主任;2团由徐绪奎任团长,何克希任政委,廖昌金任参谋长,杨浩庐任政治处主任。
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 1939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派杨浩庐、周达明等返回东路。在到达常熟后,与在阳澄湖畔养伤的夏光和在常熟东唐市一带坚持抗日斗争的江南特委、常熟、苏州两县负责人张英、李建模、翁迪民等会面,决定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重建“江抗”武装(通称“新江抗”)。初步目标确定为发展1个加强营,即四个连的武装。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黄峰任政治部副主任。同时,决定加速发展“民抗”,由任天石任司令,薜惠民任参谋长,李建模兼政治部主任。11月6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在唐市附近举行成立大会。
从1939年11月~1940年4月,“新江抗”已发展为3个连,常熟“民抗”发展为3个连和1个教导队,以及7个区常备队,共近千人、枪。同时收编了太仓国民党省保安4团余部八九十人、近200支枪。
新“江抗”在常熟唐市成立,图为“新江抗”司令部旧址
会议还决定,江南抗日义勇军改名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仍简称“江抗”,成立“江抗”东路指挥部,谭震林任司令兼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何克希任副司令,张开荆任参谋长,吴仲超任政治部副主任。
以常熟“民抗”为基础组成第1支队,以新“江抗”特务连、独立第2大队及保安第4团等组成第2支队。第1支队向西深入无锡县境,第2支队向东进太仓、昆山境内活动。5月下旬,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将所辖浦东、青浦和昆山等地方武装移交“江抗”指挥,东路指挥部即以青浦、昆山地方武装为基础,联合嘉外冈游击队等武装组成第3支队。8月,以无锡独立大队为基础,联合锡南游击队组成第4支队,以苏(州)常(熟)地区“民抗”常备队组成第5支队。尔后,又以第2支队一部为基础,与江阴“民抗”常备队组成第6支队。10月,以第3支队一部为基础,吸收上海、青浦等地来的青年学生、工人,组成淞沪游击纵队(即青昆支队,后南渡浙东,发展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至此,“江抗”东路指挥部所属总队发展到3 000余人。
1940年11月上旬,东路总队在指挥部与支队间增设纵队机构:第1、第5支队编为第1纵队。司令员夏光,政治委员刘飞。第2、第6支队编为第2纵队。司令员陈挺。第3、第4支队编为第3纵队。司令员朱长清,政治委员温玉成。第2纵队由澄锡虞地区向西推进。11月,澄西、丹北的地方武装独立支队上升编为“江抗”第7支队。支队长匡志明。次年2月,“江抗”将沿江地区的江防大队编为江防支队。
1941年2月,“江抗”东路指挥部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谭震林。3月,第3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第18旅。 原“新江抗”第2纵队编为第52团,第1纵队编为第53团,第3纵队编为第54团。4月上旬,组建第51团,隶属第18旅指挥,后划归第16旅指挥。同时还成立江南保安司令部,何克希任司令员,吴仲超任政委。下?警卫第1团(以澄锡虞地方武装编成),警卫第2团(以苏常太地方武装编成),常熟人民抗日自卫总队,苏州人民抗日自卫总队。1941年7月,新四军第6师第18旅奉命撤往苏中。
表2-5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力量分布图
表2-6 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序列表
|
“江抗”总指挥部① |
|
||||||||||||||||||||||||||
|
|
|
|
|||||||||||||||||||||||||
|
总指挥 梅光迪 |
|
||||||||||||||||||||||||||
|
副总指挥 |
叶 飞 何克希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路② |
|
第三路 |
|
第四路 |
|
第五路 |
|
|
2 个 直 属 重 机 枪 连 |
|
|||||||||||||||||
由第6团1、2营,新6梯团,陈凤成部组成。 司令员 吴?(兼)
政治处主 任 杨浩庐 副司令员 陈震寰 |
由原“江抗”三路、常熟“民抗”,吕炳奎部组成。 司令员 何克希(兼) 参谋长 徐绪奎
政治处主 任 李一平 |
由强学曾部、胡肇汉部、杨忠部组成。 司令员 乔信民 副司令员 强学曾 副司令员 胡肇汉
政治处主 任 张志强 副司令员 杨 忠
|
由第6团3营、周嘉禄部、江阴“民抗”组成。 司令员 朱松寿 副司令员 梁金华 参谋长 夏 光 |
|||||||||||||||||||||||||
注:①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1939年5月组建;1939年8月,部队统一整编为四路。
②路相当于团。
③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转至澄西地区休整,并与新四军第2团统一整编为“江抗”第1、2团。
表2-7 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序列表(简称:“新江抗”)
|
“新江抗”东路指挥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支 队 |
|
第 2 支 队 |
|
第 3 支 队 |
|
第 4 支 队 |
|
第 5 支 队 |
|
第 6 支 队 |
|
第 7 支 队 |
|
淞 沪 游 击 纵 队 |
|
江 防 支 队 |
|
教导队 |
|||||||||||||||||||||||||||||||||||||||||
|
|
1940年4月,以新“江抗”特务连、独立第2大队、保安第4团组成 |
1940年5月,以浦东、青浦、昆山地方武装,联合嘉外岗游击队组建 |
1940年8月,以无锡独立大队为基础,联合锡南游击队组建。 |
1940年8月,以苏州、常熟地区“民抗”、常备队为基础组建 |
|
1940年11月,由澄西、丹北地方武装上升组建 |
1940年10月,以第3支队1部为基础吸收上海青浦部分工人、学生组建,又称“青昆支队”。 |
1941年2月,由沿江之江防大队改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四军浙东纵队 |
|
|
|
||||||||||||||||||||||||||||||||||||||||||||||||||
第 1 纵 队 |
|
第 2 纵 队 |
|
第 3 纵 队 |
|
|
|||||
由第1、5支队组成司令员 夏 光 政治委员 刘飞 |
|
由第2、6支队组成 司令员 陈 挺 |
|
由第3、4支队组成 司令员 朱长清 政治委员 温玉成 |
|
|
|||||
表2-8 新四军第6师第18旅序列表①
(1941年2月)
|
新四军第6师第18旅 |
|
||||||||||||||||
旅 长:江渭清 政 委:温玉成 参谋长:夏 光 政治部主任:张 英 |
||||||||||||||||||
|
|
|||||||||||||||||
|
|
|
|
|
||||||||||||||
|
五十二团② |
|
五十三团 |
|
五十四团 |
|
五十一团 |
|
||||||||||
(原江抗第二纵队) 团 长:陈 挺 参谋长:刘品玉 (后胡品山) 政治处主任:张 鏖 |
(原江抗第一纵队) 团长兼政委:刘 飞 参谋长:韩 云 政治处主任:舒石生 (后彭冲) |
(原江抗第三纵队) 团长兼政委:吴泳湘 参谋长:游玉山 政治处主任:黄吉民 |
(后归十六旅指挥) 团 长:张开荆 政 委:陈 光 参谋长:赵伯华 |
|||||||||||||||
①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重建后,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
而后又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第18旅。
② 1941年9月该团2营归16旅指挥。
四、苏州解放后驻军
(一)人民解放军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9军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第83师、第82师 1949年5月13日,第28军第83师、82师,及29军一部,为解放太仓的主力部队。83师师长朱耀华率所属247团、248团,82师所属245团、246团,加强炮6团及第29军252团进驻太仓。太仓解放后,83师留下一部教育、整编国民党军队的被俘人员。其余各部向南追击敌人,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
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
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41军、第79军 该两部原均属西南起义之董宗珩兵团。起义整编后划归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1950年5月驻吴江。
炮兵第9师所属部队 1952年1月,炮兵第9师1个团驻常熟。团部设在西门逍遥游。该部1954年10月调离常熟。火箭炮兵第3师第205团,1955年2月驻防常熟。
第23军69师 1950年6月,陆军第23军第69师进驻常熟。师部设在北门景道堂。师长李木生,政委乔济民,参谋长张玉成。所属205团驻西门外,206团驻东门外,207团驻北门。1952年7月,第23军69师从常熟调驻苏州集中进行换装。师司令部设阊门饭店,部队分驻桃花坞大街。8月25日,第69师北上抗美援朝。
步兵第20军第58师 1949年8月驻防太仓。军部设嘉定。该部属第8兵团渡江战役的第一梯队,后归建第9兵团,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1950年12月调离太仓。
步兵第23军67师 1950年12月驻防太仓。该师隶属第10兵团,军部设嘉定,师部设太仓城厢五0街某宅,师政委陈烙痕。1952年8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陆军第27军第79师 该部队前身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1951年11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1952年抗美援朝归国。1953年3月,率3个步兵团、1个战车团(后改称自行火炮团)调防苏州,驻南兵营、北兵营、穹窿山等地。1969年8月奉命移防河北宣化地区。
炮兵66师 1969年10月,炮兵66师从安徽蚌埠调驻苏州。1970年1月调离苏州。
陆军第178师 该部队于1967年2月在安徽省六安地区组建,隶属陆军第60军。下辖4个步兵团,开始在安徽省霍邱县城西湖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1969年12月1日移防苏州。1969年12月6日所属某步兵团奉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命令,改编为该部炮兵团。1985年9月,部队在整编时撤销。
装甲第10师 该部队
10日,担负苏州
城市警备勤务,对外称苏州警备司令部。1998年10月,苏州警备司令部调整由苏州军分区兼任。同年11月,该部改称装甲第10师。
第1集团军炮兵旅成立授旗仪式
装甲第38团
第1集团军炮兵第9师第2炮兵团 1992年由第1集团军炮兵旅部队缩编组成。1998年11月,驻苏州市吴中区光福、藏书营区。隶属炮兵第9师。
陆军第74师222团 1969年8月调吴江农场接替陆军第79师某部执行军农任务。1975年4月,陆军第74师第222团划归苏州军分区建制。
南京军区空军光福场站 该部前身为空军第76团,隶属空军第26师。1972年3月,调苏州市光福镇执行机场修建任务。隶属空军第4军。1974年5月,正式组建南京军区光福场站,隶属空军第15师。1980年3月,划归空军第26师领导。1999年6月,直属空军上海基地。2002年12月,重新划归空军第26师建制。
63966部队 该部于1963年4月在吴县木渎组建,原为正营编制,1998年调整为副团编制单位。
空军95954部队 该部自1978年驻张家港,担负战备值班任务。1990~2000年连续八年被南京空军司令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军分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89960部队 1980年1月,进驻张家港市后塍地区,隶属国防科工委。
空军常熟雷达站 1969年5月进驻常熟虞山。前身为空军雷达连,1993年10月改编为空军雷达团虞山雷达站。
空军昆山雷达站 1956年进驻昆山,前身为空军雷达连,现调整为营级单位。
(二)人民武装警察
1、武装警察苏州市支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苏州市支队(简称武警苏州市支队)于1983年重新组建。武警支队重新组建前领导体制几经变化。最早称苏州市保安警察大队、1950年底改称苏州市公安总队。后又组建苏州专区公安大队。1962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苏州专区大队,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1966年9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独立第4营,隶属苏州军分区领导,1976年改称苏州军分区独立营,下辖4个连。各县(市)公安中队改编为军队建制的县中队,隶属各县(市)人民武装部领导。1982年12月,苏州军分区独立营改编为苏州地区人民警察支队。移交地方公安部门。1983年6月,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地市合并。苏州地区人民警察支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部队苏州市支队,属正团级。支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支队下辖1个直属大队、1个教导大队(营级单位)和14个建制中队(连级),分布于市、区和各县级市,主要担负看押、看守、处置突发事件和临时警卫任务。苏州市武警支队机关驻苏州市虎丘区华山路58号。
2、武装警察苏州市消防支队
武警苏州市消防支队前身为苏州市消防大队。1983年1月改编为武警苏州市消防大队,受武警江苏省总队和苏州市公安局双重领导。1986年2月,武警苏州市消防大队升格为武警苏州市消防支队,正团级。消防支队下辖15个大队、22个中队。装备消防车辆176台(其中举高消防车17台、抢险救援车11台)。1999年5月,苏州市消防支队部从因果巷迁至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路198号。
(三)军队院校
1、南京军区干部文化学校
1954年1月18日,以江苏新兵第一团机关改建。第一任政委温华桂,校长张义成。下设训练处、校务处、政治处。有2个学员队,一队扫盲班,二队小学初中班。学员均为团以上干部。1965年5月1日,移交给江苏省军区管理,后改为江苏省军区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2、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昆山分院
1995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昆山分院成立。昆山分院下属于总参谋部驻沪某部的一个独立编制单位,原部队番号为57455部队,1996年奉命改为57426部队。主要担负全军外语人才培养任务。1995~1997年,昆山分院在为军地培养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连续3年(1995~1997年)被昆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被总参某部评为先进单位,1997年被总参某部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为适应部队高科技的发展,遵照上级指示1998年起分院停止招收英语中专生,重点招收英语大专生,以及承接总参谋部中职进高职的英语培训。2000年,昆山分院先后被总参谋部评为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常熟分院
该分院的前身组建为1964年12月在安徽大别山的一个分院。1981年,经总参谋部第三部和南京军区批准,该院开始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郑州)承担部分中专学员培训任务,同时成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分院。1986年3月该院从安徽大别山迁至常熟,称为常熟分院。设院长、政委、副院长各一名,下设训练处(主管教学)、后勤处、参谋办公室、干事办公室以及两个学员队。分院营区坐落在常熟虞山南麓、虞山北路和环城北路等3个院落。1986年进驻常熟接收的是178师533团的老营房,基础设施陈旧。在上级机关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1992年,新建教学楼,共1
1997年,信息工程学院取消该院的中专教育项目,改为大专项目。1998年,开始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承担部分委培大专学员的培训任务。1999年,外国语学院在该院开设委培本科教育项目。2005年,分院又开设无线电技术、英语两个专业,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两个培训层次。
1999年7月,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分院随之更名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常熟分院。
30多年来,培养规模由原来的在校学员100多名,发展到2005年的300多名;培养层次由1995年之前的中专,发展为1997年以后的大专和本科;培养对象有正式统招生,又有委培生。大队现有总人数近400名(其中干部30余名,战士10余名,学员300余名)。截至2005年,分院先后为部队、地方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 500多名。
(四)军队医院
第一○○医院 驻苏州市沧浪亭街50号,该院前身为吴县公立医院。
苏州康复医院 1951年,为接收医治军队伤病员,始建苏州康复医院。苏州康复医院又称第一康复医院,始设于乐乡饭店,后迁至谢衙前。1951年6月至1952年6月,共接收治疗志愿军伤病员374人;1952年7月,又接收解放军第21军伤病员501人。该院于1956年撤销。
苏州广济医院(精神病医院)的前身## 苏南康复医院
(五)军队仓库、修理所
苏州弹药仓库 该仓库于1953年由华东军区军械大队改编成立,建库初期称第409仓库,编制为正团单位。仓库设统计运输科、第1保管科、第2保管科、管理科、修械所和勤务连。1955年3月,奉南京军区命令,南京军区后勤部军械部第409仓库由苏州军分区代管。1957年10月,根据南京军区指示,第409仓库改江苏省军区领导。
南京军区上海工兵器材仓库工程机械修理所 该修理所位于苏州市西郊木渎镇。该所前身为华东军区苏州采石工地前沿指挥所。组建于1953年10月,该所占地面积254.3亩,其中办公生活区58.3亩,技术修理区47.2亩,采石矿区132.8亩,家属院区16亩。1976年10月苏州采石工地撤销与原工程兵修理队合并,成立工程兵修理大队,正团编制,担负南京军区工程兵机械修理任务。1984年2月,工程兵修理大队改为工程兵修理训练大队,增加了训练机构。1993年工程兵修理训练大队与南京小行坦克修理训练大队合并,改名为南京军区坦克工程机械修理大队修理队。1995年7月坦克工程机械修理大队修理队与坦克工程机械修理大队脱离,更名为南京军区司令部工程机械修理大队。1998年12月转隶南京军区装备部,改称南京军区装备部工程机械修理所。2003年12月该所与上海工兵器材仓库合并,改称南京军区上海工兵器材仓库工程机械修理所。
该所基本任务:承接军区范围内工程机械的大、中修任务;组织修理技术骨干对全区的工程机械,火箭布、扫雷车及综合扫雷车等工程装备进行中修和巡回修理;作为应急分队参加工程装备维修战役保障;为军区工兵系统提供工程装备维修信息技术上门服务、组织培训新装备维修技术骨干。
(六)干 休 所
1、苏州军分区第1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州军分区第1离职干部休养所位于苏州市平江区齐门外大街288号。第1离职干部休养所原有房舍始建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时为美国传教士戴维斯开办的福音医院。1937年末,抗日战争波及苏州,该院70多名医务人员及80多名病人到光福避难,医院部分房屋被烧毁。1946年圣光中学由重庆迁到苏州,以福音医院为校舍开学上课,该校董事长为张治中,解放前夕解散。
1954年1月被选定为南京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此后,部分学员在此离职休养,至1965年5月始建江苏省军区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是苏州市第一所军队离职干部休养所。
2、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组建于1979年12月,以原苏州军分区第1离职干部休养所居住苏州古城区老干部为主组建而成,隶属苏州军分区管辖,正团编制。1983年9月,苏州军分区成立老干部局,即转隶该局管辖,改称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局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调整为副团级编制。1995年4月,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局撤销,该所改称为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仍为副团级编制。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设团级党委一个,纪委一个;所党委下属3个离休干部党支部和1个工作人员党支部。并设有离休干部管理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支部和书画摄影、钓鱼小组等群众组织。
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组建时,所部设在苏州市西百花巷3号,1996年迁至建新巷14号,2001年5月,所部重新迁至苏州市西百花巷3号。
1979年12月,苏州军分区第2离职干部休养所组建时,接收安置离休干部(含遗属)18户,到1985年,共接收安置118 户。以后,根据苏州军分区命令,先后有部分离休干部,先后调至苏州军分区干休3所、4所、5所和移交苏州市民政局管辖的军队离职干部休养所安置。到1997年,全所共安置离休干部86户、87人(一户双军人),安置在苏州市城区33个点上。87名离休干部中,红军时期入伍的11名,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70名,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6名;正兵团职1名,正军职1名,副军职7名,正师职14名,副师职51名,正团职12名,副团职1名。1993年、1998年,该所2次被省军区评为“先进离职干部休养所”;1993年、1997年2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离职干部休养所”。
3、苏州军分区第3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州军分区第3离职干部休养所始建于1979年3月,位于留园路253号。原为南京军区工程兵第1离职干部休养所,1983年1月划归苏州军分区管辖,改称为苏州军分区第3离职干部休养所。同年9月,转隶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局管理,为副团建制。1986年6月,昆山干休点划归3所领导。1995年4月,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局撤销,干休3所隶属苏州军分区领导,定为正营建制。
苏州军分区第3离职干部休养所占地面积17亩,房屋建造于1979年,其中休干用房
全所编制工作人员23人(干部10人,战士13人)。编制车辆共12台。设所党委员会,下建苏州、昆山两个休干党支部和1个工作人员党支部。并设有老干部管理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属委员会、团支部等群众性组织。1992年,该所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离职干部休养所”。
4、苏州军分区第4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州军分区第4离职干部休养所的前身为南京军区工程兵干休2所。1977年初至1979年7月为营建时期,选址木渎镇翠坊北街11号,1979年9月建成。1979年10月正式组建南京军区工程兵干休2所,正团编制,所部在木渎镇,隶属南京军区工程兵。后因工程兵撤销,于
5、苏州军分区第5离职干部休养所
苏州军分区第5离职干部休养所,于1983年9月,由原苏州市人武部离职干部管理所、吴县人武部及第一00医院管理的部分离休干部组建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局第6离职干部休养所。所址在苏州市民治路11号。1995年4月,改称苏州军分区第5离职干部休养所,隶属苏州军分区领导。该所居住有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58户。编制为副团级。
6、总后勤部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总后勤部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1979年11月批准筹建,1980年8月正式建所并开始接收安置军队离休干部。该所定为正团级建制。所址:苏州市苏福路200号。
7、第1集团军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第1集团军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前身为第60军离职干部休养所,1979年8月组建,隶属陆军第178师领导。主要安置陆军第60军的离休干部。1983年9月,转隶苏州军分区,改称苏州军分区第5离职干部休养所,并开始接受全军来苏州安置的部分离休干部。1994年1月,该所东院同苏州军分区第4离职干部休养所合并,西院移交第1集团军,改称第1集团军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8、南京军区空军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空军苏州离职干部休养所1978年组建,地处苏州市解放东路北侧解放新村内,房屋总面积
建所以来,该所紧紧围绕把老干部服务好、管理好这一中心,按照从严治所要求,确保离职干部休养所各项工作有序进行。1997年至2005年,先后7次被空军和南京军区空军评为先进离职干部休养所。
(七)军队企业
南京军区苏州房地产管理处 南京军区苏州房地产管理处,原为第一集团军苏州房地产管理处,1987年3月组建,1994年划归南京军区房地产管理局,称南京军区苏州房地产管理处,正团级单位、主管部门为南京军区房地产管理局,属南京军区联勤部直管。
南京军区苏州企业管理局 1994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1994)2号文件组建,隶属南京军区后勤部,定为副师级单位。该局下设办公室、企业管理处、综合计划处、财务审计处、政治处、科技教育处6个处(室)。归口该局管理的军队企业共15个,分布在江苏省苏州、无锡、镇江和浙江省杭州、湖州、嘉兴等6市,从业人员1 200人(其中现役军人154人),总资产7 880万元,年净利润750万元。该局1998年4月奉命撤销。原归口管理的企业,6家移交所在地方政府,8家按规定撤销。
江苏省军区长征制药厂 1973年在第100医院制药厂基础上组建。1985年,该厂迁至苏州市南门外内马路。建厂以来,该厂加强经营管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仅1979年至1983年5年中,总产值累计达2059万元,上交盈利193万元。1983年,该厂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1998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指示精神,该厂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海军海虹啤酒厂 1985年海军东海舰队后勤部企业管理局与常熟市福山棉花原种场联营,开办海虹啤酒厂,属团级单位。主要生产海虹啤酒,供应海军部队和地方单位。1991年改为海军独资经营。1998年移交地方管理。
海军福山农场 1985年海军东海舰队后勤部企业管理局向常熟市福山棉花原种厂租用沿江土地,开办水产养殖场,定为营级编制。2001年,部队调整生产经营时,该场精简后归还地方。
吴江农场 1962年春,陆军第27军第79师在吴江县松陵镇西滨太湖的南小周家荡和北小周家荡两圩,开垦荒地1900亩,建立部队农场。1962年至1963年期间,又新辟原湖梅农场圩田2 200亩,进行粮食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执行军农任务的部队先后有第79师坦克团、第79师第236团1营;第74师222团、第178师534团、533团、第1集团军炮兵旅、第1集团军炮兵第9师一部、第1集团军装甲第10师所属部队。2002年,该农场改称第1集团军军直吴江副食品生产基地。2004年4月,更名为第1集团军吴江农副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