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军志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苏州军志

当前位置: > 国防教育在苏州 > 苏州军志

地方武装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2-05-28

一、近代民间武装

 

(一)苏州商团

 

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七月(19068月),结束于民国25年(19362月,前后历时29年半。是沿海诸省中组织最庞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商团。初名苏商体育会,继正名苏州商团,其领导机构称苏州商团公会,后更名为苏州商团团本部,为商会领导下的一个准武装组织。

光绪三十一年(1905)苏州总商会成立后,纱缎业代表杭祖良、邹宗其为使各业商人都能练习体操,遂借云锦公所办事处,以创业学堂(初等实业学堂)操场为场地,由该校校长聘请陆军教练官魏旭东为教习,教练柔软体操。纱缎业同行首先令其子弟入学。三十二年,苏州工商界始组织苏商体育会,会址设在东中市钱业公所,由商务总会负责人尤先甲主持;征集东中市及观前街一带各商店店员和青年为会员,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体操,锻练身体,以谋求进一步成为地方自卫力量。时有会员145人,体操教练仍为魏旭东。是年7月,苏商倪开鼎等人公拟体育会章程16条,联名呈商会部及江苏巡抚申请立案,当即照准,苏商体育会正式成立。首任会长由商会议董潘祖谦担任,邹椿如继之,后均由商会议董、会长兼任。三十三年体育会试练兵操,禀请巡抚陈夔龙拨领枪支,由军械局发给摩提尼枪42支,藉以演练。翌年,呈准巡抚陈启泰,按价购取子弹,体育会会员随同武职官员考核月课,实习打靶。

辛亥革命后,苏商体育会会员日众,已初具规模,并已称商团。民国元年(19121月,经江苏都督府核准改名苏州商团公会,并请求江苏军政府都督程德全先后拨快枪300支、子弹1万发,配给林明敦中针枪120支、子弹1200发。是时,商团公会下辖4个支部,不久胥江商业体育会改编为第五支部;苏城北区志愿公益团改编为第六支部。后城区扩充至12个支部,乡区3个支部,并重订商团公会暂行章程31条。民国11年(1922),苏州总商会遵照商部颁发商团组织大纲,按照苏州地方情况,将苏州商团公会改组为苏州商团团本部。团本部设在西百花巷,设团长、副团、教练长和团董、参事会、司令部、副官处、军乐部等机构,辖有基本队、常备队、游巡队、义勇队等组织。基本队由操生组成,以排为基本单位。在队操生必须从事商业、年龄1630岁,经填写志愿书后入队;3年(3学期)为期限,经教练长考核后,由总商会会长同商团长发给毕业证书。

20世纪20年代是苏州商团发展的极盛期,团本部下辖商团城乡支部最多时达45个,其中城区支部(支队)18个,乡镇支部(支队)27个(无锡的大墙门、后宅、严家桥,及太仓县的茜泾等乡镇支部也一度隶属苏州商团领导),最多时达2000人左右。各支部团员多少不一,视管辖区域大小、商市繁盛而定。城区支部(支队)多时六七十人,少亦十余人;乡区支部(支队)多时百余人,少亦十余人。民国17年起江苏省政府多次明令商团改为特种保卫团、临时保卫团,由县长直接指挥。但苏州商团建制直到民国25年前没有改变,并于1912月成立苏州商团临时自卫队,附属于团本部,队长徐嘉瑞,下设三个分队,翌年6月移交区公所。252月,商团奉令取消,团员编入壮丁预备队或守望所。

商团领导机构为团本部,正副团长主要由苏州总商会正副会长、商会董事等本地著名绅商兼任或担任;城区支部的支部长,主要由商会董事及各地区著名商人担任,许多人兼任市民公社、救火龙社及其他社会公职;乡区支部支部长则多为商会乡镇分会负责人、乡镇长及议事会正副议长、乡镇著名商人,也有退职官吏、律师、民教馆长、医生等担任的。各级教练员多为离职、在乡职业军人和水陆警官等;也有学校体育教员和早期的会员、队排长升任的。团本部教练亦称总司令。

商团团员,主要是各商号、店铺、行栈的店员、工人、学徒,也有少数学生、独立劳动者、城市居民、乡镇农民、教师、医生等,有较大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绝大多数是义务职,遇见紧急防备时也临时雇用少数“团丁”。

商团拥有步马枪、手提机枪、盒子炮等长短枪支1400余支,并有摩托车、自行车等。这些枪支武器,部分是各部自行集资购置;部分是由清末巡抚署和民国初年都督府等拨给;大部分是收缴军阀溃兵的武器。另外有少量武器为本地商界等捐助,手枪、盒子枪多属个人自备。

商团所需经费,团本部及直属各支部(支队)主要由总商会补助;其余城乡各支部则向所在地工商户和居民募集,或由支部正副部长设法筹垫。江浙军阀战争期间及以后,曾因防务需要,吴县县政府每年由附征项下拨助若干。此外,公益事务所、田业会等也酌予补助;苏州旅沪同乡会也募款支持;有些支部还采取代征茶捐及义务演剧等办法筹集经费。

商团训练方法分操场与讲堂两种,每星期3课。训练内容为兵操、射击教范、野外勤务、陆军礼节、政治教育等。

商团活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苏商体育会执行查禁烟馆的任务。辛亥革命时期,苏州光复,体育会会员则全力协助巡警维持社会治安。民国13年(1924)江浙军阀战争期间,苏州逼近战区,形势严重,人心恐慌,当时城内外警察,大部分调编为护路队,所遗岗位全由商团团员填补,昼夜出勤,维持地方秩序。14年初沪、宁战争期间,苏军第2师炮兵营长秦?宣布独立后,第5、第6团兵变,激战于盘门外觅渡桥至宝带桥一带,阊门外市面繁盛区域连遭抢劫,城门紧闭,由商团登城守防;同时,奉军张宗昌率兵南来,齐燮元败走,溃兵到苏州,秩序混乱,商团配合军警,组织联防大队,分驻车站及阊、胥、盘门一带,扼要防守。1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到达苏州,商团参加军警团联组稽查组,抽编巡查队分段巡逻,又下乡追剿连续抢劫金墅、望亭两镇的湖匪,还参加一些破获赃贼抢劫、偷窃作案的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商团曾几次参与镇压工人罢工斗争。

 

(二)民  团

 

宣统三年(1911)九月初筹办,公举杭小轩、陆××、徐××、陆××、潘济之等为团董,拟定章程,分路募集开办银5000两。辛亥革命苏州光复之际,正式成立,委蒋懋熙为总稽查,后蒋调任,汪甘卿接任。民团设总事务所于沧浪亭,下设5路。其中、东、南、北4路团局分设于祥符寺、狮林寺、都城隍庙、泰伯庙等处,其会哨均设于玄妙观。民团共有团勇500名,主要来自失业工匠。苏州光复时,民团参与维持社会治安,日间训练。夜间巡逻。民国元年(19123月初,民团奉令裁撤遣散。

 

 

二、保卫团、自卫队

 

民国13年(1924)秋,江浙战争中,苏州城区少数市民公社始建保卫团。次年,有的因经费支绌被遣散,有的乡镇则续建保卫团。16年(19272月,铁机公会议决所属各厂组织保卫团,人数1620名不等。17年,吴县保卫团成立,团丁均为雇用。是时,江苏省政府明令保卫团由县办理,并令商团也改为保卫团。苏州商团反复申诉抗争,维持原状至25年。1912月,经绅士张一麟(仲仁)、张一鹏(云抟)等发起组成商团自卫队,大队部设商团本部,下设3个分队,分驻城厢北寺塔、养育巷、宝莲寺。206月,商团自卫队移交城厢3个区公所。7月,城厢区成立保卫委员会。214月,成立县保卫委员会,县保卫团团丁改雇用为义务。233月,改县保卫团为吴县保卫团总队部,同时裁各区团部,将城厢三区团部编成3个独立分队,共120人;乡区各区成立保卫支部,设军事训练员,区长兼指挥,23区士兵共184人。7月,保卫团与警察大队合并,改组成立县保卫队总队部,接收警察大队、水巡队、县保卫委员会和各乡区支部,合编成7个中队,每队官兵136人。10月,改编为省保安第七大队。这年下半年起,奉省保安处令吴县在各区、乡镇设立守望所。25年开始编练壮丁预备队。4月,县壮丁预备队大队成立,县长兼大队长,区设中队,乡镇设分队,保设支队,甲设班。是月,商团被取消,改编为壮丁预备队。下半年后,由各保安队分期训练壮丁,每期2个月。日伪政权于民国27年(193811月起在苏州组织伪自卫团,并以自卫团补充伪军,抗战胜利后,34年(194511月,吴县各区先后成立民众自卫队,县设团部,县长兼团长。城厢分东、南、西、北、阊胥盘、娄齐葑六区,各设自卫团队中队,另设特务中队一队。3611月,县设民众自卫队总队部。总队长由县长王介佛兼任。下辖常备第一、二、三中队,139个乡镇常备班。民国37年(19483月调整增编常备第四、五中队,并将乡镇常备班缩编为59个。其编制总队官佐9人,士兵7人;每中队官佐5人,士兵28人;每常备班士兵15人。武器配置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30挺,步枪1535支,短枪288支。12月被收编为吴县保安团。同年9月,吴县商会开始筹建吴县工商自卫队。1949120,工商自卫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戎法琴。下设组训、设计、经理、文书室。委员会负责组训、筹集经费并主持自卫队一切事务。26,吴县工商自卫队正式成立,大队部设在西百花巷。大队长徐瀚澄。设副官、参谋室。下辖9个区中队,城内设东、南、西、北、中5个区中队,城外设阊区、虎丘、胥盘、娄齐4个区中队,共有队员700余人。427,苏州解放,工商自卫队解体,枪支弹药由苏州市军管会、市公安局接收。

 

27           苏州各县保卫团概况表(民国22年)

县  别

团丁人数

年经费总额(元)

经费来源

常熟县

38086

17122

地亩捐、店铺捐

太仓县

340

20000

保卫捐

吴 县

4241

73840

地亩捐、店铺捐

昆山县

2712

40050

保卫捐

吴江县

2417

78667

地亩捐、店铺捐

江阴县

1603

31000

地亩捐、店铺捐

合 计

49399

260679

 

备 注

张家港市保卫团情况部分统计在江阴县内。

 

28             苏州各县民众自卫队组训情况统计表

县别

队数

人 数

武 器 数

训练情况

总队

大队

中队

分队

步枪(支)

机枪(挺)

手枪(支)

其它枪(支)

常熟县

1

 

 

71

145

2217

665

4

41

 

分批集中训练

太仓县

1

 

 

56

119

2033

377

9

77

 

分批集中训练

吴江县

1

 

 

99

205

2118

237

32

341

 

分批集中训练

吴 县

1

 

9

163

330

3700

684

11

157

 

分批集中训练

江阴县

1

 

 

89

262

4763

1430

27

304

10

各区乡组织训练

合计

5

 

 

478

1061

14831

3393

83

920

10

 

备注

1、张家港市自卫队组训人数、武器,统计在江阴县内。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地方武装建设。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于1931颁发《赤卫军组织法》,对赤卫军的组织、人员、干部选任、武器装备、训练等作了明确规定。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又提出“实行全民动员,武装人员,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使全体人民军事化”,实行“抗日自卫军”制度。1941117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中,明确规定“每个根据地的军事机构均应包含三部分:(甲)主力军,(乙)地方军,(丙)人民武装(即不脱离生产组织的自卫队和民兵)。” 因民兵在第六章有专门记述,本目所述的地方武装为中共领导的地方部队、自卫队、武工队。

 

(一)江阴红军和志卫军

 

江阴红军  民国16年(19278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起义作为党的最主要任务。苏州各地的党组织先后领导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进行武装斗争。民国16年(19279月,中共江阴县委决定在沙洲后塍地区首先举行农民暴动。经一段时间筹备,于同年1115日在沙洲后塍地区发动第一次农民暴动。此后,至民国17年(1928330日,先后在沙洲占文桥、杨舍、店岸等地举行了多次农民暴动,并以后塍参加暴动的青年农民为主,建立了江阴红军。

志卫军  民国17年(1928)年68日,江阴县委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沙洲后塍茅学勤被选为中共江阴县委执行委员会书记,他带领80余名参加农民暴动的群众组成志卫军,坚持在沙洲、澄东、澄西一带开展游击活动。不久,茅学勤任中共沪宁(苏常)特委委员兼总指挥,辗战武进、靖江、奉贤等地。民国18年(1929124日,茅学勤等6人被捕牺牲。

17 民国19年(19309月,中共江阴县委书记蒋云在江阴石牌一带建立红17军,共20余人,活动于沙洲占文桥、三甲里和江阴三官殿、牌楼头一带。民国205月,因活动艰难,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撤销。

 

(二)抗日自卫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苏常太地区发动群众,组建抗日自卫队,苏州城郊农村也有一些青壮年参加。

常熟“民抗” 19382月,长期坚持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情报系统(简称特科)组织的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简称武抗),与江苏省委联合,派杨浩庐、李建模、赵伯华到常熟领导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第一大队(简称“民抗”),至19396月,队伍由数十人发展到450人。形成以梅李、塘桥为中心沿梅塘两岸方圆十余里的游击基点。后编入“江抗”,称“江抗”32支队,后又整编为“江抗”第2团第2营。

新六梯团 在常熟徐市一带,有在北伐战争中并参加国民革命军的陈震寰组织的一支千余人的武装。1938年六月间,该部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淞沪特遣队琴嘉太昆青淞六县游击司令熊剑东收编为所属六梯团。11月,六梯团突遭日军击溃,由该部主任共产党员周文在收集余部重建部队,动员日军袭击时避往上海的陈震寰返回。1939年春,县委加派力量,形成周文在、周建平、王志平为核心的拥有一百几十人和枪的1个大队,被称为新六梯团,后编入“江抗”,称“江抗”独立3支队,后编为“江抗”第1团第3营。

太湖游击支队  1940年底,锡南常备队正式成立,19413月,扩大为“江抗”太湖游击支队,顾复兴任司令。7月,新四军18522营进入太湖地区,在中共太湖县委安排下,将倾共的西山蔡三乐部队与新四军第18旅第52团第2营及顾复兴的太湖游击支队合编为新四军第16旅第48团,归新四军第16旅建制。11月初,48团撤离茅山。蔡三乐携未随部队西撤的部分人、枪,与留在太湖的坚持斗争的原新四军6522营教导员薛永辉率领的20余名战士及伤病员会合,成立苏锡人民抗日自卫军,属中共太湖县委领导的武装。蔡三乐任司令,薛永辉任副司令。422月,改归新建的苏西县委领导。19427月蔡三乐投敌叛变,1943年太湖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番号为太湖独立救国军。薛永辉任司令。19423月,在锡南重建太湖游击支队,司令顾复兴,政委何行之,1943年秋发展到100余人。194411月,苏西、锡南2支地方武装合并成立太湖县部队(也称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司令顾复兴,政委薛永辉,队员发展到400余人。19451月,游击支队1连夜袭东山俞坞忠义救国军孟少先部后,活动范围扩大到东、西山地区。10月,收编忠义救国军刘建部约300人,机枪13挺、步枪200支,部队进一步扩大。11月奉令北撤离开太湖地区。

浦西支队 民国33年(1944年)6月,中共浦西工委将昆东、昆南、浦西地区活动的3支地方武装合编为浦西支队。民国34年(19454月,编入新四军浙东纵队淞沪支队。

 

(三)武 工 队

 

常熟县警卫团 民国34年(1945年)9月,中共苏中六地委派任天石到常熟组建地方武装,将沙洲、常熟地区的武装力量和东南警卫团第5连,合编为常熟县警卫团。同年11月,警卫团大部分人员奉命北撤,留下部分人员组成苏常昆太武工队坚持斗争。

苏常昆太武工队  民国3411月,中共苏常太工作委员会领导的苏常昆太武工队成立,其所属东横、任石两支武工队活动于昆北地区。

任石武工队  民国362月,中共任石区委员会武工队成立,主要活动于常熟任阳和昆山石牌、周墅、陆家桥一带。

观西武工队  民国36年,由中共浦西工作委员会领导观西(青浦县观音堂西部)武工队主要在浦西和昆南地区活动。

太湖县武工队 民国36年(194710月,由新四军北撤留下的武装人员组成,坚持斗争,直至解放。

吴嘉武工队 中共吴(江)嘉(兴)工委成立于民国37年(19484月,其任务是在江浙两省毗邻地区农村筹组武装。377月吴嘉武工队成立。这支武装活动于盛泽、坛丘和嘉兴新塍一带,宣传、发动群众,扩大党的影响,发展武装。武工队的成立使广大农民到解放翻身希望,鼓舞农民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同时有力地震慑了敌人。

苏锡县武工队 民国37年(19481月,由吴县西北和无锡锡东地区武工组织合并组建,坚持武装斗争,直至苏州解放。

吴嘉湖独立团 民国38年(19492月,中共苏锡常工委指示金佩扬到太湖领导原国民党忠救军太湖行动总队,(此时该总队少将总队长赵安民巳由中共苏锡吴工委书记高山介绍,上海局组织部长钱瑛批准入共产党),并将吴江县松陵、南厍、八坼、溪港、横扇等地的乡政权及自卫队收编,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挺进纵队吴嘉湖独立团”,共400多人枪,整编为3个营,1个警卫连,1个短枪排。团长刘光正、团政委沈如淙。该团大部分是起义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以武装力量维护治安,保护人民,宣传群众,扩大党的影响,为迎接解放军解放吴江作准备。

 

附录一:侵华日军驻苏部队及特务机关

民国26年(193711月,日军侵占苏州后,八年间,不断派遣陆海军、宪兵队驻扎苏州,蹂躏苏南广大城镇乡村,疯狂屠杀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抗日军民。经过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回击,日本侵略军终以投降告终。

日本中国派遣军  民国26年(19371119,日军海劳原部队由娄门入城,侵占苏州,不日即向南京方向开拔;24日,以富士井部队为首的日军于平门举行入城式后,驻扎苏州。27年春,日军警备队石川部队、华中派遣军第9师团驻苏。7月中旬,数支日军部队在苏重建(详见附表),同时在苏州成立苏州驻屯日军司令部(后改称日军驻苏最高部队司令部),调遣与协调各驻苏日军。是年驻苏的还有设于盘门外裕棠桥西堍(苏州针织厂内)的日军苏州海军司令部,设于沧浪亭内的日军伤兵医院,以及海军佐藤炮舰队。28717,侵华日军在苏州成立驻苏日军最高警备司令部,部队长福田仁一。3034月间,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由嘉兴调驻苏州,31420在苏改编为第1360师团,师团长小林信男(少将,后升中将),故亦称小林部队,代号“予”,参谋长安藤过夫,下辖广野、大泽两部队。323月~349月,师团长落合松二郎(中将),参谋长安藤忠雄。34929,向中国军队陆军第94军第5师投降。

日本苏州特务机关  民国26年(193711月日军侵占苏州后,即在苏成立苏州宣抚班,以控制苏州地方的行政、经济、文化等事宜,班长市川修三。2768日,日军上海梅机关(特务机关)本部在苏州公园路成立苏州特务机关,下辖吴县、常熟等县特务班,原苏州抚宣班更名苏州(吴县)特务班。至28年底,先后任特务机关的有冈田梅吉、樱庭、长岛勤、山本祝。2944日,苏州(吴县)特务班撤销,成立日本驻苏部队苏州连络官事务所,32329日,日本苏州特务机关改称军连络部。期间先后任连络部部长的有冈田梅吉(194010月复任)、吉野芳三、金子浚治、中山;苏州(吴县)联络官有奥和夫、管治德门等。

日本宪兵队  民国27年(19381223日,侵华日军在苏成立苏州日本宪兵队,队部设于景德路,下辖吴县、常熟等县宪兵分队。根据刊等资料记载,2712月~328月期间,先后任苏州宪兵队长的有山崎、藤田、濑川、植木镇夫、堀墅冈本、柳濑隆等。吴县分队长先后为本田、五十川、牧元岛、尾崎、柳潮、?田等。

 

29          侵华日军部分驻苏部队

部队名称

驻苏年月

部队长官

   

   

富士井部队

1937.11

富士井

 

 

石川部队

1938.

 

 

属日军警备队

第九师团

1938.

 

 

属华中派遣军

早川部队

1938.7

 

 

在苏重建

部队名称

驻苏年月

部队长官

   

   

井山部队

1938.7

井山服部

(少佐)

阊门外西园附近

在苏重建

平野部队

1938.7

 

阊门下塘久福里

在苏重建

高桥部队

1938.7

 

觅渡桥机场附近

在苏重建

广野部队

1938.7

广野(中将)

阊门外北濠弄

在苏重建,亦称华中派遣军1317师团,19424月,隶属1360师团,称2317部队

村上部队

1938.7.15

 

 

在苏重建

川岛部队

1938.7.15

 

 

在苏重建

大泽部队

1938

重藤

(大佐)

 

在苏重建,19424月,隶1360师团,称2318部队

佐藤炮艇队

1938

 

 

 

独立混成第11旅团

1941.03

 

 

19424月改编成1360师团

小林部队

1942.4.20

小林信男、落合松二郎

阊门外南、

北兵营

下辖广野、大泽两部队

           

 

附录二:汪伪军

民国26年(193711月,侵华日军侵占苏州后,网罗汉奸,组织伪政权、伪军队,为其进一步扩张侵略活动服务。苏州是日伪统治的重要据点,伪军系统庞杂,他们为虎作伥,残害同胞,配合日军“清乡”,对苏南东路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中国军民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赢得了胜利,使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政权、伪军队彻底崩溃。

伪江苏省保安司令部  民国27年(19385月,伪苏州江苏省政府内设保安处,处长丁南洲。下辖第12总队,第1总队马衡、第2总队龚国梁。3112日,汪伪省政府在苏州城内十梓街信孚里成立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内设参谋、副官、政训、军法、军械、经理6处,视察、秘书2室。下辖特务大队、保安队、整训处、军医院等机构。32316日改司令部为保安处。内设办公室及4科,总管省内伪保安部队的一切事宜,下辖伪江苏省保安教导团及军医院。教导团团部设于学士街。3310月初,保安处撤销。10日复建保安司令部。34618日,迁至书院巷旧抚署内。8月抗日战争胜利,被接收。

伪江浙绥靖第二区司令部  民国27年(19381129日在苏州书院巷旧苏州关监督公署成立第二区司令部,下辖2个支队8个大队及直属特务大队、侦察队。所属各部队多为原警察第12总队改编扩充而成。第1支队驻城内,第2支队驻横泾。2819日,龚所属部队经改编为伪苏浙皖绥靖军,部队分驻在太湖周围。3月,成立直属工兵队,驻卜熊医院内。71日,第二区司令部改成苏浙皖绥靖军苏州地区绥靖司令部,同设军法、军需、军医、看守等处。91日,司令部所属2个支队改编成2个团。2911月,增设补充营。301月,改编为汪伪第一方面军第3师。

伪陆军暂编第10  民国29年(1940)夏,在苏州地区活动的原重庆国民政府陆军暂编第10军投敌被汪伪政府收编,改称陆军暂编第10师。师部设在虎丘李公祠,后迁入留园,部队驻城厢太平桥一带。301027日,迁驻浙江,在苏城内盛家浜设驻苏办事处。

伪第一方面军第3  民国30年(19411月,由原伪苏浙皖绥靖军苏州地区绥靖司令部所部改编而成。内设军法、军需、军械、参谋、副官、军医、秘书等处(室)。有官佐、士兵2000余人。313月下旬,移驻南京。

伪第一方面军第2师(军)、总司令部  民国27年(1938年)1226日,原忠义救国军太湖行动总队程万军部被日军招抚收编,301月由日军移交汪伪,改编为伪第一方面军第2师,2000余人,师部设于书院巷旧抚署。324月,改编扩充为第2军,司令部设在三均了坊工业学校原址。3426日,调驻常州。同日,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由宁移驻苏州。

伪税警第3中队  民国30年(1941423日,原驻镇江等地的伪财政部盐务署所属税警第4大队第3中队调驻苏州,队部驻阊门外南新路大王庙。

伪和平义勇部队  系伪清乡委员会直属单位,民国30年(1941630日调驻苏州。

伪首都宪兵队第12大队  民国30年(194112月初,伪宪兵第2大队(亦称中央宪兵第2团)由宁调驻苏州。323月又调回南京。41日伪宪兵第1大队调驻苏州,队部设在五卅路。

伪陆军独立教导旅  民国31年(19423月下旬,由宁调驻苏州。翌年4月,整编扩充为伪第2师。

伪海军派遣队  汪伪南京海军要港司令部于民国34年(1945110日在苏州成立伪海军派遣队,直属于司令部。队长朱恒民,副队长张家骏。

伪陆军34  民国34年(194518日,由东台调驻苏州。

 

附录三: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驻苏机构以及特务组织

三民主义力行社特务处京沪情报组  民国21年(193241日,力行社特务处秘书徐亮奉处长戴笠之命,至苏州建立京沪情报组,设组长、内勤、情报员数人,管辖昆山、苏州、常熟、无锡、宜兴、江阴等县。时正值“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情报组主要收集各军队的编制、装备、长官、姓名、派别、分布、企图等情况。8月中旬,组本部迁至无锡大成巷。翌年2月迁回苏州阊门信义里7号,8月迁往镇江。

军事委员会直属通讯社  民国22年(1933年)2月成立,设在阊门信义里7号,内设通讯员2人,联络员3人,交通1人。以收集日商活动及社会情报为主,所得情报直接向军事委员会调查科汇报。2611月苏州被日本侵占后,该组织因与军事委员会失去联系,停止活动,组织结束。

军统上海区苏州特别组  民国26年(1937年)夏成立,设在乌鹊桥弄羊王庙。苏州特别组受上海区节制,设3人,11月,增设警卫2人,不久全组撤往长沙。分设情报编审、报务、译电、联络、交通等职。主要收集驻昆山、吴县、太仓、吴江、常熟等县的日伪军军事情报及各县政府人员活动情况。283月开始收集新四军情况。是年秋,特别组投靠汪伪,活动结束。

上海区苏州组  民国27年(19385月,设3人。

军统直属苏州站  民国29年(19402月成立。设在吴县胡巷村,下设行动、情报、爆破等组,30余人,并有电台2部,直接与重庆联系。时江南地区忠义救国军全部撤至安徽,苏州、常熟、无锡、江阴等地工作均由该站负责。在此期间,苏州站先后暗杀了汪伪吴县县长郭曾基、伪江苏大民会联合支部会长冯心支、日宪兵队长藤田及中尉军官6人等,计暗杀案13起;焚烧苏纶纱厂仓库、上海南市水电厂、江南造船厂等,计焚烧案10起;炸桥、炸铁路、炸火车等,计爆炸案6起。民国30年(19416月,因日伪开始“清乡”,站本部迁至上海。同年1214日,苏州站被破坏。

军统京沪特别站  民国33年(1944)在苏组建成立,设在齐门路岳泰家中,岳任站长,下设书记、报务员、译电员等4人。电台设在花桥巷,直接与忠义救国军调查室通报。9月,特别站隶属上海区(又称上海市政府调查处)领导,站址迁至大石头巷43号,内设书记、文书、总务、人事、情报编审、报务、译务、译电、通讯员,辖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常熟等小组。民国351月,特别站改为特别组。2月,上海区何鸿?抵苏接收京沪特别组,易名苏州侦奸组。京沪特别站自成立以来主要收集伪省政府及沪宁地区的军、政、社、经等情报,抗战胜利后收集日军投降情况及敌产情况,同时收集新四军情报。

军统苏南站苏州分站、苏州组  民国34年(19455月在渭泾塘成立,时称苏南站苏锡分站。后迁至郭巷镇,以大有米行为掩护进行活动。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至城内银房弄12号,改称苏南站苏州分站,并以忠义救国军京沪行动总队第三大队为对外番号,内设总务、情报、行动、警纪4股。情报股下设联系点。发展成3个小组,分布于城区、光福、西山、木渎等地。11月,改组为苏南站苏州组,组长冯松涛。管辖吴县、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县,以首都卫戍司令部谍报组名义对外活动。358月,管辖区域缩小,仅仅吴县地区,组址在城内承德里。3610月,又迁曹胡徐巷,以城防司令部情报室名义对外活动。苏州组活动重点针对太湖游击队薛永辉部。

忠义救国军京沪联络站苏州组  民国34年(19455月成立,组址在西北街65号,下设联络、交通谍报等组,以收集日伪军在苏仓库物资、人员及新四军情报为主。910月间撤销。

首都宪兵司令部东南特务区、苏州组  东南特务区于民国34年(1945年)8月下旬在沧浪亭苏州美专成立,以收集沪宁、沪杭二线的敌产及新四军情况为主。9月特务区迁至上海,苏州改设组,直属上海区领导,组址先设于护龙街,后移至曹胡徐巷。苏州组管辖吴江、昆山、太仓、常熟、木渎等县镇分组。翌年1月撤销。

军统江南特别区、站  民国34年(19458月,由黄征夫接收汪伪保卫局苏州分局改组成立,先设于宋衙弄7号,后迁至道前街。黄任区长,下设秘书、情报、侦行、组训各科及总务、译电2股,另设特务大队,并改区为站,隶属上海办事处。

苏州通源公司  民国34年(19459月成立,设于护龙街323号,设总务、通讯和城区、盘门、黄埭、横泾、陆墓、善人桥、光福、木渎、?直、浒关等小组,共20余人。主要收集新四军军、政、经等方面情报及汉奸、敌产情况、经综合后交京沪特别站。11月奉命停止活动。

肃奸委员会苏州侦奸组  民国35年(19461月由原上海区苏州特别站改组成立,设在大石头巷,活动区域为无锡、昆山、常熟、苏州等地。5月撤销。

肃奸委员会第一肃奸督导组  亦称苏州肃奸督导组,民国35年(19461月成立,设在银房弄,任务是负责督导苏南站苏州组及肃奸委员会苏州侦奸组所收集汉奸及财产的情报,并决定对汉奸的逮捕和处理。5月撤销。

宪兵司令部第2处特高8  民国35年(19461月成立亦称京沪线特高组,直属首都宪兵司令部第二处(情报处)领导。设于皮市街前庙巷9号,管辖京沪沿线各县(除沪、宁外),包括常州、江阴、常熟、无锡、苏州、吴江、嘉兴等地。并在常州、无锡、昆山、苏州设立小组。1937年,无锡、常州小组划出。1949423日逃离苏州,迁至衡阳。

保密局苏州办事处  民国35年(19465月在苏筹备成立,设在公园路,内设秘书、总务、人事、会计等组及招待所。任务是安置军委会调查统计局编余人员入二十九军军官总队。翌年829日军官总队撤销,余下人员编成国防部直属军官第1队,办事处亦改为直属军官第1队本部。

青年军202师参谋处2课、谍报队  民国35年(19469月在苏成立参谋处2课(情报课),3667月间在城内张家花园成立谍报队(亦称技术队),隶属2课领导。谍报队下设5组,每组10人。377月,2课扩编为处。19491月,上述处、队随师调往崇明。 

苏州城防指挥部情报室  民国35年(194612月成立于三茅观巷27号,36年秋迁至曹家巷48号。下设行动、情报、学运等小组,374月,改为城防指挥部参谋室第2组,下属各小组均撤销。

太湖清剿指挥部情报组  民国36年(19471月在木渎东街成立。

保密局太湖直属组  民国36年(1947)初成立,设于城内铁瓶巷煤矿办事处内及大太平巷46号。主要在西山、利民、宝山等煤矿进行活动,并发展人员成立小组。翌年5月解体。

保密局江苏站苏南分站  民国36年(194712月成立于曹胡徐巷63号。下设情报编审、文书、会计、业务等职共7人。翌年2月,江苏站撤销,苏南分站改为苏南站。

保密局苏南站驻苏直属通信员、苏州组  民国37年(19482月,苏南分站改为苏南站后,将原苏州组改为驻苏直属通信员。10日,恢复苏州组,设于大儒巷,在苏州、西太湖等地收集政治、社会情报。

首都卫戍司令部第2处谍报第3  民国37年(1948)初成立于曹胡徐巷63号,辖吴江、昆山、太仓、常熟等县,有组员6人。翌年1月迁往南京。

吴县县政府突击队  民国37年(19488月成立。队址在曹胡徐巷63号苏州组内,有军需副官、特务长、联络员等,设第12直属组及城区组,第12组分驻黄棣、木渎、金墅、通安桥等地,为苏州组收集情报。

京沪杭警备司令部218  民国37年(194811月在苏州成立。对内办公点设于乔司空巷50号,对外办公点设在兰花街5号,有组员6人。下设杭嘉湖通讯组,并在市区、浒关、黄埭、车坊等地发展十几个通讯小组,约50余人。翌年3月,停止活动。

    保密局军事情报组督导室  19492月成立于大石头巷44号。下设督导员、联络员、事务员、电台长等职,对外以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沿江军情组督导室名义活动,负责沿江军事小组的领导工作。420日迁沪。

上一篇:驻军

下一篇:战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