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战 备 工 作
苏州军分区和驻苏州各部队的战备工作,主要根据各个时期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不同时期所担负的任务,在抓好战备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抓好各项战备值班、战备执勤,研究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并在战备期间和重要节假日,指定战备值班部队或战备值班分队,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确保军队随时拉得出,打得响。
一、战 备 制 度
(一)制度、方案制定
1956~1959年,驻苏州各部队注重加强勤务教育和训练,各执勤点均结合实际制定《执勤方案》,并建立和完善执勤规章制度。
1961年7月,军分区机关和各人武部将平时值班转为战备值班,实行军分区首长、科处长和参谋人员三级战备值班制度。
1973年10月,根据上级关于加强战备指示,为防止国民党军队偷渡登陆和空袭,军分区召开各县委书记、人武部部长、政委参加的战备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南京军区、省军区战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苏州实际提出未来作战的设想和兵力部署意见,区分各县在战争初期的扩编任务。1974年,军分区根据省军区赋予的城市防卫任务,会同苏州市人武部拟制城市防卫方案,加强城区周边地区国防工事管理维修工作。1977年1月,为随时掌握战备训练情况,军分区制定下发《关于建立战备训练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详细规定情况报告、专题报告、季度报告、总结报告等方面内容,加强战备值班,严格战备报告制度,使军分区系统战备训练报告制度走上规范。1978年,按照上级关于“加强东南沿海战备”的指示和军区战备会议精神,军分区召开防敌袭扰、窜犯作战会议。军分区和所属单位都制定2至3套作战预案。是年,军分区完成苏州市防卫和对空作战方案的研究、论证与上报工作。组织驻苏州有关部队、苏州市人武部、吴县人武部,共同研究苏州市外围要点设防方案,并组织进行相关课目演练,熟悉指挥和战备方案的内容。
1985年,军分区和驻苏州各部队除坚持战备教育制度,加强官兵的战备意识,还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各项战备预案的演练。军分区认真学习与贯彻南京军区统一颁发的《战备制度规定》、《战备等级规定》,整顿战备秩序,加强各级战备值班。1988年5月,武警苏州市支队各看押执勤单位重新修订《看押执勤方案》,进一步明确监视区、责任区、活动区、警戒线。
1990年1月,为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军分区重新制定应急预案,调整全市民兵应急分队组织建设,全市编组民兵应急分队1个机动营、14个机动连、166个机动排。1994年,根据省军区战役集训精神,军分区修订苏州市对台应急作战预案4个基本案中的防卫作战方案,并对14个配套案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1996年6月,各县(市)人武部归建部队后,依据省军区规定,建立作战值班室,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1997年,装甲第10师统一组织对“抗洪抢险”、“维护大中城市社会稳定”等方案的重新审修,并依据新颁发的铁路、海上输送规定以及该师可能遂行的作战任务,对铁路输送、海上装载方案和计划进行审修,使方案更加贴近实战要求。
2001年,军分区为抓好重大节日的战备值班,印发《战备值班资料手册》给所有参加值班的首长和人员,规范战备值班秩序,同时注重检查督促,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确保战备值班落实。2003年,装甲10师为进一步增强战备方案的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配套、上下衔接”的要求,重新修订战备行动方案。2005年,苏州军分区党委常委走访地方26个部门和有关单位,深入到11个市、区召开基层武装部长座谈会,邀请驻苏州23个营以上部队领导到军分区开座谈会,征求地方、驻军和基层对合力推进反“台独”应急准备的建议和意见,拟制《苏州市党政军合力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意见》,完善反“台独”应急作战方案(预案),初步完成防卫作战、动员支前和参加军事威慑行动等方案的拟制。是年,军分区和所属11个人武部根据省军区要求,逐项梳理分解14项任务指标,按照时间节点,围绕侦察预警、指挥控制、防卫作战、动员支前,信息对抗和“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六种能力,将全区应急作战准备分为13类83项内容,修订完善应急作战方案计划,使应急预案精确、配套。
(二)战备执勤
解放初期,针对新政权刚刚建立,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等实际,军分区以稳定社会,巩固新生政权为主要任务,对政权机关和重要公共设施,加强值班守护,执行警卫任务,并协助地方公安执行抓捕、押解、看守、执法等任务。除指定战备值班分队外,同时,还组织以防盗、防特、防匪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武装巡逻任务,坚持3人一组日夜巡逻。
1956年8月,第27军79师所属2个营、1个炮兵连赴上海执行战备任务。
1961年,在以战备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军分区组织部队和民兵开展护仓护路、节日警卫等活动。7月,军分区机关和各人武部将平时值班转为战备值班。1965年,第27军79师根据上级指示,受命担任战区战备值班任务。战备期间,做到值班首长、值班人员、值班分队到位,确保战备24小时不失控,以便军队随时执行机动作战任务。
1989年6月,驻苏州各部队和军分区为维护安全、维护大局、反对动乱,提高战备值班等级。1990年1月,依据军分区应急预案,对民兵应急分队重新进行调整。在全市编组民兵应急分队1个机动营、14个机动连、166个机动排,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993年9月,武警苏州市支队投入一个建制中队配合公安机关参与城市武装巡逻。1996年10月,武警苏州市支队建立和完善应急战备值班室,按规定配备通信等指挥设施。
(三)战场勘察与战备资料搜集
战场勘察 1962年3月,军分区组织战场实地勘察,确定常熟县虞山、福山、白茆口,太仓县浏河口、浮桥七浦口,昆山县城区、马鞍山,沙洲县十一圩港,吴县西山、望亭、藏书、光福、铁路沿线,吴江县盛泽、铜罗、平望,苏州市横塘为战场建设重点地区。1970年2月,在陆军第60军首长率领下,第178师机关组织有关人员勘察苏州、常熟、上海地区的地形。尔后师、团两级进行预定作战地域地形勘察,制定作战预案。1973年10月底至11月底,军分区先后两次对沿江地区和与上海、浙江交界地区的地形进行勘察,结合历史上的战例和地形特点,修订各县作战预案,制订扩编预案。并组织部队、民兵按照作战预案进行多种条件和复杂地形下的作战演练。翌年,为研究和充实作战方案,军分区再次组织地形勘察。1978年和1979年2月,军分区司令员车吉林率领军分区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先后3次对全区地形进行详细勘察,对未来作战的指导思想、敌情设想、作战原则、兵力部署和战场建设等问题现地进行研究,并根据省军区赋予的作战任务,对军分区作战预案进行修订、充实与完善,重新制订军分区“预期疏散”和“后方配置地域”方案。1983年,第178师担任南京军区战备试验任务,着重试验战备方案、转入等级战备的组织指挥、后勤技术保障和战备物资的装卸载等4个课题。1986年后,为了给修订作战预案提供科学依据,军分区每年组织机关和各人武部对辖区地形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摸清全市地形概貌。1994年,根据全省防空部署和全区防空力量调整原则,10月,军分区组织人员对全市民兵防空群阵地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勘定防空群阵地、高炮营指挥所阵地、高炮连阵地、高机连阵地和导弹排阵地。2001年5月,军分区组织机关科室负责人到全市5个县(市)、区进行防空预设阵地的勘察工作,选定预设基本阵地11个(其中7个营阵地、4个连阵地)、预备阵地33个。
战备资料搜集 1956年,为使地方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军分区在组织地形勘察和搜集、研究有关战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结合所辖地域的地形特点和战时任务,拟订作战预案和战时扩编计划。同时向苏州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区河流、公路、绿化等地形改造建议。1958年,军分区和驻苏部队按总参谋部意图,编制《苏州地区兵要地志》,拟制作战预案,全面规划战区各项战场建设。
1963年,苏州军分区全面搜集辖区内各项战备资料,编纂《苏州地区兵要地志》。1975年5月,苏州地委和军分区成立《苏州地区兵要地志》编写办公室。重新修订增补《苏州地区兵要地志》。1979年,军分区进一步修订《苏州地区兵要地志》。
1985年,军分区进行作战室建设,搜集、充实各类战备资料,形成完整的战备资料库。同时,组织力量指导各县(市)的人武部作战室的建设、战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各种战备资料比较齐全的数据库。
1994年8月,装甲第10师受领总参谋部兵种部关于编写《全军部队战备工作若干规定“装甲兵实施细则”》的任务,该部队经过近10个月搜集材料、调查研究、论证撰写,于1995年7月通过验收。
2000年以后,军分区战备值班室加强与地方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联系,搜集相关的重大社情资料。2001年,根据省军区要求和苏州地区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军分区搜集、整理并上报辖区内道路、桥梁、河流、港口、预选渡场和防空重点目标等大量数据资料,为制定反空袭作战预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005年,军分区对1995年以来属地战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对战场的相关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建立战场数据库。
(四)战备工作检查
军分区和驻苏州部队每半年都对所属部队(单位)进行战备工作全面检查。遇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各单位还进行专门检查。上级首长机关也经常检查军分区、驻苏州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抢险救灾的工作。
军委总部领导视察。1958年4月4~8日,总参谋长粟裕大将来苏州视察战备工作和战场建设。召开陆军第27军和苏州、南通、扬州、无锡等4个军分区领导干部参加的座谈会,视察苏州、无锡地区战场,对战场建设、有关战备要求和民兵工作作重要指示。1995年3月初,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景到军分区视察战备工作,军分区司令员叶永富作战备工作汇报。同年
军区领导视察。
二、信息化建设
遂行战备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任务,战备设施对保证首长机关实施对部队不间断组织指挥起极其重要作用。而战备设施尤以通信工作最为关键。60年代以前,部队通信工作主要依靠徒步通信和少量小型无线电台来完成。1962年3月,根据江苏军区、省邮电管理局指示,为加强军队通信部门和邮电部门的协作,确保国防通讯需要,成立苏州专区军电协作小组。此后,全区所属各县(市)人武部、邮电局也都成立相应组织。
1973年2月,为加强全区无线电管理,成立苏州地区无线电管理小组,其办事机构设在军分区司令部通信科内。以此确保战备通讯的畅通。
1985年,军分区在省军区下发微机后,及时安装开通,并着手进行培训干部和资料输入,使办公自动化技术在司令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开始发挥作用。
1992年,各县(市)安装程控电话,军分区完成电台、总机房的搬迁和200门自动、200门程控总机的安装开通工作,设置通信末端设备,测试通往省军区的长途通信电缆,并于1996年开通省军区长途专线。同时军分区还与上海恒通公司联合建立“八一”中文BP机寻呼台。1994年,实现军分区、各县(市)人武部传真联网。是年,装甲第10师按照“规范、配套、野战、实用”的要求,针对战备设施现状,以补充野战作业、指挥、生活设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机关和分队战备设施,使机关战备设施基本做到“四个有”:有一套便携的沙盘器材,有一个实用的训练场所,有一套高效的指挥器材,有一套制式的生活保障物资。在加强机关战备设施建设的同时,该部依据《分队战备工作手册》规定,逐步完善分队器材室、兵器室、卫生室、给养库“三室一库”物资器材,规范分队“三室一库”物资器材存放数量、质量、位置、规格。1996年,各市(区)人武部先后建立作战演习仪。是年,军分区机关,购置大屏幕投影机、微机、大型扫描仪和彩色打印机等器材,建立计算机显示系统,提高自动化水平,完成通信、机要新装备的更新开通工作。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和吴江市人武部进行作战室改造。
1997~1999年,军分区进一步加强作战室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和显示系统建设,军分区与各市人武部实现计算机联网,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1998年,装甲第10师各级战备设施建设围绕“自力更生、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逐步向多能化、自动化、野战化、轻便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建立分布交互式作战指挥模拟系统,进行“人—机—人”对抗演练,提高训练效益。翌年,该师机关分别建立计算机局域网和分布交互式作战指挥训练模拟系统,并实现两网合一,初步形成自动化指挥训练平台。同年10月,根据军区支线光纤传送通信网机线设备建设规划及团以上部队进入全军程控电话通信网的通知,装甲第10师本级及各团敷(架)设光缆128芯公里,安装光端机5套,程控交换机5部。支线通信光缆替代电缆,光端传输设备替代载波设备,程控交换机替代人工共电总机,固定通信实现程控化、数字化、光缆化,实现由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人工通信向自动通信、机电通信向程控通信转变,实现首长机关对部队实时有效的指挥控制。1999年,军分区新建全区电子邮件系统,为军分区部门以上领导和总值班室配备8台微机,机关各科室和各人武部也分别更新或对原机进行升级换代,改善计算机硬件环境。新建军分区信息数据库第一期工程,整理录入有关资料,为全面建成信息数据库打下较好的基础。
2000年以来,军分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为指挥自动化奠定基础。2000年,军分区先后进行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和办公系统升级改造,开通对省军区指挥自动化三期网络和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开通对市人防办自动电话网络,实现人手一台微机。军分区建成与各人武部机关和苏州市国动委各办公室的
三、执行应急任务
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紧急和意外情况,是最紧迫的一种战争准备形式。防卫作战应急准备,为的是能遂行防卫作战任务。在和平建设时期,更多的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
每年梅雨汛涝季节和台风来临之际,军分区和驻苏州部队都认真做好执行应急任务准备。1974年8月19~22日,苏州地区连降暴雨,沙洲、常熟汛情危急,第178师紧急出动汽车70台次,参加沙洲、常熟地区抢修江提,排除险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第1集团军炮兵旅官兵在抢运苏州纺织厂物资
1997年8月19~23日,装甲第10师直属分队共出动387人(其中干部39人)、解放运输车12台、指挥车2台,赴张家港市乐余镇文革圩长江支流地段执行六河口决口堤坝抢险任务。该师领导与地方领导一起,制定“高潮位疏水保坝,低潮位快速填石”抢险方案。经过军民4天4夜协同奋战,共装运石料117吨,土方550方,卸填石块1 500吨,打桩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线告急。根据南京军区命令,装甲第10师所属的炮兵团、装甲步兵团、装甲37团,先后于
为更好应对新时期突发应急事件,1998年1月,武警苏州市支队200名官兵组成特警小分队,担负重大活动保卫和处置应急突发任务。2000年,支队出动兵力1 400人次参加苏州国际旅游节和环太湖世界飞行大赛两项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2001年9月,APEC(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武警苏州市支队出动300名兵力,作为会议期间协同武警上海总队处置突发事件的力量。2002年,武警苏州市支队在直属大队一中队成立反恐应急小分队,各县市中队组建应急小分队,作为所在目标周边地区反恐基本力量。同时对应急分队增配特种装备器材,强化应急小分队单兵攀登、解救人质、排除爆炸物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