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组织指挥是人民防空的主要组成部份,战时负有对人民防空各种行动实施集中统一指挥,主要担负人口疏散、人员隐蔽、重要目标防护、防空管制、组织人防专业队伍抢修抢险、清除次生灾害后果等。平时制定防空袭过程中情况预想及处置方案;完善各级各类指挥所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组织建设;进行防空演练和人防专业队伍训练等。从50年代初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指挥业务主要是组建、训练防空专业队伍和建立防空警报、灯火管制。1969~1978年期间,指挥业务逐步扩大、逐步展开、逐步充实。1979年人防工作进入调整时期,指挥业务作为人防建设两个重点之一,摆到了应有的位置,主要任务有三项:制定城市防空袭预案并组织必要的演习;与有关部门协同拟制疏散计划和组织实施准备;根据平战结合、专业对口的原则抓好防空专业队伍的组训工作。
一、防空袭预案
《城市防空袭预案》是平时进行人防战备建设、战时组织城市人民进行防空袭斗争的基本依据。1964年前,苏州地区没有正式制定过防空袭预案,但这项内容在历次人防工作计划中都有所反映。
1965年3月,苏州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根据当时形势,为准备应付突然事变,于5月10日开会部署战备工作。会后,市人防办按照会议精神,开始制定《苏州市防空袭预案》,至5月20日完成预案初稿,25日报送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审定。这次防空袭预案,贯穿了防空袭斗争中的一切准备,突出了防空武装力量的配置及防空降的措施;社会治安及重点目标、要害部门的保卫;临时应急疏散区域的划分。
1975年3月、1977年12月,苏州市人武部根据上级军事部门统一部署,先后两次制定《苏州市城市防卫、作战预案》。预案的主题突出了城市防卫的兵力部署、作战手段、防空袭的各种保障措施,其中对人防工程、人口疏散、防空专业队伍的组织等作了部署与要求。
1984年7月,根据上级要求,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制定防空袭预案的提纲,在完成“预案提纲”构想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编制,至1985年 12月29日完成第三个《苏州市防空袭预案》的制订。预案分基本方案、各种保障计划和各种图表。
1986年组织金阊区制定“区防空袭预案”试点工作,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平江区、沧浪区相继组织班子制定区防空袭预案。1987年底,三个区都完成预案初稿。
1987年7月5日至8日市人防办参加省人防办在“省军区三级首长、机关抗登陆战役演习的背景下”组织防空袭模拟演习。参加演习共20人,根据1985年制定的防空袭预案,演练防空袭斗争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拟制战斗文书31份,绘制工作图3份。
1988年12月,经市政府、军分区批准,市人防办组织“化学事故应急求援室内研究性演习”。
1995年,成功研制化学事故处理软件系统,在应用技术上得到保障。1998年9月,为贯彻落实人防向民防转化要求,市人防拟制“苏州市民防试点、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的计划”,开始对民防职能任务、体制、机构设置、装备、经费、法规等重大课题,进行调研,积极做好前期工作。
1995年10月11日,根据南京战区人防工作会议精神,苏州市政府批转“关于编制苏州市常规空袭条件下防空袭预案意见”,开始编制“预案”。1996年5月31日,完成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报省政府、省军区。
1997年,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郊区、吴江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吴县市《防空袭预案》全部编制完毕。2001年苏州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完成《防空袭预案》制定工作,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防空袭预案》。
2005年10月《苏州市人防应急预案》完成制定并上报省人防办预审。
二、疏 散
城市人口疏散,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作为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所采取的一种对策。全市在此期间,根据时局的变化,多次制定人口疏散规划,落实疏散措施,做到一旦有事即可按预定计划组织疏散。1966年7月15日市人防办拟制《苏州市人口疏散临时出城的打算》。次年5月10日市人防指挥部拟制《苏州市人口疏散方案》(征求意见稿)。内容较第一次充实,措施较第一次具体,方案由疏散原则、具体措施、组织领导和应掌握的几个问题共四个部分组成。
1969年发生“珍宝岛”事件后,城市人口疏散工作按方案陆续展开。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于
1977年12月17日,市公安局制定《苏州市城市人口疏散方案》,分指导思想、疏散对象、疏散地域、疏散步骤、后方工作、组织领导、贯彻意见等部分。
1985年12月29日,市人防办制定的《苏州市防空袭预案》其中包括“人口疏散规划”及各种保障计划。加大疏散出城的比例(占城区人口70%),疏散地区扩大到吴县18个乡,战时建立市、区、街道三级人口疏散指挥部,明确各级指挥部位置,绘制人口疏散图。
90年代以后,疏散规划不再单独制定,而并入城市防空袭预案。
三、防空专业队伍
城市防空专业队伍平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承担抢险救灾任务,战时是消除空袭后果的骨干力量。组织体制不脱离原单位建制。苏州市于1955年开始组建防空专业队伍,其组训工作在1955~1967年由市公安局为主组织,1967~1982年由市人武部组织,1983年以后由市人防办为主组织。
1955年8月24日至1957年,全市组建由治安纠察、防毒救护,消防、抢修抢救、灯火管制等防空专业队伍,总人数200~300人。
1958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人防组织机构撤销而中断。
1965年5月7日恢复市人防组织机构,防空专业队伍又重新组织起来,全市共组建13053人。集训各类专业队员5526人,其中:消防2652人,救护1049人,治安1370人,抢修45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防空专业队伍组建工作一度中断。
1969年10月27日,防空专业队伍再度恢复组建。1969年至1971年,全市组建5个高炮团、2个独立营、3个工人纠察团,防空专业队伍人数为10236人,开办各种业务训练班41期,受训人数为4015人。1971年开始,各级防空专业队伍的组训工作,结合民兵整组与训练实施,并逐步调整防空专业队伍项目,压缩组建规模,到1975年全市防空专业队伍有消防、救护、抢修、治安、通信、运输、防化七个项目,人数压缩到1824人。
1982年,全市防空专业队伍建设进入一个发展时期。全市共建立8个专业分队计5145人,占城区总人口数的1%。其中:抢险救护分队7个连,710人;医疗救护分队3个连,142人;通信分队1个连,120人;消防分队2个连,184人;交通运输分队5个连,700人;治安分队20个连,2000人;防化分队1个连,109人;对空射击分队12个连,1180人。1982年9月3日召开全市专业队伍成立大会。
1986年,根据国家人防委关于防空专业队伍必须贯彻“压缩数量、提高质量、平战结合、保留骨干”的精神,市防空专业队伍随同民兵、交通战备在体制组建和数量上又作调整。调整后市人防办负责组织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通信四支队伍,人数压缩到1150人,全年集训排以上干部30人,分队训练1000人。减轻了企事业单位的负担。
90年代后,为进一步减轻企事业负担,苏州军分区司令部和人防办,将市区四支专业队压缩为580人(其中抢险抢修360人,医疗救护队100人,防化队60人,通信队60人)。同时在训练上以实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保障能力为根本。每年按省军区、省人防办下达的训练任务,结合本专业以工代训(即岗前培训结合生产、工作,抢险救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其中防化分队执行21天脱产集训),自1986年至2002年共编训干部680余人、分队4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