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军志

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

联系电话
0512-65563733
微信公众号

协会地址:苏州市虎丘路88号

苏州军志

当前位置: > 国防教育在苏州 > 苏州军志

苏州抗日纪念地一览
发布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5-02-05

苏州抗日纪念地一览

编者按: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方便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苏州国防教育网将苏州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念馆、园、碑、墓等集中整理上网,让我们永远记住,苏州人民曾经为抗日战争做出的牺牲与贡献。由于局限,肯定有不少的遗漏,我们热情欢迎网友们能给我们推荐提供,传的文字和图片请发至szgfjy@163.com,我们深表感谢。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常熟市沙家浜镇沙家浜风景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批革命文物。

19395 月,叶飞率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作战,与“民抗”、“新六梯团”在阳澄湖畔会师,横扫日伪据点,打击流散土匪,形常游击区。193911月,伤病员为骨干的“江抗”东路司令部(新“江抗”)正式成立。19404 月,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派谭林到常熟,放手发动群众,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先后建立起苏常太和澄虞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天然地理条件,开展了艰苦卓的抗日武装斗争。血战沙家浜、激战阳娄、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至今仍广传颂。    

纪念馆采用了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沙家浜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冲山北山。

 苏州西部沿太湖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的重要游击区。光福镇濒临太湖,山多林茂,河湖岔道繁多,湖岸绵延曲折,芦苇茂盛而又有不少岛屿,为开展游击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太湖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协同主力,艰苦奋战,挥戈于京沪铁路苏锡段以南,出没于万顷太湖之中,长期坚持在苏西和锡南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粉碎日伪顽军频繁的清乡扫荡,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了苏西和锡南地区人民,直至抗日战争全面胜利。194510月奉命北撤后,编入华中军区主力第6纵队,参加了解放战争,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于20099月开馆,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馆名由全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题写。展厅设在八角形纪念塔——太湖阁的第一层,分太湖支队初建、太湖支队重建、太湖支队扩建和烈士英名录四部分,同时陈列游击队战士曾用过的生活用品、战斗武器和信件等,辅以太湖芦苇荡、联络站等场景,展现了太湖游击队的战斗历程和英雄风貌。纪念馆现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

 

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位于相城区阳澄湖镇消泾村。
      199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共吴县市委筹建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陈列馆利用抗战时期中共苏州县委交通联络站暨江抗驻消泾办事处旧址改建,总面积124平方米,建筑面积83平方米。陈列馆通过前言、铁蹄躏水乡、芦塘播火种、阳澄烽火燃、保卫根据地、深切的怀念及革命旧址复原说明等七个部分,展出历史照片116幅、资料42件、图表7幅、实物68件,历史、真实地反映抗日战争期间阳澄湖地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汪伪汉奸及以胡肇汉为代表的反动顽固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程,是宣传相城区革命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
     陈列馆馆名由坚持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的原新江抗司令员夏光同志题写。

 

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莫厘村。
     1944年秋,新四军进驻东山石井村,在石井小学教师殷勤的支持下,秘密开展抗日工作。是年11月,中共太湖县委书记薛永辉率新四军太湖支队进驻东山,在石井村成立抗日民主政权——新四军洞庭办事处和中共洞庭办事处工作委员会,徐亚夫任书记。新四军洞庭办事处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组织地方武装打击日、伪、顽、匪,得到了群众的拥戴和爱护。东山青年朱福根、叶绪寅等五十余人先后参加了新四军,成为当地武装的骨干力量。
     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于20059月开馆。纪念馆面积约70平方米,三间一居头。进门三间为陈列室,正中上方挂《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匾额。陈列内容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苏州人民抗日斗争纪事和东山人民抗日史迹三部分,有120余幅图片资料和当年新四军的部分文物组成。
     20059月,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被列为吴中区东山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冲山之围纪念碑

 

冲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1944年秋,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在冲山训练50多名抗日骨干。99日,因叛徒告密,日寇纠集了苏州、无锡的日、伪军四百余人,包围冲山岛,企图一举扑灭我太湖地区的抗日力量。
     太湖游击队和民兵骨干在苏西县委书记、太湖游击队司令员、县办事处主任薛永辉指挥下,分散隐蔽在湖边的芦苇丛中,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在战斗中,2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部分战士分批突围,并在岸上袭击敌人据点,以解冲山之围。薛永辉带领五位战士以坚强不屈的精神与敌人周旋,整整坚持20天。929日,一无所获的敌人被迫撤走。薛永辉带领浑身浮肿、衣服都烂成了条的4名战士走出芦苇塘,粉碎了敌人的罪恶企图。这就是有名的冲山之围,亦称冲山二十日
     1989年吴县太湖乡在冲山之围原址立冲山之围纪念碑。20052月冲山之围纪念碑被中共吴中区委宣传部命名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州烈士陵园

 

苏州烈士陵园原名苏州横山烈士陵园,位于西郊横山西麓,建于19564月。20002月,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建。

    苏州烈士陵园分纪念瞻仰和烈士安息两个区。纪念瞻仰区居于陵园中心位置,采用主轴线对称布局。轴线长约160米,由西向东依地貌呈阶梯形,相应建筑依次为大门、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电教馆、悼念广场、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427日苏州解放日,碑上镌刻陈毅元帅为烈士陵园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正面和两侧各刻有一幅浮雕,画面分别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岭关大捷”,背面是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重建陵园的纪念碑文。

     烈士事迹陈列馆为两层仿唐建筑,馆内按历史进程分“星火燎原”、“浴血奋战”、“迎接曙光”、“艰难探索”、“新的征程”五个部分布展,展出不同时期牺牲的80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烈士安息区,位于纪念瞻仰区北侧,由烈士墓群和烈士骨灰堂组成,烈士墓群分三坛五区,安葬255名烈士的遗骸。

    1997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县市烈士陵园

 

吴县市烈士陵园位于吴中区光福镇香雪海村卧龙山南麓, 1959年建成,19999月重建。
     烈士陵园迎面是飞檐翘角、以琉璃瓦装饰的花岗石牌楼,两侧是绿化带,中间是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16米的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底座三块浮雕展示了不同革命时期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碑身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广场左侧是陈列室,展示了47名烈士的事迹和部分革命文物,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是沈菊英、陆义、吕文忠、江影。陈列室还记录有吴县418位烈士的英名。广场后面是松柏常青的山坡,是烈士长眠的墓地,安葬着18位为祖国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19958月,吴县市烈士陵园被中共吴县市委宣传部、文明委命名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家浜战斗纪念碑

 

张家浜战斗纪念碑位于相城区阳澄湖镇消泾村。
     19401212日,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副司令何克希率江抗一、二支队进入阳澄湖畔,在吴县湘城附近东、西张家浜宿营时,被已投顽反共的胡肇汉密报日军。13日下午,日军出动80多人,分乘3艘汽艇,向江抗二支队驻地西张家浜发动突然袭击。江抗战士奋起反击,激战至天黑,毙伤日军40多人。江抗有19名战士英勇牺牲。张家浜群众拼死支援江抗、掩护部队转移,也有4人牺牲。
     为纪念军民同仇敌忾打击日寇的英勇事迹,19916月,中共吴县县委建成张家浜战斗纪念碑。

夜袭浒墅关纪念碑

夜袭浒墅关纪念碑位于高新区(虎丘区)浒关镇浒墅关火车站内。
     193951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率六团1000多名战士从镇江茅山地区出发,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开辟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浒墅关是沪宁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关隘,距苏州城20余里,驻有日军警备队30多人。江抗总指挥部为了扩大东进影响,决定袭击浒墅关火车站。
     1939624日夜,江抗部队从无锡梅村出发,首先袭击吴县东桥镇伪警所,再兵分两路,一路直插浒墅关,一路攻击黄埭伪军,实施打黄援浒。担任主攻的江抗二路部队深夜进抵浒墅关,对戒备松懈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经半小时激战,毙伤日军警备队长等20余人,烧毁营房2座,炸毁铁路道轨100多米,迫使沪宁线中断3天。浒墅关战斗的胜利,壮大了江抗的军威,鼓舞了在日军铁蹄下的东路地区广大人民的抗日斗志。
     19959月,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上海铁路分局苏州车务段建立夜袭浒墅关纪念碑,以志纪念。

 

英雄冢

英雄冢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善人桥北马岗山麓,1932二八淞沪抗战中部分阵亡将士的忠骨掩埋于冢内。
     1932128日晚上,日本侵略者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士在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蔡廷铠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淞沪抗战,给日本侵略者造成沉重打击。
     淞沪抗战结束后,寓居苏州的李根源先生等爱国人士将在这次战役中负伤、在苏州抢救不及而殉难的78位爱国将士安葬在善人桥北的马岗山麓,命为英雄冢,墓地为李根源所献。    

 英雄冢坐西面东,封土高1.5米。墓的左右侧矗立石碑两块。一碑的正面,有阴刻古隶英雄冢三字,为李根源所题。其旁有碑记,碑的反面镌刻抗日阵亡战士王得胜、梁林等78人姓氏。
     另一碑刻有时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前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将军的著文和气作山河四个径尺大字,表彰死难将士为保卫祖国山河、光荣献身精神。碑的反面镌刻着奉化俞济时和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题记各一段。
     1982年初,二八淞沪抗战五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吴县人民政府修葺了英雄冢。 

2003年、2004年,吴中区文管会、藏书镇政府再次对英雄冢进行整修。坟、露台、甬道全部用花岗石铺设,新立墓碑,四周围上石栏杆。
     19863月,英雄冢被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无名英雄墓

 

位于吴中区木渎镇藏书办事处善人桥北马岗山麓、英雄冢旁。
     1937813日,侵华日军炮击上海,第二次淞沪战事爆发。邻近上海的苏州人民再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支前活动。李根源与苏州爱国耆绅积极做好后方支前工作,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在灵岩山下修建墓园,安葬了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1200多名抗日英雄。因战事紧急,只能几人合葬一口棺材,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立了一块无名英雄纪念碑。碑高3米多,背靠灵岩山麓,面向穹隆山坞。碑面镌刻无名英雄纪念碑七个大字,碑侧具腾冲李根源敬立
     新中国成立后,无名英雄墓所在地属部队营区。2004年春,藏书镇政府进行征地迁坟工作,将无名英雄墓迁建至英雄冢旁,坐西朝东,四周青松翠柏。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位于苏州市司前街71号。

 1911年前,司前街71号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所在地。1927年改称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

19365月,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1122日,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李公仆、王造时、沙千里、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等7人在沪被国民党当局非法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124日,沈钧儒等六人被移解到苏州关押。1230日,史良到苏州“自动投案”,被关押在司前街看守所女监。

宋庆龄等国内外进步人士赴苏州看望史良,发起救国入狱运动,抗议当局对七君子的非法逮捕。中共中央发表声明谴责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政策。经过不屈斗争,1937731日,七君子交保释放。当年关押史良的监房解放后称七君子监。

1941年,日军和汪伪在苏、常、太地区大规模“清乡”,逮捕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200余名关押于此。共产党人在狱中秘密成立临时党支部,出版刊物《劳动战线》,宣传抗日救国。19462月,国民党南京当局将大汉奸陈公博、褚民谊、陈碧君由南京押解至苏州,亦关押于此。并在苏州公审,宣判执行。

新中国成立后,司前街71号先后为苏南苏州监狱、苏州市监狱所在地。1955年,监房归市公安局看守所。1977年、1984年两次扩建、翻建新监房,总面积逾2000平方米。199710月看守所搬出,经改造,现其十字监一部分为苏州警察博物馆、苏州禁毒展览馆。 

 

中山堂

 

中山堂位于苏州市玄妙观三清殿后。
     中山堂原址为玄妙观的后殿——一座建于1438年的弥罗殿,19128月毁于大火。1932年,在弥罗殿原址建造中山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并成为当时吴县(苏州)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19361120日,苏州各界代表百余人在中山堂成立吴县各界绥远卫国将士后援会,掀起援绥抗日热潮。
     1949429日,解放苏州的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韦国清和叶飞、惠浴宇,南下干部负责人宫维桢、李干成,苏州地下党负责人苏州工委书记张云曾,地下党上级领导周克等四方面干部在中山堂召开会议,部署接管工作,并宣告成立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韦国清任主任。
   2004
年,苏州市对中山堂进行整修。2005年苏州市政府公布中山堂为市控制保护建筑。

 

肖特义士殉难处纪念碑

肖特义士殉难处纪念碑位于工业园区车坊镇高垫村。
     罗伯特肖特,190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部的港口城市塔科马,曾任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1930年应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之聘来华任波音战斗机教练员。1932220日,肖特驾战机从上海飞往南京,途中与入侵中国的日军战斗机相遇激战并击落日机一架,成为抗战期间第一位击落日机的飞行员。222日,肖特驾机从南京返回上海,途径苏州城郊上空,又与日机激战,击毁日军王牌飞行员小谷大尉驾驶的长机。交战中,肖特被6架日机包围并击中,坠毁于吴县车坊乡,英勇殉难,成为中国抗战中第一位殉难的飞行员。
     225日,苏州市民自发殓以楠木棺,并举行了隆重的出殡仪式。428日,万余群众参加在苏州公共体育场举行的肖特追悼大会,募资在苏州公园民德亭后勒树纪念碑。车坊民众在肖特殉难处建一花岗岩纪念柱,以永志不忘。
     19863月,肖特义士殉难处纪念碑被吴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五卅路纪念碑

五卅路纪念碑位于苏州市五卅路与民治路交汇处。

    19255月,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受恽代英、侯绍裘派遣,中共党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姜长林从上海赶到苏州,与乐益女中教师叶天底(中共党员)、苏州学生联合会主席(苏州工专学生)秦邦宪、博文中学教师许金元(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等取得联系,发动苏州人民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531日下午,苏州学联在北局青年会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自即日起举行罢课示威。自61日至30日,苏州学生、市民掀起了四次声援高潮,同声严斥日、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民众的暴行。为支援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苏州各界和学生发起募捐运动。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改吃咸菜10天,将省下来的钱接济上海工人;学生深入苏州城乡开展募捐活动。苏州各界共募捐近2万元送往上海,“五卅”运动后期,上海商会把部分款子退回苏州。

    710日,苏州各界联合会决定将退回的捐款用于翻修公共体育场旁由言桥南至十梓街的道路(原名马军弄),路名定为五卅路。1926530日,苏州各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门前、言桥堍筑起两方五卅路纪念界石。

    1985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将五卅路界石移至五卅路中段民治路口,并镌刻一纪念碑。1995年,五卅路被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沧浪区德育基地。

 

上一篇:玄墓山上的将军

下一篇: